心經的故事

第四百九十五章,善思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濟遜 本章︰第四百九十五章,善思念

    那時候佛游行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中,一天佛對弟子說,有二種涅�界,什麼二種,一是有余涅�界,一是無余涅�界。

    什麼是有余涅�界呢,佛說,如果你們滅了五下分結,則得到了般涅�,不再來此世間,這個名有余涅�。

    什麼是無余涅�界呢。佛說,如果你們的心已經盡了有漏,成就了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了自在游,生已經盡,梵行已經立,所作已經辦,更不受後有,知道了真如,名為無余涅�界,你們應該如是去修行。

    佛說,我今天想以烏的比喻,豬的譬喻告訴你們,你們要善思維。比丘說,是,世尊。

    佛說,什麼是以人譬喻烏,如果有人在寂靜處,他總是在習于淫,作種種惡行,後來自己覺的很羞恥,便去悔過,他向他人陳述自己的惡,說自己作的事情,或者他會被梵行人所譏彈說,這個人習于欲,作了種種惡行為,這個名為人如同烏。

    什麼是為人如同豬。佛說,如果有人在閑靜的地方,他長習于淫,作種種惡行,也不覺得羞恥,不知道要悔過,他還在他人面前自譽,貢高自用的說,我可以得到五欲自在娛樂,其他人等不能得到此自在的五欲。

    他作惡以後,不知道羞恥,這樣的人如同豬,一直在吃不淨物,一直臥在不淨處,跳著向著其他豬而去。

    如此習惡之人也是如此。佛說,如果你們遇見這樣的人,應該遠離,你們應該如是去修行。

    佛說,有的人就像驢,有的人就像牛,我今天為你們說如是法,你們要善思維。

    比丘眾說,是,世尊,我們一定善思維。佛說,什麼叫有人像驢呢,如果有人,他剃除須發,著袈裟衣,以信牢固出家修行。

    如果此人的諸根沒有得到定,他眼楮看見色,心隨色生起色想,識心于此流馳萬端,那時候他的眼根則不清淨。

    心會因為此生出種種的亂想,不能制持而行于眾惡,眾惡普至,不能護持自己的眼根。

    他的耳朵听聞聲音,鼻子嗅香氣,舌頭嘗味道,身觸知細滑,意知道法,也是這樣,心隨六塵,根入了塵,心識生出了病,識心流馳萬端,那時候他的意根則不清淨,生出亂想,不能自持而作眾惡,眾惡普至,不能護持自己的意根,沒有了威儀,行步進退,屈伸低仰,執持衣缽都會違犯禁戒,梵行人呵責他們說,這些愚痴的人那里像沙門,如果是沙門,則不應該如此。

    這些人會說,我也是沙門,我也是沙門。就像驢入了牛群而自稱自己,我也是牛,我也是牛一樣。

    但是看它們的二個耳朵,卻和牛不一樣,它們頭上的角也和牛不一樣,尾巴和牛也不一樣,聲音也不同。

    那時候牛群就會用角抵觸它們,或者用腳踩踏它們,或者以口咬它們。

    這些不淨的比丘也是如是,他們諸根不定,眼看見色,心隨色生起色想,識心流馳萬端,那時候他們的眼根不能清淨,心生出種種亂想,不能制持而行眾惡,眾惡普至,他們不能護持自己的眼根,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以此他們被梵行人呵責,如同驢入了牛群。

    佛說,什麼是為人像牛呢。佛說,如果有人,他剃除須發,著袈裟衣,以信牢固而出家學道,他諸根寂定,飲食知道節,竟日行經,從來不會舍去三十七道品的法。

    如果他眼楮看見色,心不起色想,識心也沒有流馳的念,那時候他的眼根則得到清淨,可以生出種種善想,也能夠制持沒有諸惡,可以守護自己的眼根,耳朵听聞聲音,鼻子嗅到香氣,舌頭嘗到味道,身觸到細滑,意于法中,他們不會生出識的病,這時候他的意根清淨,這樣的人可以做到諸梵行人所行,梵行者看見他們,會贊嘆他們說,善來,同學。

    他們會隨時供養,不使得他們有缺乏。就像好牛入了牛群,它說,我是牛。

    他的尾巴、耳朵、角、聲音都是牛,諸牛看見以後,則各各來舐它的身體。

    佛說,比丘也是這樣,如果你們剃除須發,著袈裟衣,以堅固之信出家學習道,如果你們諸根寂定,飲食有節,竟日經行,從來不舍離三十七品道法,你們眼楮看見色,心不起色想,識心也沒有流馳之念,那時候你們的眼根得到清淨,心可以生出諸善想,也能夠制持而不作種種惡,你們應該常常如此守護自己的眼根。

    你們耳朵于聲音,鼻子于香氣,舌頭于味道,身體于觸,意于法也是這樣,于此塵相不起來心識的病,使得自己的意根得到清淨,這個就是為人像牛,你們應該如是學牛,不要像驢,你們應該這樣去修行。

    諸比丘說,是,世尊,我們一定如法受持。佛說,什麼是不善,什麼是善。

    佛說,所謂的不善,殺生是不善,不殺是善。不給取是不善,不給不取是善。

    淫是不善,不淫是善。妄語是不善,不妄語是善,綺語是不善,不綺語是善。

    二舌是不善,不二舌是善。斗亂是不善,不斗亂是善,貪是不善,不貪是善,心生嗔恚是不善,心無嗔恚是善。

    邪見是不善,正見是善。佛說,如果你們行此種種惡以後,會讓自己墮落在畜生、餓鬼、地獄中。

    如果你們可以行于諸善,你們則可以生在人中、天上,以及生在善趣的阿須倫中,所以你們一定要離開惡的行為,修行于善,你們應該如是去修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心經的故事》,方便以後閱讀心經的故事第四百九十五章,善思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心經的故事第四百九十五章,善思念並對心經的故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