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七十六章 信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七十六章 信譽

    券室內刀筆吏小心謹慎的篡改,券室之外,府令董易所在的大室,幾十名文吏也在右券上書寫著數字。他們不是篡改,他們是重寫,整張右券都是空白的。

    想了好幾天的董易終于想到了辦法,既然不能進入券室篡改右券,那就索性重新做一個右券,官吏手上有左券,按照左券編造新的數字,然後趁機進入券室更換右券,這樣做需要的時間大大節省。至于怎麼把張蒼引出券室,幾日下來也有了可行之策。

    這兩年上計報核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楚軍反攻,秦國現在的郡,原有的只剩下隴西郡、北地郡、內史、上郡、三川郡、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河內郡十郡。再則是新佔領的趙郡、清河郡、河間郡、恆山郡,北面的雲中郡和九原郡,以及河南地新秦中郡。

    其中,隴西郡二十一縣。北地郡十五縣。內史本有四十一縣,因為丟了商於的上洛和商縣,只剩下三十九縣。上郡二十一縣。三川郡二十二縣。河東郡十九縣。太原郡二十一縣。上黨郡十三縣。河內郡十九縣。趙郡二十一縣。清河郡四縣。河間郡十縣。恆山郡二十二縣。雲中郡十二縣。九原郡十縣。河南地新秦中郡三十四縣。這些縣加起來一共兩百九十三縣。

    滅趙以前,秦國共有兩百八十一縣。楚軍的反攻下,巫黔、南、南陽、巴、蜀、漢中六郡相繼失守,丟了九十一縣;因為滅趙以及佔領河南地,增加了一百一十三縣,縣數比原來多了二十二縣。只是增加的這些縣中,比如雲中的十二縣,九原的十縣,河南地的三十四縣,縣內戶數不要說五千,兩千都很難維持。

    歷史上‘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驅逐的並不是匈奴,而是定居、游牧于河南地的戎狄。三十萬眾里秦軍不過數萬,絕大部分是遷徙的罪犯和隸臣妾。如此河南地新設的三十四個縣每縣能分到八、九千人,加上沒有逐走或被俘虜的戎狄,一縣勉強能有萬人。

    這化外之地的五十六縣沒有官吏想去,戎狄就在環側,一旦發生戰事,人丁、財產、牛馬就會損失;即便不發生戰事,境內人丁也會亡失,兩則都影響上計報核。依照慣例,成績最差的官吏將調至最差的縣邑,化外五十六縣一設立,縣令們更是惶惶不安,生怕自己的考評名次會落在兩百五十名以後,真這樣,可要去塞外喝西北風了。

    治粟內吏府大室,近乎一半的右券要重寫,好在有幾十個文吏動手,這些右券半個時辰便已寫完。墨干後蓋上木檢,綁上細繩,最後封泥蓋印。而後這些右券好像烤羊肉串一樣,放在木架子上用火烘烤,以使封泥早一些烘干。

    大室重寫的右券要烘干,券室內篡寫的右券也要烘干。兩個時辰後,待新封泥外表烘干,浮邱伯這才出門告辭,一直注意券室動靜的吏人立即向董易稟報。想到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饒是一直通錢的董易心髒也忍不住砰砰亂跳。轉身見上百名屬下正看著自己,他吸了口氣,嘴里吐出一個字︰“行。”

    “唯!”一個吏人答應一聲,匆匆奔出了大室。半個時辰後,身著皂衣的王宮謁者出現在治粟內吏府,他拿著三節銅符節,還未到券室便已尖著嗓子喊︰“大王急召,張蒼何在?大王急召,張蒼何在……”

    “為何變急召?”听聞是急召,董易瞬間失色。張蒼吃喝拉撒全在券室,只能假扮謁者以王命調他出券室。快到王宮時,這個假扮的謁者會趁機消失,而後全府的人都不認賬,全說是張蒼看錯編造。急召是萬萬不能的,急召要奔跑著入王宮正寢,根本沒有消失的機會。

    “下臣、下臣……”策劃此事的夷宣臉上也失色。假扮謁者假傳王命可是死罪。他正要出去阻止,張蒼已經聞聲從券室出來,出來時還把券室給鎖上了。

    謁者亮出符節,張蒼見是三節立即跟謁者疾走出府,夷宣想攔都來不及,他一手拍在大腿上,驚懼道︰“這該如何是好?!”

    “這右券…當如何?”夷宣身後是捧著右券的吏員,簍子捅大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能如何?傳我府令,命全府佐吏、文吏速速來此!”董易極力震住心神。為今之計,只能把該辦的事情辦好。如此事發後還有官吏通氣求情,不然大王惱怒了,官吏出了錢又沒改到名次,自己這些人的下場更慘。

    召集全府佐吏文吏訓示,趁這個空檔,用備用鑰匙將券室打開,將木架匣子里一百多塊右券悉數更換,而後董易、夷宣便心驚肉跳的等著廷尉入府抓人了。

    董易尚能凝神定氣,夷宣一刻也坐不住,他先是派人去追看那名假謁者和張蒼,一會又派人回府去交代家人。後來得聞張蒼真的入了宮,想到這一定是入宮向大王告發自己,嚇得要跑出治粟內吏府出城逃跑。董易拽住他一通訓斥,最後兩人齊齊坐在府內等死。

    從大遷等到高春,又從高春等到下春、懸車。夏季懸車時天黑,天黑也不見有廷尉前來府內拿人,察覺到什麼的夷宣拍著滿全是汗水的額頭問道︰“難道真是大王急召?”

    “若非大王急召,我等早在廷獄之中。”董易背心也全是汗。隨後他又有些奇怪的道︰“那假謁者何在?”

    假謁者是不是因為膽怯收了錢跑了,或是根本就沒有出門,不得而知。曲台宮內,和夷宣一樣,張蒼全身也被汗水浸濕。他確實想早點回府看守券室,可大梁的訊息一道接著一道傳來,他想走也走不了。

    最開始是說魏國禁絕貿易,不許商賈再以金銀購買秦國貨物,而後又宣布禁止金銀輸入秦國。這條對策之前就考慮到了。金銀在關東商賈手里,賣與不賣全在關東四國,人家不賣也沒有辦法,只是沒想到僅僅數日,對策就出來了。

    這或許和荊王抵達大梁有關,據聞齊人曾說荊王有商賈之氣,通商賈之術,果不其然。售賣粟米布匹不行,能用的辦法只能是再度拉高金價,令一金兌三萬半兩錢。張蒼正說服趙政同意時,天黑之前,大梁那邊消息又來︰秦半兩比價大跌。

    听到這條消息張蒼腿肚子開始抽搐,人也有些站不穩。王席上的趙政仍是滿不在乎,“寡人準允一金兌錢幾何便是兌錢幾何,張卿何故失措?”

    “臣……”張蒼苦笑,他道︰“大王之命確可定金錢之價,然,大王之命不可定萬物之價。”

    君權至高無上,張蒼之意顯然要反駁這一點,丞相王綰眸子立即收縮,想警告又不好警告,趙政身側的趙高便要怒斥他大膽,趙政的手微微抬了抬,將趙高攔住。

    張蒼六神無主,他繼續道︰“荊王立四國金行,四國金行之外又有子錢家行會與大梁錢市,天下萬錢之價,皆受此兩者議評所定。”

    “萬錢亦有價?”趙政好奇張蒼之言,不明白子錢家行會與大梁錢市如何議定萬錢之價。

    “一金可兌一萬八千五百三十半兩錢,這是金價。反之,一萬八千五百三十半兩錢可兌一金,荊錢九千六百錢可兌一金,趙錢十五萬方可兌一金,皆是一金,大秦之錢、荊人之錢、趙人之錢、魏人之錢、齊人之錢,各不同也。”

    “如此言之,子錢家、大梁錢市一如寡人之命,彼等言一金兌大秦半兩幾何便是幾何?”趙政似乎有些明白了。

    “非也。”大楚新聞有商賈版,張蒼看了幾年沒有白看。“子錢家行會與大梁錢市從不言一金兌大秦半兩幾何,彼等只評天下各國、天下大商、巨賈之信譽。”

    “信譽?”趙政聞言忍不住笑,“天下爾虞我詐久矣,有何信譽可評?”

    “天下固爾虞我詐久矣,然便是我大秦,亦要買賣。有買賣便有信譽,有信譽便有高下,彼等所議,便是議定各國各商賈之信譽高下。”張蒼費力的解釋,這不是一個很難好理解的概念,一旦理解就一通百通了。

    “其高下又分九級。最高一級乃甲甲甲,次之甲甲,再次之甲,再次之乙乙乙,再次之乙乙,再次之乙,再次之丙丙丙,再次之丙丙,最末者為丙。其甲者,曰可信;乙者,曰半信半疑;丙者,曰不可信。”

    “我大秦何者?丙乎?”張蒼說的是後世信用評級制度,趙政想到秦國,很自然感覺是丙。

    “乃乙乙也。”張蒼答案出乎意料。

    “乙乙?哈哈哈哈……”秦國也有被人高估的時候,趙政大笑。

    這倒是他有所誤解。生意就是生意,戰場政壇上的詭詐與商場的詭詐不盡相同,戰場政壇可以憑詭詐一舉確定輸贏,商場不是,生意是長久的,無信者一旦發覺便會被自動驅離,沒有下次。

    “然今日已是丙丙。”張蒼再道︰“錢市見我大秦信譽大跌,半兩錢價也是大跌,”(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七十六章 信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七十六章 信譽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