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三十七章 盟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三十七章 盟會

    “大王當先登壇,立于此,齊王升壇後對其草揖即可。”說話的是少宰,陽文君的副手靳以。他是乘坐戰舟從郢都趕來的,一路也累得夠嗆。

    “然後呢?”會盟是怎麼個過程熊荊還不知道,楚國最近這幾十年還沒有會過盟。

    “然後由齊王奠玉。”本次會盟楚國是主盟者,省了一道奠玉的程序。“再于地上掘一坎,戎右殺牲後割下牲牛之左耳,放于珠盤。珠盤由大王捧持,是為執牛耳。”

    “執牛耳?”熊荊點點頭,他算知道執牛耳一詞是怎麼來得了。

    “然也。”靳以點頭。“牲牛、牲豬等血盛于玉敦,由戎右持之。會盟起,大王向西立于壇上,齊王向北立于壇上。先有司盟宣讀盟書,昭告神明,再有戎右端來牲血,大王當將血涂于口上,以示矢志不渝,此為歃血。齊王亦是如此。歃血之後,盟書與牲牛一同埋入坎內,此為坎牲加書。”

    熊荊要做的就是歃血而已,並無難處。靳以再道︰“之後大王當與齊王一同祭祀日月山川,而後便是下壇饗宴了,或行賓射之禮。宴後,會盟畢也。”

    “不佞知道了。”熊荊一臉輕松,他本以為會盟很繁瑣,沒想到如此輕松。登台、歃血、祭祀、饗宴而已。除了登台、歃血,其余的他都經歷過了。

    “大王切記,萬不可失威于齊國。”會盟是不難,但要在會盟中保持威嚴就很難了。靳以看著大王有些擔心,他不是擔心大王的聰慧,而是擔心大王的年齡。

    “不佞自然不會失威于齊國。”熊荊很自然的道。“他若不服,大可以不會盟,大家再打一場便是。”

    秦魏已經撤軍了,再此情況下楚國可以全力對付齊國。雖不是真的要與趙國合謀與齊國,但樣子還是可以做出來。而今的齊國不再是滅國之前好斗的齊國,魯國之所以會滅于楚,皆因齊國不願再與大國交戰。去年攻莒,那是秦國竭力壓過來的。

    感覺又度過一次危機的熊荊身體雖然疲乏,心情還是很不錯的。會盟之後郢都外朝開啟,新政即將全面展開,與鄭商、魏商的關系也在逐步融洽,相信他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回心轉意,再議三十萬金國債之事。

    穆陵關就建在大峴山上,關城並不高,不過兩丈有余,然而借著山勢,確是易守難攻。第一道關城被王卒奇兵所奪,拿下第一道關城有了立足點,再打第二道關城就很容易了。看著巍巍關城,沒想到之前同意會盟的臣子忽然改變了主意。

    “臣以為,或可不將內關交予齊人。”屈光陪著齊王至穆陵,這一路齊人開始時極為前倨,得知秦魏撤軍後態度才變得恭敬。

    “屈卿以為齊人若何?有信乎?比之魏人如何?”路上熊荊也考慮了這個問題,既然已經拿下穆陵關,那何不與趙國合作一回,真把齊國給滅了,但他顧慮的還是齊國本身。

    齊王或許怯弱,可齊人,當然是臨淄以外的齊人需要花力氣征服,更需要花大力氣鎮壓。這點和魏國是不同的,魏國現在的疆域本是鄭國所有,人也多是鄭人。既然鄭人願意做魏人而不反抗,那同樣也願意做楚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拿下任何一個城邑都能很快的納入楚國這個大系統,相比與做魏人,庶民們更願意做楚人。

    “這,”屈光沒想到熊荊問的是人,而不是兵甲城池之類。“臣未知也。”

    “靳卿可知齊國詳情?”熊荊問向少宰靳以,靳以也不知。

    “敬告大王,大王不可無信于齊。”屈光、靳以不了解齊國,右史似乎了解齊國。

    “為何?”熊荊顧及的只是魯仲連、田橫之流,並不知齊國實情。

    “齊似我楚國,大王以為楚國可欺否?”右史語出驚人。“齊國起于姜氏,遍行周人鄉遂之制,管仲時改之,再行鄉里之制,又行五都之制,數百年至今,組織之固,勝于我楚國。

    大王或可不予齊國內關,然齊國必不甘,秦國亦不會坐視不管。齊人柔弱,然柔弱勝剛強,其本不欲與我楚國為敵,欺之,秦國又或出四郡兵助齊伐我,成我死敵也。”

    組織是熊荊引入這個世界的詞,但很少人明白組織的真正含義。右史說齊國的組織度比楚國還高,熊荊有些不解,他的概念里項羽有八千子弟,田橫不過五百死士,應該是楚國的組織度比齊國高才是。但他忽略的是秦統一後,關東貴族盡遷于咸陽,項氏非楚國公族才躲過一劫,除此只有在鄉間放羊的熊心漏網。

    齊國漏網的公族除了田橫,還有田儋、田榮、田�、田都、田假、田廣、田安、田間、田角,這些全是公族。公族既然如此之多,卿族自然也不在少數。秦滅六國,對六國公族卿族的緝拿不余余力,不可能厚此薄彼。齊國那張網既然能保住這麼多公族,自然要比楚國的組織度更高,向秦人告奸求賞的齊人要比楚人少。

    這其實也是兩國底蘊的差異,齊一建國就是一個大國,近千年燻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自認自己為齊人。楚國不同,楚國子爵五十里起家,征伐後只是遷其公族,化國為縣,不說士人,便是庶民也清楚他們原本不是楚人——頻繁的祭祀使庶民保持著對祖先的記憶。

    也就釀成了惡果︰垂沙之戰引導聯軍渡�水的那名樵夫,他如果自認為自己楚人,斷不會給齊將匡章指路;同樣,楚國爭霸時的田父,如果他真的是楚人,絕也不會曰︰‘左’,致使項羽陷入騎兵最大的悲劇爛泥地。真正的楚人只在舊郢江漢平原,可惜那里早已失去。

    穆陵關關城,會盟的前日,熊荊與群臣再次商議對齊策略,關城之外的齊軍幕府,一場爭論也在展開,與楚人不同,這里商議的如果楚國不與自己會盟該怎麼辦?

    “臣已遣使赴趙,與趙修好。”國相後勝說道,他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真是如有天助,做的事情全是對的,大王很是滿意。“然則赴邯鄲頗廢時日,使者至今仍未回訊。”

    “趙王欲伐我乎?”來到穆陵關,雖然帶來十萬大軍,田健的心依舊跳得特別快。

    “臣以為若與楚國會盟,當不伐。”後勝搪塞道。

    “然寡人仍不聞楚王至穆陵。”田健深深地憂慮,“愛卿,可是會盟時日過短,楚王趕至不及之故?若真如此,寡人願靜候楚王大駕。”

    “屈大夫乃屈子之後,屈大夫予臣言,楚王必在辛丑日之前至穆陵。”後勝想起那日自己因屈光想早日會盟向其索要了三千金,頓時有些不安。“大王,臣以為當加金。”

    “加金?”田健茫然的看著他,不知為何要加金。當然加金不是難事,怕的是楚趙合謀伐齊。“若楚王願意與寡人會盟,寡人願加金。”

    “唯!”後勝心中大喜,他又可以借機撈一筆。

    “臣請大王勿憂之,”大將軍田洛見大王對楚人如此軟弱很看不下去,他道︰“若楚王不與我會盟,關下十萬將士大可將穆陵關奪回。”

    “奪回?”楚軍尚不清楚人數,即便知道人數,關城也不是短時間能拿下的。後勝不喜田洛之言,道︰“敢問大將軍,若趙國亦伐我當如何?”

    “趙國若伐我,自然出兵拒趙。”田洛大聲道。“另,我當求救于秦,秦國斷不會任由楚趙兩國合謀伐我。”

    “萬萬不可。”即墨大王田合全然反對。“秦人無信,如秦兵入齊與楚趙兩國合謀,奈何?”

    “啊?”其他人還好,田健臉色立變,“此若之何?”

    “臣以為楚王有信矣。”田合朗聲道,“臣聞楚王封譽士,一需勇武,二需忠信。何謂忠信?其曰︰愛其家、孝其長、行其諾、守其職、忠其君、死其國,若有,可謂忠信。

    忠信之君自喜忠信之士,忠信之君自當與我齊國會盟,兩國彌兵,再無攻伐。臣自請赴穆陵一見楚人,若楚王至穆陵,當說之與我盟。”

    “善,大善!”田健大聲道。“愛卿速速入關,請楚王與我盟之,”

    “臣敬受命。”齊國行五都制,即墨便是五都之一,若齊王能不偏信國相後勝,田合在齊國的影響力未必會輸于國相。

    “什麼?齊人求見?”關城之中熊荊還未拿定主意,齊國的即墨大夫來了。

    “正是。”軍吏報告道。

    “見還是不見?”熊看向屈光、靳以和右史,郢都的回信未到,他身邊只有這兩個大臣。

    “請大王見之。”屈光和右史異口同聲,屈光的意思是見一見也好,看看齊人說什麼;右史則認為不該合趙伐齊,齊國幾十年未與楚國交戰,經此之後,當不再受秦人誘惑。

    “見吧。”熊荊道,現在的關鍵在于關城交不交還給齊人,而非伐齊與否。

    “召——!齊使即墨大夫謁見。”小半個時辰後,儐者終于高呼即墨大夫謁見。听聞楚王謁見自己,田合心中大定,會盟之事當無憂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三十七章 盟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三十七章 盟會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