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七十二章 如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七十二章 如何

    同樣的一份新政文書放在冠子面前,紙他早就見過了,可紙上的政略,他確是第一次看見。十頁文書草草讀完,冠子道︰“子荊便是如此坐以待斃?”

    新政看不到半點強兵的影子,文教那五、六萬先生並不怎麼費錢,可文教之策最後一條提及了學生營養。營養是熊荊不是掛在嘴邊的新詞,這代表了足夠的粟米菽麥以及肉食,這才是最花錢的。楚國歲入不過七萬金,多數年份財政沒有結余,上哪去找這筆錢呢?

    “老師,學生以為若合縱能救列國,那秦人早就被趕到函谷關以西去了。天下之勢,亦非合縱所能拯救。”熊荊嘆道。魏國完全倒向了秦國,趙國——听完庶兄熊啟那些話後,他對趙國再無半點信任。“楚國已被秦國三面包圍,任何大的舉動都會招致秦國的連橫攻擊。與其把錢花在兵事上,還不如把錢花在庶民身上。”

    “庶民不可持也!”冠子咳嗽了幾聲,春天濕冷,去年勞累幾個月的他似乎還未恢復過來。

    “庶民不可持是因為他們無權,不覺得國是他們的國。朝國人之舉,正是為賦予庶民大權;重文教之舉,則使庶民懂得國是他們的母國,而非貴人之方國。

    秦法輕犯則重罰,重罰並非為了教化民眾,而是為了斂財和斂奴。特別是斂奴,貲甲貲盾,庶民無力貲時便淪為官奴,秦國工程眾多,所賴官奴數十萬之巨,不重貲甲盾,官奴何來?

    秦人使庶民變成官奴,而我給庶民以自由,給庶民以權力,他日秦軍攻來,他們必誓死以戰。”

    “然則此只可守不可攻也。”冠子並非不明白學生的意思,而是不贊成學生的策略方向。身為趙人的他,一直覺得合縱才是解天下之危的辦法。

    “老師,當今天下,已無合縱的可能了。”熊荊看向冠子,深為他抱著合縱不放而惋惜。

    “若魏王……”本次不能合縱的關鍵在于魏,可魏王真答應合縱就真能合縱嗎?以往的思維慣性是合縱秦國必定懼怕,可細想現實,五年前合縱之敗已經證明合縱並非靈丹妙藥。

    “子荊以為,”冠子沉吟著,“趙國可行楚國之策否?”

    “行楚國之策?”熊荊不解其意。“趙國也要朝國人而議政?”

    “非也非也。趙偃得位不正,是比不上子荊你的。”冠子搖頭。“趙國不行朝國人之政,只行重文教之政,子荊以為趙國可行否?”

    “學生不解趙國,不知是否可行。”在熊荊心中有兩個趙國,一個是後世兩部電影中的趙國,趙人都顯得極為剛烈;再則是現實中的趙國,有慷慨悲歌之士,如廉頗,也有‘仰機利而食’之徒,如李園。

    親見之外,听到更多是趙國男子‘輕為奸,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女子則是‘鼓鳴瑟,設形容,揄長袂,游媚貴富’。不管這些傳聞是不是真的,熊荊所見的趙人總覺得沒有楚人那麼純樸,這恐怕才是秦昭王說的‘楚劍利而倡優拙’吧。

    “老夫欲再行趙國。”冠子道,“勸趙王行重文教之政。若可,請子荊售印書之器于趙。”

    紙張制造是楚國之密,趙國沒有紙可從楚國購買,印書之器不同。邯鄲寫好的文稿不可能拿到郢都來印刷,故冠子有此一請。印書之器的重要性顯然在鉅鐵之下,鉅鐵都可以售,印書之器自然也可以售。只是,趙國真能察覺到文教之政的力量嗎?

    ×

    “楚王廟見當日,昭令以行‘朝國人、重文教、崇鬼神’三政,此乃偃甲息兵之策,秦楚將和也。”邯鄲趙宮燕朝,郭開拿著新到的訊報向趙王匯報,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消息,秦楚將和的判斷上次朝議時趙偃就有了一些心里準備。

    “稟大王,楚國確想與庶民休息,據聞城陽三十余萬楚軍,大半已遣散回家,以務農耕。”一邊的相邦建信君也道。“請大王撤回大軍,並遣使咸陽向秦國請罪,以再修趙秦之好。”

    “寡人聞之,親王素恨趙人。相邦以為,秦王會與我趙國修好?”趙偃並非昏君,即便有‘昏’,也只是因為王者私利和國策不可調和。

    “臣以為,足秦王之所欲,必能修好。”建信君道。

    “秦王何欲?”趙偃看了一眼郭開,見其沒有反應,又緊盯著建信君。

    “秦王之大欲,乃滅六國一天下,此欲不可足。然,昔日秦王質趙之時欺辱秦王之人,大王可殺之獻于秦王……”建信君道。

    “萬萬不可。”郭開將其打斷。“秦王絕非好與之人,豈會因幾個首級放過我趙國。”

    “大王,胡不試之?”建信君沒看郭開,只看趙偃。“文信侯已去職,趙秦兩國若不交善修好,秦人必伐我。楚國偃甲息兵,定不救我,不與秦國修好,又能奈何?”

    “準。寡人準了。”趙偃揮袖,合縱因魏國而失敗,結盟因楚國而失敗,趙國外交空前孤立,他現在是如坐針氈,顧不了那麼多了。

    “再請大王將長安君亦獻于秦國。”建信君再道,這下趙偃愣住了。當年欺辱秦王之人不過是些質宮的小官吏,殺了就殺了,而成蛟是秦王之弟,兩年前叛逃趙國,封于饒。在建信君看來,如果把他也獻出去,秦王對趙國的怨恨,又能再少幾分。

    “大王若獻長安君于秦,如何再取信天下?他日秦軍再圍邯鄲,又向何人求救?”郭開長嘆。“若大王獻長安君于秦,各國士人必去之一空。”

    “長安君不可獻。”趙偃听完郭開所言,明白利害的他無奈揮手,“此舉將使趙國失信于天下,而秦國又時常反復,不可不可,萬萬不可。”

    “即不獻長安君,當獻文信侯與我交通之信函。”建信君再道。“秦王欲除文信侯而後快,然文信侯門客遍及秦國朝野,僅憑一二小吏誣告,秦王只能將其暫時去職,未能定罪。”

    “大王,文信侯門客遍及秦國朝野,若我趙國助秦王殺文信侯,其門客必仇我趙人。”郭開反駁道。“文信侯之事雖與我趙國有干系,然我趙國萬不可牽扯其中。”

    兩策都被郭開駁回,建信君已經不想與他相辯,直接說第三策道︰“臣聞秦王欲得楚國鉅鐵之術,恨而未得,今我趙國既得,或請獻于秦王,以求兩國修好。”

    建信君是先王留下的老臣,趙偃即位後為穩定朝政,依然以其為相邦。可他這個相邦本就是‘以色侍君’得來的,先王之時已飽受非議,今天所獻之策,根本就是授人以柄。郭開已經不想反駁了,他對趙偃道︰“大王,我趙國可撤�津之趙軍,且遣使向秦國謝罪。當年欺辱秦王之人,或可獻于秦王,以解其恨。其余之策萬不可行。鉅鐵之術,還請大王速速準予,若庫金不足,臣願敬獻去年春申君所賄之金。”

    “春申君所賄之金能有幾何?”提起鉅鐵之金趙偃挺直的身軀就頹然了下去。未齔的楚王想錢想瘋了,開口就要三萬金,而後每造一件鉅兵就要兩金專利之錢,趙國哪有那多錢給他?連年戰爭下,一些趙民已經是賣兒蠰女,妻妹為娼了。

    “稟大王,春申君獻臣下一萬金。”郭開看了看趙偃,猶豫了一下,可還是說了。

    “一萬金?”趙偃眼楮瞪圓了,“居然有一萬金!你……”

    “大王,臣下亦不知春申君贈金一萬,家宰告之後日日不安,請大王恕罪。”郭開大拜,去年春申君遣使到郭府,賄金一事他曾告于趙偃,只是未言數目多少。現在把這一萬金獻出來,趙偃雖然生氣,可他並非不分好歹,總有氣消的一天。

    “大王,如此我趙國可購楚國鉅鐵之術。”建信君大喜,“若能獻之于秦王,秦王必大悅之。”

    三萬金趙國一時拿不出來,可兩萬金總是能拿出來的。再說楚國需要趙國的馬匹,楚國值一兩金的戰馬,在趙國代地不過一兩千錢。只要齊國願意放行,剩余兩萬金全部以馬匹支付也未嘗不可。

    “大王,鉅鐵之術萬不可獻于秦國。獻之于秦國,他日秦軍攻趙,我趙人必受其害呀。”郭開又是頓首再勸。

    “不與秦國修好又能如何?”趙偃也是長嘆,“你說,你說,我趙國當如何?”

    “我趙國……”郭開也不知道該如何。

    長平之時趙秦或能一戰,然秦國早非三十多年前的秦國,趙國亦非三十多前的趙國。最後行之有效的辦法不過是通過趙姬收買呂不韋,使秦國的進攻矛頭指向韓魏。只是這種收買也不是萬無一失,晉陽三十七城丟失就是因為呂不韋控制不住朝局,秦軍趁趙軍伐燕,後方空虛時拔去的。現在呂不韋倒了,趙國又能如何?

    “郭卿既然無策,便只能如此了。”趙偃看向建信君︰“撤軍。你速遣使入秦,除長安君不獻,其余皆依你之策。然則,”趙偃看向建信君的目光逐漸轉冷,“若秦國出爾反爾,如何?”

    “若秦國出爾反爾,請大王治臣之罪。”建信君大拜頓首,聲音不但不惶恐,反而帶著喜悅。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七十二章 如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七十二章 如何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