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是我景仰的人物。幾次路過諸葛祠想去拜訪,都因公務在身,不得閑暇,沒有去成。但在夢中,我見到了諸葛孔明先生。
孔明先生身穿黑色朝服,羽扇綸巾,月下苦讀。看到諸葛孔明先生如此地好學不怠,實在是令人敬佩。我不想打擾他讀書,就在他的書房外靜候。孔明先生也許知道是我來了,高聲問道︰“屋外的朋友,月夜而來,有何賜教啊?請于屋內暢談如何?”我應聲挑簾而入,雙手抱拳說道︰“晚生久仰先生大名,特來拜訪,誠恐叨擾,請先生海涵!”
諸葛亮微微一笑,站起身來,用羽扇一指桌旁的太師椅,邀請道︰“請先生座來一敘。”然後對著屋外高聲叫道︰“來人,上茶。”我走到桌前,伸手請諸葛先坐。諸葛亮同時伸手請我先坐,我倆就同時坐下。
剛坐下,一小童就端茶而來,喝的是信陽毛尖茶,根根直立,迎風傲雪,確是好茶。諸葛亮一伸手請我用茶,我道謝端茶,微微一品,聞香入口,慢慢咽下,蕩液緩入,納氣丹田,緩緩而出,鼻香裊裊,腹內溫潤,百孔生香。真是茶香如玉液,茶蕩勝瓊漿。一口茶下去,遍體留香,久久不去,真是人間難遇的好茶。
品過好茶,我的談興大起,不覺歷數諸葛之佳績。
諸葛先生,隆中一對,天下三分。出師一表,千古忠臣。火燒博望,水淹七軍。聯孫抗曹,赤壁鏖戰。借荊州,下兩川。七擒孟獲,智收姜維。治蜀有方,治軍有力。空城計名傳千古,嚇司馬死後顯威。諸葛先生,堪稱千古一相啊!
諸葛亮听了我的歷數稱揚,不覺爽心一笑,歉虛地稱道︰“雕蟲小技,不值一提。亮已無心世事,潛心世外了。”我對諸葛亮說︰“先生大才,不必自隱。我此番來見先生,唯有一事不明,還請先生教導。”諸葛亮問道︰“先生問之何事?亮不才,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對諸葛亮說︰“先生治蜀,民富國豐,兵精糧足,為什麼北伐不利呢?”
諸葛亮聞听此問,微皺眉頭,稍事沉默,然後答道︰“此乃天意,非亮可為呀!”我對諸葛亮說︰“古者,王道樂土,王聖臣賢,民足知禮。先生治蜀,民知禮樂,先生稱賢,唯有主上,昏庸無能,國無聖王,才致七出不勝。”
諸葛亮听完我的話,沉思片刻,正色應道︰“為臣者,當盡力保君護民,精忠報國,不應詬主病上。但是,蜀國之難,天意**,非人力而安。我主恩厚無傷,與民無害,才有失國之難。亮夜不能寐,常思己過,至今感傷,無以為安啊!”
听了諸葛亮的話,我覺得有點愚忠,就對他說︰“治國者,雖有臣賢,但必有明主。國主不明,臣賢難近,良言不听,小人當道,奸佞成歡。這樣下去,無失國之難,天理不容。古往今來,莫不如是。”諸葛亮听了我的話,一聲長嘆!自言道︰“亮白帝受托,幾盡忠誠,但終致失國之難,愧對先帝,心有不安呀!心有不安呀!”
我對諸葛先生說︰“如今,世道大變,封建已破,民主治國。先生此時出世,盡忠孝于國家,為人民而服務,尚有可為。先生可否離祠重生呢?”諸葛亮笑對我說︰“我思已朽,我情已盡,于事無爭,離俗已遠,恐怕與塵世無緣了。听聞先生說民主之事,亮不才,實想受教于先生,請先生賜教。”
我對諸葛亮說︰“民主者,人人當家做主,各有一票,票票同權,集為天意。執政者奉天意而為民,治國有制,法度鮮明,憲政有範,勿使獨裁。這就是民主。”諸葛亮點點頭,表示贊許,然後說道︰“天意即是民心,民心即是天意。集眾民之心,即是奉天承意。執政者來之于民,為之于民,行而有範,憲政民主,是個好制度。真是世道大變呀!”
我對諸葛亮說︰“世有良知、良政、良制,亦有無良者存。良惡相爭,民從于眾,眾者難違,即是從天。所以,民主就是天主,民即為天,天即為眾,為眾則平,有平則公。所以,良知要從民,良政要從民,良制也要從民。這就是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道理。有了這樣的道理,世間就沒有不平這事了。這樣的世道,就是良世。先生身處良世之外而不出祠入世,豈不是錯失天意嗎!”
諸葛亮說︰“先生教導,亮茅塞頓開,假與時日,亮一定躬身世上,為民服務,盡亮之忠。”听了諸葛亮的話,我滿心歡喜,頓覺心地大開,天光東來。
當我醒來的時候,口里還有茶香的味道。諸葛亮的茶,可真是好茶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