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又是一場兵荒馬亂。
先是要熟悉分科後新的班集體,又是苦不堪言的摸底考試。除了一部分學霸之外,對于大多數學生是一場鏖戰。
元溪自不必說,穩穩當當地進入了理科競賽班,而時恪憑借在高一期末考試里的出色發揮,也進入了文科強化班,和祁梓同班,而唐陸林在理科普通班。
一個暑假,忙于競賽的元溪幾乎沒怎麼和祁梓交流,但元溪一直以為祁梓在為高二一開學就進行的作文競賽作準備。
但是時恪在開學後兩個星期和元溪的某次約飯中無意中提起了祁梓。
“她最近上課總是發呆,因為老師這幾天批評過她好幾次了,所以我有印象。”
元溪用筷子戳了戳紅燒肉,有些疑惑。因為開學後競賽班學習強度大,除了偶爾在走廊上踫到時寒暄幾句,元溪已經很久沒有和祁梓有過深入的交流了。
“我最近沒怎麼見唐陸林提起過祁梓,我知道,唐陸林是對祁梓有好感的。”說到這里,時恪微微壓低了聲音,“是不是他們倆出了什麼問題。”
“但是祁梓還是拿到了作文競賽的復賽資格的……但我……沒能進復賽。”祁梓有些黯然,畢竟和自己在一起的女孩是那麼優秀,幾乎是一只腳踏入全國2大學的大門了。
元溪一心想著祁梓,敏銳的第六感讓她問道︰“唐陸林拿到了資格了嗎?”
“我看到復賽名單的,沒有他。”
————
唐陸林有個親姐姐,叫唐招娣。
這個名字一听就知道父母在想什麼,而唐陸林真的被“招”出來了。
唐招娣讀到高中畢業就出去工作了,父親是環衛工,而母親因為身體不好只能在家,所謂補貼家用和照顧弟弟的重擔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唐招娣的身上。
唐陸林對這個姐姐的情感是復雜的。
他一方面知道,姐姐為他作出了很大的犧牲,他想要好好學習報答姐姐;另一方面,這種犧牲帶來的罪惡感可以說是父母強加在他身上的,他又十分厭惡這種感覺。
父母總是夸大他的優秀,否定姐姐的一切,覺得他就是最強的,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後能攀上富家女子。
“你以後娶個有錢的,我們一家人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父親的話語讓他略有反胃。
唐陸林覺得這個家十分的壓抑,他只能拼命學習、學習、學習,想以後逃離這樣的原生環境,但最終也只是在理科普通班做一個中等生。
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作文。
其他的文理科科目都是平平。
老師建議這樣的語文優勢在理科里應該是顯得更為明顯,于是他選擇了理科。
唐陸林不否認自己對祁梓有好感。
但矛盾在于,祁梓來自于一個優渥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祁梓的哥哥又是在美國的作家。
這讓祁梓符合了父母口中“富家女子”的設定。
祁梓纏著他教她作文,于是在他跟祁梓接觸了一個暑假之後,更發覺她的美好,而最終的矛盾爆發點在于祁梓拿到了復賽資格,而他自己沒有。
作為一個高中生,復雜的情感矛盾讓他選擇了最粗暴的方式︰逃避。
復賽名單出來後,祁梓想安慰他。
他說出來一句讓他懊惱,但也可能是內心深處真實而陰暗的想法。
“怎麼?你得意嗎?你利用我的好感在我這討到了方法,我被你擾亂心神而失利了,你是不是很得意?”
那一刻,他看到了祁梓眼中的震驚,女孩幾乎是不可抑制地紅了眼眶,沉默地轉身跑走了。
說完之後唐陸林卻又有些釋然︰就這樣吧,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祁梓喜歡的可能是唐陸林身上的倔勁。
她知道唐陸林成績不好,但是唐陸林拼命學習的樣子讓她覺得迷人。
所以暑假不斷地接近唐陸林,她覺得唐陸林對自己和對別的女孩不一樣,竊喜過一段時間。
但當復賽名單出來時,一切都變了。
她不知道唐陸林竟然是這樣看自己的,間接承認喜歡自己的話語讓她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兩人之間徹底僵硬了。
————
元溪了解到唐陸林竟然對祁梓說過那樣的話之後,一時語塞。
她從時恪那里了解到唐陸林的家庭情況,所以隱約能猜到唐陸林這樣表現的原因。她拿不準該不該告訴祁梓唐陸林的情況,只能向祁梓分析利弊,讓她好好上課,好好準備作文競賽。
中國社會這麼多年的男尊女卑思想還有余毒,不少家庭的女孩不能幸免,而男孩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往往會變得狹隘而自負。
但唐陸林本質上的良善讓他只是遠離而沒有進一步的傷害。
元溪也只是一個局外人,不能說太多,也無法做出實質性的幫助。
但此時的少年們都不知道,有時候一錯過就是一輩子。
從此以後,祁梓和唐陸林再也沒有交集,再提起時,對彼此也都只是淡淡的回憶。
————
高中的時光在繁忙的學業中溜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高三下學期。
第一次模擬考之後,時恪發高燒,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