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第272章 征服甦門答臘

類別︰ 作者︰波拿巴拿破侖 本章︰第272章 征服甦門答臘

    大明軍隊迅速清洗了馬六甲的殘余抵抗力量,無論是綠教,還是佛教徒只要擁護大明,都能得到獎賞。相反,不管是哪個民族,如果誠心和大明作對,那麼大明的錦衣衛將毫不猶豫的消滅他們。

    大明對馬六甲的錫抱有濃厚的興趣,不久大明征服了。大明移民開始在霹靂開采錫礦,同時大明駐馬六甲總督要求霹靂當地人停止同外國公司的一切貿易,必須把錫全部賣給大明的公司。

    這遭到霹靂當地土人的拒絕,大明艦隊遂封鎖霹靂河口。同時,明軍的艦隊開進了甦門答臘島。

    亞齊位于大明甦門答臘省西北部,16世紀初統治甦門答臘北部及馬來半島一些地區的綠教王國,是馬來群島一帶的貿易中心。由亞齊人所建,故都哥打拉查(今班達亞齊)。

    甦門答臘島,在大明被稱之為“金洲“,因為自古以來甦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時,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甦門答臘尋金。甦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印度尼西亞行政大區第二大島嶼,僅次于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為大巽他群島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于爪哇島。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

    甦門答臘古稱安達拉斯,此名源于阿拉伯語。關于甦門答臘這一名稱中原很早便有記載,以《元史世祖紀》著錄最早。其中記述了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甦木都刺國遣使來朝。甦木都刺即是中國史籍中對該島的最早譯名,在《元史》中又譯作速木都刺。嗣後它的名字屢屢見于中國的正史和其中多種典籍中,只是譯名不甚統一而已。

    甦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里散山脈和東部的沼澤地。西半部山地縱貫,高峻的巴里散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亙1600千米,有90余座火山,其中最高峰葛林芝山海拔達3800米。山脈以東為沖積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當中以哈里(hari)河最長,可通航480千米。巴里桑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甦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托巴湖周圍區域。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甦門答臘島位于亞歐板塊的東南邊緣,該島以南地區位于印度洋板塊邊緣,是歐亞地震帶的一部分。

    甦門答臘島雖然海岸線很長,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經常受到“印度洋拍岸浪“的襲擊。一種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長排或兩排、三排向岸上推進,其力量極大,可以把漁船舉至浪巔,然後翻轉倒下。由于“印度洋拍岸浪“現象的存在,致使甦門答臘、爪哇兩個主島,幾乎無天然良港。

    甦門答臘島,山區可達4500-6000毫米;山脈東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島的南北兩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島上約有370萬人,人口密度不高。

    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北甦門答臘、以及西甦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巨港和棉蘭。

    當地居民使用52種不同語言,均屬于南島語系,文化方面也很接近。在東部,最普遍的語言是馬來語,但在其他地區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有楠榜(mpung)語和米南加保語,北部的山區有巴達克(batak)語,最北部沿海地區有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漢語的閩南語。

    甦門答臘大部分人信奉綠教,但也有人信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折疊室利佛逝國

    7世紀中葉,中國唐朝永徽元年(650年)室利佛逝國取代干陀利國而興起,位于現今巨港一帶。這個佛教王國王國在7世紀-9世紀獨霸一方,通過貿易交往和物理征服,在甦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婆羅洲西部傳播馬來文化。7世紀末葉唐咸亨二年(671年)唐代高僧義淨,訪問室利佛。

    公元7世紀中葉室利佛逝在甦門答臘的巨港興起,中國宋代以後史書稱之為三佛齊。是信奉大乘佛教的海上強國,671 年中國唐代高僧義淨取海道前往印度學習佛法,曾在此學習梵語和佛教理論,從印度取經回來後,繼續留此從事翻譯和著述多年。

    公元7世紀後期先征服末羅游和海峽對岸的邦加島,接著又試圖征服控制巽達海峽的多羅摩古國。775年,三佛齊進一步擴張至馬來半島的六坤地區,控制馬六甲海峽,後控制水陸咽喉——克拉地峽。

    7世紀之後,爪哇各獨立王國之間、特別是印度教的珊□耶王國與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爭奪中爪哇的霸權。

    856年夏連特拉最後失敗,王子逃往甦門答臘,繼承三佛齊王位。

    宋朝時期爪哇島上有三個國家︰塔魯納國在西部,訶陵國在中部,東爪哇在西部。

    992年宋太宗時東爪哇國王穆羅茶,遣使朝貢。當時穆羅茶王已統一爪哇島,勢力擴展到巴哩島、渤林邦,爪哇政治中心從中爪哇轉移到東爪哇。並和甦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國交戰。但東爪哇-三佛齊戰爭結果,東爪哇國兵敗,國王穆羅茶被殺。三佛齊勢力擴展入爪哇島。

    公元10世紀末,三佛齊受到伊夏納王國(中國史籍稱作婆,其政治中心在爪哇東部的挑戰。991年,伊夏納曾派兵攻打三佛齊。1006年三佛齊摧毀伊夏納首都。

    公元1017年三佛齊遭到注輦(即南印度朱羅國)的襲擊。1025年,注輦大舉進犯三佛齊本土及其在甦門答臘和馬來半島的各屬邦,三佛齊的國力從此大受削弱。此後,馬來群島西部屬三佛齊勢力範圍,東部則屬爪哇王國勢力範圍。13世紀初,三佛齊仍然控制著馬六甲和巽達海峽的兩岸地區和海上貿易。

    11世紀,室利佛逝帝國(srivijaya empire)的勢力擴張到甦門答臘大部分地區,以及其他島和大陸地區。宋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三日三佛齊佔卑使來貢方物;元佑三年(1089年)十二月遣使貢方物;元佑五年(1091年)九月又貢。這時三佛齊舊都勃林邦已被東爪哇國侵佔,三佛齊國都遷往佔卑。

    13世紀初葉,宋代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于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著《諸蕃志》有專條詳細敘述三佛齊國。

    13世紀中葉,三佛齊遠征細蘭失敗,國力漸弱。

    1377年三佛齊的首都淪入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之手,此後王國便在甦門答臘一蹶不振。14世紀末葉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佛齊被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滅

    甦門答臘國在元代稱為“須文達那國“,位于今日甦門答臘島八昔河口,那里還有一個名叫須文達那的小村。1298年馬可波羅曾敘述,就是須文達那國。阿拉伯游歷家伊本白圖泰曾經到過須文達那國。

    15世紀初葉,威尼斯旅行家尼可羅達康替到甦門答臘國旅游達一年之久。

    13世紀末元至元九年(1282年),須文達那國遣使貢方物。在明代才改為甦門答臘國。

    14世紀末明洪武元年(1367年),甦門答臘國王奉獻金葉表文,貢馬匹和方物。

    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屢屢從甦門答臘海岸經過。當年,明成祖令鄭和贈送給亞齊國王一座大鐘,現仍陳列在亞齊博物館里。明永樂三年(1406年)甦門答臘王甦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入貢,明成祖昭封鎖丹罕難必鎮為甦門答臘國王,賜印、金幣。永樂五年再次遣使入貢。隨後甦門答臘國遭到那孤兒國侵略,甦門答臘國王中毒箭死,王子甦干拉年幼,王妃下令,如有勇士能夠替國王報仇,保衛甦門答臘國,願意嫁為妻子。有一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那孤兒國,王妃果然嫁給老漁翁,並尊老漁翁為老國王。永樂七年(1410年)老漁翁國王來京師朝貢,永樂十年(1413年)明成祖遣使往甦門答臘國。這時候,前王子甦干拉已經成人,糾眾殺老漁翁國王,然後糾眾逃往山中建立山寨。永樂十三年(1416年)三保太監鄭和擒獲前王子甦干拉送京伏法。少漁翁王感恩不盡。宣德十年(1436年)明宣宗昭封少漁翁王的兒子繼承王位。後來,甦門答臘國被亞齊酋長國所滅,亞齊酋長國一直延續到被明軍消滅為止。

    1511年葡萄牙人侵佔馬六甲後,許多******商人被迫遷

    往亞齊等地。各國商船被迫另沿甦門答臘西岸經巽他海峽進入印尼群島。因此,位于這條航線北端的亞齊開始繁榮。第一任甦丹為阿里穆哈雅特夏。

    1521年,亞齊擺脫比提爾王國的統治後,發動一連串“聖戰”,以圖趕走葡萄牙殖民者,控制胡椒產地。亞齊對葡萄牙人發動強大進攻,幾乎攻陷馬六甲。亞齊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爭一直持續到1531年。1532年亞齊進攻柔佛王國,擄走甦丹,摧毀柔佛城。

    16世紀開始,葡萄牙與甦門答臘沿海地區的公國貿易、交戰,並在此建立若干堡壘。大明的到來,摧毀了葡萄牙人的勢力,但是他們的巨炮將亞齊土人的簡陋船隊和都城統統炸毀。

    明軍登上了甦門答臘島,徹底摧毀了武器落後亞齊王國。亞齊王國的疆域西達英德拉甫拉(今米南加保地區),東至西亞克。還征服了彭亨、吉打和霹靂,取得馬來半島的胡椒和錫產地。

    但是,這下亞齊人連同整個甦門答臘島,以及其他地盤都落入的大明軍隊之手。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方便以後閱讀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72章 征服甦門答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72章 征服甦門答臘並對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