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璀璨時代

第726章 天降大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執筆新夢 本章︰第726章 天降大才

    華娛璀璨時代!

    韓三坪的提問很務實,也很貼合現實情況,也是楚軒在這段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針對性考慮過的。

    看待璀璨時代的編劇工業化,要從璀璨時代集團這個整體來看待,編劇工業化提高了劇本創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視制作的效率和質量。

    從大方向上看,編劇工業化對集團整體好處很大。

    從環節上來看,編劇工業化的好處作用于影視上。

    簡而言之,編劇工業+影視制作才能賺錢,缺失影視制作的編劇工業是虧本的。

    可不是誰都有一家全體系的娛樂公司,也不是誰都有一個體系健全的影視制作部門。

    就像行業里的那些文學工作室,人家的業務就是寫劇本,不搞後續的影視制作。

    而編劇工業化要推廣出去,需要這些以創作為主的工作室或公司加入進來一起玩,這才能輻射整個行業。

    可單獨的編劇工業又不賺錢,反而要源源不斷的投入,憑什麼讓人家跟你玩?靠夢想嗎?

    汪元有夢想,是因為他家庭背景好,不為物質生活發愁,因此對這類精神需求上的理想抱有很大的追求。

    但正如韓三坪所說,即便是不缺錢的人,讓他去搞一件虧本的事,就算能滿足精神需求,長期下來也會被消磨掉意志,從而對這份事業不再有任何興趣。

    這是能預料到的。

    若要改變這個情況,那就要讓這份事業有盈利。

    精神和物質雙雙滿足,才有長久搞下去的動力。

    而基于當下只搞劇本創作的編劇行業現狀,基于璀璨時代這個編劇工業的虧本局面,基于璀璨時代要推廣這份事業就要拉更多人入局的目標。

    楚軒想過一個最簡單又實用的辦法,璀璨時代做公益當散財童子,把入局一起玩的人在從事這份事業上的虧空給補上。

    以璀璨時代的資本體量,補足工業化創作上的虧空輕而易舉。

    不過,這個辦法還是被他否決了,幫助了別人卻要損害整個集體的利益,這到底是個下策。

    而且,別人的利益來自于璀璨時代,而不是來自行業的自然資本運轉,這個辦法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

    這個辦法不合理,那就只能抬高劇本的市場價值,讓資本來買單,從而增加編劇的收入。

    還可以給編劇投資渠道,讓編劇在自己的影視作品上有利潤分成,哪怕只有1,也比現在拉垮的行情強得多。

    這是楚軒以目前的認知,所能想到的最優解了。

    但想到歸想到,想要做到它那就要花點功夫了。

    對此,楚軒和劉藝妃商量了一個方案。

    “第三杯。”劉小麗舉起酒杯。

    眾人同飲,楚軒把酒杯放下,抬頭和韓三坪相視道“三哥,你有沒有想過搞一個劇本展?”

    韓三坪對影視行業的認知是頂層面的,他也不知道他的想法是不是韓三坪曾經有過的思緒。…

    劇本展?……韓三坪微怔了下,楚軒倒是把他想的太全面化了,他對影視行業和工業化上的認知確實可以說是國內頂層面的沒錯,但不代表他的思維能有年輕人那樣天馬行空。

    科技展、游戲展什麼的他知道,劇本展這三個字倒是個新名詞,他也是第一次听到這個詞匯,或者說楚軒這個想法是他沒有想到的。

    在娛樂行業里頭,什麼電影展、電視展多得是,各種文化交流會每年也不少,編劇們的沙龍聚會年年也有,但劇本展……

    他能理解楚軒的意思,劇本展這三個字也很容易理解,應該就是表面意思,以劇本為主體搞個展覽會。

    這又是個史無前例的想法,至少國內沒有過這樣的展會。

    可是,展覽劇本干嘛?

    電影展可以看電影,電視劇展可以看影象,音樂唱片展可以听歌,劇本展讓觀眾去一頁一頁看劇本嗎?觀眾可沒這個興致。

    韓三坪理解劇本展這個新詞匯的意思,但對楚軒的意圖尚還摸不著頭腦。

    到底還是年紀大了,思路有點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楚軒說道“在目前的行業里,有關編劇的活動大多是座談會、沙龍交流會這種,也就是編劇們交流所謂的藝術,沒太多實質性的意義。”

    韓三坪忍俊不禁,這小子倒也直接、敢說,否定了一群文化從業者舉辦這些活動的意義,也不知道那群人知道的話會做如何感想。

    但這小子也沒說錯,這些活動基本上都是人情往來、人脈互動,沒幾個人會跑到此類活動上去大談藝術,搞真正的文化交流。

    “所以你想搞個有意義的?就是你說的劇本展?”韓三坪反應過來了,楚軒說的劇本展不是針對觀眾,而是針對行業里的人。

    劉藝妃接上他的話,把筷子放下道“就是……我們可以邀請有存貨的編劇,把他們的劇本拿出來展覽和推介,算是給行業里編劇們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然後再邀請影視公司的人或影視投資人來參觀交流,最終促成潛力劇本的版權交易。”

    “ !搞這麼大。”韓三坪有些驚訝,旋即又“嘶”了一聲,低眉沉默著思考起來。

    兩口子的這個想法是讓他有觸動的,如果真按茜茜說的這麼來搞,別的不說,就對編劇行業而言,這將是非常有利的。

    現如今的編劇行業,100個編劇里頭,起碼80個編劇沒有門路,沒有尋求售賣和推薦自己作品的渠道。

    新人編劇和不知名編劇佔行業90以上,這些人只能通過影視公司或文學工作室的郵件進行遞稿,遞稿的標準是劇本的5到10左右的文本。

    不可能把全本都遞稿,這里面會產生侵權、抄襲等各種問題,如果有全本遞稿的那肯定是新人小白。

    而不管是新人小白還是有經驗的不知名編劇,這里頭存在的問題就是,10的文本並不足以體現出劇本的精髓和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郵件發送者又是不出名的編劇,很多影視公司都會直接無視這類投稿。

    可編劇們又沒門路去影視公司,跟那些上位者們面談有關作品的想法、藝術性或商業價值,這就很無奈。

    更別提90以上的人群中,還有大量的人都不知道遞稿這回事,或是不知道怎麼遞稿,更不知道哪家公司是皮包公司、哪家公司是套路公司。

    這一些些問題,對編劇的生存環境影響很大。

    兩口子這個劇本展的創意,讓他發現了改變這一現狀的可能,至少給了沒有門路的編劇們展示自己也是展示作品的平台,這就有了更好生存下去的機會。

    不說改良整個行業吧,但是能幫助到很多人的。

    “這樣的劇本展,以我們的實力不難做到,有三哥在,有姐在,有璀璨時代在,邀請編劇也好,邀請影視人也罷,還有那些企業老板,面子多少都會給點。”楚軒說道。

    韓三坪和王金花點了點頭,以他們兩個的人脈圈,以璀璨時代的實力和影響力,搞一個這樣的劇本展沒什麼問題。

    問題在于,在這個創意中,可以看到對編劇的益處,但看沒到跟工業化有什麼聯系。

    “這件事跟工業化的關聯在哪里?”韓三平疑惑道。

    楚軒左手搭在桌面,右手拿著筷子,道“同一個劇本,不同的人來推薦來售賣是不同種情況,一個新人統籌的劇本拿來賣,或許也就幾千幾萬,如果讓知名編劇來推薦售賣,或許就是一二十萬了,這就是我們能操作的空間。”

    劉藝妃點點頭,雙手拿著個基圍蝦剝著。

    譬如《星你》是劉義來統籌的,她作為總制片人,給文學公司在這個項目上的價位是100萬。

    這個數字在劇本創作上已經很高了,但劉義和他的編劇團隊值這個價。

    如果換個過往成績一般的編劇和團隊來統籌,那這個價位就會直線下降。

    這就跟她和楚軒的代言一樣,他們和別人去代言同一個產品,那價位就是不同。

    這是古往今來的市場常態,也是全球都適應的名人效應。

    “怎麼操作?”韓三坪問。

    劉藝妃拿著基圍蝦蘸芥末醬,道“以汪元為例,他用我們的編劇工業化模式創作出的劇本,我們璀璨時代給他推薦,甚至可以讓看好劇本的老板們競價。”

    楚軒吃了口飯,點頭道“汪元要搞編劇工業化,肯定會跟我們保持親密聯系和溝通交流,我們也可以派人去指導他,甚至派個知名編劇加入他實驗中的創作環節。”

    劉藝妃粉唇微漲,把蝦吃進嘴里,芥末的刺激性氣味讓她眯了下右眼“就比如讓劉義去,在汪元公司創作的劇本中,我們展會給劇本的介紹就會有劉義的名字,這就會提高劇本的價值。”

    楚軒接著說道“提高了劇本價值,又有璀璨時代幫忙推介,按三哥說道,一個劇本在展會上賣個60萬應該能做到,最主要的是搞影視的人不在乎這小幾十萬的,即便展會上的劇本的平均價值比市面上高,但這完全在資本的可接受範圍內。”…

    兩口子開啟了一唱一和的模式,讓在場的家人們看得樂趣十足。

    韓三坪也終于是听明白了,這兩口子在這個想法上的意圖所在。

    利用展會這個平台,借用璀璨時代的影響力,基于璀璨時代劇作年年高收視的情況,幫助汪元把劇本高價賣出。

    或是說,幫助未來加入進編劇工業化這份事業的外來理想者、投資者,讓他們的付出有所獲。

    說來說去,這才是核心目的,這個展會只是個包裝。

    不對!

    韓三坪皺了下眉頭,隨後舒展眉頭沖王金花道“這個展會是對編劇有利的,是能對編劇行業帶來福音的。”

    王金花點了點頭,如果真搞這麼一個展會,能得到最大好處的當然是來參會的那些編劇,即便自己的作品無人看中沒賣出去,但凡能結識些影視人和資本,這或許會是能改變一生的收獲。

    “而璀璨時代的編劇工業化模式一旦往普及的方向走,注定會影響高層、頂層編劇們的利益。”

    “可要把這個展會平台搞起來的話,又是能對高層、頂層那些編劇們同樣有利的。”

    “一個知名編劇拿自己的作品出來展示,有老板願意買單這就有了既得利益,有多個老板都看中就會產生競價的情況,給編劇帶來更大的既得利益。”

    韓三坪說著,把目光看向兩口子,笑容可掬道“你們這兩口子,是想利用平台拉攏行業里的編劇,如此一來,當璀璨時代推動編劇工業的時候,阻力就會減少。”

    “然後,再利用這個展會平台,讓汪元這類加入編劇工業化事業的人實現盈利,從而讓這類人有搞下去的動力,和我們一起把這份事業輻射向整個行業。”

    “還有,這個平台又對整個編劇行業都是能帶來益處的。”

    韓三坪沖王金花說道“這樣的一個展會想法,于璀璨時代人脈底蘊的擴張,于編劇工業化的發展,于整個編劇行業的生存鮮活力,都了一定的幫助。”

    他又看向兩口子,贊道“可以啊你們這兩口子,很有遠見。”

    劉小麗和王金花笑看著兩人,隨著韓三坪的解釋,也讓她們對這個展會創意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這兩個孩子,半個月的時間不談此事,沒想到真被他們琢磨出了個听起來大有裨益的方案,真是越來越優秀了。

    劉藝妃抿了抿嘴,心里很佩服韓三坪,他們還沒說完呢,韓三坪就看穿了她和楚軒在這個想法上的所有目的。

    這個想法雖然是楚軒想出來的,她也就沿著這份思路提了提些能想到的好的建議,但能得到韓三坪的高度贊賞,她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韓三坪沒有說到他們的最大目的。

    “三哥,我們還想把行業的劇本價值抬上去。”劉藝妃說道。

    抬高行業的劇本價值?……韓三坪怔了怔。…

    下一刻,他恍然而笑,抬手指了指兩口子“我明白了!”

    “只要展會的規模大,只要在展會上有一個劇本被高價賣出,不管是不知名編劇還是知名編劇的作品,這事一旦傳到行業里頭,這就會發生連鎖反應。”

    “譬如一個都市偶像劇劇本賣了80萬,這讓行業里搞武俠的、搞歷史的編劇怎麼想?”

    “他們心里就會有一顆抬價的種子,讓自己的劇本更值錢的心。”

    “這樣的連鎖反應一傳開,整個行業的劇本商業價值就會往上抬。”

    “抬高了行業的劇本價值,我們的編劇工業化同樣受益。”

    “小軒剛說的借平台幫汪元賣劇本,這個方法終歸是治標不治本,如果能讓劇本自身的均價上漲,符合市場的正常規則得以自然循環的發展,這才是授人以漁。”

    “劇本的價值高了,且以遠超社會民生經濟薪資的發展速度上漲,這就等于是編劇工業化成本緩慢提升,但帶來的回報在加速提升,我們的編劇工業化則就有了輻射行業大有作為的發展空間。”

    韓三坪拍了下桌面,看得出來他有些激動,狠狠的稱贊了兩口子一句“好你們夫妻倆,深謀遠慮!”

    如果不是茜茜提醒,他還真沒往這一層面上想。

    這個展會的真正精髓,原來是將劇本版權交易放在了明面上。

    從行業開始發展至今,買賣劇本是私事,是影視公司不公開的東西,也是沒必要公開的東西,因為沒人這個,反正人人都知道編劇地位低,那一個劇本能賣幾個錢。

    現在通過這個展會,把這件事放在展會期間的明面上來,如果這樣的展會規模龐大了,全國大部分娛企的人和知名人物都來了,這就會產生一個標準。

    什麼標準?行業里所有從業者以後對劇本的價值都會有一個借鑒。

    這就相當于是,一個編劇不知道自己的劇本價值幾何,因為他不清楚同類劇本的價值,如果能打听到消息那是你的本事,如果打听不到那就只能任由制片方宰羊。

    正是因為沒有借鑒的東西,所以大部分編劇的創作價值很低,純屬勞工。

    如果有了商業價值上的借鑒實例,那給整個編劇行業都會帶來新的改變。

    這些的東西听起來很理想化,但實際情況絕對會比這更讓人驚訝。

    原因只有一個,這事關整個行業底層鏈的無數編劇的利益,如果展會讓他們看到了身價上漲的機會,那心思異動的不是一個人,是所有底層行業鏈上的人。

    沒有劇本,就沒有影視劇。

    相比劇本價值或許幾十萬的上漲,資本更在意影視劇那幾千萬的收益。  就從這兩個關系上來看,如果這兩口子謀劃的展會方案成功,最終市場爆發出來的劇本價值上漲的結果,肯定會出人意料。…

    與此同時,劇本價值上漲了,編劇工業化就能實現行業帶來的自有盈利,達到了讓志同道合的人加入這個模式的門檻,完成了0到1的轉變。

    “我有個疑問,在展會上高價賣劇本,明明高于市場價了,還會有人願意買?”董智華狐疑,在酒桌上听了半天總算是能插上話了。

    劉小麗和王金花踫了一杯,看著董智華道“請些名人、請些大明星,把規模搞大點,再叫上媒體來,全國很多觀眾都會了吧?如果大部分劇本二三十萬市場價,有一個劇本高達兩百萬,老董你知道這會產生什麼效應嗎?”

    董智華陷入思考,王金花為他解惑“這部劇會成為吸引眼球的i,因為全國觀眾會很好奇,憑什麼這個劇本價值那麼高,而這就是資本和影視公司最喜歡的流量。”

    韓三坪拿起筷子夾菜,笑道“剛買了個劇本,劇本就火了,還這麼受,緊接著投資商找上門了,廣告商找上門了,都來送錢了,資本可不傻,花這麼多錢買劇本干嘛,當然要靠它賺更多的錢。”

    “懂了。”董智華微微頷首“還是你們會玩,一個劇本都能玩出這麼多花樣。”

    “是這兩口子厲害。”王金花看向楚軒和劉藝妃,目光里盡是欣賞。

    這麼一個小小的展會,竟然能引發出這麼多連鎖反應,且每個連鎖反應能引發的效果還不小,這就讓她挺感慨的,還得是年輕人,這腦子就是靈活。

    她這個弟弟啊,真的是要麼沒想法,要麼有了想法就是開創性的那種。

    如何讓編劇工業盈利?正常人只會往編劇工業本身上去尋找答案,誰會去往展會這樣的听起來跟工業化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的方向去思考?

    偏偏她這個弟弟就是這麼思維開擴,就是想到了國內沒有過的很有創新力的劇本展。

    工業化盈利這麼復雜的一個問題,竟然敗給了一個小小的展會,這樣的思路是真的挺牛的。

    雖然這個展會目前只是概念,但她認為這並不是空談,是有切實的可行性的。

    “這個展會的想法很好,在我這里堪稱完美,值得好好合計一下,搞一個章程出來。”韓三坪這麼說,明顯是被兩口子的方案打動了。

    他拿起酒杯“來,敬你們夫妻倆。”

    楚軒端起酒杯,就听劉藝妃略帶羞澀地道“三哥,還沒成呢。”

    前面一個夫妻倆,這里又來一個夫妻倆,喊得她心里泛嬌羞。

    “遲早的事嘛。”韓三坪打趣道,和兩口子踫了杯酒。

    他話鋒一轉“唯一的漏洞就是編劇協會,如果只以璀璨時代的名義這麼搞,你們的風頭就徹底蓋過了編劇協會,讓他們失去了存在感,既然是為編劇行業謀福,又有拉攏編劇的目的,那就徹底點,和全國編劇總協會聯合來搞,哪怕是我們出錢出力只讓他們坐享其成也沒事。”…

    楚軒和劉藝妃一愣,面面相覷地相視一眼。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他們確實沒想到編劇協會這一環,主要是這個協會太沒存在感了,平日里電視協會和電影協會常常出鏡現身新聞,但編劇協會絲毫無人的樣子,所以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考慮到。

    經過韓三坪一提醒,他們這才發現,如果璀璨時代搞這個展會,而且這個展會規模巨大且成功了,那編劇協會可以解散了,這個展會將是全國編劇的聖地,誰去在乎本就沒什麼存在感的編劇協會。

    然而,編劇協會畢竟是老牌組織,好多金牌編劇和高層編劇都身在其中,且組成了很強大的利益網,如果要找璀璨時代麻煩的話,說不上多大的麻煩,但肯定是惹得一身騷不得安寧讓人頭疼的那種。

    “那就聯合編劇總會一起辦,讓他們得名也得利,在展會這件事上我們的利益方向是一致的,搞得越大,他們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大,跟我們的關系也就更緊密,當我們的編劇工業影響行業的時候,即便他們的利益受損,還好意思跟我們作對嗎。”王金花如是道。

    “對,就這樣來,抬高劇本價值,他們通通受益,甚至會主動來推動這件事,我們出錢出力出人脈把這事促成了,到時候推行工業化他們還來找麻煩,那多少有點忘恩負義,至少在道德制高點上我們站穩了。”韓三坪附和道。

    “這還不夠。”楚軒道。

    還不夠?……韓三坪和王金花看向他,等他下文。

    “在我那天的發展框架里頭,以汪元的編劇工業化公司和唐仁影視為例,他們兩家是要合作的,那天我沒想到展會這個思路,只認為兩家合作更利于協調和工業化實驗。”

    “但現在有了展會這個方案,我認為在合作的既定條件上,可以再定一個標準,只要是汪元公司創作給唐仁影視的劇本,都將會有劇本影視化後的利潤分成,至于是多少分成以後再合計,但這個標準我認為很好。”

    楚軒可謂是語出驚人,讓王金花、韓三坪哪怕是劉小麗也眉頭一皺。

    給編劇利潤分成?

    或者說,給創作劇本的團隊利潤分成?

    站在編劇的角度上來看,全國編劇會激動壞了。

    站在資本的角度上來看,誰搶我的錢我跟誰急。

    行業鏈的資金源頭來自于資本,所以楚軒這個想法有點瘋狂,這是真的要跟整個行業的資本作對的節奏。

    但是,這里頭又有一個關鍵點。

    唐仁影視是璀璨時代子公司,汪元的公司在這個計劃中是璀璨時代工業體系化的公司。

    給汪元影視上的利潤分成,相當于是璀璨時代本身在激勵參與進這個模式的企業。

    也就是說,璀璨時代是自己玩自己的,而不是隨便來個編劇團隊就給分成,這樣的話對行業資本圈的影響就大大降低了。…

    然而,給編劇團隊影視利潤分成,這依舊是破天荒的事,即便存在這個情況也是偶然事件。

    “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韓三坪想听听楚軒的想法。

    在展會方案上,他表示大力支持。

    這個方案的好處太大了,基本上沒有弊端,屬于是利人又利己的多贏模式。

    在他這里,兩口子這個策略完美無瑕。

    但還要分影視利潤給編劇,這其中行動力在哪里?

    他需要楚軒給他一個答案,一個說服他的理由。

    “我們的工業化是革命性的,是足以讓行業轉向的。”

    “在我們這個國家,革命成功的本質是翻身農奴把歌唱。”

    “如果按照現有的標準發展,編劇工業化最大受益者是誰?是影視制作環節,是影視公司的老板。”

    “而推動這項工業的編劇們呢,讓他們來搞革命,那他們得到的好處在哪里?”

    楚軒攤了攤手。

    “我還沒看到,仍屬于給上游產業鏈純純打工,和當下行業的運作體系沒任何區別,那這革命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

    “到頭來,編劇工業化普及行業成功了,編劇們發現,影視環節的效率被帶動起來,從事影視方面的人賺錢的效率也提高了,他們卻還拿著死工資。”

    “這不就是西方資本行為嗎,拿一群勞工來為上位者們謀福利,這群勞工肉沒吃到、湯沒喝到、殘渣都沒踫到,上漲的工資只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正常變化,即便沒有工業化也不影響他們工資的漲幅。”

    “三哥你想想,這樣的編劇工業化改變了什麼?讓上層人士賺到了更多的錢,但使底層的人文環境變得更加惡劣,這樣的工業化只會加大行業鏈層間的貧富差距。”

    “這是西方標準,但不符合我國國情,工業化真要搞起來必須獲得國家支持,而想要獲得國家支持,第一發展方向就是人文上的共融共富,然後再談利益走向。”

    韓三坪笑容滿面,目光灼灼地看了楚軒好幾秒的時間。

    他道“要不你考個編制,下任華影董事長我推薦你上去。”

    王金花、劉小麗、董智華三位長輩,和劉藝妃齊齊看著楚軒,因韓三坪的這句話,他們眼里透著滿滿的趣味。

    楚軒說得嘴里有點干,拿著勺子正舀著雞湯,听到韓三坪來了這麼一句話,讓他猝不及防的把舀起來的雞翅抖落回海碗雞湯里。

    韓三坪的目光那叫一個贊賞萬分,沖幾位家長道“真的,他這個思想高度、思想覺悟,可以坐我這個位置了,別說同齡人,我們這一輩的人好多都比不了。”

    他又十足欣賞的看向楚軒,道“真的可以啊小軒,你這次讓我刮目刮眉刮鼻刮嘴相看。”

    “哈。”劉藝妃忍不住笑了一聲。

    韓三坪的“四刮”之言很是風趣,讓在場人都樂起來。…

    劉小麗拿起酒杯和女婿干了一杯,她很自豪,女婿這麼優秀她臉上有光。

    “姐,三哥,求支持。”楚軒放下酒杯,沖兩人挑了挑眉,哪里還有剛才那般偉光正的模樣,卻是換來一副大男孩的皮勁。

    韓三坪和王金花兩眼相看,各自一笑。

    王金花沒說話,拿起酒杯要跟楚軒踫杯。

    韓三坪看懂了王金花的意思,也端起了酒杯沖向楚軒。

    豪來塢的影視工業,是20世紀初的時候摸索出來的。

    準確的說,是在20世紀30時代,美利堅處于經濟大蕭條的環境下,那些富人對于娛樂影視方面的精神需求爆表,從而讓當時的豪來塢八大的資本們在資本思想的作用下,在看到影視能衍生更多利益且能被富人買單的驅使下,爆發出來的產物。

    豪來塢影視工業是從制片人標準開始的,一個類型的影視作品該如何剪輯、該如何配樂等等,都有相應的標準,所以西方的很多同類型電影看起來故事不同,但剪輯手法什麼的是一樣的,只是觀眾對此不在意,不去細心觀察罷了。

    也正因為豪來塢的影視工業是從制片標準開始,所以西方的影視行業一直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即便牛逼如斯皮爾伯格、卡梅隆這樣的世界級大導演,在總制片人面前都要低一頭。

    這是西方影視工業造就的成果。

    而國內是導演中心制,如果去模仿豪來塢搞影視工業化,從制片人標準開始,搞制片人中心制模式,這就會帶來天大的阻力,全國的導演估計會聯合起來搞死你。

    制片人是頭,編劇是底,要麼從頭到底搞工業化,要麼從底到頭走西方相反的工業路線。

    很顯然,在國內從底到頭來搞事符合國情也是符合行情的。

    西方的影視工業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編劇工業。

    對于這樣的情況,沒有可借鑒的實例,韓三坪他也只能靠自己摸索。

    直到和楚軒幾年前有所思想踫撞,璀璨時代的編劇工業也就開始了。

    從最初的想法,到開始搞工業,至現在實驗效果初顯現,也已經過去快兩年了。

    而在今天這一刻,他得到了巨大的驚喜,一個足以看到編劇工業化成功的方案。

    這個方案,是一個24歲和一個21歲的小夫妻孵化出來的。

    真的是天降大才!

    “如果給編劇團隊分利,可以先讓汪元和唐仁在盛海嘗試這個合作模式。”

    “如果模式對味了,再在盛海並購一家子公司,再引進一家工業化編劇企業來合作。”

    “如此反復下,打造一個璀璨時代工業模式下的盛海圈。”

    “靠這個圈向外影響,能夠拿到影視分利,沒有編劇和文學公司拒絕得了。”

    “而我們璀璨時代是靠自己的子公司分潤,也沒有直接影響到資本的利益。”

    “如此一來,編劇工業化將勢不可擋,當影響到資本和企業的時候,他們沒有反制的余地。”…

    韓三坪的一席話,讓楚軒和劉藝妃連連點頭。

    “我們也是這麼想的,三哥你的想法跟我們的一模一樣。”劉藝妃佩服道。

    楚軒也很服氣,到底還是影視方面的前輩中的前輩,縱然一開始對他們的想法甚是不解,但只要明白了一二就能順延出余下的八九,這才是真正的高人。

    “然後,服化道方面……”

    楚軒想說服化道方面的想法,哪知話音未落就被韓三坪打斷。

    “小軒,茜茜,有時候考慮周全是好事,但有時候未必。”

    “咱們一步一步來,服化道往後放放,你們現在也不要在這方面浪費太多精力。”

    “編劇工業化是影視工業化的開頭,既然現在有了個很好的方案,咱們一心一意去把它先辦妥,後續的事情後續再說,編劇工業沒弄好那都是扯淡。”

    韓三坪是務實的,工業化這麼大的事想一下就考慮周全是不可能的。

    現有了編劇工業的好方案,那先把它落實到位再說後續,不然說再多也趕不上行業的變化,那就白扯了。

    “好。”楚軒和劉藝妃應下。

    路要一步一步走,想的太長遠了未必是好事,因為長遠的想法會影響當下的人對事物的判斷。

    韓三坪也是以自身的閱歷,給予兩口子一個很具成長意義的思想方針,這讓兩口子各有受益。

    “這件事先不急,一要看看汪元那邊具體什麼想法,二要把你們提出的劇本展也要花些時間琢磨個章程,你們先把你們的劇安心拍了。”王金花道。

    楚軒和劉藝妃點了點頭,他們也商量好了,等《星你》拍完了再把精力放這上面,今天只是明確好方案,得到韓三坪和花姐的支持,他們放下心的同時也有了一份來自于理想上的激情和憧憬。

    正事談完,酒桌上恢復了輕松歡快的家常氛圍。

    喝酒聊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到了凌晨,眾人沉浸在半醉半醒的歡樂氣氛中還不自知。

    “12點了!”

    要不是董子劍在客廳傳來提醒的聲音,跨年的時刻恐怕要被遺忘。

    “來來來,差點就忘了,2009年的第一杯酒!”劉小麗端杯起身。

    剛過凌晨,伴隨著天際上布滿的萬千火花,楚軒、劉藝妃、劉小麗、王金花、董智華和韓三坪站起身來,把酒杯舉在半空的正中央輕輕互踫,道出一聲新年祝福。

    “新年快樂!”本章完

    3931419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璀璨時代》,方便以後閱讀華娛璀璨時代第726章 天降大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璀璨時代第726章 天降大才並對華娛璀璨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