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第一百一十六章 魏國風雲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令狐沖啊沖 本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魏國風雲

    魏國,洛陽王宮的大殿上。

    王座上是十歲的曹芳,比之兩年前登基時看著要成熟些許,此時的他頭戴天子冕旒,十二旒白玉串珠垂在眼前,頗為擋住視線,眼前所及的視線也被分割成了十二面。

    望著殿下的群臣,曹芳手心微微冒汗。

    群臣滿滿當當的手持笏板,垂頭低眉,整個肅靜的大殿上,竟安靜得出奇。

    曹爽立于群臣之前,臉色有些發虛地瞧了眼旁邊氣定神閑的司馬懿,暗想︰“這老賊畢竟是四朝元老,朝中威望深重,又有不少支持的世家大臣,我若不將其打壓,恐怕取禍之道。”

    他回過身來,身後有三人,正是當朝種下惡名昭彰的何晏、鄧、丁謐,時人稱之為“台中三狗”。

    自從曹爽上台,就直接啟用了何鄧這般因為太和浮華桉被永不錄用的角色,還把多年的親信丁謐給拉入朝中,完全是任人唯親,就連浮華桉中的另一人夏侯玄也都拉了進來。

    本來曹爽以謙虛謹慎知名,曾經得到不少明帝曹睿生前的夸贊,可自從先帝駕崩,成為顧命大臣,立即就露出了猖狂的一面。

    先是啟奏陛下,脅迫或者威脅群臣上表,給司馬懿加太傅一職。眾人均是敢怒不敢言,搖擺不定的大臣索性加入曹爽一派求得安穩。對于升任太傅一事,明眼人都瞧得出來,看似位在三公之上,可並無實權,等同降職。

    司馬懿也不爭不避,一聲不吭地接下了太尉一職。

    不僅如此,曹爽還把同為四朝元老,來自世家大族的蔣濟,原本擔任領軍將軍,執掌禁衛軍兵權,結果被曹爽明升暗降,升為沒有實權的太尉。

    在曹魏的官職制度下,三公已經成為職位很高的虛職,並無實權,就跟太傅相類,沒有多少的實權。

    這可把世家大族得罪了遍,另兩位四朝元老,三公之一的司徒高柔、九卿之一的王觀也開始暗中支持司馬懿。

    洛陽的禁衛軍以新五營為主,分別是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五營,分別由武衛將軍、中領軍、中護軍率領。

    曹爽的弟弟曹羲擔任中領軍,統領一部分禁軍,曹爽的另一個弟弟曹訓擔任武衛將軍,掌管京城大部分禁衛軍。但是,中護軍一職卻由司馬師擔任,掌握其中一支禁軍部隊,宗親與世家的角逐中,世家勉強保住了這一職位,曹爽也不敢逼得太過分,畢竟已經架空司馬懿跟蔣濟,避免魚死網破就留了司馬師的禁軍之權。

    而這也是曹爽將來的致命錯誤之一。

    可以說,目前的魏國朝堂,曹爽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曹芳瞧著座下的兩尊大神,一個是魏國宗親,一個是四朝老臣,哪個都不好惹。他年僅十歲,威信不足,群臣幾乎皆以曹爽這個輔政大臣為首,儼然有了發號施令之權,這讓他的心中很是郁悶,幾乎成了傀儡,可心中忌憚司馬懿這樣的世家,又不得不對曹爽言听計從。

    曹爽向前一步,雙手舉著笏板,朗聲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目前遼東的燕賊已吞並高句麗,實力與日大增,已變得今非昔比,其領土、兵馬、百姓皆遠勝當年的公孫度,此養虎為患,必須出兵擊之。”

    曹芳默而不答,目光巡視群臣,皺眉道︰“出兵一事,還須商議,諸位愛卿的看法呢?”盯著垂頭沉思,心不守舍的司馬懿,問道︰“太傅,你的看法呢?”

    司馬懿恍若沒有听見一般。

    群臣不禁嘩然,就連曹爽也不禁側目,暗想︰“這老賊竟然狂妄到這個地步,連陛下的話都假裝沒听見。”

    曹芳一愣,又大聲地問了一遍。

    蔣濟只驚得 背生寒,連忙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袖,司馬懿才迷惘地抬起頭來,滿臉地疑惑︰“陛下……是您在呼喚老臣麼?哎幼,老臣死罪,這年齡上來了,耳朵不好使了。不知——不知陛下呼老臣何事?”

    此言一出,朝堂的大部分並不覺得稀奇,畢竟司馬懿已經六十一歲,老得走路都搖風擺柳一般,听力、視力下降均屬正常。

    曹芳松了一口氣,心想司馬懿還沒狂妄到不听話的地步,詢問道︰“燕國吞並高句麗,滅我之屬國,損我大魏之國威,大將軍曹爽提議出兵,太尉的看法呢,是否應當出兵燕國?”

    這一次明顯加重了音量,放緩了語氣,也讓司馬懿能听個切實。

    司馬懿茫然道︰“燕國猖獗,尤為可恨。可惜此去遼東路途遙遠,有數千里之遙,輜重支援、運送物資都極為困難,莫說是出兵,抵達遼東便已人困馬乏,又如何能與之一戰?老臣建議不出兵為好。”

    “不錯,遠征遼東,凶險萬分,理應放緩腳步。”

    曹芳點了點頭,群臣也頗為贊許,畢竟遼東腹地深遠,此去便是四千里的征途,攻伐難度比吳、蜀二國還要困難,否則也不會從公孫度到公孫修四代人安然無恙的度過百年時間。

    即便是當年的曹操,也只是收服青州之際,逐走了海濱一帶控制東來諸縣的遼將柳毅而已,並未追擊滅遼。為追擊袁紹的二子及殘部諸將,公元207年三月,曹操決意征烏桓,正趕上初夏的雨水下過不停,沿海一帶泥濘難行,曹軍受阻無法前進。道路每逢夏秋兩季常常積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不能載舟船,是長期無法解決的難題。

    最後還是在田疇的建議“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默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而禽也。”

    曹操最終選擇退兵,不走意料之中的無終縣,而是繞道從盧龍口,出其不意的避開了烏桓大軍的視線。到了八月中旬,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與烏桓大軍相遇,彼時曹軍的輜重都在軍隊後面,身披鎧甲的將士很少。幸好老曹看出烏桓軍也軍容不整,急忙命令張遼發動進攻,烏桓軍隊大亂,投降的胡人與漢人共有二十多萬。

    在解決完烏桓、袁氏兄弟後,天氣已進入隆冬之際,又遇大旱,二百里之內沒有水源,缺乏糧食,曹操只得殺了數千匹馬,飲馬血、食馬肉,挖地三十余丈才找到水源。

    回許昌後,曹操大肆獎賞先前勸諫不要征烏桓的幕僚,感慨能破烏桓純屬是運氣跟天意︰“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左也, 顧不可以為常。”

    若是給曹操再選擇一次機會,肯定不願征烏桓,畢竟極有可能全軍覆沒,其凶險可想而知。

    曹爽眼看從陛下到群臣居然都反對征遼東,這還怎能立威于天下?忙道︰“陛下勿擾,燕賊狂妄至極,明明是我大魏的屬國,卻敢擅行吞滅高句麗,此乃自立之實,正好可借這一理由出兵伐之。”

    曹芳皺眉道︰“可是此去遼東,艱難萬分,太祖尚且僥幸天道左之。青龍三年黾@鵂蠓Х傘 俺醵晏 搗Х桑 暈薰Χ怠4蠼 Х桑 鐘屑阜職鹽眨俊br />
    這話倒也擅長制衡之術,風輕雲澹地駁斥了曹爽征遼東的意圖,又把火勢往司馬懿身上引。

    你大將軍自覺能征遼,難道治軍勝得過太祖跟司馬懿麼?

    曹爽眉頭一皺,望了眼旁邊的司馬懿,仍是一副老邁昏聵的樣子,心中大為不爽︰“老賊自從文帝年間,便受重用,這世家是一日比一日猖獗,宗親屢受打壓,沒機會探頭。二年前征遼東都敗了,又有什麼資格談用兵之術呢?”

    想通此節,昂然道︰“陛下,臣有把握可平定遼東。燕國雖遠,行則必至,至于破敵之策,公孫修雖得高句麗,人心未附。又內遷百姓,根基未穩,一旦陷入動亂,必然也跟著思亂。”

    不等曹芳答話,蔣濟在一旁冷笑道︰“陛下,臣以為不可。大將軍從未有領兵的經驗,居宮中朝堂、彈劾‘逆臣’、審計度事,尚且無慮,若論帶兵伐遼,恐不見得勝于太傅或者黾@鵂蟆!br />
    濃濃的火藥味一觸即發,暗指曹爽只會在朝中搬弄是非、彈劾世家,卻無半分用兵之能。

    曹爽登時氣結︰“你……”

    曹芳眉頭一皺,和稀泥的說︰“那倒未必,情況不定,形勢不同,結果自然不同。或許,大將軍亦有自己的妙策。”

    “陛下聖明,臣已有良策對應,無需恐懼。”

    曹爽眼看陛下開口了,陰陽怪氣地說︰“臣以為,用兵當重拳出擊,不給遼東公孫氏有喘息之機。既然要戰,作為用兵者就應當斬草除根,而不是養寇自重,亦或者一味地夸大其詞,輕敵自負。昔秦並六國之際,秦王欲滅楚,詢問李信、王翦二將,多少兵馬可滅楚國?李信答曰二十萬,王翦答曰六十萬大軍。秦王覺六十萬大軍伐楚耗費兵力,幾乎調空了秦國所有的兵力,隨即選擇采納李信為主將。其結果是伐楚不順,先有昌平君之反,秦軍糧道將斷,無法東進,只得返師收復郢陳,後被項燕背後追擊,導致大敗。”

    說到這里,曹爽若有若無地瞥了眼司馬懿,指桑罵槐的意思呼之欲出。司馬懿滿臉平靜地點了點頭,拒不否認,答道︰“遼東之戰確實是老夫大意輕敵。唉!臣是李信。”

    “臣是李信”四字則是面向曹芳說的。

    曹芳臉色復雜,畢竟年幼,急思間也不知如何應答,群臣卻對司馬懿征遼東一事心知肚明︰當年公孫淵自立為王,先帝下令舉兵討伐,群臣連司馬懿率四萬大軍遠征都覺耗費民力,要求再克扣兵員,還是曹睿力排眾議才確定下來的。

    可以說,司馬懿並無輕敵自負,可現在自承輕敵大意,看似悔過,實則是退讓大度之意,搏得不少人的好感。

    曹爽把眼一眯,盯著司馬懿道︰“太傅,下官可沒有含沙射影的意思。”

    司馬懿不置可否,嘆道︰“大將軍若是遠征遼東,應當小心為妙,不可大意。公孫氏狡兔三窯,此去道路艱難,跋山涉水盡是險灘,還望注意安全。”

    曹爽一愣,怎得反倒這般假惺惺了?笑道︰“太傅放心,下官定會全力以赴的,正所謂獅子搏兔,尚使全力,絕不會留情的。”

    曹芳眉頭一皺,詢問道︰“大將軍以為征遼要多少人馬?”

    曹爽道︰“當在十萬步騎大軍。”

    “這麼多?”

    此言一出,在場者無不吃了一驚。

    司馬懿眼皮子一抬,隨即垂下。

    曹爽此舉也是無可奈何,他也知道征遼東實屬不易,自忖又無曹操、司馬懿的用兵之能,好在手下有夏侯玄、鄧等人。加上此戰意在揚威,根本不在乎死傷,只要能征得下遼東,把司馬懿辦不到的事情給辦了,就能一舉挫低他在朝中的威望。

    曹芳苦笑不已,心想這又是一陣的勞民傷財,可也只得下發命令,他知道不同意也只能延緩數月而已,並無多大作用。曹爽一改昔日的謙虛謹慎,雖然對皇室依舊忠誠,保持禮儀規制,卻難保哪天不會滋生更大的野心,好在朝堂之中還保持著宗親與世家的平衡。

    退朝後,司馬懿持笏板緩緩出了殿外,蔣濟跟在左右,低聲道︰“太傅,何以一言不發,一再忍讓?”

    司馬懿看了身邊的蔣濟一眼,哪有耳聾眼花的模樣?平靜地道︰“曹爽要伐遼,志在必得,那就讓他試一下罷。雖有十萬之眾,數千里出兵,期間的凶險,不是他一個書生所能知曉的。”

    說到這里,停頓下來,目光望向東邊,曬笑道︰“他自比王翦,公孫修未必是楚王。”

    蔣濟隨即明白過來,低聲道︰“太傅的意思是,曹爽此番十萬大軍遠征,是克不了燕國的?”

    “遼東苦寒之地,每遇隆冬之際,天寒地凍,若無備足糧草,缺水缺糧,便好似人間地獄一般。”

    司馬懿澹澹一笑,對遼東之戰頗為牽掛在心上,低聲道︰“老夫當年便是參研了太祖征烏桓一戰中得到的精髓,才敢向先帝立下豪言︰往百日、攻百日、還百日,以六十日為調整休息的方略。固然老夫輕視了遼東公孫氏才無功而返,可若是三個月攻不下來,也只能等第二年冬雪融化再行圖謀。不成既敗,倒不是老夫猖狂,目中無人。”

    蔣濟這才恍然大悟,心想畢竟起兵十萬之眾,震天動地,可謂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征遼,畢竟燕國各方面都弱于魏國,皺眉道︰“我看未必,曹爽畢竟提十萬之眾,若得先機,必克燕國。”

    司馬懿長笑一聲,暗想若是由自己提十萬大軍征遼東,克燕國不是難事,換了曹爽則未必。

    <a id="">xiashom</a>

    心下也不由得暗然起來,他再等一個契機,曹爽處處要制自己于死地,不得不裝得老邁昏聵作為掩護。目前司馬家上下都沒了兵權,好似桉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只有兒子司馬師手中尚有諸位大臣拼命保下來的中護軍一職,掌握著千余人的兵權。

    “或許,轉機便在于此。”

    司馬懿回望周遭,巍巍的森嚴皇宮如同囚牢一般。平生為官四十載的經驗告訴他,若是不放手一搏,恐怕司馬氏一族早晚都將了結于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魏國風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魏國風雲並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