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吳掌櫃

第711章 東宮西宮(三)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陶人張 本章︰第711章 東宮西宮(三)

    單和的案子其實和慈禧當政期間轟動天下的張文祥刺馬案很相似。《投名狀》就是根據這個改編的,我給不知道的童鞋普及一下。

    太平天國被曾國藩掃平後,兩江急需要一個中立派的總督去善後,畢竟南京被打下後,曾國藩上奏折說洪秀全的天王宮里一個銅板沒有,這事說出去誰信?走馬上任的馬新貽除了去徹查這批不知所蹤財富的下落,更是去安撫人心,當時那里可是一副爛攤子。可作為朝廷的錢袋子,慈禧又不想交給湘軍,與曾國藩毫不沾邊的馬新貽就這樣橫空出世,其實慈禧根本就沒想過追回這筆錢,能從長毛手上奪回半壁江山,已經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了。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

    兩江總督,正式官餃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最高級的封疆大臣。清朝初年,該總督管轄江南、江西兩省的軍民政務,由此得了兩江總督這個稱號。後因江南省人多物阜,遂分為江甦、安徽兩省,分別取名于境內之重城江寧、甦州和安慶、徽州的第一個字。此後,兩江總督總管江西、安徽、江甦三省以及江寧布政使司所屬的甦北地區,總督衙門一直設在江寧。

    兩江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也是朝廷的財賦重地,“國家財富,悉出兩江”。兩江總督封疆三省,清朝最主要的賦稅基本上都是來自兩江總督下轄的地區。因此在當時的八大總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兩廣、四川、雲貴)中,兩江總督是最肥的差使。在太平天國之前,兩江總督大多由滿洲貴族擔任,很少輪到漢人頭上。直到太平天國後,清朝廷才不得不重用漢人,而靠湘軍一手發家的曾國藩想得到這個位子想了很多年。

    剛剛上任的兩江總督馬新貽沒過多久便被刺死了,這是大清朝亙古未有之事,這事當時就震驚了整個朝野。關于馬新貽被刺殺至今是個謎團,說法不一,當時以這個故事為藍本編的一出戲曲,暫且還是叫《刺馬》吧,曾經轟動一時。

    馬新貽是山東荷澤人,跟李鴻章同榜,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不曾點翰林,也不曾補京官,榜下即用,分發到安徽當知縣,進士出身的知縣班子,其名叫做“老虎班”,最狠不過。馬新貽頭一天到省,第二天謁見長官,第三天藩司衙門就掛牌,補了廣德州所屬的建平知縣。從此一直在安徽做官,打洪楊,打捻軍,由縣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做到安徽藩司,有“能員”之稱,歷任巡撫都很賞識他。

    洪楊平定,馬新貽調升為浙江巡撫,上年十二月,接吳棠的遺缺,繼任閩浙總督。不過半年工夫,移督兩江,升得是太快了些,所以慈安太後曾說他資望不足。當時是慈禧、慈安兩宮共同垂簾听政,後來慈安被慈禧毒死,原因去看高陽的《胡雪岩》或者《慈禧全傳》,兩本書上都寫了原因,我這里就不贅述了。

    馬新貽上任後在江寧練了四營新兵,規定每天操演兩次,專習洋槍、抬炮、長矛,每月二十五校閱,主要的是看新兵用洋槍打靶,地點就在新建總督衙門未完工前,暫時借用的江寧府署西面的箭道。他對新兵用洋槍的“準頭”如何,看得很認真,好在出了署西一道偏門,就是箭道,走了來,走了去,不費什麼事,所以每一次都是親臨校射。

    七月二十五又逢校閱之期,因為下雨,延遲一日。第二天一早,依例行事,到了九點多鐘看完,馬新貽亦同往常一樣,步行回署。後面跟著負責警衛的督標中軍副將喻吉三和替總督傳令的武巡捕葉化龍,還有兩三名馬弁。走近偏門,只見有個中年人,用馬新貽家鄉,山東荷澤的口音喊道︰“大帥!”

    接著便跪了下來,雙手捧著一封信,高舉過頂。

    馬新貽認識這個人,一見便問︰“你還沒有回去?”

    “回大帥的話,盤纏用完了。今天特為來求大帥。”

    “不是給過你兩次了嗎?”馬新貽的神色顯得頗不耐煩。

    “是--。”

    正當那人囁嚅著不知何以為詞時,右面又有人高聲喊道︰“大帥伸冤!”接著也跪了下來。等馬新貽回頭來看時,那人突然從衣襟下取出一把雪亮的短刀,左手拉住馬新貽的手臂,右手往上一遞,刀已插入右胸。

    “扎著了!”馬新貽大喊一聲,接著便倒在地上。張文祥這一刀直接刺中了馬新貽的要害,馬新貽挨延到第二天中午,便咽了氣。

    听說張文祥是練過的,他飛刀曾經練到同時洞穿五層生牛皮,絕對趕得上小李飛刀了。

    至于張文祥刺殺馬新貽的原因︰一種是說馬新貽與陝甘回亂有關;另一種是說他負義漁色,陷害患難之交。當然,後一個傳說更能聳動听聞,這是我們後來多次從影視劇中見到的版本。

    傳說中的馬新貽,在安徽合肥署理知縣時,曾經為捻軍所擒,擒獲他的就是張文祥。但張文祥久有反正之心,所以捉住了馬新貽,不但不向捻軍頭腦張洛行等人去報功,反而加意結納,為他引見了兩個好朋友,一個叫曹二虎,一個叫時金彪,四個人拜了把子,然後悄悄放馬新貽回去,跟撫台說妥當了,再來接他們投降。

    事情非常順利,張、曹、時三個人都拉了部隊,投向官方。上頭委任馬新貽揀選降眾,編設兩營,因為馬新貽號轂山,所以稱為“山字營”,他的三個把兄弟都當了“哨官”。馬新貽就憑這兩營起家,一路扶搖直上,升到安徽藩司。

    洪楊平定,大事裁軍,山字營遣散,張、曹、時三人都隨著馬新貽到藩司衙門去當差。據說,這時候的馬新貽,已有些看不起貧賤患難之交的意思了。

    因此,曹二虎準備去接家眷時,張文祥就勸他一動不如一靜,但曹二虎不听,把他的妻子從家鄉接了出來,住在藩司衙門里。既來了,不能不謁見馬夫人,恰好馬新貽也到上房,一見曹二虎的妻子,驚為絕色,就此起意,勾搭上手,只是礙著本夫,不能暢所欲為。於是,馬新貽經常派曹二虎出差,而每一趟的差使,總有油水可撈,曹二虎樂此不疲,馬新貽亦得其所哉。

    這樣不多日子,丑聞傳播得很快,張文祥不能不告訴曹二虎,他起先還不肯相信,暗中去打听了一番,才知真有其事,便要殺他妻子。

    張文祥勸他︰“殺奸須雙,光是殺妻,律例上要償命,太犯不著。大丈夫何患無妻?你索性就把老婆送了他,也保全了交情。”

    曹二虎想想也不錯,找了個機會,微露其意,誰知馬新貽勃然大怒,痛斥曹二虎侮蔑大僚。曹二虎回來告訴張文祥,張文祥知道他快要有殺身之禍了。

    這樣過了些時候,曹二虎又奉命出差,這次是到安徽壽州去領軍火。張文祥防他此去有變,約了時金彪一起護送。途中安然無事,曹二虎還笑張文祥多疑,張文祥自己也是爽然若失。

    於是第二天曹二虎到壽春鎮總兵轅門去投文辦事,正在等候謁見時,中軍官拿著令箭,帶著馬弁,來捉拿曹二虎,說他通匪。等一上了綁,總兵徐戌裝出臨,不容曹二虎辯白,就告訴他說︰“馬大人委你動身後,就有人告你通捻,預備領了軍火,接濟捻匪。已有公文下來,等你一到,立刻以軍法從事。你不必多說了。”

    曹二虎被殺,張文祥大哭了一場。他跟時金彪表示,一定要為曹二虎報仇。時金彪面有難色,張文祥便指責他“不夠朋友”,願意獨任其事。於是收了曹二虎的駠Q迓裨嵋葬幔 擰が倍耍 痛朔質幀T謖庖歡未 抵校 ㄒ徽媸檔氖牽 苯鴇肴酚釁淙耍 衷讜諫轎韉輩謂 br />
    傳說中的張文祥,被描畫成史記《刺客列傳》中的人物。據說,他用精鋼打造了兩把匕首,用毒藥淬過,每天夜深人靜後,勤練刺擊的手勁,疊起四、五層牛皮,用匕首去刺,起先因為手腕太弱,貫穿無力,這樣兩年,練到五層牛皮,一刃洞穿。他這樣做的用意,是假定嚴冬有下手的機會,那怕馬新貽身著重裘,亦不難一刀就要了他的命。

    自從練成這樣一番功夫,張文祥暗中跟蹤了馬新貽幾年。一次相遇於杭州的城隍山,因為巡撫的護從太多,無法下手,直到如今,始能如願。又有人說,馬新貽被刺時大喊一聲“著了!”其實是“找著了”,意思是說冤家路狹,終於被找到了。還有人說,馬新貽被刺,看清凶手是張文祥,說一聲︰“是你啊!”接著便吩咐左右︰“不要難為他!”

    第二種傳聞則是馬新貽“私通回匪”說。

    這種說法來源于張文祥本人的供詞。據陳功懋(其祖父陳鏡題曾參與會審張文祥的錄供研訊)在《張文祥刺馬新貽案真相》一文中說︰張文祥供稱咸豐七年他為發捻時,馬新貽廬州失守,曾經被其俘獲。但當時他並不知道馬新貽就是廬州知府,因此將馬新貽與隨從時金彪一起釋放。時金彪感激張文祥饒命之恩,曾經暗中告訴他︰馬新貽一直暗通甘肅的回民反清武裝。後來張文祥看見馬新貽“私通回匪”,卻還能青雲直上,為之不平,決意為朝廷除害,將其刺殺。

    此供一出,匪夷所思,驚世駭俗。審訊官員驚愕相視,難以相信。錄供者也停下了筆,不敢記錄。江寧將軍魁玉知道了後,不斷搖頭,連稱“荒唐”。他親自審問張文祥,張文祥只說︰“我為天下除了一個通回匪的叛逆,有什麼不好?”

    被追問得急了,張文祥干脆說︰“將軍是主使人。”魁玉問道︰“將軍是誰?”張文祥大笑︰“就是江寧將軍你呀。”魁玉因此十分難堪。

    後來時金彪被官府逮捕,帶來江寧與張文祥對質。時金彪竭力否認張文祥的供詞說︰“張文祥誣我說過馬大人勾通回匪的話,我伺候馬大人多年,他家雖是回教,總沒見他與回教人來往。現在官至一品,更不敢遵奉回教,我如何敢昧良心說馬大人通回匪,實在是他誣報我的。”

    面對時金彪的對質,張文祥也改了口供︰“小的所供時金彪曾向小的告說馬大人勾通回匪的話,是小的前因救過時金彪性命,將他報出幫同作證,好污蔑馬大人的。現與時金彪對質,小的也不敢狡執了。”

    張文祥說馬新貽通“回匪”,是有意為之,將馬新貽繞到勾結回民謀反的大罪里,主審官員有所顧忌,便不敢再多追問。但這供詞實在太過荒誕,明顯是無稽之談。不過,張之萬、魁玉為了維護馬新貽的清譽,刻意隱瞞,沒有奏報朝廷。尤其是張之萬、魁玉提審時金彪時,只有布政使和按察使參加,且連審兩次均未錄供。這就難免有欲蓋彌彰的嫌疑,是以物議紛歧,訛言蜂起。

    傳聞說,馬新貽是回人,信***教,其父是山東渮澤回人的首領,與甘肅回王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馬新貽與太平軍、捻軍作戰時,軍火多來自回民的資助,所以才屢立戰功,一路升遷。馬新貽對回王感恩,一直想要有所回報。馬新貽的親兵徐義本是太平軍侍王李世賢部下,與張文祥是舊識。有一天,張文祥在杭州偶然遇到了徐義,徐義告訴他說︰浙江巡撫馬新貽正與甘肅回部聯絡,要與回王一起逐鹿中原。張文祥听了很是憤慨,認為馬新貽背叛清朝是壞了良心,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剛好此時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文祥的小押店也在其中。張文祥生計被斷,聯想到馬新貽私通回部、蓄謀造反的行為,便決定刺殺他,一是為國除害,二是泄己之憤。

    在這個版本中,張文祥已經成了保衛清室、報效朝廷的有功之人,而馬新貽則是通敵的叛國賊。而這個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得力于漕幫鹽梟在茶坊酒肆中大肆宣揚。以漕幫和湘軍的親密關系,可想而知,如此刻意丑化馬新貽形象的故事,只能出自被馬新貽以高壓手段對付過的湘軍將領之口。只是不知道曾國藩听到這一版本的傳聞後,在面對傳說中的“英雄”張文祥時,會不會是哭笑不得的感受。

    (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極品吳掌櫃》,方便以後閱讀極品吳掌櫃第711章 東宮西宮(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極品吳掌櫃第711章 東宮西宮(三)並對極品吳掌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