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衣少俠

三百一十二章 請跳過,科普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春寒知年少 本章︰三百一十二章 請跳過,科普

    編鐘是中國傳統的古老打擊樂器,多由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由古代侍女用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編鐘最早出現在商代,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至秦漢,明清宮廷中仍有用。古代編鐘常用于宮廷雅樂,每逢征戰、宴會、祭祀,都要演奏編鐘。編鐘也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反映名分,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西周時期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

    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

    原理

    編鐘

    編鐘圖冊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編鐘【南京博物院館藏】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隨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台。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鐘、45個甬鐘,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65件組成。這些鐘分3層8組掛在鐘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鐘,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鐘,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鐘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鐘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鐘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編鐘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只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只鐘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材料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致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起源

    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于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歷史發展/編鐘編輯

    編鐘最早出現在商代,當時多為三枚或五枚一組,能演奏旋律。商代編鐘造型別致,橢圓形,鐘的表面有簡單的獸面紋飾。

    編鐘

    編鐘圖冊

    西周中晚期,編鐘已由三枚或五枚發展為八枚一組,能發出相隔一個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兩個音級。當時編鐘經常用于宮廷宴會,被稱為“鐘鼓之樂”。

    至春秋中晚期,又增為九枚一組或十三枚一組。

    秦漢以後,在歷代宮廷雅樂中所使用的編鐘多呈圓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變,且每鐘只能發出一個樂音。在經歷了500多年黃金時代後,它由盛而衰。

    到了隋唐時期,編鐘除在“雅樂”中使用外,還用于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和“西涼樂”,很少流傳民間。唐代詩人在作品中曾描繪編鐘聲音宏亮、鏗鏘悠揚、悅耳動听的妙響。

    自宋以後至清代,編鐘鑄造技術鮮為人知,鐘樂也漸被淘汰,清代宮廷中所鑄編鐘,不僅其形制與傳統編鐘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遠。

    形制特點/編鐘編輯

    先秦編鐘

    先秦編鐘圖冊

    編鐘多用青銅鑄成,也有少量陶制或石制。它由大小不同的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編鐘鐘身呈橢圓形或圓形,很像兩個瓦片合在一起,上徑小,下徑大,縱徑小,橫徑大,鐘口邊緣不截齊,兩角向下延伸,成尖角形,頂端有柄的為甬鐘,帶鈕的為鈕鐘。鐘的上部稱鉦,下部叫鼓。鐘的鼓部鑄有精美的圖飾,鉦部的紋飾稱為鐘帶或篆間,每枚鐘的鉦部都鑄有36個突起的隆包,叫鐘乳或枚。

    編鐘屬于變音打擊樂器族,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具有東方色彩,適合于演奏東方五聲音階的音樂。

    代表/編鐘編輯

    編鐘

    編鐘圖冊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梁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鐘架及掛鉤(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征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鐘,19件;中層3組為南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鐘,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鐘架(含掛鉤)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鐘用環掛式,掛鉤為爬虎套環和雙桿套環兩種中層鐘用鉤掛式,掛鉤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鐘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鐘鈕。鐘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標明鐘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標音明文標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系。鐘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干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鐘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鐘及鐘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瓖、錯金、磨礪制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鐘同出。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鐘;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鐘。(木架和部分掛鉤系復制,其余均為原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象征/編鐘編輯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曾侯乙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听,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評價/編鐘編輯

    編鐘雖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打擊樂器,但其音質、音準、音色等方面,絕不遜色于︰排鼓、大鼓,大鑼、小鑼、大 、小 、缽等民族打擊樂器,也不遜色于︰定音鼓、馬林巴、鋁板琴、大軍鼓、小軍鼓等西洋打擊樂器,更不遜色于架子鼓等爵士打擊樂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擊樂界中根深蒂固。

    出土情況/編鐘編輯

    編鐘

    編鐘圖冊

    1957年在河南信陽地區發現了戰國楚墓中一套木質編**13個。

    在陝西長安縣客省莊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8一前23世紀)遺址中發現了矩形陶鐘,現(2012年)藏北京厲史博物館。

    1978年湖北隨縣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編***六十五枚,被稱為古代編鐘之王。每個鐘體上都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時”(曾候乙作)。

    1985年8月25日西安楊家村出土了西周時期編鐘一架。這架大型編鐘,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

    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發現了有五枚一套的編鐘,可構成四聲音階序列。

    2000年山東濟南章丘市洛莊西漢墓14號樂器坑出土了樂器149件,超過了曾侯乙墓。其中有編鐘19件、編磬107件,其他還有于、鉦、鈴、串鈴、瑟、建鼓、小扁鼓、懸鼓和笙(未確定)等十余種。具有很高的音樂考古價值。

    2000年2月,湖北荊州戰國楚墓發掘出兩套大型編鐘,各由14件組成,青銅制造,高0.72米。

    清代乾隆皇帝在1790年曾用黃金鑄成了一套大小相同、壁厚有別的編***有16枚,耗用黃金13647兩2錢,叫做“金鐘”。1925年它流入民間,後由陳亦侯、胡仲文收藏,現(2012年)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

    2012年2月,江甦省宿遷市一施工工地的戰國古墓完成考古發掘,在其豐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個青銅編鐘尤顯珍貴。9個乳釘紋青銅編鐘出土時從南到北按照大小依次排開,其高度從26厘米到15厘米不等,不僅完整成套,其鈕孔仍清晰可見。青銅編鐘的發現,不僅在宿遷屬首次,就是在整個江甦都極為罕見。

    2012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一工地發現11件編鐘。這些編鐘上有文字還有精美圖案。經過相關文物專家辨認,其中一個編鐘上的銘文是16個字︰“楚季寶鐘,𠳝童底悢t住9エ 瀆 ㄍ潁├曄埽ㄘ剩└!薄8月16日,經北京大學、湖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專家現場考察後論證,本次出土文物的時代應屬西周中晚期,青銅器上銘文的內容是研究早期楚國歷史的重要材料,填補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

    此外,在中國西南地區,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曾多次出土了戰國至兩漢時期具有少數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編鐘,例如︰

    雲南楚雄萬家壩古墓出士的戰國羊角鈕編鐘和廣西西林出土的漢代羊角鈕編鐘,外形似鈴,斷面呈核桃形,頂端作羊角狀。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和牟定福土龍村出土的編鐘,上寬下窄,平口,鐘面鏤刻皤蛇紋飾。

    四川涪陵小田溪巴人貴族墓出土的戰國編鐘,紋飾具有古代巴族文化特征。

    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漢墓出上有半環鈕的筒形鐘等。

    發明時間/編鐘編輯

    編鐘

    編鐘圖冊

    葉家山墓地將編鐘歷史前推500年,改寫世界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而在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考古人員在編號墓墓壁二層台發現了1個鐘和4個編鐘,5件為1套。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編鐘,此次發現的編鐘屬于西周早期,預計有5至6個編鐘,其數量和規模超過同時期已發現的編鐘,在當時屬于較高等級,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現。

    湖北隨州再次發現編鐘,比曾侯乙編鐘早500年。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在3日的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是白衣少俠》,方便以後閱讀我是白衣少俠三百一十二章 請跳過,科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是白衣少俠三百一十二章 請跳過,科普並對我是白衣少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