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零年代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緩歸矣 本章︰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他們干嘛都看我啊?”江一白納悶地摸了摸後腦勺。

    許清嘉︰“大伙兒都記得兩年前你掉水里的英勇身姿。”

    兩年前江一白是坐著小轎車來的, 他們這兒一年到頭都見不到汽車的影子, 尤其是江一白還掉水里了。哪能不影響深刻,時隔兩年再見到他,還是跟他們一塊兒回來的, 心里肯定好奇。

    江一白的臉綠了, 他都快忘了這一茬,當年他可是成了落湯雞, 還是帶冰渣的那種。

    正當時就有跟他們熟悉的人上來問了, 寒暄兩句之後,眼神就往江一白身上跑,唉了兩聲︰“這是不是前兩年來過的, 住在牛棚里的那個……”趕緊把到嘴的牛鬼蛇神的兒子給咽了回去,這兩年形勢日新月異, 當年倒了霉的牛鬼蛇神, 都恢復了原來的身份︰“那個人的兒子。”

    許家康大大方方道︰“大海叔,你記性真好,就是他。”許家康哥倆好的箍著江一白的肩膀︰“那麼巧, 搬到余市之後, 我跟他居然是一個學校的。”至于其他關系,就完全沒必要說了。

    “那可真是有緣分啊。”來人笑呵呵的說了一句,當年許家康把快凍死的人, 帶回家了, 關系好也正常。

    這麼寒暄了一路, 他們才算是回到了老屋, 從村口到這邊短短一截路走了小半個小時。

    江一白由衷道︰“你們人緣可真好。”這一路遇到的村民都會熱情地招呼兩聲。

    許家康笑了笑,他們家在村里人緣本來就好。後來帶著大家一塊養兔子,他和許清嘉還專門回來教過大伙兒,養兔子這方面他們倆可是專家,自學成才的那種。

    現在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幾十只兔子,即使規模沒他們那麼大,顆也時不時能吃口葷腥。這兔子就是繁殖精,只吃草就能長大,是個好東西。

    因為這一茬,許向華在村里的威望比大隊長都要高。

    這次能順利包下那片山,一來是沒幾個人有這個魄力一口氣吞下一座荒山,二來一看許向華要,也就沒人跟他爭了。

    “奶奶,我們回來了。”許清嘉歡歡喜喜的叫了起來,快步走向屋子。

    滿臉笑容的孫秀花從屋里走出來︰“這一路坐車累了吧。”

    “許奶奶好,我叫江一白。”江一白熱情洋溢的打招呼。

    孫秀花定楮看他,笑起來︰“真俊的小伙子。”白白淨淨高高瘦瘦,這城里人就是和他們村里人不一樣。

    孫秀花這是第一次見江一白,當初江一白過來的時候,她老人家扭著了腰躺在床上。

    不過許向華之前跟她提過一嘴,這小伙子就是早年牛棚里那中年男人的兒子。許向華又說他爸媽幫了他們不少忙,現在住的那房子就是人家幫忙找的。

    孫秀花自然熱情招待。

    江一白是個嘴甜的,一會兒說奶奶煮的糖水雞蛋真香,過一會兒又說西瓜真甜,把老太太哄得合不攏嘴。

    哄完老太太,江一白就迫不及待的要去巡山。

    不得了了,他許叔現在是大地主了。當然這話他只敢在肚子里講一講。這時候地主什麼的還是很犯忌諱的。

    許家康比他更急迫,這一座山呢,能掙多少錢?

    看著這兩個猴急的,許向華好笑︰“急什麼,山在那又跑不了,先把行禮放房間。”

    許家康應了一聲,趕緊拉著江一白去放行禮。

    許清嘉他們也去房間略作收拾。

    這一次回來,他們暫住進了老屋。之前租出去的四間廂房都空了出來,許向華重新粉刷了一遍,當做暫時的落腳地。

    租房的知青都選擇了回城,一個不拉,包括那對小夫妻。據孫秀花講,夫妻兩沒有離婚,約好回城之後想辦法團聚。

    再過兩年形勢就能好轉,兩人想團聚一點都不難,許清嘉由衷希望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

    放眼整個三家村,只有三個知青沒走,都是在當地成家立業有兒有女的,其中兩個在學校當老師,生活尚算穩定。

    另一個是滬市來的男知青,家里來信跟他說,沒他落腳的地方,這個男人當場燒了家信。

    這次包干到戶,他便說服了岳父岳母還有妻子,承包了村里那片池塘準備養魚。

    進了自己原來的房間,許清嘉便把短袖換成了長袖,待會兒得在山上跑,日頭毒,曬黑是其次,曬脫皮那就慘了。

    “小清嘉,你用得著這麼夸張嘛!”江一白對許清嘉的全副武裝表達了嘲諷,長袖、草帽、水壺、蒲扇,她當郊游啊。

    許清嘉翻了個白眼兒︰“我可不像你這麼皮糙肉厚,怎麼曬都沒關系。”

    “嬌氣。”江一白言簡意賅的評價。

    許清嘉反唇相譏︰“我嬌氣,我驕傲。”

    江一白還能說什麼,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說說笑笑間就到了荒山,這座山以前就是大伙兒的柴房,沒柴火了就上來砍,種新樹這一茬卻沒人記得,以至于越來越荒。

    眼下不只荒,還坑坑窪窪,那是開溝田挖水渠造成的。

    許向華托著江平業的關系,找了個林業專家幫他規劃了一下整座山。

    向陽的一面,種上他們這的特產枇杷樹,這種樹易活,種下去到結果,三五年便夠,長成後能結四十年的果子。再搭配一些楊梅樹,也是四五年能結果。

    背陰面也要種一些果樹,主要是為了固土。那一片他規劃用作養殖場。他不只要擴大豬和兔子的養殖規模,還想引進山羊,羊比豬和兔子更省心,畫個圈放養就成。

    剩下的空地,他會拿來種一些經濟作物。再在裸.露地表上種牧草,一面防止水土流失、調節地溫,一面提供草料。

    許清嘉听得兩眼放光,等弄好了,這就是一只源源不斷下金蛋的雞啊。再過些年等大家有錢了講究生活品質之後,還能做農家樂,采摘園。

    許向華還指了指山腳下那塊亂石地︰“那塊地沒人要,我就要來做了你們奶奶的宅基地。等這邊山上忙完了,咱們就造個小樓房,以後回來也有個落腳的地。還能建個作坊,做燻兔肉和香腸。”

    燻兔肉靈感來源于許家康,這小子為了方便運輸和保存,也是為了賣個更高的價格,很是費功夫琢磨怎麼燻出來的兔肉更香,還專門跑去找人請教。

    香腸則是因為許清嘉,這丫頭愛吃,可外面買的不合她的口味,她就自己做。他閨女做吃的向來有天賦,做出來的香腸味道相當不錯。做多了拿去集市上買,多是回頭客。不過這個活計太費時間,做了幾次後,兩個小的就放棄了。

    他們沒時間沒精力,許向華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初級產品和加工產品的利潤不可同日而語。就像賣黃豆有利潤,同樣份量的黃豆做成豆漿豆腐之後,利潤卻能翻一倍不止。放在眼前的利潤,干嘛不伸手拿。

    許家康兩只眼楮只剩下錢了, 亮 亮的︰“四叔,你缺幫手不?”他鼓了鼓手臂上的肌肉︰“會干活的那種。”

    瞧他這財迷樣,許向華他頭上敲了下︰“就這麼點出息,現在你除了當苦力還能干嘛。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學好本事才能幫我大忙。要不是林專家幫忙,這一座山我有的頭疼。種植間隔,哪些作物經濟效益更好,更適合這里的水土,比老農都懂。還給我推薦了一種生長快的牧草,這文化人就是不一樣,人可是浙大畢業的。” 等手上的事情少一點,他也得買點書看看,書到用時方恨少。

    許家康張了張嘴,可見這人心不足蛇吞象是真理。之前都是考大學,也不知什麼時候起,變成了考個好大學。

    “爸爸,”許清嘉猶豫了下,問道︰“這麼多事,你打算請多少人?”

    許向華便給他們算了起來︰“養殖這塊還是跟以前一樣,跟你三伯還有再春叔家一塊兒做。”當年多虧了兩家人,養殖場才能做起來。不能進入正規了,他自己有了時間打理,就把人一腳踹開,太寒人心。

    況且他自己不可能一直在村里看著,等形勢好了,他肯定會離開。那麼這個大攤子就需要可靠的人看著。許向黨和許再春挺合適,一個是親哥哥,另一個是一起長大的哥們,都是踏實厚道人。把利益綁在一塊,才能讓他們全心全意的幫他。

    “不過規模擴大後,他們兩家人肯定忙不過來。再加上果林,農作物和作坊那邊。怎麼著也得再請個十個人。怎麼了?”許向華發現許清嘉眉頭擰了起來。

    “雇人太多的話,會不會有人說咱們在剝削,是資本家。” 許清嘉撓了撓腦袋,彷佛在努力回想著什麼︰“我之前听我們政治老師和語文老師閑聊過,說是《資本論》有個說法,大概意思就是,請八個幫手以下,算個體戶。請8個人以上,就產生了剩余價值,就算剝削,就是資本家。他們說8個人以下叫做請幫手,8個人以上就叫雇工,是資本主義。”

    政治語文老師當然是編的,但是那話不是她編的。是她一個愛扯題外話的選修課教授課堂上講的。

    他還戲稱七上八下政策,過了八就得下來。

    開放初期,雇工這塊是空白。因為都是小本生意,一家人就忙得過來,不需要請幫手,就算請,一兩個也就夠了,頂多三五個,掀不起浪花。

    過兩年,一部分人規模擴大,雇的人也越來越多,然後就捅了一些人的肺管子。八十年代初為了雇工人數的問題,一群經濟學家吵得臉紅脖子粗。最後搬出了《資本論》,七個工人還是八個工人一度成為個體戶和私營業主的唯一標準。

    後來打破雇工上限的個體戶越來越多,可爭議一直沒斷過,直到八十年代後半段才消失。

    槍打出頭鳥,這會兒可是七十年代末。錢少掙點沒關系,人最重要。

    許清嘉仰頭看著斂起笑容的許向華。

    許向華擰了擰眉頭,揉揉許清嘉的腦袋,看一眼江一白︰“晚上打個電話給你們江叔問問看。” 生產隊剛剛裝了電話,凡是被選作試點的公社,每個生產隊都裝了電話,以便上頭及時了解情況。(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七零年代》,方便以後閱讀回到七零年代第71章 第七十一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七零年代第71章 第七十一章並對回到七零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