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戰記

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深淵提督 本章︰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

    一年之後……

    在一片靠近新羅馬帝國邊境的廣闊太空,一艘艦身上涂著帝國雙頭鷹軍徽、約三百米長的星際巡洋艦正以百分之一光速的經濟巡航速度前進。此時的巡洋艦不用耗費任何燃料,完全憑借慣性在太空中高速滑行。

    艦長姜子鉞海軍上尉懸在空中穿起太空作戰便服——一套緊緊裹住身體連褲、帶襪、手套和頭套的緊身衣。衣服是復合材料制成的,分里外兩層,帶有智能控制芯片和充氣機,可對中間層充氣,使身體受壓,可以有效減少失重對人體肌肉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衣服在胸部和腹部等要害部位都附上輕薄的防彈織物。

    當他熟練地從衣服打開的後背鑽進去,把自己的身體和大光頭套進去後,後背的拉鏈自動拉上。他調整了一下各個部位使自己感覺更舒適後,對著牆壁上的大方鏡擺弄了一會兒。

    其實他沒什麼好打扮的。在帝國星際艦隊服役,除了少數艦隊高級軍官,幾乎所有出勤的官兵都一個模樣︰剃了光頭,穿上太空作戰便服,跟職業潛水員一樣,只有一張臉露在外面,就是少了潛水鏡和氧氣瓶。

    姜子鉞這身內服的顏色是純黑色,並畫有一條跨右肩海藍色綬帶,表明他是個軍艦指揮人員;他右肩上的黑底軟肩章上三顆銀色四角星,表明他是名星際艦隊上尉;他左肩的黑底軟肩章是一個工作識別章,上面有兩個圖案,一顆銀色四角星,被金色麥穗環繞的銀色銀河系盤面上有一個金色舵輪,表明他是一名巡洋艦長。

    他便服的左胸上貼著四排軟質勛章——帝國的勛章都是用貴重金屬甚至寶石精心打造,出于安全與方便的考慮,出勤和作戰情況下佩帶,都用相同圖案的軟質勛章代替——最下兩排是加入動員超過十艘戰艦的戰役中戰斗的戰役紀念章,有十個,表明上尉參加了十次較大規模的加境沖突。

    中間一排是立功勛章和出勤獎章,共有五個,當中有兩枚是比較引人注目的︰白銀銀河底黃金交叉步槍的帝國士兵優秀服役獎章——表明他是從基層的士兵提升上來的;白銀盾形底黃金交叉匕首的帝國勇氣勛章——表明他曾經指揮戰艦擊敗絕對優勢的敵人。

    最上一排只有兩枚勛章︰代表帝國軍人最高榮譽的白金銀河底黃金凱撒側面像的黃金凱撒勛章,這枚勛章和帝國勇氣勛章一樣,都是表彰他在一年前發生的太極行星境沖突中單艦擊潰英仙聯邦十三艘戰艦組成的侵略艦隊;另一枚是黃金帝國鷹徽獎章,圖案是一只雙頭鷹抓著銀河展翅飛翔在銀色線條組成的光線上,這枚獎章是軍民通用的,獲得者便是曾經駕駛飛船或指揮艦隊飛越邊境進行戰斗後安全返航的人。

    艦長的衣服右胸上還有一個盾形艦徽,金黃色的盾形上畫著一個勇士正把劍刺入一條惡龍的心髒,這勇士便是中古高地德語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當中屠龍的齊格飛;盾形下還有一條展開的卷軸,上面用德文手寫體標著“齊格飛”。艦徽下面的軍人標簽寫著兩行帝國官方通行文字︰一行漢字“馮•姜子鉞”,漢字下面是他的英文名“veitvonjiang”。

    馮•姜子鉞是他的姓名全稱,之所以用這種中西雜糅的古怪名字,源于他的父母和新羅馬帝國的社會風氣。

    他的母親姜小琪是位純正的中國人,可他父親沃爾夫岡•馮•道尼爾斯馬克卻是位德國人——某某國人只是新羅馬帝國按公民祖先血統來源進行人口分類的稱呼,那時傳統的地球國別早已經不復存在。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帝國公民。

    不過他看起來不像是混血兒,倒像中國社區——即使在星際時代,華人移民還是改變不了族群聚居的習慣,另一個喜歡聚居在一起的族群是猶太人,不過社會上並沒有“猶太社區”的說法——成長出來的純正中國男人。

    因為帝國的官方通用語言只有漢語與英語,所以一般的帝國公民的名字有漢英兩種,像”“子鉞”是他的漢名,“維特(veit)”是他的英文名。但他的姓卻“大有來頭”。

    本來多數中國人的傳統是兒從父姓,但根據帝國婚姻法的規定,孩子成年後可自由選擇自己父母任一方的姓氏為己姓。姜子鉞成年後覺得自己完全一副中國人面孔,如果還跟老爸姓,用那個拗口冗長的“道尼爾斯馬克”當自己的姓,非常不方便,就改用母姓“姜”。

    可當他進入社會後卻發現,帝國社會崇尚貴族的風氣十分濃烈。帝國元老院、執政官和帝國樞密院分封了一大堆在爭霸戰爭中立下了許多功勛的人為帝國貴族。

    雖然這些貴族絕大多數只是擁有炫目的頭餃,並沒有什麼實際特權,但人們卻對他們敬佩有佳,後來演變成許多沒有貴族頭餃的人,也熱衷于尋找自己祖上在地球傳統社會里的貴族血統。逐漸地,向往貴族生活、培養貴族氣質、尊崇祖上具有貴族血統的人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而向來注重名譽的馮•姜子鉞自然也不能免俗。

    姜姓雖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歷史上也出過許多名門望族,然而姜子鉞卻找不到母親祖上任何貴族血統的證據。他只好將父親的日耳曼貴族姓氏“馮”給弄過來用,加在姓名的前頭,成為“馮•姜子鉞”,以彰顯自己身上的貴族血統。

    起初帝國戶政官因他這種不侖不類的姓名而拒絕給他改動身份證件和戶政資料,沒想到馮•姜子鉞竟煞有介事地拿著《新羅馬帝國婚煙法》和父親的書面授權頻頻前來理論糾纏。戶政官不勝其煩,只好給他更改。

    像他這種情況,在帝國社會倒並非少見。

    然而相比英仙聯邦戶政官要應付無數為追求個性而起的千奇百怪的姓名,帝國戶政官的工作要輕松得多。

    終于在鏡子前“打扮”完後,姜子鉞上尉便飄出自己的臥室,來到通道,他把門口從通道上面垂下的一副銀色自行桿末端的帶子扣在腰上。這樣他就被兩根自行桿吊在通道里,腳底離地十公分。接著他按了一下右邊桿上的一個綠色按鈕,自行桿便啟動,帶著他沿著通道懸空前進。

    這是新羅馬帝國巡洋艦“齊格飛”號的主通道。

    而自行桿則是普遍存在于帝國宇宙飛船內部的行動輔助工具——它們其實是一種被安裝在固定的滑軌上、帶驅動電機的滑桿。

    近千年以前,也就人類剛剛能夠飛出地球的時候,其所使用的飛船小得可憐,宇航員在船內的移動空間很小,因此,在失重的太空中他們只需通過調整自己的姿勢和借助一些握把便可以輕松“飄”他們想要去的飛船內部。

    可是現在的飛船遠非那時的太空飛行器可比,不僅裝備反物質發動機,可以做超光速航行,體積和容積也很大。唯一一成不變的就是在太空中仍然是無重力的——人類科學家至今仍然造不出像舊時科幻電影里那種與地球完全相同的人工重力。而船員在飛船內部的移動範圍十分大,單靠古老原始的“飄”就很不現實,既費力又費時。

    所以工程師們就設計出這種自行桿,用以幫助船員在飛船內快速行動。由于自動化極高,一般飛船里船員們的活動不過三個區域——生活區、控制室和推進室,而這三個區域通常由寬大的通道連接起來,安裝自行桿並沒有什麼內部空間問題。流傳在星際船員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地上腳,空中桿。”

    “齊格飛”號里的自行桿還算不錯,都是成副的,而且有腰帶固定身體。馮•姜子鉞上尉以前在更小的驅護艦上服役,那些小型戰艦上通道十分狹小,自行桿也是單個,而且往往沒有腰帶,使用時只能用手抓住。

    在一些舊式大型的戰列艦上,軍官專用的自行桿下方往往還帶有舒適豪華的座椅。不過在帝國的不少新式戰列艦上,這種豪華型的自行桿系統往往只是備用設施。因為這些新型戰艦能夠在太空航行中不斷地沿船體縱軸翻滾,使艦內產生離心力,從而使船員可以享受到相似的“重力效果”。

    這種設計來源于帝國的豪華游輪,就是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配備專門的控制和推進系統,擠佔更多的空間、提升使用成本,對船體內外的布局和質量分布也有苛刻的要求。對于船員數量只有幾十人甚至幾個人的中小型船只來說,也加入這種設計就極為華而不實。

    而且中小型飛船體積小,旋轉半徑很小,旋轉起來產生的加速度和科氏力(科里奧利力,coriolisforce,導致旋轉偏移的一種慣性力。)對人的內耳產生很不舒服的刺激。所以在中小型飛船上搞這種費力費錢的旋轉,反而得不償失。

    與帝國艦隊不同的是,英仙聯邦的艦隊沒有自行桿系統,也沒有船體翻滾設計。聯邦政府推行磁力鞋標準,即在飛船內部通道底部鋪上特殊的板材,船員穿上帶有電磁裝置的鞋子。當飛船進入太空後,通道底部的板材通電,產生磁性。同時船員鞋子的電磁也啟動,產生相對磁極的磁性,船員就會被吸附到地面,而不至于隨便就飄到空中,然後就可以像在行星上那樣走動了。

    聯邦宣稱他們的磁力鞋不僅效果極佳,而且成本低廉,能應用于任何級別的飛船。聯邦政府的星際標準委員會,在面對國民和議會的質詢中稱帝國的船體翻滾設計成本太高,而且產生的“重力效果”不佳,自行桿則使船內通行受到限制,同時兩者都還嚴重影響了船艙內外布局。

    不過,穿過磁力鞋的人普遍認為,啟動電磁後走在飛船內部通道上,感覺就像腳底下沾了一層膠水,抬腳總不是那麼自然。

    還有一種非正式的說法是,聯邦政府里的某些極端人士覺得帝國的自行桿束縛船員的自由,是專制與集權的象征,不應為自由的聯邦采用。當然,這是用政治來誣蔑科學技術。按照這種理論,磁力鞋把人吸在地面,一樣屬于鉗制自由。

    然而,無論是自行桿、船體翻轉,還是磁力鞋,都不過是常態下的東西。一旦飛船受損往往就導致船員們只能依靠古老的“飄”了。所以所有飛船的通道和艙內都還保留著一排或數排固定距離的手把、握桿和安全帶,以備應急。

    自行桿帶著馮•姜子鉞上尉快速滑行到通道的盡頭,然後轉向右邊,氣密門自動打開,上尉進入位于船體前部中央的艦橋。艦橋只是個傳統的說法,設計圖紙上的這一部分的正式名稱是中央控制室。

    值班軍官看到艦長進來,便大聲叫道︰“艦長接管艦橋。”

    當到達艦橋後部中間的一個控制台旁,馮•姜子鉞上尉便按了右邊自行桿綠色按鈕上面的紅色按鈕,自行桿便停了下來。然後他麻利地解開腰帶,身子往前一傾,像撲入水里一樣,輕盈地“游”到屬于他的艦長控制台後的座椅上,坐下去,把座椅頂端用高強度塑料制成的黃色回形安全桿扣下來,使身體固定在皮制座椅上,不致于飄到空中。

    這時自行桿自動偏轉,滑到姜子鉞座位上方後面,隨時待命。

    艦長的控制台就在艦橋後部中央,它前面兩個控制台分別是大副與領航官,再前面就是呈扇形分布的預警、火控、通信、損管四大控制台。除了艦長與大副外,每個控制台都有三名士兵輪流操作。

    這些控制台控制著整條高度自動化的巡洋艦運作。另外還有八名官兵組成的損害管制小組,一名醫生,一名廚師。連艦長算在一起總共二十七人,便可以讓這艘超過一十二萬噸的星際巡洋艦高效運作。

    “匯報情況。”馮•姜子鉞一邊詢問自己的控制團隊,一邊側身檢查固定在座椅左邊的太空戰斗服。

    一旦進入超光速航行或者開啟戰斗警報,所有艦員就必須穿上這種帶噴射裝置、配備輕武器和防護裝甲以及維生系統的太空戰斗服,以減少飛船被擊穿時造成的傷亡。

    “一切正常。”坐在他左前方的大副約瑟夫•迪特里希中尉報告,“我們正按照繼定航線巡航,三天後將到達邊境巡邏匯合點。”

    (三天,即三個地球日,無論是英仙聯邦,還是新羅馬帝國,均采用地球公制單位為各自的度量衡標準。)

    馮•姜子鉞听後滿意地說︰“好。出發前,我在邊境艦隊司令部听到司令官和參謀們說聯邦正在向一三五線附近集結艦隊。”

    听他這麼說,前排控制台最右側的預警軍士唐星雲中士悄悄對旁邊的火控軍士拉爾夫•特克中士說︰“看來又要打仗了。”

    “打就打唄。”拉爾夫•特克低聲回應唐星雲。

    “我知道你們都很久沒有休假了,而且這次出勤時間比較長。”馮•姜子鉞大聲對手下說,“可是沒有辦法,我們是軍人。如果能夠與聯邦的艦隊進行一場總決戰,也許就不用再做這種無謂的爭斗了。”

    “決戰?”領航官奧馬爾•阿扎伊少尉譏笑道︰“邊境艦隊和中央艦隊的頭頭們連想都不敢想。”

    就在這時,唐星雲突然叫了起來︰“發現不明艦只,方位二百七十度,高度七十度,距離二十七萬千米!”

    顯然那條飛船是剛結束超光速航行狀態的,要不然雷達根本發現不了它。因為雷達的電磁波速度完全趕不上它的速度。

    雖然人類已經跨入超光速航行的偉大時代,可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卻仍然無法找到能更快地探測目標的方法。所有飛船使用的探測技術仍然相當滯後,其原理與幾個世紀的雷達還是一樣的。

    唯一有所改進的是引力探測系統,借助超光速航行造成的引力波動來探知超光速目標。但個中有個嚴重的問題,即探測系統發現的超光速飛船是時間滯後的。具體而言就是當發現前方有一艘超光速飛船飛過時,那艘飛船此時的實際位置已經發生了巨大的位移。這是因為引力是以光速的傳播的,而目標的位移速度卻已經超越了光速。

    “是我們的船!”預警軍士唐星接著補充道,“通報艦‘風信子101’號。”

    “看來又有新的任務了。”馮•姜子鉞用近似調侃的語氣說。

    原本他們領受的任務是在一三五線附近的邊境星際空間執行例行的巡邏任務,如今通報艦的出現表明將會有新任務和戰報傳達下來。

    盡管超光速航行已經是很普遍的事,可人類的科學家對超光速的即時通信和超光速預警仍然無能為力。一般情況下,相隔距離超過1700個天文單位(以光速飛行需花費將近十天時間)就需要由超光速的飛船負責傳遞信息。

    在這動輒便要跨越上百光年甚至上千光年的時代里,各個行星上、各個艦隊之間的遠距離通信就仰賴于那些不斷進行超光速航行的通報艦了。

    不單是星際間通信,就是星際戰斗,都變得十分“傳統”——就像地球帆船時代的海戰︰分派宇宙各處的偵察船和哨所探知敵方艦隊動向後,立即由通報艦經過超光速航行迅速將情報通報給己方指揮部,己方指揮官再根據情報調動艦隊迎戰。

    “齊格飛”號巡洋艦與大多數巡邏艦只一樣,在一條固定的航道上巡航,因此通報艦可以很快找到它。現在,在光秒(真空中光一秒鐘的位移簡稱)距離上,通報艦“風信子101”號正把加密的信息用激光束傳達給“齊格飛”號。

    由計算機翻譯出來的信息經由三維立體成像儀在艦橋里投射出來。身著華麗的黑色豎領軍服的邊境艦隊司令官,帝國上將布萊克•卡里奧斯的半身像立刻出現在眾人面前。只見他用英語說道︰

    “馮•姜子鉞上尉,收到命令後你馬上指揮你的巡洋艦前往‘太極’行星,到‘太極’行星治安局找到一名叫費利克斯•布里奇曼的人。他是帝國情報局的一名特工,正在執行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你必須盡快趕到,並听從他的指揮,協助他完成任務。元老院和執政官授權你可以根據情況對妨礙你們的人采取武力行動。完畢。”

    隨著話音落下,立體成像消失。

    “看來休假更是沒有著落了啊。”唐星雲痛苦地叫道。

    “司令官的意思好像真要開打了。”阿扎伊伸了伸懶腰說,听到“武力行動”,使他有點興奮。

    突然,卡里奧斯上將的立體成像又出現,他指著船員們笑著說︰“不要抱怨,你們是離太極行星最近的戰艦。還有,任務完成後會補雙倍休假和三倍獎金。”然後成像又消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英仙戰記》,方便以後閱讀英仙戰記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英仙戰記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並對英仙戰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