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宋

第三百二十五章︰海外發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不是西毒 本章︰第三百二十五章︰海外發展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不過,大臣們仍然很排斥,因為那些歌舞妓,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如果同意了朝廷的旨意,那意味著那些歌舞妓,辛苦培養了十年之後,她們都自動轉為良籍了,那大家還有什麼好玩的。

    “陛下!這個年限實在是太短了一些,要不二十年吧!這樣大家也都能接受了。”一個大臣說道

    皇帝畢竟是皇帝,上一次抵制了皇帝的意思,總不能每一次,都抵制皇帝的意思吧。

    “二十年大久,一個人做完二十年的奴婢,讓他從良了,他又能干什麼?十五年,這是朕的底線。另外,不得強行與奴婢發生關系,除非是己經納為妾室的,強行與奴婢發生關系的,以強,奸罪定罪。”趙富貴強硬的說道。

    這話一出,許多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府中養著這麼多的歌妓干什麼,不是白白的,浪費了錢財嗎?能看不能吃,相信大家都不會樂意吧?

    “陛下!這恐怕會引起眾怒的啊!”有大臣急呼道。

    “朕意己決,誰若是不肯罷休,朕奉陪到底,人生來就應該是平等的,貧窮和富有是無法避免的,可憑什麼要一出生,便是奴籍,身為奴籍的人,完全看不到希望,那他活著還有什麼意義,行尸走肉嗎?

    就算是沒有了奴婢,你們也可以用錢來雇人服務,朕又沒有說不準雇人服務的。還有,朕的皇宮也一樣,所有的宮女,按月領取俸祿,不想在宮里干下去的,可以申請出宮,以後停止錄用太監,朕以身作則,你們還有什麼理由抗拒的。”趙富貴說道。

    “陳尚書,你身為禮部尚書,飽讀詩書,朕的旨意,你可願意推行?”趙富貴開始點名說道。

    “陛下!臣一定遵照旨意行事,陛下的功績,定將留名青史,為萬世所景仰。”禮部尚書陳東說道。

    “那好!就由你牽頭,制定一你詳盡的推行方案出來,先強制讓十五年以上奴籍的人,轉為良籍,另外,由國庫撥出一筆錢來,為一些申請從良的人,贖身從良,

    停止一切買奴賣奴的行為,要從根源上杜絕這種現象,另處再制定一些辦法,幫助那些被逼無奈,想要賣兒賣女的人家,擺脫困境,成立大宋福利院,收養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父母的孤兒。

    朕要讓我大宋的所有子民,都過上好日子,而不只是一些官員和商人,才能過上好日子。在此之前,一套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必須先完備起來。”趙富貴吩咐道。

    “臣遵旨,臣一定盡快的草擬出實施方案來。”禮部尚書陳東說道。

    “範尚書,朕感覺戶部太過于臃腫,有意拆分為農業部,民政部,還有教育部,取消學政,禮部改為外交部,至于其它方面,朕也有考慮,等過一陣子,朕會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現在說出來,只是先讓大家有個準備。”趙富貴想了想說道。

    隨著旨意的下達,民間的老百姓,對于趙富貴這位大宋皇帝,更加的感恩戴得,為了減少土地兼並的矛盾,加大了對失去土地的百姓勸導,讓他們移民琉球和呂宋,爪哇等地。

    由于遼東的戰爭,令很多有意移民遼東的百姓,改變了移民的方向,轉而向琉球等地移民

    此時的疏球,經過了近八年時間的開發,吸引了大批福建沿海一帶的百姓,在琉球落地生根,琉球有著肥沃的土地,雖然有一些當地的土族,在開始那幾年里,對漢人表現的不是很友好,但有大宋的軍隊保護,並實行了狠狠打一頓之後,又安撫的策略,讓那些已經生出了敬畏之心的土族,可以很好的融入進來。

    現在的琉球,己經形成了一些上規模的城鎮和村落。人口突破到了百萬大關,其中聚集在雞籠的,就多達三十多萬。

    方天定向朝廷請求批準建城後,趙富貴御批了,便卻讓雞籠城改為基隆城,因為雞籠兩個字,實在是太不雅了。

    另外,趙富貴又根據後世的記憶,讓方天定一並建設台北城,台南城,以及高雄城,如此一來,台北和基隆相距不遠,可以互相依靠,而台南和高雄,也相距不遠,也可以相互照應。一南一北,覆蓋整個台灣。

    至此,琉球島正式更名為台灣島,設立台灣省,暫時實行軍事管理制度,方天定也被正式任命為,台灣軍區司令員。台灣也正式劃入了大宋的版圖,成為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著大量大宋人口的涌入,讓呂宋和爪哇島的土族,開始變的不安份了起來,他們感覺到了一股來自于大宋的危脅。

    但這個時候的爪哇,呂宋,以及甦門答臘群島附近,國家的意識,才剛剛開始萌芽,幾乎是稍微大一點,有實力的部族,都宣布自已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為了搶奪更多的奴隸,佔領更大的地盤,在這一片地方,最多時誕生過兩百多個國家。

    而大宋人的加入,無疑成為了最強的軍事力量,一些小國為了可以和大宋抗衡,紛紛展開了合並,但仍然無法動搖大宋的強大地位。

    而在大部族的相互征戰中,一些聰明的部族,開始向大宋靠攏,主動稱臣納貢,希望大宋軍隊支持他們,打敗強大的對手。

    爪哇,呂宋部族之間的混戰,雖然在爪哇和呂宋人看來,他們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但在趙富貴看來,他們只能算是部族之間的戰爭。

    爪哇和呂宋的混亂,對于大宋來說,雖然是有利也有弊,但從長遠來看,是弊大于利的。因為移民過去的百姓,是需要有一個穩定而又安全的環境。和島上的混亂,顯然不符合這個條件。

    趙富貴認為,應該適當的扶持一些,對大宋表示出臣服敬畏之心的土族,讓他們強大了之後,站在最前面,與那些部族戰頭,同時對這一些臣服的部族,實行漢化,只有走漢化之路,才能取得長久的控制權。

    (本章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活在大宋》,方便以後閱讀活在大宋第三百二十五章︰海外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活在大宋第三百二十五章︰海外發展並對活在大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