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這麼惡狠狠地想著,手里的筆桿卻是差點被折斷。
所以並不能稱白憶桉對楚璃的感情為喜歡,應該說是近乎偏執的一種佔有。
來得莫名其妙,卻又根深固蒂。
當然,發生這些事的時候白 毛都沒長齊,自然不知道白憶桉的那些小心思,也就意識不來楚璃是何方神聖了。
而另一邊。
剛剛經歷完人生大起大落的楚璃,在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回楚家。
立後是國事,會提前日子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後儀式,她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各種民間傳聞、輿論就會隨著立後大典的結束而蔓延開來。
白家的那幾位和她的好師父也遲早會知道。
回楚家吧,是死;不回吧,白九里也能扯個什麼鄰國貴族的身份明目張膽地進來找她的麻煩。
到時候就不是死不死的問題了,白憶桉都會被白九里活生生逼出來。
她還要努力討好慕容琉呢……白九里要是真把白憶桉弄過來,她楚璃這輩子就可能再也見不到慕容琉了。
在起碼,也要把白九里拖住,等封後大典過了再說。
等那會,生米都煮成熟飯了,白憶桉再怎樣也威脅不到她。
楚璃一瞬間有了自己為愛情英勇就義的錯覺。
好!
于是很愉快地,連夜叫寧顏備上一份厚禮,準備帶一批青春靚麗的宮女出宮。
論白九里的四大弱點,那便是白憶桉,南燕,美人,美酒。
前兩者都不在,就算在她也沒那本事把兩尊大佛都搬來,而至于後兩者嘛,她楚璃身邊多得是。
美人與酒,白九里要多少,她就能給多少。
她二師兄現在可是金主。
為了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她得優先費盡一切手段討好白九里。
把他哄開心了,沒準當初偷偷溜下山的事情都能免去死罪。
次日,晨。
楚璃連招呼都來不及打,就帶著一大批人,風風火火地匆匆出了宮。
希望白九里沒把楚家拆了。
而等楚璃避開人群回到楚家時,有些詫異。
什麼情況?
熱鬧的庭院難得顯得有些死寂。天上恰巧飄起了細雨,透明跌落在青石板上,發出煞是好听的叮咚聲,綻放出瞬間之花。
楚璃沒空去注意自己腳邊這些些微的美景,撐起一把油紙傘,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心里頓時一涼,該不會是白九里趁她不在滅了楚家滿門吧?
說起來,以前剛到徹山的時候,就沒少听有關白九里的傳奇故事。
不知是因為白憶桉天生高冷還是清心寡欲,從佣人,弟子,管事一直到師父南燕,都更愛談論白九里。
也難怪,白憶桉這種一根筋的榆木腦袋確實是沒什麼可談的。
楚璃听多了關于白九里的傳聞,仔細思考一番,覺得多半是胡編亂造的。
在某些人的口中,白九里厲害得都能上天摘星星撈月亮了。
南燕的弟子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瞎扯的功力登峰造極。
不過有這麼幾件事,是經由南燕本人核實的,讓楚璃不得不信。
例如,白九里十六歲的時候,年少輕狂,覺得慕容姓的幾個王族不可能長得英俊瀟灑又聰明絕頂、文武雙全,于是便主動上門挑事。
專挑長得好看的比武,還照著臉打,下起手來那叫一個狠,毫不拖泥帶水。
白九里自視甚高,也難怪,畢竟楚璃她二師兄算是有一副相當好的皮囊,成日系著一個酒葫蘆四處亂晃。
身為南燕的愛徒,武功自然也不差,反正出了事也有白家在後面頂著。
白家老爺子最寵的既不是行事滴水不漏、殺伐果斷的白憶桉,也不是年幼懵懂、排行老三的白 ,而是花天酒地的白九里。
這點連楚璃都覺得莫名其妙,白老爺子究竟喜歡白九里哪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