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府走出來,林 琰回過頭來掃了一眼那稍稍踮起腳尖便是能夠觸手可及的“羅府”牌匾,不由得肅然起敬。
隨機朝著羅府極為恭敬的行了一禮。
這幾日,林 琰也是逐漸明曉了自己的處境,王宮之外,絕非宮內平靜!
不過,林 琰卻是記住的是武帝所說的“規則”二字。
規則之內麼?
林 琰仔細回味這兩個字,不過心思所想的卻是另外一層,長公子林 仁!
荊翊問道︰“殿下,現在要去哪?”
林 仁抬頭看了看天色,為時尚早,那麼現在就想點辦法來弄點錢吧,畢竟,林 仁要防,那就不能授他口柄。
“去城東,我舊時有一侍監叫孔宣便是在哪,這個時候就該看看他苦心三年經營的造紙術究竟到哪一步了!”林 琰道。
……
這是林 琰第一次出宛城,看到宛城的外牆上,居然某些地方裂開了巨大的縫隙,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便是從中長了出來。
這可是武國的都邑宛城!
國都的護城牆都已經年久失修到這一步了?
羅士成所言,武國積弱,看來是實話。
出了宛城東門,因為剛下了一場小雨,宛城內的道路濕漉漉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宛城之外,居然是一副泥濘不堪,難以行走的樣子。
常年待在武國王宮的林 琰也是沒有想到,在王宮外的宛城、在宛城外的武國,居然是這般樣子!
難怪被三晉之一的晉韓氏吊打到宛城城下!
“聖人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是不出宮,不出宛城,我怕是這一輩子就不會看見在武國國都的宛城外都是這幅樣子!”
林 琰的語氣極為惱怒,听著一旁的荊翊也是眼皮一跳,不過還是勸慰自家殿下道︰“殿下,你就是久居王宮把宮外想的太好了,這些荊翊看著便是覺得挺好的……”
荊翊想了想又補充道︰“畢竟我大武不過七十萬的人口,駐營三軍,羽林軍和王城衛軍,還有地方上的守軍,這些人總數便是超過了十萬之眾,除去老幼和農耕必須要留住的青壯,能夠分配的徭役本來就少,很難滿足修葺外城牆這麼龐大的工程,似宛城這般地面上鋪地磚這般做法要是挪到他處,武國國力怕是吃不消。”
這才提醒了林 琰自己忽視了這個時代的生產力。
【看來要想武國好好的矗立在這亂世之中,怕是自己真的要做些什麼了。】
孔宣幾次送過來的消息只是說實在宛城東不足五里處的村邑內,可是具體的在哪里,林 琰也是不知道,找了半天沒有找到,便是突然起來了,抓住一位當地的農夫詢問哪里盛產竹子。
這才在農夫的指引下找到了孔宣。
事隔三年,孔宣不過是年幼即入宮的小太監,侍奉了林 琰多年,卻是在三年之前被林 琰弄出來王宮,在這宛城東研制什麼“紙”。
因此,這孔宣見到林 琰的第一面,便是泣不成聲,當下小跑著跪在林 琰的腳下,抓住衣衫哭泣道︰“嗚~~殿下,殿下你總算是來了啊,孔宣在這里等著殿下很久了,要不是殿下時常送些錢糧來,怕是殿下早已經忘記孔宣了!”
“殿下,要不要把他拉開?”荊翊看到孔宣這副樣子,頓時問道。
林 琰卻是擺了擺手道︰“不用,這是孔宣,曾經我在王宮內的待監,三年前把他弄出來做點事,他這樣我也是能理解的。”
解釋完,林 琰才將視線看向孔宣道︰“小宣子,用不著這樣激動吧,我看你這三年也沒瘦到哪里去麼!”
誰知道這樣說,孔宣哭的更厲害了︰“殿下不在孔宣的身邊,哪里會知道孔宣的苦處,在這鳥不生蛋的鬼地方待上三年,沒日沒夜的和那些竹子打交道,能好到哪里去……”
林 琰這才勉勵他道︰“小宣子,你這不也是為我效力了麼,你上次送到王宮內的紙我看了,非常不錯,這件事我記你頭功!”
孔宣這才止住哭意,站起來道︰“雖是殿下當初拿出來的圖紙,但是具體的東西一樣沒有,我也只是照葫蘆畫瓢了一年多才逐漸摸出門路來,今年四月好不容易弄出來第一批紙,便是給殿下送過去了!”
孔宣看著眼下也是絕非訴苦之時,隨即站起身子來,說道︰“殿下,造紙坊在寨子後面,那什麼‘活字印刷術’倒是好弄個,無非是一些膠泥刻印罷了,但是這造紙術,整整三年,孔宣殫精竭力,方才整理了出來。”
听到孔宣這樣說,林 琰也是點點頭道︰“你帶我看一下去。”
孔宣這才領著林 琰以及侯在後面的宗衛前去這造紙寨子的後面工作坊看上了去。
孔宣邊走邊解釋道︰“這造紙寨子里面只有十幾個人,錢糧匱乏,所幸這寨子後面就是一座竹山,孔宣也是靠山吃山,這日子實在是不好過,要不是孔宣心中惦記著這是殿下囑托,早就卷了錢糧跑了……”
“行,記你一大功,要是今天這造紙坊讓我滿意了,就讓你搬回宛城內,然後讓你大吃大喝幾頓可行?”
孔宣不知是听到了搬回宛城居住,還是大吃大喝幾頓的食欲誘惑,當下笑道︰“多謝殿下賞賜!”
孔宣打開了造紙坊的大門,林 琰便是可以看見里面十數道身影看了過來,孔宣也是笑著對大家招呼道︰“鄉親們忙著自己的就好……”
眾人這才忙著自己手里的活計。
孔宣領著林 琰從左道向前,對著那些池子、竹竿搭成的架子等等一應物件開始詳細的介紹。
“殿下,這是‘煮竹池’,這里面的竹子從山上砍下來之後,還泡在宅子外面的池塘里泡上三月有余,然後在讓人取出來,放在這煮竹池中煮沸分離其中的‘棉絲物’。”
听孔宣這樣說,林 琰也是點點頭,心里也是知道孔宣言語之中的“棉絲物”指的是什麼,應該就是竹子里的縴維。
又是一部挪到前面的另一道工序前面,林 琰首先開口問道︰“這是舂米所用的石舂?”
孔宣點點頭繼續解釋︰“殿下說的是,從那煮竹池內撈出那些棉絲物之後,便是放到這些石舂之內,不斷鑿擊,讓那些棉絲物變成**,當初就是這道工序,孔宣便是琢磨了半年,一直到這造紙坊內的老張來到之後,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林 琰點點頭,民間果然是臥虎藏龍啊,當初林 琰不過是將大致造紙工序的圖紙對孔宣說明,短短三年便是鼓搗出了真正的紙制品。
孔宣又是領著林 琰向前走,這一次走進了一座屋子內,這里的物件更復雜,也更為精細的多,人影也是多了起來孔宣又道︰“這屋子里的工序便是把那**滲水制成漿液,然後用篾席撈漿,使那紙漿在蔑席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這一道工序當初不知道施加重力,也是在逐漸摸索中,發現要將這些濕紙漿用一塊平板壓平之後,造出來的紙才是光滑平整的。”
“嗯,你做的不錯。”這個時候,林 琰也是毫不吝嗇對孔宣的夸贊之語。
似是得到了自家殿下的夸贊,孔宣也是眉飛色舞了起來,當下介紹的更為起色︰“這些工序總的來說,也就分為四步,這也是因為這寨子里地方太小,也是因為銀糧匱乏,所以有些地方就不得不精簡了……這最後一道工序便是曬干這些平展的紙漿,讓那濕紙漿變成一張真正的‘紙’。”
“看看成品的紙,是不是和你送到宮內的一樣,真是那樣,我就給你建一座比這里大上十倍的造紙坊!”林 琰也是毫不吝嗇的對孔宣許下藍圖。
孔宣面色卻是有些為難,林 琰看到他這幅臉色,也是皺了皺眉說道︰“難道你送到宮里的紙是糊弄我的?”
孔宣立即搖了搖頭說道︰“殿下,那紙既然是送到你眼前看過了,自然是能夠造出來的,但是殿下看到的那些紙,都是這造紙坊內出產的精品紙張,但是大多數的紙張,恐怕是難以媲美這些紙張。”
這樣一說,林 琰倒是理解了,不過既然孔宣能夠掌握精品紙張的造紙工序便是可以了,要是想孔宣大規模的生產那些紙制品,林 琰想了想憑借自己從宮里拿出來的那些東西,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不過林 琰還是對孔宣這座目前的造紙坊能夠大規模的生產出那些紙張的質量究竟在哪個水準線上頗為好奇,當下也就讓孔宣帶自己進了庫房見到了堆積如同一座小山丘的紙堆,林 琰親自在紙堆上抽出來幾張紙。
【也沒有那麼差麼……】
林 琰感受到那幾張紙的觸感,也是在心中如是說道。
孔宣卻是高度緊張,畢竟與帛書相比,即使是送進王宮內的拿幾張紙,也是難以比及,更惶恐這些堆放在庫房內的次品了。
卻是沒有想到那殿下竟然笑著回過頭來說道︰“孔宣,你這次做得不錯,可以回宛城大吃幾頓了!”
孔宣由悲轉喜,頓時笑著答謝林 琰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