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說白了,就是一份看似比較籠統實際上又不難理解的攻擊任務,意如其名,蕭川龍只是將平津地區看成了一個未經過洗刷消毒的盤子而已。
蕭川龍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對日駐屯軍下手,其目的主要有三
首要目的當然是消滅這只盤子里的有害細菌,即日本華北駐屯軍,這是大任亦是大義,這點不用多言,誰也阻攔不了。
然後便是戰略目的-徹底打亂華北曰軍的整編部署,讓日大本營的擴軍計劃提前破產!
原歷史上,1937年8月31日,曰軍大本營忽然將“華北駐屯軍”番號撤消,後編為“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特設山岡重厚第109師團,鈴木重康第11混成旅團,臨時航空兵團。
又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下設第6,第14,第20師團。
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下設第4,第16,第108師團。
原本萬八千人的“小小”駐屯軍搖身一變,竟成為擁兵十數萬且兵強馬壯的超級軍團!清一色的甲級師團先不說,蕭川龍絕不想也不願讓日寇此謀就這樣順利得逞。
倘若蕭川龍能在這之前先把日華北駐屯軍打殘或直接打死,那視天黃和榮譽為一切的日大本營參謀本部是萬不會用一個無比窩囊之番號來重新編軍的,只得另想章程,除非小日本兒不怕恥笑,或者臉皮厚到極致。當然這不會發生,曰本人咬著屎塊兒往死里 之性格那可是出了名的。
如此一來,“華北方面軍”這個番號便極有可能胎死腹中不復存在,但成軍卻是肯定的。至于到時叫華北方便軍還是華北方便面軍則誰也說不準,但必定會有“方,面”二字,至于為何鐘情,很好回答,因為方便面就是曰本人發明的。
根據新編《世界歷史大百科全書》之內容和37師的介紹,曰本駐屯軍兵力具體分布及駐防情況大致為︰
司令官及其直屬戰車隊、騎兵隊、工兵隊、通信隊、憲兵隊、軍醫院和軍倉庫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