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娶媳,楚葉的嫁妝很豐富,但真正被客人鄉鄰贊美的是宴席。
魚,一直是世人眼中可有可無的東西,突然間端上了餐桌,而且還這麼美味,席後就議論紛紛。
“呵呵,我們家自養的,我哥也想試試新菜品,沒想到大家都喜歡!”娶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媳婦,自家的席宴又大受贊嘆,凌氏的臉都笑爛了,能博得這個美名全靠齊菜。
齊木匠今天也來了,他對桌上的菜發生了變化是心知肚明的,只道是凌廚子出新菜品,不知道這里面全靠女兒的功勞。
做席宴最可憐的當數廚子,累得七葷八素的最後一點兒胃口都沒有,用他的話說,償咸淡就吃飽了,實則是油煙過度累壞了。凌廚子端了二兩酒一個人坐在角落的桌上,一邊是茶水一邊是酒,就是沒有肉菜。
“喲,我們的凌大廚,躲這兒干什麼,來來來,一起喝酒!”有賓客和他很熟悉︰“哥子的手藝好得越來越沒話說,今天中午這魚啊,讓人大開眼界,回頭我家老爹七十大壽也一定要添上這份菜!”
“對,大哥,剛才一看上桌我眼楮就亮了,也想著說爹七十席宴要將蒸蛋替換下!”旁邊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說道︰“只是這魚有點難辦,咱家至少有五十多桌吧,那就得五十多條,街面上又沒有賣!”
“這個好辦,我妹子他們在王家沖就養有魚,你們要多少有多少!”凌廚子自信自己手藝沒問題,這次的蒸魚又為他賺了好名聲以後的生意更不用愁了。原本就喝了兩口酒後,眼下因為活興奮臉上通紅一片。
有人要買魚,原本就在齊菜的意料之中。
“我原本就打算要趁這個機會銷售水塘里的魚!”齊菜對凌氏道︰“凌舅舅的手藝好,請他的人多,市場上又沒有魚賣,只要他肯推銷咱們的魚就供不應求了!”
好一個大算盤,楚葉听說齊菜的主意後也翹起了大拇指,她從小對經商耳濡目染,但自認都沒有齊菜想得這麼周全。
上次打魚是古家娶媳婦自用,這一次是劉家老爹七十大壽辦酒席。王家沖的人再次圍觀而且改觀了九斗碗的菜肴。
“我看以後的齊家要發達了!”王德漢回去就對老伴說道︰“咱們先還只想著喂一點自己吃方便,真是頭發長見識短,我看啊,得再拓寬,多養!”
不得不說,王德漢的洞察能力還是挺強的。他這麼說了,也要求兒子干了。
王德漢第二次築田坎養魚,又看齊家劉家山山洞水塘里的魚換了錢,一時之間全都按奈不住了。尤其以蘭遠群為最,自打分家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這次特別眼紅,逼著男人下田修田坎,她也要養魚。
家家戶戶都要養魚,水田里原本倒是有幾條,但是真要養肯定就要魚苗,沒有怎麼辦?
“王爺爺,我們家水塘魚苗倒是有一點兒,這養魚也是有風險的!”王德漢提出的方案是買魚苗,在這現代最正常不過,齊菜卻不敢發這個財。為啥?畢竟市場還沒有打開,一窩蜂的跟著自己家養魚,萬一賣不了錢又要被他們責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