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上次,那驚鴻一瞥後,近日來老是睡不著,精神不悅;這都被服侍其多年、且深知其喜好的公公常喜看在眼里。于是常喜給皇上出了個主意。
御書房,皇上剛剛處理完一天的政務,仍是一臉不悅。常喜先是為其奉上了一杯茶,而後試探著問道︰“皇上可是因公務繁忙而過于疲憊,奴才迎您回寢宮歇息吧。”
皇上︰“朕不是疲倦了,朕是被心事所困惑了,常喜,你說,這人心有了解不開而困惑,該如何是好啊?”
常喜︰“奴才不敢斗膽過問皇上心中之憂,但恕奴才不才,想到了一個老掉牙的法子”
皇上︰“但說無妨。”
常喜︰“以前太後和娘娘們每每心中有惑,或前往寺廟祈福,或請精通佛法的師父們來宮中講經授法,”
“奴才想著,或許您也可以借佛經理義來疏導疏導心中困惑。”
皇上︰“是個好主意,但這幾日,朕公務繁忙不好隨意出宮,”
常喜︰“嗯,依奴才之見,您可以詔師父進宮”
皇上︰“那依你之見,詔誰入宮好呢?”
常喜︰“額,依奴才之見,上次進宮給 嬪娘娘誦經的邶靈寺師父就甚是不錯,其修行氣度非一般出家人可比,定能解您之惑。”
皇上︰“你是說慧淵師太?”
常喜︰“依奴才之見,慧淵師太的弟子靜軒乃最佳人選!”
“何以見得呢?”
“慧淵師太乃邶靈寺的頂梁柱,年尾這陣工夫,寺里的事務怕是忙得不可開交。而其弟子靜軒就沒那麼忙了,況且從上次 嬪娘娘那就可以看出,她是盡得慧淵真傳啊!”
皇上欣喜道︰“好,為了不給慧淵師太添麻煩,這樣吧常喜,傳朕的旨意,宣邶靈寺靜軒師父進宮~”
“不過切記,不要讓宮里的娘娘們知道,朕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得 ,奴才明白,奴才遵旨!”
邶靈寺這邊。
難得的冬日暖陽,午後清閑,七八片綠松林,兩三座茅亭落。
幽靜的後山荷池旁、柳樹下,仙真撫琴,自唱《春夏曲》︰
暖煦風吟,塵喧拂盡,是春之于夏的前奏曲~
綠斑粉駁,柳舞鶯歌,贈世間,一片綺麗~
明鏡天鏤,倩影地,乃春之于夏的深情惠留~
姣好江南,歲早封寒,遺流年,些許呢喃~
吾為春醉,汝為夏狂,昔日形影相隨,今日高山流水~
欣然面對斗轉星移,明日共譜,霓裳羽衣~
小清歡最喜听仙真撫琴弄歌,所以偷著閑,就跟著仙真來到了荷池游玩。
此歌空靈,美如天籟,余音繞池。
歌罷,清歡問仙真︰“靜軒姑姑,雖然今日的天兒,難得出了暖陽,但這季候卻仍是冬季。怎麼我听你新編的《春夏曲》,仿佛你真就是身處在春夏之交?”
“心中有暖陽,四季如春夏”仙真笑語以對。
談笑間,緋荷隨風輕搖,二人禪衣薄紗微揚。
就在仙真和清歡的談笑間,突然,一個和仙真差不多大的小尼姑靜月慌忙的跑來了。
靜月氣喘吁吁道︰“靜軒,主持和慧淵姑姑正四下找你呢,快回寺里吧。”
仙真淡笑著,俏皮調侃道︰“靜月,什麼事呀,這麼火急火燎的。”
靜月︰“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你回去就知道了唄”
仙真這才站起身來︰“好吧,待我將琴給收起來。”
仙真和清歡、靜月回到寺里後,大小尼姑都議論著什麼。
其中有兩個尼姑談論到,其中一人說︰“靜軒小小年紀,居然能得皇上的欽點,真是不簡單啊”
另一人應道︰“還不是因為自己有個好姑姑和一身好皮囊~”
慧淵見仙真回來了,連忙將其拉到大殿,主持也在。
見到仙真,主持老遠就笑臉來迎,忙對仙真說道︰“靜軒,宮里來人了,正在偏殿休息,說是要等你回來才宣聖旨呢”
仙真不解,輕輕蹙眉,對主持和慧淵道︰“姑姑,主持,到底是什麼事兒,非得我回來才宣聖旨呀?”
慧淵見四下,除了主持,也沒什麼人,便笑道︰“仙真,我听說是皇上欽點你去宮中哪,天賜的好機遇呀~”
“姑姑,可知皇上此番,是所為何事啊?”仙真心里雖是萬般歡喜,卻也有些憂心。畢竟被皇上欣賞的人,很少有安然無事的。
“喲,靜軒師父回來了,那咱家就宣旨了~”聞訊來到大殿的宣旨公公,一聲細長尖銳的語調,打破了殿中尼姑們的議論和喧鬧。頓時,一片寂靜。
仙真對公公道︰“有勞公公了,請~。”說罷便俯身跪地,以候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素聞邶靈寺人才杰出,前有慧淵師太佛理大成,今有其弟子靜軒深得經法,實乃百姓社稷之福……,朕近日被煩憂之事所困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特詔靜軒師父進宮,授以佛法,解朕之憂。”“欽此~”
靜軒有些不解,到底皇上詔自己進宮是禍還是福呢?
宣旨公公不耐煩道︰“還不快接旨”
仙真連忙道︰“是,貧尼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