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77 攻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馬口鐵 本章︰477 攻城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對于****決定先打石家莊的決定,甦聯軍委和******是有些失望的。因為對于甦聯紅軍未來解放台灣的戰斗來說,石家莊沒什麼意思,而北平、天津卻極其重要,如果****能攻佔這兩座大城市,將全面疏通張家口至塘沽的鐵路線,這對于運送物資是極其重要的。而現在北平和天津都在日軍的控制下,這條線路基本上就是廢的。

    當然甦聯方面失望歸失望,但也能理解,畢竟****方面壯大沒有多久,雖然是鳥槍換炮了,但對于攻佔大城市還確實沒有把握,先用石家莊練練手也可以理解。

    反正按照甦聯的時間表,解放台灣的軍事行動不會早于1945年1月份。離著還有四五個月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里足夠****找到攻克大城市的感覺了。

    當然,甦聯也沒有任由****自己去找感覺,自己一個人瞎琢磨還是太慢,在這方面甦聯紅軍還是有充足經驗的,在東線面對德國的堡壘戰術,紅軍的指揮官們可是攢夠了經驗。

    其實說白了也簡單,首先火力要跟得上,必須得有重炮,最好還有空軍的支援。對于這一點,甦聯方面也做了準備,從甦德戰場專門抽調了一個重型自行火炮旅,此刻他們正在東北作戰,等攻克了齊齊哈爾、哈爾濱之後將調撥增援****。

    光有足夠強大的火力也不行,像北平這樣的古都總不能將其轟個稀巴爛吧?所以最主要的還是步兵的攻城戰術,為此,甦聯方面也走了準備,抽調了一批工兵專家專門給****傳播經驗,雖說甦聯的經驗不一定適合****。但有經驗總比沒經驗強吧?

    萬事俱備之後,****對于石家莊的攻擊就開始了,主攻部隊自然是120師主力。為了攻克石家莊120師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師屬的大部分炮兵全部調集到了石家莊周圍。此外庫利科夫還將自己手頭唯一的裝甲部隊也送了過去。相信有坦克開路,外圍攻堅要容易許多。

    石家莊的歷史並不長,這是一座完全因為鐵路才興起的新興工業城市。1947年之前叫石門,解放軍拿下石門之後才將其改名石家莊。1944年的石家莊可是不一般,簡而言之這哪里是一座城市,根本就是一座大兵營。

    自從日軍佔領石家莊以後,一直將其視為整個華北地區重要的戰略堡壘基地。為了“以戰養戰”,日軍開始大肆擴充軍事設施。安置了重要軍事機構,駐扎了大批重兵。

    在日軍佔領石門的8年中,雖然駐守石門的軍隊調動比較頻繁,但駐軍總兵力始終保持在2萬至5萬人之間。先後在此駐扎的有日本華北方面軍的主力第1軍軍部、第110師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獨立混成第4旅團、獨立混成第8旅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獨立步兵第2旅團、飛行第27戰隊等。

    至1942年底石門依然駐扎有第110師團,轄有三個步兵聯隊,編制定員達14784名。而且這還不是全部,根據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的明確記載︰獨立混成第8旅團當時也配屬給了第110師團加強使用。

    所以在石家莊日軍的常駐兵力高達兩萬五千人左右,而且自1939年以來鬼子就一直在石家莊周圍修建防衛工事和封鎖溝。整個石家莊由“封鎖溝”構成大體為一個長方形的軍事城池,其面積約三十八平方公里。在封鎖溝內側,與之平行築堤做為道路。並沿道路分別設置防守據點,限制出入通行。此外沿封鎖溝之外周,設置300米的開闊地。禁止或限制一切建築物,作為城市邊緣的開闊防護區。就這樣石家莊由一座沒有城牆的工商業城市,轉變成了有地下城牆的軍事城池。

    這還是城市外圍,在石家莊城內,防衛更加森嚴,其中軍營密布,堡壘林立。主要有西兵營、西南兵營、南兵營、北兵營、東兵營、新東兵營等。由于石門市軍事城市功能的日益突出,軍事設施地位的擴大,為滿足大量對建築材料的需求。日軍還在石門專門建設一座軍用煉瓦場。

    這麼說吧,整個石家莊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火刺蝟。外圍被封鎖溝碉堡、炮樓包圍,內部軍營堡壘林立。可以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別說是當年的****,就是庫利科夫這種見過世面的甦聯顧問也承認這座城市相當不好打。

    不過不好打也要打,石家莊就是一道高難度的測試題,如果****能夠做好這道題,今後再有類似的題目自然是再也難不倒他們了。

    攻擊首先由甦聯空軍的強擊航空兵打響,五十多架b17打開艙門投彈的場面震撼了不少在地面上“圍觀”的“土八路”,對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大飛機的他們來說,這次轟炸真心是威力十足。

    當然對于庫利科夫等甦聯顧問來說,這種程度的轟炸實在不算什麼。據他所知,紅空軍的遠程航空兵對德國腹地的轟炸總則是數百架轟炸機,這區區幾十家轟炸機實在是拿不出手。

    這一批b17都駐扎在外蒙古的機場,往返一次石家莊需要幾個小時,所以每一天頂多也就是來兩個架次,說實話轟炸規模實在有限。而除了這批b17之外,紅軍還能派來的就只有伊爾-2和圖-2了,它們剛剛進駐經過擴建的延安機場,不過為了奪取華北上空的制空權,延安駐扎得更多的還是戰斗機。

    當然,這對于從來沒有享受過空中支援的八路軍來說,已經非常滿足了。以前只有日軍的轟炸機騎在他們頭上拉屎撒尿的份,而現在,鬼子的飛機已經被甦聯老大哥追得屁滾尿流,時不時還有老大哥的轟炸機和攻擊機沖下來騎著鬼子的脖子方便,那個爽啊!

    b17的轟炸結束之後,圖-2又進行了一番補充轟炸。這兩撥轟炸雖然不說炸毀了多少鬼子的工事,但也算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更何況緊接著伊爾-2又趕到了戰場進行俯沖,伊爾-2的目標主要是地面上鬼子的炮樓。這些圓筒狀顯目的建築根本逃不出伊爾-2飛行員的眼楮,不管是俯沖投彈。還是來回掃射。總而言之,這一批鬼子曾經用來欺負土八路的所謂“碉堡”要麼被開了天窗要麼被攔腰炸塌。

    整個空襲行動持續了兩個鐘頭,當紅空軍搖著翅膀非離戰場時,石家莊外圍已經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又過了將近一個小時,這些煙塵才緩緩消散。

    就在日軍督促著偽軍和抓來的壯丁搶修破損的工事時,八路軍和紅軍的炮兵開火了,兩百門榴彈炮一齊開火還是相當壯觀的,76毫米、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將剛剛降落下去的煙塵再次轟了起來。持續了兩個鐘頭的猛烈炮火急襲一共發射了近6萬發炮彈。

    講心里話,這麼多炮彈對****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抗戰爆發的前7年里,他們一共都沒有打出過這麼多炮彈,主要是他們一沒有這麼多大炮,而且也供應不上如此多的炮彈。當年的****連迫擊炮和迫擊炮彈都基本不能生產,更別說榴彈炮和榴彈了。

    這場在****看來極其壯觀的炮火急襲對紅軍來說就是審美疲勞了,哪一回紅軍進攻的時候不是萬炮齊鳴,這種規模的炮擊實在是太常見了。

    所以在八路軍戰士們有點驚呆了時候,配合八路軍作戰的紅軍裝甲部隊卻只是靜靜的做著自己的事兒。乘著這個時間做好最後的戰前準備才是最重要的。

    當最後一發炮彈在日軍的戰壕里爆炸之後,紅軍坦克手掛上了前進擋,早已轟鳴不已的戰車開始緩緩前進。在t-34-76的後面跟著成群的八路軍戰士,他們在曾經留學甦聯的上級指揮下,小心翼翼又帶著好奇的尾隨著發出巨大轟鳴聲的鐵疙瘩緩緩前進。

    李思良是參加過那場戰斗的戰斗英雄,多年以後他依然對那場戰斗記憶猶新。

    “我是尖刀連的一名戰士,我們連全連上下都是*員,都是戰斗模範,就是用來啃硬骨頭的……1944年7月,張家口大捷之後,部隊很快就南下了。收復保定時我們連第一個將紅旗插上保定城頭……之後上級首長決心消滅盤踞在石門的日軍,那是日軍在華北腹地的一個大據點。有兩萬多鬼子以及更多的偽軍,只有拿下它。我們才能說真正的收復了華北。”

    “全軍上下都知道這場仗不好打,敵人用封鎖溝、堡壘和鐵絲網和地雷陣將石門圍起來了,就像個火刺蝟。不過為了光復華北、光復全華夏,我們就必須拿下這個火刺蝟。為了這場仗,上級首長將我們所有的大炮都集中起來了,還下發了大量的炸藥包,按照最初的戰斗方案,我們將一路爆破殺進去。”

    “不過在戰斗真正打響之前,甦聯老大哥派來了支援的力量,一水的鐵疙瘩,大鐵輪子老大、黑統統的炮管子碗口粗,跑起來的時候轟隆作響,爬坡過壕如履平地。我們那時候都沒見過坦克,都遠遠的圍著看,心里頭想的是,咱們八路軍什麼時候也能有這寶貝?後來夢想還就成真了,解放戰爭開始之後,我們組建了第一個戰車大隊,裝備了老大哥支援的以及從敵人那里繳獲的坦克,而我則成為了第一批坦克手……”

    “早上七點,戰斗正式開始,首先是飛機炸,密密麻麻的飛機呼啦啦飛過來,沖著鬼子陣地呼啦啦就是一片黑壓壓的大鐵蛋子丟下來,炸起來的濃煙足有幾十丈高,遮天蔽日看不清東西……飛機炸完了大炮接著轟,整整一個上午都沒有停歇。我們當時就想,這麼打仗得用多少炸彈和炮彈?不過能把鬼子往死里揍,我們心里都樂開了花!”

    “上午十點半,終于輪到我們尖刀連登場了,我們人手一只沖鋒槍,腰里別著十幾個手榴彈,每人還背了一個炸藥包。準備按照傳統的辦法進行攻堅。但是俺們很快就發現今天不同了,老大哥派來了坦克,這個鐵怪獸走在前面。而我們就跟在後面,說實話。這還真是新鮮。”

    “這一路走得不急不緩,十幾輛坦克掩護著俺們連慢慢接近鬼子的陣地,從車尾巴旁邊看去,鬼子的陣地已經是一片狼藉,鐵絲網要麼已經不見了蹤影,還麼就東倒西歪構不成威脅,這讓我們之前準備的大鐵鉗子沒了用場……再往前走,還能看到鬼子挖的封鎖溝也被炸得面目全非。有的已經坍塌了,有的都被炸平了,等我們快要接近封鎖溝的時候,鬼子終于忍不住開火了……”

    李思良不是沒跟鬼子交過手,以前他對鬼子的火力是羨慕嫉妒恨,機槍管夠還有擲彈筒、迫擊炮,萬分不行就上毒氣彈,總而言之八路軍跟其比起來是差之甚遠。而在這一天,當他同甦聯老大哥一起並肩作戰之後,才發現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曾經看起來萬分強大的鬼子都不配給老大哥提鞋的。老大的機槍就跟子彈不要錢似的玩命的潑,時不時還補上一兩炮。這種打法實在是太奢侈了!

    “戰斗爆發前準備好的炸藥包和爆破筒幾乎沒有派上用場,遇到敵人的火力點。老大哥的坦克就會毫不猶豫地開火,一發炮彈不夠就打兩發,要是還不夠就繼續。反正老大哥就是以火炮開路,一路碾壓下去!”

    李思良還回憶道︰“老大哥還裝備有一種能噴火的坦克,威力驚人,遇到堅固的堡壘,抵近之後猛烈噴火,一般很快碉堡內的鬼子就支持不住帶著滿身的火苗逃出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補槍而已。”

    這麼說吧。按照李思良的回憶,當天唯一給老大哥造成了一點麻煩的就是日軍的反坦克地雷。有幾輛t-34-76不幸被炸壞了履帶或者負重輪不得不退出戰斗。但是很快紅軍的戰斗工兵就登場了,他駕駛著專業的工程車輛抵達雷區。用排雷車直接鏟過去或者干脆用排雷火箭炸出一條通路。

    就這麼幾乎一路暢通無阻的,李思良及其戰友輕輕松松的突破了日軍的外圍陣地,打到了石家莊城區。而這時候他們這些尖刀連才派上用場。

    前面說過石家莊已經被鬼子變成了一座大軍營,幾乎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街壘遍地暗堡密布,鬼子和偽軍依托密布的工事和建築群開始同八路軍和紅軍糾纏。

    李思良回憶道︰“遍地都是暗堡,鬼子躲在里面用機槍和步槍偷襲我們,街道上幾乎就沒辦法呆,而且打到這個份上,鬼子已經變得極其瘋狂,為了摧毀老大哥的坦克,他們不惜拿著炸藥包使用自殺戰術。”

    一時間戰斗陷入了僵持,為了降低損失,尖刀連開始想辦法了,他們沒有盲目同敵人完備的火力工事群硬拼,既然街道上難以行進,那就從兩旁的建築物里想辦法,他們用炸藥在牆上開洞,然後逐屋的清剿固守的鬼子兵,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向前走。

    與此同時,甦聯紅軍的戰斗工兵也沒有閑著,他們帶來了用t-54底盤改造的“攻城坦克”,拆掉了t-54的炮塔,取而代之的是一門仰角可以達到70度的160毫米迫擊炮炮塔,這種迫擊炮既可以平射又可以曲射,十分適合城市作戰環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強化了這種“攻城坦克”的防御力,其車體正面裝甲加焊了三十毫米防彈鋼板,側面也加焊了一圈空心裝甲。

    這麼說吧,以日軍的反裝甲能力,哪怕是上炸藥包用****戰術也很難摧毀這種“攻城坦克”。當然,最主要的是紅軍的戰斗工兵有一套完整的協同戰術,不是僅僅用“攻城坦克”去強拆。一般在一輛攻城坦克後面會跟著兩輛輪式或者履帶步兵戰車,步兵戰車用30毫米機關炮和12.7毫米機槍側衛攻城坦克,遇上了日軍堅固的工事,攻城坦克突前,而步兵戰車在兩翼掩護,它們負責將那些企圖從兩翼繞過來玩****戰術的鬼子兵或者反坦克小組清除。等攻城坦克打垮了對面的工事,步兵戰車中的機械化步兵立刻下車搶佔陣地,防止鬼子逆襲。

    你想想,街道上有紅軍不講道理的裝甲化的戰斗工兵,兩旁的建築里有用炸藥開路的八路軍尖刀連,雙管齊下鬼子還能怎麼打?固守會被碾成齏粉,而沖出來又會被紅軍優勢的火力掃蕩得連渣渣都不剩,總而言之,鬼子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場原本被認為會一場殘酷的攻堅戰進行得如此順利,完全出乎了世人的預料。截止到攻堅戰正式打響的第三天,盤踞在城內的日偽軍已經被分割成了幾塊,苟延饞喘的依靠著僅存的幾個大型工事群負隅頑抗……(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早睡早起多鍛煉、四海藍天、胡德海軍上將、城市上空的魚、老學生、光輝的憲章、補刀王和尤文圖斯同志!(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兵在1917》,方便以後閱讀天兵在1917477 攻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兵在1917477 攻城並對天兵在1917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