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391 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麼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夏閏羊 本章︰第391 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麼2

    蔡道才不會像傳說中近似與妖人的諸葛亮那樣,活生生把自己給累死。

    這個時代不是三國時期,沒有列表和數據似得人才讓你挑選,也不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除了章婱、宗澤和張叔夜這三位文官出身的著名將領之外,蔡道是再也想不出任何同時代的名將了。

    岳飛和韓世忠這兩個大牛人,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生呢!

    而這個時代的人才由于趙宋朝廷經年的長期洗腦,主動會投向蔡道麾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便是宋徽宗那個家伙真得當上了皇帝,可能性也極低。

    說到底,還是犬儒文化害了漢族。

    良禽擇木而居,良臣擇主而事。名分和大義限制了這時代的人才。

    不過,蔡道並不擔心,人才其實也可以人為的制造出來。而且,隨著宋仁宗對世家大族的放縱,大宋開科取士的時候,每三年能夠中進士的人漸漸被這些文臣世家所佔據。也極大的阻礙了那些貧寒之士發揮自己才干,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有時候,蔡道也會理解投靠西夏開國之君李元昊的張元和吳昊,懷才不遇、困頓于野的滋味的確非常的折磨人,那還是宋仁宗的治下,如果換成是宋徽宗的治下,方臘在南方起義的時候,那些投降反賊手下的書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只不過,方臘選擇起義的時間點太差,如果晚上個十幾年,甚至是幾年的時間,還有沒有南宋,可就不好說了。

    這八年中,在太行寨里,蔡道又一次聚集、花錢買下了近五千個五歲左右的男孩女孩,這些孩子中,其中大部分將來也許成為不了什麼出類拔萃的人才,可他們學到的東西,卻足以讓他們在蔡道的手下安身立命。矮子里面拔將軍,其中有幾個孩子已經嶄露頭角,將來都會成為蔡道手下重要的助手。

    這近五千的孩子,蔡道這一次將他們當中的大部分有目的的培養成為了醫護人員,男孩子和女孩字都有機會成為郎中,而護理人員大部分只能是女孩子。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蔡道接下來打算就是要消滅大越國,不管是借助朝廷的勢力,還是借助自己的勢力,他打算替那些堅守邕州的近十萬名官民報仇,去找回那些被大越國擄掠而走的廣南西路幾十萬的漢族百姓。如果,有能力的話,蔡道不介意將大越國非漢人都誅盡滅絕。

    那個屠城的罪魁禍首李常杰和大越國國主都是蔡道已經預定下要千刀萬剮的好材料。

    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不過,後世的戰爭經驗告訴蔡道的一個道理,真正死于戰爭的人其實並不是太多,很多士兵要麼是死于他們不適應的天氣,要麼就是死于在戰爭中受到的創傷。

    比如,郭逵領三十萬的禁軍南征大越國,結果超過近半的士兵沒有戰死在沙場之上,卻是因為大越國炎熱的天氣而病亡過半。

    一旦缺少醫護人員的救治,那些將要為蔡道的目標而拼命的士兵就會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大規模的死亡。這些士兵不管現在有沒有經驗可言,他們經過滅越之戰後,都會成為蔡道手下極為寶貴的財富,即便是傷了,還是殘了,都會給他接下來的事業提供非常重要的幫助的。

    蔡道這樣做的效果卻比他在三條山脈之中大範圍的種植果木見效還要快得多。

    最大的功勞有兩件,

    第一件是治愈了各個山寨之中大部分生病的小嘍�@ 醞 廡┬∴   螅 捎諶鄙 芍校 渲寫蟛糠秩酥荒苧≡裼部埂R倉揮邢裉 姓 庋拇笳 硬嘔崤潯缸 諾睦芍小br />
    第二件,就是大大增加了山中嬰兒的出生率和存活率。由于,蔡道趁著這八年中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在周邊各路花錢買下了不少的適齡女子,替山寨中的嘍�@牆餼雋慫塹鬧丈澩笫隆K裕 斂豢湔諾乃擔 秸  屑負趺扛鱸露加行律鏨br />
    不過,蔡道還是做出了一個規定,就是凡是女孩子,必須十六歲才能嫁人。這當然與華夏的傳統習俗不相符,其實,蔡道本來考慮把這年齡延遲的到十八歲,最終還是妥協了。因為,這些女孩子們自己也都急著嫁人。蔡道最後也只能放寬了這個限制。

    開始的時候,大家伙自然是非常不理解蔡道這小孩子所下的這個決定。

    不過,最終的結果還是讓大家心服口服。嚴格限定了女孩子出嫁的年齡之後,這是因為,近幾年,因為難產而死亡的孕婦已經在山寨之中絕跡了。

    開始的那幾年,死亡的孕婦大多數也都是山民當中,女孩子過早結婚釀成的惡果,畢竟古時候,只要女孩子出了天葵就可以嫁人,十四五歲實屬平常,有些人家甚至是十二三歲就把女孩嫁了出去。結果,蔡道所做的這個規定也漸漸擴散到了山民之中。

    難產這件事,千年之後都無法避免,可是,如果真得踫到了這種情況,在蔡道這里,起碼可以通過手術,來挽救孕婦,甚至是其腹中胎兒的性命。

    毫不夸張的說,如今,三條山脈之中,嬰兒的出生率、孕婦和小孩子的存活率在元佑三年開始就已經大大的超過了汴梁城的水平。這也導致了一個後果,緣山各路的凡是逃荒的百姓,居然開始逃到山中,而不是蜂擁向汴梁城而去。

    不是他們不想去,而是各地的官府自從有了元豐八年那次的教訓之後,對于地區出現自然災害的各州各縣都極力的封堵這些災民們的去路。

    被逼無奈之下,這些百姓只好投奔上山,特別是河東路的百姓,逃到山中的人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習慣了,而且,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了。

    不過,蔡道考慮過這個年代山中的負荷能力太弱,他還是將大多數逃難而來的民眾遷移去了夷洲島那里。

    順著從大遼國買下來的那條生命通道,這八年里,蔡道已經通過海路運出了幾十萬各路的百姓。其中,光是河東路一路,就運出了超過十萬名百姓。

    還有,大宋境內的河北諸路、山東諸路,甚至是遼國的幽州地區,都有大部分的百姓被運走。

    蔡道在運送這些投奔自己災民的時候,是采取小規模,多頻次的方法,加大力度遷徙以上四地的百姓。

    對于這一點來說,大宋境內的河北諸路、山東諸路,以及遼國的幽州地區的地方官感覺並不是太明顯,畢竟漢人的習慣還是重土輕遷,但凡是能夠活下去的人家,誰又願意離開故土呢?

    所以,三地流失的百姓並不是太多。

    可是,整個河東路,甚至包括河中府,都感到了寒冬將至了。

    原因很簡單,隨著底層百姓逐漸流逝,地主們漸漸發現,他們自己的土地倒是多了起來,可是,整個河東路能夠雇佣到的佃戶卻是越來越少,而且,成本也是越來越高。

    那些有官府背景的世家大族還好一些,畢竟,即便少了那些佃戶,他們還可以買通當地方的官府,利用各地的廂軍來替自己家種地,雖然成本的確是比往年貴了不少,不過,因為之前蔡道建議宋神宗推廣的那個藏富于民計劃,這些大地主各個家中都有了很多耕牛,所以,需要的人力也就相應的會少一些,且耕種土地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可那些沒有什麼背景的中小地主和商人們可就苦了。能夠招募到的佃戶是越來越少,成本卻每年都在激增,那些佃戶也都突然學得精明了,根本就不會和地主們簽下死契,或者超過三年的租約,甚至到了後來,有得佃戶甚至會和主家一年一簽。

    而那些簽了死契的佃戶,更是干脆,他們舉家都逃到了山中,連自己種的莊稼都不要了。

    所以,隨之時間的推移,整個河東路因為缺少足夠的勞動力,因此而破產的中小地主越來越多,沒有足夠的佃戶,田地越多,虧的越多。而在破產的人家當中,那些沒有官身的人家就佔了絕大多數。這是因為他們也要繳稅的。

    惡性循環之下,整個河東路和河中府,在範祖禹和他的繼任者上任之後,稅收額銳減,也導致這兩個地方的官員在磨勘的時候,幾乎都被評了下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奸臣世家》,方便以後閱讀奸臣世家第391 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麼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奸臣世家第391 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麼2並對奸臣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