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世
秋瑩家里的人並不多,倪安東只娶了兩房,原配妻子就是秋瑩的娘,是如今卸甲歸田的大將軍張衡張衍嶺之女,名叫張菁。當初她因執意要嫁給當年科舉中得了第七名的倪安東,而與家人斷絕了關系。
倪安東與張箐成親兩年後,也就是二夫人進門以後,大夫人的身體慢慢變差,後來達到病入膏肓的地步,直至秋瑩五歲的時候撒手而去。
二夫人何婉寧,就是大姐秋淑和哥哥秋景的娘,是倪安東在麗水城做縣令時,一次微服私訪,途經荒山被強盜所截,差點送了命,後來被何婉寧的哥哥所救。救命之恩,倪安東自是要相報,當倪縣令提及要報達時,對方也沒有別的要求,只是想把妹妹何婉寧許配給他。那時候倪安東已經和妻子張菁結婚,倪縣令想以有妻為由拒絕,無奈何家的人說不在意此事,做個妾也行,沒辦法,倪安東為報答救命之恩,只好硬著頭皮娶了何婉寧。
原來倪安東夫妻兩個關系很好,成親以來都沒紅過臉。
等到倪安東私訪結束,把新娶的何家小姐帶回家後,倪家的上下都炸開鍋了,原以為老爺對夫人疼愛有加,沒想到出去沒幾天就又帶回來一個小的,家人們明面不說,背後里議論,說倪安東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因為老的家人都知道夫人張菁為嫁給他與娘家斷絕關系的事情。
張菁經過家人的通報來到廳里,她是最後一個得知老爺帶回一個小妾來,可她的表現得讓眾人不得不佩服。經老爺介紹後,何婉寧站起身來就要行跪拜之禮,可大夫人面上沒有表現出一點的不開心,張箐非但沒有讓何婉寧行禮,反而對著何婉寧深施一禮,借此表達對夫君救命之恩的深深謝意。
此後的日子里大家相處的也不錯,張菁凡事都以何婉寧為先,處處能讓則讓,從不以大自居。後來何婉寧懷孕,兩年內先後生了大女兒倪秋淑和兒子倪秋景,嫡妻張菁才有了身孕。可自打生下二小姐秋瑩後,張箐的身體每況愈下,幾年來一直用藥維持著,熬到了秋瑩五歲時帶著不舍離開人世。那個時候秋瑩還小,只是依稀記得娘親每每看她時,那不舍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模樣,只是現在十四歲了,她也沒想通那時娘想對自己說什麼。
後來二夫人本想請求老爺將她抬為平妻,但老夫人和倪安東均不提及此事,每每二夫人借題想往此事上聊時,都被老夫從或是老爺將話題轉移了,二夫人感覺他們每個人都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何婉寧她們母女心里一直不平衡,因此才千方百計的要害秋瑩。她們認為︰只要秋瑩死了,老爺無論如何也一定會把何婉寧抬為平妻,屆時秋淑和秋景也會成為朝庭五品大員倪知府的嫡女和嫡子,之後兩個孩子的地位和婚事就會完全不同了。
大哥秋景雖是二夫人所生,但品性善良,是個俠義之人。對于同父異母又相當羸弱的秋瑩愛護有加。正是由于他的時刻庇護,使秋瑩免受了不少的苦。因為他深知母親和姐姐不喜歡這個妹妹,而且經常刁難,因此他在家里留了眼線,時刻留意妹妹的處境,這也是每逢秋瑩有難的時候,大少爺及時出現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大哥秋景的屢次解圍,為後來倪安東一家受難時秋瑩挺身相救種下了善因。
原來的秋瑩也是知書達理,滿腹經倫之人。只因家和萬事興的愚念,對于二娘和大姐的屢次欺壓都息事寧人,她不想因為自己而讓家里不睦,成為鄰里議論的焦點。因為這樣,她和丫鬟 兒的身上時常會增加一些新的傷痕,也正是她這種委曲求全的想法,使得自己年紀輕輕就斷送了性命。
其實後院之事,倪安東不是不知道,不過他生性軟弱,算是個妻管嚴。此外他也擔心因家事而影響了官運,所以好多事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這也正是他的嫡妻、張箐的父親,大將軍張衡看透了倪安東的品性,當初不同意將女兒嫁于他的原因。
時值今日,真正沒有良心的人就是秋瑩這個名譽上的爹了。府里請來教書先生,教孩子們寫字、讀書;請來琴棋書畫的先生教孩子們各項技能。他這個爹從不會考慮秋瑩年齡小,是否跟得上先生們每日所教的進度,用他的話說就是,跟的上就學,跟不上就不學,女孩子學那麼多也沒什麼用。反正是不會給她另請先生的。因為這個孩子平時不愛言語,所以老夫人和倪知府都不待見她。爹爹的冷漠,祖母的淡然,使得五歲的秋瑩早早就懂得了人情事故
家里的老太君,倪安東的娘,年輕守寡,苦了大半輩子,兒子三十多了好不容易才中了皇榜,並且娶了妻,封了官,如今漸漸過上了好日子,所以農村出身的她也沒有什麼要求,只要能保住兒子的官位,就會保她自己一生無憂。因此她除了對兒子特別上心以外,其他的人和事都漠不關心。
娶張菁的時候,他們娘倆都覺得對不起人家,因為當初執意要嫁給一無錢二無權的他,張菁最後與家里斷決了關系,他們也曾發誓此生不負張菁。
可事事難料,一方面是由于張菁結婚二年多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何家的救命之恩,所以當兒子把小妾何婉寧帶回來後,老太太沒有過多的干預,而是默許了兒子的做法。此後由于何婉寧的百般手段,他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漸漸地老太太和倪安東對原配妻子張菁也日益冷淡,那時,無助的張菁白天強言歡笑,夜晚常常以淚洗面。
沒有人跟張菁詳談過她當初毅然決然的出嫁,後來是否後悔選擇這樣的夫君。不過秋瑩心想,她的娘一定後悔了,因為她從老的家人那里斷斷續續听來了不少關于娘親的傳說︰有的說娘親經常一個人的時候偷偷流淚;也有的人說,她看到過二夫人的貼身丫鬟不只一次動過大夫人的藥;從秋瑩近一個月的觀察,從他對他的母親、二夫人、大哥、大姐和自己的態度來看,相對已去的張菁和如今的秋瑩而言,倪安東並不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當然,也不會是一個好的父親;至于他為什麼會做個好官?秋瑩想︰或許是他時運好,進了皇榜,殿試時被皇帝看中;也或許是因為愚忠和愚孝成全了他。此外,秋瑩還有所懷疑,當初娘親的病和離世是不是跟二夫人也有關系?只是此事毫無查證!
如今秋瑩雖已年滿十四歲,雖然算是個才女,琴棋書畫和女紅也都樣樣精通,但是外人並不知情,雪城里家喻戶曉的是知府大人的大小姐倪秋淑,她是倪知府的掌上明珠,不但人長的漂亮,還是個才女。
雪城里一有什麼詩友會之類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的機會,倪家也只是讓大小姐和大少爺參加,有一次大少爺秋景因為要帶秋瑩去被二夫人發現,把他關在祠堂里一天一夜,後來秋瑩也知趣,凡事都避開,從不參與。但她還是沒有躲過命運的作弄,最終死在了二夫人和大小姐的手上。
因林穎靈魂的到來,秋瑩才得已續命。林穎在心里默默地發誓,一定要替秋瑩報仇,讓那些欺負過秋瑩的人得到報應,自己則代替秋瑩開心快樂地活著,在秋瑩接下來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記憶,這樣也不枉來自幾千年後的她此次的古代之旅。
為此,她暗暗留意,想尋找個合適的理由脫離這個沒有關愛的家。與其生活在這里受人排擠、陷害,整日里打足了精神嚴陣以待,不如重新去尋找適合自己生活的那一片天空,無憂無慮地過日子。
她堅信,憑借自已的外科本領和二十一世紀的知識和智商,雖然不能像中描述的那樣,混的風聲水起,但是養活自己倒是沒有問題的。她也暗自慶幸沒有像其他里的女主角一樣,穿越過來不是某個不受寵王爺的新嫁娘就是某個一手遮天的皇子或將軍的下堂妃,還好,她不用整日活在勾心斗角這中,也用為此再鬧個休夫之舉。
主意一打定,她就開始規劃未來︰酒樓、賭場、妓院這些賺錢的買賣不能開,自己沒那個本事;種田、養豬這些發家致富的事兒也跟她沒有緣分,因為她有那個心,沒那份力!醫館倒是可以開,但是自己只會外科,可這是古代,崇尚的是中醫,那可是老祖宗發明的,上下五千年都久盛不衰的國萃呀!自己不會中醫,醫館怎麼開呢?總不能掛個牌子說本醫館只收受外傷的人,其余的病不看吧!唉,這些還真需要從長計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