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蕭  是誰?
    大唐的官員們誰人不知蕭  的身家背景,更為榮耀的是,秦王錢二十四款不同的一錢銀幣當中,就是蕭  的頭像,這是何等的榮耀呀。
    外邦的使節們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知道,這是一位國相,大唐三省六部,六部官員在他們眼中就是極大的高官了,而三省才是大唐權力的核心。這樣一位核心的人物,因為在報紙上寫了一份不當的言論,以一個從二品下的高位,貶到了從九品下小官。
    絕對是一貶到底。
    站在朝堂之上的蕭  緊緊的咬著嘴唇,大步走到大殿中,施禮,謝恩,然後高高的抬起頭︰“聖上,臣之言句句發自肺腑,臣之心蒼天可鑒!”
    “蕭  ,限你三日之是赴任,去吧!”李二揮了揮手,有任何的話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蕭  說了。
    蕭  氣的直哆嗦,什麼也沒有再說,將自己的官印交出之後,大步出殿。
    能看懂這一幕的,都沒有去看蕭  ,不懂這其中關鍵的都注視著蕭  離開了正殿。
    “各邦使節獻禮!”禮部官員在正殿門前高喊一聲,外面自然有禮部的官員負責引路,誰先進,誰後進也是有順序的,不可能讓這麼多人一窩蜂的涌進來。
    第一個進來的是契丹王,而不是契丹使節。
    或者說,因為來使的人級別高,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位。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契丹一族過去一年時間為大唐作的事情多,所以排在了第一位。
    “祝賀大唐萬年,大唐皇帝……”契丹王足足念了上千字的廢話,然後才到了正題,他沒有讓手下人去念,而是自己親自念道︰“我契丹獻上良馬一萬匹、人參五百擔、上等貂皮一千張、熊皮十張、純白色虎皮一張。”
    好貴重的禮物呀。契丹人會不會是把家底都翻空了吧。
    可惜,這僅僅是李元興一個人的想法,人參用擔來計算,五百擔人參,就是五萬斤,放在後世的現代,這種純野山參五萬斤,絕對不比黃金便宜。
    但是在大唐,世家們還不放在眼中,自從他們佔據了遼東之後,隨便一座山就有上萬斤的野山參,而且在計算的時候,百年的人參十株就算一擔,這是為了核價方便。所以五百擔人參,如果全是頂級貨,比如千年人參的話。
    那麼,也就是幾筐。
    李二開口道謝,然後對李元興說道︰“五郎以為如何回禮?”
    “二等精鋼一萬斤,賜馬鐵十萬斤,白麻一萬,錦一千。皇兄以為如何?”李元興與李二事先有過商量,也有過大概的數字。只是認為對方這五百擔人參,實在是超出想像了,所以把馬鐵增加了一倍。
    馬鐵,就是馬蹄鐵。
    事實上這個已經不算是秘密了,戰場之上大唐有馬匹跑丟,後來與契丹人合作等,也已經傳了出去。
    可這一傳,卻是壞事變好事。
    周圍各邦對鐵的需求量更大了。
    特別是北方各民族,他們有多少匹馬呀,需要多少斤鐵呀。
    李二在這個時候,為了顯示大唐皇帝的威嚴,自然會有所增加︰“朕以為,再加彩虹錦十匹,雲錦一匹。大唐皇家學院,給予契丹一族,三百名學子入學資格,其中一成費用全免。”
    “謝大唐皇帝陛下!”契丹王滿心歡喜的謝恩。
    這個數據很快就傳了出去。
    先不按長安市價的銀錢計算,只按物品的珍貴程度,換算到各邦國原產地去。大唐給契丹人的是,是契丹獻禮的十倍,至少是十倍了。一匹馬才值多少錢,放在契丹那里不過幾貫錢,放在長安,十貫是普通市價,二十貫是好馬,寶馬自然是另算的。
    那一萬斤精鋼,就遠超這一萬匹馬的價值了。
    因為秦王的二等精鋼,一斤就是用鐵鋼混合鑄法,少則兩把鋼刀,多則五把鋼刀。而且這還是上等刀,放在長安也要二貫一把,放在契丹那里,何止十貫的好刀。
    契丹王滿情心喜的退了出去,他心里明白,這是半年來為大唐出戰,打的好,這才有這些回禮。
    接下來第二位是回紇的使節。
    回紇使節選在第二位,一來是因為他們眼下是北方草原最大的勢力,二來因為他們也是在北方草原與大唐關系最為親密的一支。
    “祝賀大唐萬年、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回紇使節的贊詞並不算長,禮單卻是更為的普通,無非在就是多少只羊,多少匹馬之類的。草原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珍貴的禮物,寶石之類,也多是從西域交易過來的。
    李二又一次示意讓李元興來說禮物。
    李元興向前一步︰“給你們的回紇的禮物,就一樣吧。明年起你的羊奶、羊毛收購量加一倍,收購價加一成半!”
    “謝,謝秦王殿下。不,謝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
    回紇使節興奮的已經有些語無綸次了。
    李二身為皇帝,自然還是要加禮的︰“朕再賜你們回紇,馬鐵一萬斤,雪鹽千斤,並特許每年可交易雪鹽萬斤。大唐皇家學院入學三百人。免費一成!”
    “謝大唐皇帝陛下,謝大唐秦王殿下!”
    听起來,回紇的似乎在價值上少了契丹人,但回紇的卻是一個長期的買賣,今年增加了明年還會增加,這是遠利,契丹人只是一次性得到的多了一些罷了。
    更何況,契丹人出了是戰馬,回紇人只有一千匹馬,多是些不值錢的羊。
    第三個,則論到西突厥,無論怎麼說,西突厥也是大唐周邊眼下最大的勢力了。
    至少吐番與吐谷渾沒有派人來之前,西突厥就是最大的。
    接下來第四個就是高句麗了。
    眼看著西突厥使節帶著一臉的興奮進入在大殿之中。
    這也讓高句麗使節團這會的心情卻是在忐忑不安之中。
    大唐已經有重量級的臣子喊出誓不與高句麗結盟這麼一說,雖然大唐皇帝貶了這個臣子,可不代表其他的臣子沒有同樣的心思。
    眼下,看頭兩家的禮物,自家的禮物雖然不算輕,但想要回遼城與建安,卻是遠遠不夠的。原本高句麗王室認為,他們這樣的禮物,至少也是其他各邦的十倍,甚至于更多,可眼下看來,只是勉強高于回紇人,還低于契丹人。
    “尊貴的……”西突厥這一次來,有著和親的心思,禮物是相當的重呀。
    在念過足有三千字的贊美之詞後,西突厥人開始亮禮單。
    “兩萬匹良馬,兩萬斤黃金,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很簡單,卻有著巨大的沖擊力。那西突厥使節直接叫人把寶石抬了上來,上各色的寶石,最小的一塊也有拇指大小,這一箱放在後世的現代,李元興都不敢算了,這個價值大到嚇死人。
    好在西突厥人還沒有發現和田玉,否則……
    李元興心中震驚呀,原本歷史上,西突厥為了和親,是良民一萬,黃金一萬。現在的數量加了一倍,而且還有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這些東西,都是作不得假的,奴隸十萬李元興已經知道,雖然沒有完全的運來長安,但最多再有十半個月,這些馬,還有奴隸就會進入長安城。已經進了大唐國界的東西,是絕對不能再出去的。
    李二也是嚇了一跳,這個禮要如何回呀。
    如果對方是來和親的,這個要如何拒絕。
    李元興深吸一口氣,好在他得到李孝恭事先的信件,知道西突厥運了大量的馬匹還有奴隸過來,否則這麼重的東西,光是回禮就讓大唐吃虧到姥姥家了。
    “西突厥的誠意本王看到了,來人,將本王準備的七號、十三號、二十一號、三件禮物抬上來。”李元興在皇宮之中堆了不少的東西,就是為了應付這樣的情況的。有些邦國可以給些非常實惠的,比如契丹、回紇。
    但西突厥,李元興不會,至少不能全部給這些實惠的東西。
    三個號的禮物,一共是三只箱子。其中一只箱子有十米長,是一百個禁軍抬入大殿的。
    “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貴使將這些漂亮的寶石一樣。”
    “謝尊貴的秦王殿下!”西突厥人明白,在這里提出和親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是增加兩國之間的善意。大多數西突厥貴族都認為,和親的目的只是為了增加兩國的情誼,只有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純粹是為了女人。
    第一箱打開,一箱九層,每層一個木盒。
    有小太監當著所有人的面,將木盒全部打開。
    “啊……”整個大殿上無論是大唐的臣子,還是西突厥的使節都不由的驚呼了一聲。
    盒子之中什麼?
    九盤,每盆八十顆珍珠,清一色一厘米直徑的,這對于大唐的人而言,這樣大小的已經是珍寶了。更何況,每盤八十一顆大小完全一致。更為驚人的是,九盤九種顏色,這一箱放在長安城當中,以珍珠的重量計,值二十倍黃金的價值,而且是有價無市。
    試問,誰會拿這樣的東西出來交易。
    “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請允許小臣在殿外展示大唐的回禮。”
    “準許!”李二暗贊,這使節很有眼色呀,這種時候自然要向雙方都有面子的。(未完待續。請搜索  天文𡦀,小說更好更新更快!)(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