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前隋為何會敗給高句麗?
    大唐的百姓在問,大唐的名士們在瘋狂的查閱著史料,大唐的官員們在反思,大唐的將軍們只要不當職就往兵部涌,他們需要找到志同道和的人去講一講自己心中的想法。
    使館區,有一共五間使館。這都是與大唐關系極好的盟友。
    使館區之中,回紇駐長安使節設宴,請四個鄰居赴宴,不為喝酒,只是為了在一起討論這大唐報上的驚人的新聞。
    相比起這兩處的平靜,迎賓苑之中卻安靜的可怕。
    百濟使節的事情辦的很順利,完全和他的心意,臉上帶著笑容回到迎賓苑。可一進自己的院子,卻是看到所有人都陰沉著臉。
    一份報紙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大唐報,大唐官方的報紙,頭版整版只印著一個話題。
    前隋為何會敗給高句麗?
    能作使節的人至少也是有官場經驗的,他可能會陷入更高明之人的圈套,但卻不會看不清形勢,在這個時候大唐官方的報紙上出了這麼一條論政,這就代表著大唐官方的態度。
    此時,大唐與高句麗僅僅是停戰,並沒有真正開始和談。
    更不要提什麼盟約了。
    想想不太對勁,百濟使節拿著報紙就去找高句麗使節了。
    高句麗使節房中坐著六個人,一位是高句麗使節崔太大兄,另一位是副使節,將軍乙支文德。還有一位是年輕的書吏,擁有極高家族地位的淵蓋甦文。
    然後是高昌的正使,以及高昌的一位隨行武將。
    最後一個人。卻是西突厥使節團的一位老書吏。在高句麗使節介紹的時候,只說這位是西突厥的機密書吏,正好過來送材料,閑聊幾句報紙上的趣事。
    閑聊,扯你的蛋閑聊。
    百濟的使節當真有一種想把報紙塞進高句麗使節嘴里的沖動。
    這個時候。一個西突厥的書吏官有什麼資格坐在這里,這人的身份怕是極不普通。
    這個老書吏是誰。
    其實他只有四十多歲,正當壯年,這次來長安就是想暗中的看一看長安。他名為阿史那泥孰,是草原上的貴族,是一部的可汗。
    上次西突厥來史。有一件大事沒有辦成。
    這一次,西突厥大可汗,統葉護大可汗再一次派出使者,送來了黃金一萬斤,良馬五千匹。再一次準備向大唐提出和親的要求。
    西突厥各部落不敢反抗過于自負的統葉護,泥孰就打扮成一個老年書吏。一起來了長安。
    “今天的報紙上,這事情倒是古怪!”百濟使節心中雖然不快,可語氣依然很是平靜,坐下之後,將報紙放在了手邊的桌上。
    “我大高句麗,是如何打敗大隋的,這樣的問題還需要討論嗎?”乙支文德冷笑著。
    “前隋是自敗。”淵蓋甦文輕聲的說了一句。
    他雖然只是一個書吏。可家族勢力大,他又是嫡子,他的父親此時的職務在高句麗相當于大唐的國相,也就是房玄  這樣的身份。
    “笑話,我大高句麗勇士,以一敵十!”
    “遼城與建安駐軍三萬多人,再加上援兵五萬。唐軍不過兩萬人,再加上    與契丹的兵馬,兩城逃回去的軍士不到一千人,大唐多了近七萬我高麗句軍奴。還有二十多萬百姓,按以一敵十計算,我大高句麗應該可以對付唐軍八十萬人才對!”
    淵蓋甦文冷著臉,一字一句的說著。
    “好了,討論這些過去的事情有什麼意思。要是有興趣的話,看看長安各報紙上會有什麼有趣的文章。本使只是想知道,大唐這麼作,是什麼意思?”
    “他們是想找回一些面子,以方便在談判之時向我大高句麗施壓!”乙支文德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就是淵蓋甦文也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最大。
    高句麗使節又問道︰“應當如何應付!”
    “如果其他各國使節有寫文章,我們也可以寫一份。不過我更害怕的,不是大唐的施壓。而是他們非常認真了分析了我們大高句麗與大隋的戰爭,找出了戰爭雙方的弱點,以及針對我大高句麗的戰術。”
    說這里,淵蓋甦文站了起來,語氣極是沉重︰“大唐秦王,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人!”
    這是一句廢話,至少百濟的使節就是這樣認為的。
    大唐周邊各國,大唐內部所階層,誰不知道大唐秦王可怕。
    就是契丹、    與大唐結盟的時候,都公開的加上了一條,大唐秦王如果巡邊,只要接近契丹或者是    的領土,事先一定要有正式的通知,還需要有停留的時間,以及巡游的路線。
    就是盟友都害怕,何況是敵人。
    唯一從這句話之中听出另一種味道的,就是泥孰了。
    在他的耳朵里,這句話代表著一種暗示。在草原上,有著許多的可汗,可比如西突厥卻有著一個大可汗,這個大可汗是所有部落的統領。
    東突厥的大可汗頡利可汗現在就被囚禁在長安城中。
    東突厥已經不再有大可汗了。
    而大唐秦王的可怕在于,他似乎是想讓大唐成為天下所有邦國的可汗,任何不服的,打到你服氣為止。
    突厥一戰放過不提。
    現在整個東突厥各部落那一家不看著大唐的臉色在過日子。而半島三國的戰爭,大唐出面調解,高句麗不听調解,直接被打下兩城,名義是教訓,卻是為大唐日後對高句麗出兵放了一個橋頭堡。
    “我年齡大了,原本已經是不參與政務,此事尚需要關注。告退!”泥孰準備離開了,他並沒有在高句麗、高昌、百濟人身上看到結盟的可能,不是因為誠意,而是因為這三國都太傻。
    高句麗使節親自送到外面,他是知道泥孰身份的。在門外,他說道︰“如果有可能,我高句麗希望得到一萬匹馬。”
    “馬有,但如何送到高句麗呢?”泥孰反問了一句。
    “如果我高句麗與大唐結盟,由唐商運輸就不會有問題!”
    “到時,一萬匹馬不是問題,價格到時再談不晚。”泥孰扶胸一禮後,帶著自己的手下離開了這個院子,他們西突厥住的地方離這個院子,走路也不過十分鐘,卻是非常近的。
    泥孰離開,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他身旁的年輕人這才輕聲問道︰“和高句麗人作這樣的交易,對我西突厥沒有半點好處。”
    “沒機會交易的,倒是你,力爭進入大唐皇家學院。在長安你可以學到在草原上一生也學不到的東西,想成為王者,首先要知道什麼才是王者,空有一身武力,你也僅僅只是一個將軍,甚至只是一個士兵!”
    泥孰的話,年輕人還算是听進去了。
    高句麗使節的客廳之中,高句麗使節的臉沉了下來︰“我們高句麗必須和大唐結盟,來換取至少三年的時間。”
    高昌使節也說道︰“我們高昌也必須結盟,伊吾那里唐軍駐兵,如果不是有吐谷渾在後面撐著,我大高昌城怕是就被伊吾人佔了,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如果再進一步的話,他們只要讓大唐幫助出兵,吐谷渾也怕!”
    “好好讀一讀報紙,看看能否找出什麼機會!”高句麗使節這個提議還是非常不錯的。
    “應該去市集上收購之前的報紙,听聞許多長安富貴人家都有報室,特別是大唐報這個官方報紙,還有長安報這個民間第一報,都會完整的收藏起來,隨時可以翻閱的。”很顯然,淵蓋甦文已經作了非常詳細的了解。
    高句麗使節揮了揮手︰“你去領價值百貫的禮品,再領金葉一百,去吧!”
    高句麗的金葉算是貴族貨幣,用的是發白的六成金,象柳葉一樣非常小的一片。在高句麗這樣的一片金葉可以買到糧食大約三十斗。
    以高句麗的物價,再折算大唐的米價,差不多就是五百多文的價值。
    在長安,這樣的金葉並不算是貨幣,但可以交易。
    淵蓋甦文出去了,他也想與長安的名士有一些交流,特別是皇家學院那里,有著無數優秀的年輕人正在考試,能在這里听名士講課,必然是一種學習的機會。
    先是鴻臚寺去打听,在那一個富足之用,可以看到全套的報紙。
    鴻臚寺當職的人卻是對這個問題極是意外,可一想對方是高句麗人,還是開口解釋道︰“在長安原西市的地方,新建一座宏文館。內設書庫、書房、書室、書茶廳等。那里有書三萬多冊,更是有報紙區,內有自報紙發行以來,所有的報紙百份留檔,只需要交上押金,辦理讀書證,就可以在書室,或者是書茶廳讀書。”
    “不知道需要多少押金,那書房卻是作何用?”
    “押金最少的一百文,丙等。可借閱報紙、普通書籍。最高的押金八百貫,為甲等。可借閱孤本、名貼、名畫觀賞。書房就是供客人抄寫孤本,或者是臨摹名畫字帖所用,費用極高,一天要六十文錢,所需要的紙張墨印等物,還要另行收費。”
    听鴻臚寺的當職小吏這麼一說。
    淵蓋甦文當真是非常的佩服與羨慕。
    要知道在高句麗,想看到孤本,名畫之類,只有去求書畫的主人。有時候求上幾年,都未必能夠得到同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