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洛陽,屈突通還是暈迷當中,用現代醫學來講,就是糖尿病引起了的腎衰,進而再進一步出現了一些並發癥,身體各器官衰竭的問題。
    腦供血不足等一系列原因,暈迷不醒。
    李元興的隊伍清一色全騎兵,但卻沒有雙馬配置,多余的馬匹要留下運送物資的。
    一天一百六十里,其中大約有一半路程是牽著馬步行的,李元興知道自己的近衛軍可以走的更多,但只有一馬的情況下,必須要考慮保證馬力,還是人力。
    在李元興當晚扎營的時候,涇河碼頭上已經開始裝船。
    剛剛從遼東趕回長安的魏征沒有休息,就站在涇河碼頭上。站在魏征旁邊的是崔君肅。
    “魏長史,河南道並沒有加急公文過來,那就是說,黃河還沒有決口。聖上這一次似乎並沒有問天自責的意思,某的意思是,如果這一次黃河真的決口了,聖上與秦王不等于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嗎?”
    魏征不動聲色反問了一句︰“在殿下到洛陽之前,還是之後?”
    “之前好說,沒有及時趕到。之後就不好說,秦王殿下在朝堂之中豎敵太多,劉政會那老不死的東西已經在聯合許多被趕回家的老貨們,這個機會他們不會錯過,某的意思是,魏長史還是要當心。”
    “多謝提醒,只是他們會搞什麼?”魏征反問了一句。
    “明著不敢胡來,但暗地里,某以為他們會收集一些證據,先反駁了秦王的名聲,此次秦王要戰天災,聖上都自言,此話他都不敢說。勝則罷,輸也好說,只少有戰,但就怕這個過程中,有什麼話頭。”
    崔君肅把話都點到這份上了,魏征要是不明白,他也不配成為貞觀能臣了。
    秦瓊,這個時候,就需要秦瓊的力量了。
    李靖還在遼東沒有歸來,因為突發事件,換防之事還要推後了。
    “那某去一次長安,這里有勞尚書!”
    “今晚,十萬麻袋,一萬鐵鍬,一定會起運!”崔君肅與魏征相互施了一禮,魏征要過一匹馬,飛馬向長安城而去。
    崔君肅想到的,李二早就想到了,
    秦瓊在見魏征的時候,只給魏征看了一份密旨,來自大唐皇帝李二的密旨。
    “魏長史,聖上說了,自己的弟弟在前沖鋒,作兄長的自然要把家里的事情辦好。”秦瓊的話語之中有著一絲殺氣,秦瓊不害怕這種爭斗,他身上百多處傷口就是自己的盾牌,大唐朝廷上下,誰敢攻擊自己。
    第三天午時,李元興趕到了洛陽城。
    “殿下,洛陽城就在眼前。我等已經查明,屈老將軍所言之地在這里?似乎那里的官員與屈老將軍有過爭執。”有來接應的大唐帝國安全司官員給了李元興一份情報,李元興翻開一看,地點竟然是在三州交界處。
    鄭州、洛陽、許州,三地交界之處的縣上。
    上縣!正六品下的縣令級別,這就代表著這個縣的產出,人口,稅收都非常高。
    “老孫,帶兩人入城,屈老將軍的命要保下。”李元興對孫老道說道。
    “貧道盡力!”
    “屈突老將軍的命數看來過不了今年,多保一天算一天。順便問一問,他還有什麼沒有完成的心願,本王幫他完成了。”李元興聲音不大,孫老道听完只是點點頭,道了一聲道號後,帶著兩個得力的助手進了洛陽城。
    秦王到了,屈突通的長子屈突壽已經接到了情報。
    五十多歲的他,帶著親兵就要出城,卻是他弟弟拉住︰“秦王殿下不入城,必是憐愛洛陽百姓。你現在提及父親之事,不好!”
    屈突壽用力一握拳頭,重重的砸在柱子上。
    “某不提,秦王殿下到,某不出迎就是大不敬!”
    “兄長切記,不可多提雜事!”
    (這里要說明一下,一直以為屈突通是姓屈的。今天又查了些資料,這位老將軍是復姓屈突,屈突為漢字復姓,沿自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一個外族姓氏,屬于鮮卑宇文部的庫莫奚族,與契丹同部。北魏孝文帝時曾將之改為屈姓,到西魏時又恢復為屈突氏。)
    屈突壽出城的時候,正好遇到孫老道進城。
    領著孫老道來了屈突通床前,孫老道一搭脈︰“準備老衣吧!”
    準備老衣,在唐長安的風俗當中,一語雙關。一則說,人已經支撐不住了,要在人死僵硬之前,換上壽衣。二是沖喜,古長安就是壽衣沖喜一說,買來沒有用上自然就是大喜了。
    “老神仙,已經準備好了。晚輩請教,秦王殿下怎麼說?”
    屈突壽算年齡,不比孫老道小,還能大上幾歲,卻自稱晚輩。這是對孫思邈的尊敬。
    “命數!”孫老道施了幾針後又說道︰“不能急著讓人醒了,調養幾日,三日後左右可醒。”
    听到這話,屈突壽一禮︰“某去見殿下!”
    屈突壽出城,李元興的隊伍已經繞過洛陽向孟縣前進,洛陽城與孟縣距離四十三里,孟縣屬于洛陽管理。
    就在李元興過洛陽的時候,突然大雨傾盆。
    “殿下,要不在洛陽休息一夜!”陸毛鋒在旁邊說道。
    “進!”李元興只說了一個字,陸毛鋒一咬牙向著隊伍大喊一聲︰“騎!速進!”下完令,然後對身旁的親衛說道︰“速去隊首,如果道路難行,改下馬步行。”
    冒著大雨,李元興的隊伍繼續前進。
    走了不到十里多遠,李元興的馬車車輪陷在泥里,眾親衛下馬要來抬車,李元興在馬車上站了起來︰“給本王備馬。”
    春雨貴如油,可雨太多,這就是災了。
    李元興剛剛騎上馬,一小隊騎士趕到︰“殿下,有急報!”
    “講!”李元興的體力遠不如整天操練的軍士們,更何況是秦王近王軍又是唐軍精銳中的精銳。李元興能少說一個字,就少說一個字,能保存一份體力,就保存一份體力。
    “殿下,有人誤導了我們的情報。許州那里的是出了水災,但卻是極小。百十人堵了堤就擋住了水,淹了百十畝田,根本就不是個事。孟縣那里,也有一區河堤出了問題,但同樣不是大問題。”
    “情報是屈突通手下的人送來的,會有誤?”李元興有些不解了。
    “殿下,我們收到這個!”雷騎的軍士將一個竹筒交給了李元興。
    李元興打開一看,卻是吉縣縣令的手書。
    “好,竟然連本王都不放在眼中,不是孟縣,而是孟津縣!”李元興氣的臉色發白,僅僅一字之差,相距就是幾十里。
    孟縣在洛陽東四十三里,孟津縣則在洛陽以北不到二十里。
    “改道,孟津縣。速叫阿史那杜爾重點巡察,調各縣民夫作好準備。”李元興快速的下令,然後翻身上馬,命令加快行軍速度。
    李元興的隊伍繞了一個大圈,剛剛來到靠近黃河邊的一個小鎮。一聲炸雷在空中響起,雨更大了,低處的路都已經無法行進,李元興被幾個親衛拉著,拖著,上了一處高地,只看著低處的路已經被水完全淹沒了。
    又是一聲炸雷響聲,雨如瓢潑!
    “陸毛鋒,我要情報。”李元興大喊一聲。陸毛鋒應聲帶人就往下跑。
    天庭沒有憐憫過百姓嗎?這豪雨難道真的要讓河南變成一片汪洋嗎?李元興的心揪住了,人力真的沒有辦法勝天嗎?
    在李元興揪心的時候,一處河堤垮了,從決口處,水蜂涌而出,讓決口瞬間就達到了十五丈,一個身穿九口官員的老者 通一下就跪在地上,指著天空怒號著︰“蒼天,你難道就不開眼嗎?”
    幾個民夫拉起這個九品小官就要逃,數百人已經扔掉了工具。
    河工們知道決題代表著什麼?
    “秦王殿下令,戰天災!”一個黑影似從天而降,只見數千身穿軍甲的精壯漢子扛著大石塊,巨石飛奔而來,一根長達一丈的,一抱粗的尖頭巨木從河堤上豎著落下河中,接而連三的木頭排列著落下。
    洪水的力量是巨大的,眼看著這些木頭就要被沖走,為首那精壯漢子怪號一聲跳入水中,硬是以一已之力扛住兩根要被沖走的木頭。
    “戰天災!”
    數百軍士沖入水中,頂住了那些木頭,更多的軍士將石塊就往水中扔。
    “別,別扔,那樣扔不行!”九品小官大叫著。
    逃跑的河工們又回來了,數千的麻袋裝著碎石很有技巧的開始往水中扔,可河中的臣浪卻一浪接一浪的打了過來。軍士們咬牙頂著木樁,寸步不退。
    此時,李元興已經接到了報告︰“殿下,河堤垮了。足有十五丈!阿史那將軍已經帶人在堤上了。”
    河堤一但決堤,那就是連綿不斷的決堤,洪水將一泄千里,神仙也難擋了。
    李元興的心沉下來了。
    屈突壽這時帶人趕到,見完禮後,李元興立即說道︰“不管你帶了多少人,扔下鎧甲兵器,立即趕到堤上去。”
    “得令!”屈空壽沒有半句廢話,立即帶人就跟著李元興的親衛跑著向河堤而去。
    這個時候,距離那處決堤之外,大約半里遠的一處,又有河堤開始滲水!(未完待續。請搜索  天文𡦀,小說更好更新更快!)(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