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

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頭與水 本章︰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

    ,最快更新千山記 !

    說來胡太後也不知什麼毛病,宮里宮外多少人要巴結奉承她,滿嘴的好話說不盡的討好她,偏生她老人家不愛理那些人。謝莫如從沒給過她好聲氣,她偏生就愛尋謝莫如的晦氣,這要是能尋得著謝莫如的不是也還好說,無非是太後娘娘訓導閩王妃罷了。偏生沒一次能尋得著謝莫如的不是,謝莫如向來說得出話,甭管胡太後說她啥,她都能把胡太後噎個半死。

    然後,胡太後臉面叫謝莫如剝光,這也就消停了。

    胡太後與閨女文康長公主抱怨,“越發不像話了,竟說我偏心眼兒,你說說,這是能跟哀家說的話不”簡直無法無天

    文康長公主就事論事道,“老六打媳婦的事,原就是老六的不對,母後就是心里偏著孫子,面兒上也別太顯出來。這麼些皇子妃見天兒的進宮孝順您老人家,您還說老六有理不成”凡事得講個理

    “我沒說老六對,老六辦的事,我也惱怒的很,咱們皇家,何嘗不疼媳婦了”胡太後氣道,“我是說老五家做嫂子的,怎好同小叔子動手難道,這還有理了”

    “那不是為了救老六媳婦麼”文康長公主道,“難不成看著老六媳婦挨打”

    “也不用看,攔下老六不就成了”

    長泰公主是文康長公主的佷女兼兒媳婦,文康長公主對內情知之甚清,道,“您以為長泰沒攔哪里攔得住”文康長公主對于六皇子打老婆的事也非常不滿,整個皇室就沒這樣丟臉的。文康長公主勸她娘,“您也是,總尋老五媳婦的不是做甚”

    胡太後理由充分的很,“她把老六打了個好歹,老六縱有不是,也是皇子,我還不能問一問了”

    文康長公主道,“是啊,最好叫老六把嫂子給打了,那才是體面,想必母後您也就不多問了。”

    這話正中胡太後心內所想,不過,縱使胡太後一向昏頭昏腦,也知這話是不能說的,道,“我可沒這麼說。”

    “這還用您老人家說出來麼,您就是這麼個意思,大家都看出來了。”文康長公主道,“您吶,就差幫著小叔子打嫂子了。我就奇了怪了,難道就老六是您孫子,老五就不是了您平時不挺待見老五的麼。”

    胡太後給閨女問的一時面兒上掛不住,遂惱羞成怒,“你這丫頭,你到底站哪邊兒的”

    文康長公主嘆,“甭管我佔哪邊兒,母後您別管這事兒,您就是管,也該多撫慰老六媳婦,別的事,叫皇兄處置。頂多是給老六求求情,您這沒來由的發作老五媳婦,那不是說老五媳婦替老六媳婦出頭出錯了”真是糊涂。

    胡太後挨了閨女一通抱怨,此方偃旗息鼓,最後到底嘟囔一句,“她是忒不像話,對哀家亦不大敬重。”

    “您總不佔理,還偏愛尋釁她,要擱我,我不喜歡誰,大不了不理,您不一樣,越不喜歡的越是要找她說話,自己反是不悅,您這是圖的什麼啊。”

    胡太後理直氣壯,“我就看不慣她那眼里沒人的樣她以為這皇家還是輔聖當權不成”明明現在都是哀家說了算,偏生這姓謝的還成天橫行霸道,還沒人敢惹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一想到這個,胡太後便一萬個不服。

    她做太後圖個啥,不就是圖個痛快麼。

    結果,就有人叫她不得痛快。

    胡太後這里滿腹怨氣,文康長公主听到她娘的理論簡直無語了,沉默片刻道,“現下不過皇兄暫留老五在帝都,待江南平定,她就會隨老五就藩,以後還能見幾回再者說了,輔聖姑媽難道就沒一點好處,人都去了,謝莫如既不姓穆也不姓方,您這是做什麼哪”

    明白人與糊涂人的差別是什麼無非是一個肯講理,一個不肯講理罷了。胡太後聞此言,轉頭就哭起來,一面用帕子拭淚抹眼楮,一面道,“哀家知道,你與你皇兄終究是輔聖養大的,你自來就親近她,我也曉得。”

    文康長公主頭疼,“這是哪輩子陳芝麻爛谷子的事,祖母過逝後,我們與母後也是賞見的,無非是各有宮室,未住在一處罷了。”

    胡太後突然又不哭了,她神一樣的邏輯突然發散起來,與文康長公主道,“以前人們都說她似輔聖,我近來很是想了想,倒覺著她不似輔聖,更似你皇祖母當年呢。”輔聖公主是個斯文人,婆婆世祖皇後那才是個母老虎,據說先帝都挨過她的耳光。當然,世祖皇後是先帝親娘,打也就打了。好在這種暴力因子沒有傳給先帝兄妹,可到了謝莫如這里,這種一言不合就能抽小叔子的行為,胡太後怎麼想都覺著像她婆婆。

    這麼一想,胡太後又道,“我早說,那丫頭生得像世祖皇後。”當初謝莫如初次進宮請安,可是把胡太後嚇個好歹,以為婆婆復生了呢。

    文康長公主對她娘這話倒是認同的,道,“我對皇祖母印象不深,不過,莫如不似輔聖姑媽這是真的。”完全不像,自相貌到性格,都不一樣。輔聖姑媽是個沉靜的人,從沒有出手打過誰,一般情況,都是直接叫人去死。像這種直接上手打架的事,輔聖姑媽完全做不出來。

    胡太後再次思維發散,“你說,會不會是你皇祖母轉世了呀”

    文康長公主︰

    胡太後與閨女神叨了半日,文康長公主覺著再跟她娘說話,她這日子都不能過了。

    文康長公主自慈恩宮出來,就遇著兩眼紅腫的六皇子生母柳妃,柳妃欲言又止,文康長公主卻只是略頜首便徑自去了。見這女人,文康長公主亦是不滿,平日里瞧著跟個八哥似的愛在太後跟前兒伺候,偏生不知好生教一教兒子,這會兒出事才來哭又有什麼用就那賤人李氏,就是柳妃賜下的人,婆婆給的,六皇子妃焉能不讓這李氏三分。

    說句刻薄話,六皇子有今日,完全是給親娘坑的

    文康長公主回了長公主府,永安侯已經在了,文康長公主由宮人服侍著換下大衣裳,道,“你回來的倒早。”

    “衙門事務不忙,便先回來了。”永安侯道,“今兒個平國公尋我,想請你為六皇子說話來著。”

    文康長公主正心煩這事兒,聞言皺眉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從母後宮里出來正見著柳妃,有今兒求人的,不說把兒子教好。平國公還好意思托你,他家根子上就是個亂營,柳妃這些小鼻子小眼楮的見識,說不得就是從娘家帶來的。自己個兒出身不正,也就愛往兒子身邊塞人,糊涂油蒙了心的誰家不是盼著兒子媳婦小兩口和睦才好,就她,給兒子弄個宮人侍婢做了寵妾,如今禍從此來,當是她求仁得仁,求果得果”

    文康長公主很因此事火大,一則的確是丟盡了皇家的臉,二則她家就要與鐵家定親事了,偏生出了這檔子事叫鐵家沒臉。

    永安侯道,“這事雖不甚體面,正經說來,卻不是什麼大事,交到三司都不好判罪,陛下有沒有說要如何處置六皇子”打老婆,這事傷臉,卻真算不得罪過。

    一提這個,文康長公主旋身與丈夫同坐軟榻上,接了侍女捧來的香茶,抿一口道,“你說也稀奇,原我想著,那賤人定是活不得了,皇兄偏生沒動靜,也不知皇兄在想什麼。”要擱文康長公主,早一杯毒酒將李氏鴆殺了。她皇兄也不是心慈手軟的人哪

    永安侯忍著惡心道,“听聞六皇子說了,那側妃出事他便不活了,想來陛下當是怕打老鼠傷了玉瓶吧。”

    “拿這話威脅誰呢皇兄又不是老六一個兒子。”文康長公主道,“從老大到老五,就沒這樣兒的。”

    永安侯覺著,自己跟穆元帝一比,起碼在兒子上,算是人生贏家了。

    既然陛下尚未有處置的意思,明兒他也就能同平國公交差了。

    其實,不論皇室,還是帝都豪門,六皇子此事鬧出來,大家都在猜度穆元帝對六皇子的處置,如柳妃與娘家平國公府,覺著事尚有可回旋之處。還有一批人,覺著穆元帝尚未處置,定是要發大招的。

    三皇子就私下同三皇子妃說了,“父皇對皇子公主一向嚴格,昔年永福皇姐做錯事,父皇令永福皇姐在道觀修身養性一年有余。”

    三皇子妃道,“陛下有所處置就好,不然對六弟妹也太不公道了。”

    四皇子妃則與謝莫如閑話時說起這個,四皇子妃亦憂心此事,道,“說來六殿下總是陛下親子,陛下但有偏頗,六弟妹也沒法子的。只是,六弟妹以後就愈發艱難了。”

    謝莫如篤定道,“叫六弟妹只管放心,陛下素來英明,倘當時處置了,這事兒便也揭過去了。如今遲遲未有旨意,可見陛下氣的狠了,六皇子得不了好兒。”

    四皇子妃道,“哎,我看六弟妹什麼心都沒了。”

    謝莫如道,“遇著個渾人,難不成自己日子也不過了要我說,越是遇著渾的,越得把日子過好。別人好不好,自己也得好,這才叫本事。因著個渾人,反把自己一輩子虛度,倒抬舉了這渾人”

    四皇子妃轉天拿這話去安慰了六皇子妃一回,六皇子妃打疊起些許精神,嘆道,“待得陛下開釋了殿下,我只願尋一清靜之地,成全了殿下與李氏才好。”在府里做這憋氣王妃,真是不如自己去過清靜日子。

    四皇子妃道,“弟妹只管好生養著,路還長呢。”

    鐵氏夫人也跟著勸閨女,“是啊,四皇子妃說的是,這才到哪兒呢,人這一輩子,哪里就全都順順當當的。”自從閨女出事,這位夫人就過來了,自己暗地里沒少流眼淚,卻還得想方設法的勸閨女。原想著閨女嫁了皇子是個有福的,不想遇著個六皇子,受此委屈。鐵夫人一想起閨女受的委屈,心都要碎了。

    四皇子妃沒有多坐,略說一說話,便起身告辭了。

    鐵夫人送到院門處,四皇子妃不令她再送,自己走了。

    鐵夫人回頭同女兒道,“閩王妃素有厲害名聲,其為人還是極有見識的。這一輩子,都是自己的,怎麼活怎麼過,全在自己。我也知道這事傷臉,哎,你自小也讀過史書,唾面自干、之辱的典故,不說你也知道。你這個,還不至于此。不說別人,閩王妃經過的傷臉的事就數不過來,經了事,以後的日子是笑著過,還是哭著過,全憑自己。”

    的確,多少人相勸寬慰,過日子的人終是自己。

    鐵夫人這里在與女兒說體己話,柳妃跟前兒的大姑姑孫姑姑又過來探望鐵氏,孫姑姑照例帶了許多養身子的藥材補品,給鐵氏與鐵夫人見過禮後,溫聲道,“娘娘在宮里很是惦記王妃,王妃可是好些了”

    鐵氏道,“有勞母妃掛念,仍是覺著身上沒力氣。”

    孫姑姑有些為難,還是道,“娘娘听李太醫說王妃無大礙了,還想請王妃進宮說話呢。”

    鐵氏的臉直接冷了,淡淡道,“請姑姑替我同母妃請罪,我實起不得身。這李太醫,既不得用,明兒我另請一個吧。”卻是一點面子與余地都沒給鐵氏留。

    孫姑姑開天闢地頭一遭吃了鐵氏的冷臉,連忙笑道,“這也是奴婢多嘴,王妃只管好生休養,娘娘在宮里記掛王妃呢。”

    見鐵氏不語,孫姑姑道,“娘娘吩咐,奴婢還要去看望六殿下。”

    鐵氏吩咐身邊侍女帶了孫姑姑過去。

    待孫姑姑看過六皇子,過來辭鐵氏時,鐵氏沒再見她,只令侍女相送。

    鐵氏出身名門,父為高官,這點骨氣還是有的,自始至終,根本沒為六皇子求半句情。

    待朝中彈劾六皇子帷簿不修的奏章上來,穆元帝直接道,“六皇子糊涂,身體也不好,禮部差使交給七皇子暫理,即日起,六皇子移到皇莊休養。”哦,同去的還有李側妃。

    穆元帝根本沒殺她,就把她與六皇子蒙著眼楮下放到了一個叫不出名字的窮山溝,當然,衣裳從里到外換了粗布,一絲貴重物都不許帶。那地方,山是青山,水是綠水,出入皆靠攀崖涉水,整個村沒一個識字的。沒別的優點,就是窮。六皇子說自己是皇子,別人都當他腦子有病。想回帝都,你知道這是哪兒麼就靠兩條腿,隨便走起能走出山崖,就算六皇子有本事。至于吃啥喝啥,路上盤纏飲食,平白誰給你吃的既非老弱病殘,也沒錢去買,沒三天,六皇子死了回帝都的心,一個饅頭癟死英雄漢,六皇子為了不餓死自己和真愛,去替地主家做長工了。因為沒有種田技術,只能做最低端的苦力。六皇子倒是識字,只是咱們這里都是種田的,用不著秀才啊。至于李氏,在山溝里倒是水靈靈的一朵小白花,山里人家多數是淳樸的,只是亦有些娶不上媳婦的老光棍,李氏不敢離六皇子半步,不過,六皇子都淪落做長工了,他武力值且低,哪里能護得了李氏。好在那地主不錯,給李氏安排了個灶頭活計,于是,沒三天,李氏就成了燒火丫頭。

    如此過了半年,六皇子見著粗手粗腳,面黃腰粗的李氏,都有些想不起自己與李氏的愛情了。在偶有一次見著李氏背著他偷偷囁咬雞骨頭,囁出滋滋滋的響聲時,六皇子已覺著自己為這個女人發昏,委實不值。待春去夏來,李氏已經習慣叉著桶粗的腰與來廚下的小子們耍黃腔了,六皇子終于大夢初醒,痛哭失聲。

    而帝都,此時剛剛接到太子奏章,太子為襄助江南戰事,過年都沒回帝都,此次奏章內容,亦是滿朝皆驚,因為這一封是太了彈劾南安侯避戰畏戰的奏章。

    如此,靖江未平,太子與南安侯之間已是硝煙四起,一觸即發。

    最快更新,閱讀請。(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千山記》,方便以後閱讀千山記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千山記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並對千山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