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

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頭與水 本章︰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

    ,最快更新千山記 !

    五皇子不可謂不雷厲風行了,五皇子一行,自閩安州出發,經寧川、劍州、汀州、漳浦,到達泉州城。泉州城與閩安州相鄰,其繁華富庶亦不遜于閩安州。五皇子見街道干淨,店鋪林立,周邊百姓的衣裳也都齊整,一張臉仍是端嚴。當初他們剛到寧川時,所見景象比泉州猶好,後來才知道那是寧川知府特意準備的,街道洗了三天,坑啊坎的都補好了,至于店鋪,更令其重新裝修門面,連帶著出迎的百姓的衣裳,也做了特別要求,最次都得是細棉布,要是麻布啥的,出來也得給差役拘起來。這就是寧川知府干的奇葩事之一。譬如還有街上但有乞討者,一並抓進大牢,五皇子當時還惱怒了一回,後來得知這乞丐也是分幫成派,當時五皇子的感想就甭提了。還有,面目不雅的,也要抓起來,不令其上街啥啥的。

    五皇子給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所以,有前面經歷,此刻見著泉州的迎駕場景,也就沒什麼好高興的了,還不知是真是假呢。

    五皇子這兩個來月頗得歷練,他端嚴著一張臉,也注意到了周邊百姓男女老少都有,街畔的鋪子,有些是舊的,有些是新的,不過,做過清潔是一定的。這倒是無妨,倘知道自己來,啥準備沒有,五皇子也會覺著受了輕慢。這並不是五皇子的虛榮,哪怕就是你到別人家做客,也希望主人家鄭重以待吧。何況他並非做客,閩地本就是他的封地,他來自己封地看看,提前通知了州府官員,州府官員自然會有準備。但因五皇子不大喜歡排場,所以,有所準備也不要太過,不然到寧川前知府那等奇葩,五皇子亦是要震怒的。

    五皇子一路看過去,倒沒覺出不對勁的地方,謝莫如悄悄對他道,“殿下太莊嚴了。”

    五皇子看向妻子,他媳婦道,“殿下和百姓們打聲招呼。”

    這個,這個要怎麼打招呼,總不能自我介紹說,我是閩王吧。五皇子的皇室教育委實沒有這一塊兒啊,他們家都講究,他家人一出門,忽啦啦跪一地,然後,他家人就會淡淡的說一句,“平身,不必多禮啥的。”

    五皇子一時懵住了,這跟他去看望軍烈屬也不一樣啊。謝莫如忍笑,對孩子們道,“外頭都是來看咱們,跟大家招招手。”

    三個小家伙原本都在學他們父親,坐得筆筆直的腆著小胸脯,滿滿的一臉皇孫相。听到母親這麼說,大郎猶豫的看向父親;二郎這孩子雖然行動慢,直覺敏銳,看母親;三郎最直接,立刻對著車窗擺起手來。閩地百姓哪兒見過這個啊,要是鄉下人,見個縣令都不敢抬頭的。就是州府里的百姓,知府也不是尋常能見的,不要說知府,就是平常的衙役啥的,對著平民百姓都是一幅大爺嘴臉。見著王爺車駕里有人擺手,頓時就轟動了,就有人說,“那是王爺嗎?”

    還有人說,“不是,王爺沒這麼小,興許是小王爺!”

    三郎小手擺得更來勁了,恨不能立刻告訴外頭人,他是三郎呀!待得到了知府衙門,三郎小手腕都搖酸了,讓他嬤嬤給他揉揉手腕。

    大郎說他,“叫你搖個沒完!”

    三郎道,“百姓們太熱情了呀!”

    大郎還是很關心弟弟的,拉起弟弟的小手腕看了半日道,“還好,沒腫。”

    二郎說,“嬤嬤,你去跟廚下說,中午燒個蹄筋給三弟補一補。”

    三郎是個愛挑食的孩子,說,“我不喜歡吃羊蹄筋。”

    二郎道,“那就再加個牛筋煲吧。”好吧,他喜歡吃羊蹄筋,鹵著吃,燒著吃,炖著吃,扒著吃,都好吃。只是三弟這個沒口福的家伙,竟然不喜歡。

    三個小的唧唧咕咕的說話,他們爹接見泉州府大小官員,他們娘在見泉州府大小官員的女眷,謝槿之妻常氏都有些拘謹,下頭那些同知太太、通政太太更是不敢輕易說話,還有就是一些士紳家的太太們。

    謝莫如見到了徐家太太,常氏挨個介紹,士紳里頭一家就是徐家,謝莫如不過頜首而已。徐太太還說,“先時臣妾也去過帝都,只是沒福分給娘娘請安。”

    謝莫如道,“听說你家頗得大皇子府重用,你就是去了帝都,也不好兩家皇子府一並串門子的。”

    徐太太訕訕,連忙恭謹非常道,“能得娘娘們召見,已是幾輩子的福氣,哪里敢說串門子。”他家的確巴結上了大皇子,可五皇子分封到閩地,他家也想走一走閩王門路,奈何閩王府的門路實在不大好走。

    謝莫如笑,“徐魏兩家,皆是積善之家,上次海匪圍城時,你們出人出力,我都是知道的。”

    徐太太臉色方略好了些。

    說一時話,謝莫如留下常氏說話,將其他人打發下去自便。

    常氏命丫環叫了兒女出來相見,謝莫如笑,“在二老爺那里見了堂弟。”常氏的大兒子去了公婆身邊,如今出來相見的是次子、三子以及兩個女兒,男孩子們都是讀書的,謝莫如隨口問了兩句四五文章,皆是通的。女孩子就問平日里念什麼書,喜歡哪種字體,有什麼消譴之類。

    然後給了頗為豐厚的見面禮。

    五皇子一行就住在州府衙門,謝槿是謝莫如的堂叔,雖然現在叔佷身份有別,招待起來到底安心些,不必很戰戰兢兢。

    倒是江行雲又收到了厚禮,徐家上門求見,來的不是徐太太,是徐老爺。要是等閑人,一個中老年男人,不好要求見人家未出閣少女的,好在,江行雲已經不是少女的年紀了,她現在是青年女子,盡管沒有成親,但消息靈通的都知道,江行雲是為數不多的能在謝王妃跟前說得上話的人。

    徐家不是頭一遭對江行雲表現出善意,早在五皇子就封閩地時,徐家就托人情見過江行雲,甚至想讓江行雲在徐家的生意里摻一分子。不必江行雲出錢,直接給她佔一分子。江行雲何等出身,這些事也是見慣的,當初她父親掌管西寧關十萬軍隊時,西寧關的商賈只恨巴結不上,哪里會吝惜這分子錢。有些妥當的商家,宋家也願意他們投靠,其實也是按分子錢算,這些商家每年往將軍府孝敬,倘有些什麼事,將軍府關照一二。

    就是這些把戲。

    徐家約摸也是這樣投靠大皇子的。

    徐老爺見過江行雲,此次在閩地相見還是頭一遭,恭謹又客氣,且他雖是商賈,徐家也是富庶多年的,若頭一遭見,定想不到這此人乃一介商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文士呢。徐老爺也正是著了一襲細棉的玉青色文士長衫,溫文儒雅,道,“早盼著能與江姑娘在閩地相見,閩地在帝都人看來是荒僻之地,其實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江行雲道,“是啊,與西寧帝都頗有不同。”

    徐老爺呷口茶道,“先時姑娘在西寧頗有生意,如何匆匆就結束了?姑娘是正經經商手段,您突然結束了西寧的生意,我們這些老東西都覺著惋惜。”

    江行雲道,“先時憑著我在西寧生活多年,多去跑兩遭罷了。而後分封,畢竟是皇長子的封地……天下之大,何地不可行商,如今在這閩地,背靠大樹,豈不更是便宜。”

    要是別人嫌西寧為皇長子封地,徐老爺定要勸上一勸的。但對著江行雲,因皇長子先前頗有納她為側之事,而江行雲,寧可出家為道,也不樂意的。故而,徐老爺沒勸,反是順著江行雲的話道,“是啊,其實閩地頗有可行商之處,我們徐家在閩地多年,江姑娘相中哪樣,不是我老漢吹牛,倒是能給姑娘些意見。”

    江行雲道,“一時哪里想得好,只是也不急的。徐老板只管放心,我斷不會與你爭利的。”

    徐老爺一陣輕笑,“我倒樂意姑娘能瞧得上我這點兒小生意,只怕姑娘瞧不上。”

    徐家畢竟送了厚禮,江行雲道,“徐老板素來消息靈通,想也知道王爺這一路何等凌厲。你們徐家是此地大商家,閩地軍中糧草多賴你們供應,只是你家一事我多有不解。”

    徐老爺忙道,“姑娘請說。”

    “你家供應永定侯麾下糧草時既得力,糧草亦是上上等,怎麼供應當地駐軍,就那些貓膩。”江行雲道,“這些糧草生意,想來只是你家生意的九牛一毛,可你家干的這事,不是我說,軍中之事,你們也忒糊弄了些。”

    徐老爺嘆,“我的糧草運去時什麼樣,若到了將士手里還是原樣,這事,我定會認下,不喊一聲冤。”

    江行雲生于西寧,性情爽快,道,“你托到我這里,我便將此話替你傳了,可到底如何,你最好有真憑實證。”

    徐老爺自是有備而來,沉聲道,“除非面見殿下,不然,我斷不敢拿出實證的!”

    江行雲挑眉。

    江行雲不會自己去見五皇子,她命人送走徐老爺,將徐老爺送的東西與傳的話都與謝莫如說了,謝莫如道,“行啊,有什麼證據,只管讓他送過來。”

    江行雲道,“既是有著閩地駐軍,想來不是小事。這一路過來,殿下殺伐決斷,心里有鬼的已是驚惶。昭武將軍一萬駐軍,就駐扎在泉州,焉知里頭沒昭武將軍的事。哪怕要處置,還是回到閩安城再處置的好。”他們就帶了不到五千衛隊,江行雲是擔心謝莫如的安全。

    謝莫如輕描淡寫道,“你說徐家為何現在才呈上證物?”

    “他家自有其打算,只是我們為何要按他們的算計走呢?”徐家自不是突然良心發現要提交物證。

    謝莫如道,“早在廣威將軍處發現軍中這些事,殿下就命人八百加急往帝都送了密信。帝都,應當已經知道這事了。大皇子掌兵部這些年,此事,要是大皇子說不知,誰信?陛下是斷不會信的!大皇子不會坐以待斃,但此事殿下已有實證,大皇子想干干淨淨的脫身是難了。既脫不了身,干脆把整個閩地駐軍都拖下水,不好嗎?”

    “想來,這就是大皇子的對策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千山記》,方便以後閱讀千山記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千山記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並對千山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