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

第145章 不是壞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頭與水 本章︰第145章 不是壞事

    ,最快更新千山記 !

    四皇子的廉租屋漸有進展,對別的事也有興致了,還問媳婦,“你先前不是說與五弟妹把附近地皮都買下來了麼?什麼時候蓋房子?”

    四皇子妃柔聲道,“我和五弟妹一道商量著,反正地皮已經買到手了,蓋房子倒不急,先攢一攢人氣,也要攢一攢景致,那些樹啊花的,總得養幾年才好看。”

    四皇子點頭,“這就好。”先時他真擔心媳婦跟謝莫如不管不顧的去蓋房子,原來人家倆女人也是有計劃的,四皇子這就放心了。其實四皇子實在不了解女人,就像先前在他廉租房周圍挖湖種樹、植花弄草,改善環境的事,這事倆女人做,四皇子很覺著沒譜兒。但其實,胡氏與謝莫如皆出身高貴,哪怕不懂這挖湖種樹,植花弄草的原理,可這二人眼光是有的,雖然先前也就是看個花園子的景致,花園子與廉屋房小區的區別,也無非是一個小一個大罷了。再往遠里說,這些事,除了要審美過關,其他就是用人的眼光了。四皇子五皇子都是實權皇子,哪怕不比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可他們有所差譴,這些人在胡氏謝莫如面前也不敢太過弄鬼,且不說二人皆是皇子妃的身份,端看二人母族,就都不是好惹的。

    四皇子妃一笑,轉而與四皇子商量起中秋節禮的事來。四皇子道,“看父皇的意思,想去御林苑秋狩。”

    “這麼說中秋節是要在御林苑行宮過了。”

    四皇子與媳婦說些朝廷小道消息,道,“其實父皇原是想去御林苑消暑的,皇祖母說搬屋子也要看吉日,欽天監卜的幾個吉日都不大便宜,父皇索性罷了,方一直耽擱到現在。”

    四皇子妃笑,“我說呢,御林苑行宮夏初就修好了,可修好這些日子,也沒見父皇用過。”

    倆人便商量著秋狩隨駕的事,其實四皇子府最是簡單,要說以前還有幾個姬妾,但後來四皇子把姬妾都打發了。他們府上人口簡單,四皇子妃管家也頗有一手,事情就少,所以做什麼事都簡單迅捷有郊率。此際卻遇著一樁難事,四皇子妃道,“咱們能隨駕自是體面,只是二郎還小,帶他去御林苑,我委實不放心。”

    四皇子道,“我看他身邊兒的嬤嬤也是得用的,咱們帶著大郎,把二郎放府里讓嬤嬤照看就是。”

    甭看四皇子妃有個可怕的外祖母,但四皇子妃卻是個細致人,不放心兒子,道,“嬤嬤服侍人倒是周全的,她看顧二郎也還妥當,只是咱們這一去怎麼著也得一個月,萬一有什麼事,只怕她人微言輕,做不了主。何況二郎從未離過我,晚上不見我,他都不肯睡覺的。要不,我就不去了吧。你帶著大郎去。待明年二郎也大些了,咱們再一道去。”

    倆人正說著話,侍女進來回稟說大皇子府的管事上門,四皇子出去見了,回來與四皇子妃笑,“大喜大喜,大嫂生了兒子。”

    四皇子妃笑,“這可真是大喜事。”她們妯娌間關系還是不錯的,太子妃三皇子妃四皇子妃皆是有兩個嫡子的人了,按理,皇家的女孩兒一樣尊貴,可這皇家與外頭民間也沒什麼不同,□□皇帝如此英明還險被多年無子的事抑郁出病來呢,皇子府也是一樣,女孩兒雖尊貴,沒有兒子也是艱難。大皇子妃進門最早,多年只得兩個閨女,怎不令大皇子妃崔氏心焦呢。幸而皇家現在的皇子妃中還有個啥都沒生出來的謝莫如墊底,但崔氏與謝莫如明顯不是同一類人哪,先不說謝莫如本就不是凡人能理解的思維,換一個角度想,謝莫如自己不生,但五皇子府的側妃們已生了五子一女,兒女數目居皇室成年皇子之首。總之,千難萬難,崔氏終得一子,便是四皇子妃也覺著,崔氏終于熬出來了。

    非但四皇子妃如此想,崔氏也是如此想呢,想著那紫姑神仙果然是極靈的,那位白雲仙長亦有道行。大皇子更是興沖沖的跑進宮里同他皇爹貴妃娘報喜,他皇爹穆元帝一向樂得見皇家多子多孫的,自然夸贊了大兒子一回,趙貴妃喜的念了佛,與兒子道,“怪道說好事多磨,我早就說你媳婦是個有福的。”

    同他皇爹報喜後,大皇子還不能去見他貴妃娘,他得先去看他那偏心眼兒的胡奶奶。胡太後的反應是,“唉喲,可算是生出兒子了,老大媳婦不容易。”賞了大皇子妃一些補身子的東西,想著這個大孫媳平日里看著老實,人也賢惠,就是在生兒子這件事情上不大得力,于是胡太後對大孫子道,“叫你媳婦越發趁勢多生幾個兒子,婦道人家,還是得有兒子才行。”說著似又聯想到什麼,胡太後道,“不然,光是一幅潑相就夠討人厭了,又不能為夫家綿延子嗣,這樣的媳婦,也不知娶來做什麼?!”

    倘不是大皇子猜到這是他祖母在刻薄謝莫如,他真得誤會了!他媳婦生了兒子,他這急吼吼的進宮報喜,謝莫如也並不在胡太後跟前,您老人家突然刻薄她做甚!她又听不到!便是大皇子也有些理解不了他皇祖母的思維方式了。

    而且,沒听說老五媳婦近期得罪慈恩宮啊!

    此時,五皇子府也收到崔氏產子的消息,謝莫如笑,“大嫂不容易。”

    五皇子道,“大嫂要是這會子做月子,是不能跟著一道秋狩了,也不知大哥去不去秋狩?”

    “大皇子沒有不去的。”當初有把個侍妾寵的去要崔氏的強,可見大皇子為人了,謝莫如道,“洗三禮倒是不怕,只是大皇子府這滿月酒怕是要耽擱了。”穆元帝不可能得個孫子就不去秋狩的,大皇子必然隨駕,到時大皇子妃在帝都做月子,滿月酒便是辦了,帝都有身份的人都去隨駕,就是想熱鬧怕也熱鬧不起來。

    五皇子府已做好隨駕秋狩的準備,按五皇子的意思,御林苑行宮太遠,孩子們還小,路上倒顯奔波,就不讓側室們去了,他與謝莫如帶著大些的大郎二郎三郎一道去。其實,起初五皇子也沒想著要帶著三個兒子去,還是謝莫如說,“小孩子本是愛玩愛鬧的,他們也大些了,能走能跑的,平日里圈在府里的時候居多,既是隨駕,索性帶著孩子們出去見見世面。”

    五皇子笑,“我倒沒想到這個。”

    謝莫如笑,“殿下這一年沒個閑的時候,我想到也是一樣。”又吩咐凌霄,“于氏是八月十三的生辰,我與殿下都不在,與徐忠家的說一聲,到那天別忘了把于氏的生辰禮送過去,家里設一小宴,讓她們三個好生樂一樂。”

    凌霄應了聲“是”。

    謝莫如又同五皇子道,“這趟秋狩我看也得大半個月,家里雖有侍衛管事,也得有個人總領才好。甦氏是先進門的,我看,不如就暫把府中事交給甦氏,讓周嬤嬤張嬤嬤給她打個下手。”

    這些事,五皇子向來都是讓謝莫如來安排的。

    御駕八月初起程,起程前,謝莫如與五皇子進宮看望甦妃,甦妃一向身子柔弱,一年總要病上幾遭,御林苑路遠,且狩獵之事,甦妃似是興致不大,這幾日身上略有些不妥當,穆元帝便沒令她隨駕。不然近年來五皇子御前得寵,穆元帝對甦妃也不錯,時常肯去淑仁宮說一說話,甦妃即得穆元帝青眼,後宮的日子便好過,每年穆元帝冬季去湯泉宮,都要帶著甦妃的。既是甦妃身子不爽,穆元帝便未帶她,只交待留守後宮的謝貴妃好生照看著甦妃一些。

    謝貴妃也未隨駕,不為別個,後宮得有人主事,趙貴妃是大皇子之母,雖然趙身兩人都是貴妃的品階,謝貴妃一向識大體,私下在御前將了隨駕的機會讓給了趙貴妃。穆元帝不免贊她幾句,謝貴妃笑,“陛下莫覺著臣妾如何賢惠,可得說好,下次陛下再去御林苑,一定帶著臣妾才行。”

    這也是能做到貴妃的本領了,謝尚書也不是入朝就是尚書的,謝貴妃開始入宮只是四品美人之位,彼時趙貴妃因出身之故,一進宮便居德妃位,翌年生下皇長子升貴妃位。兩人如今平起平坐,皆因謝貴妃這做人的妙處,她性子柔順,向能解憂,但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報的,而且,往往她都是先退後進,就似她這說話,玩笑一般透出些女人的私心,卻又半點兒不討人厭。

    穆元帝起程前難免多到謝貴妃處,就是後宮的隨駕名單,穆元帝也是同謝貴妃商議的。

    言歸正傳,話說五皇子謝莫如夫婦去了淑仁宮,甦妃見著他們小夫妻一向喜悅,說起秋狩之事,甦妃道,“你們只管去,老五是喜歡打獵的,莫如也跟著去賞一賞風景,御林苑的景致很不錯的。”

    五皇子笑,“她也就是賞風景了,打獵淨放空箭。”

    謝莫如白眼五皇子,“不就是會打獵麼。別淨笑話我,殿下這回可要大展神威,我與母妃今冬的皮子就指望殿下了。”

    五皇子一口應下。

    甦妃笑,“倒是莫如的生辰,要在路上過了。”

    五皇子道,“等到了行宮,我單為她賀一賀。”

    謝莫如笑,“嗯,殿下這話,我可是記在心里了。”

    母子媳三人說著話,五皇子特意挑了個差使不忙的日子,為了就是一道在母親這里用飯。謝莫如卻是不由想,穆元帝親政後少有狩獵之事,甦妃先時並不得寵,如何知道御林苑景致如何?謝莫如再一思量,想著甦妃說的該是些舊事了。

    謝莫如的生辰正趕上隨駕出發的日子,倒是宮里的生辰禮提前賞賜了下來,因是謝莫如二十五歲生辰,賞賜頗厚。當然,慈恩宮還是老樣子,胡太後根本不願賞賜謝莫如,但這種每個皇子妃生辰都會有的賞賜,如果胡太後不賞謝莫如,她的皇帝兒子會找她談心的,于是,胡太後賞的不情不願,但也是要賞的。倒是甦妃按雙份給的謝莫如,甦妃本就喜歡謝莫如,五皇子還特別會給他媳婦加分,說到要帶著孩子們一道隨駕的時候,甦妃有些擔心,“會不會太遠了?”

    五皇子道,“無妨,帶著嬤嬤丫環們。還有府中的大夫也帶上。孩子打小見見世面才好,不然,男孩子家總悶在家里,倒養的怯了。大郎二郎三郎都結實的,他們也三歲多快四歲了,能跑能跳,淘氣的很。這機會也難得。”

    甦妃望向謝莫如,笑問,“你對瑣事素有粗心,這般細致,定是莫如的主意。”

    五皇子笑,“是啊,先時我也沒想到呢。”

    甦妃十分歡喜欣慰。

    御林苑離帝都有七日的車程,五皇子不喜坐車,大都是在外面騎馬,太陽暖和的時候,謝莫如總會要五皇子輪流帶著三個兒子在外一道騎馬的,太子留守帝都,未能隨駕,隨駕的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原本穆元帝也想帶著八皇子一道,結果出發前八皇子有些發熱,只得令他在宮里養病了。穆元帝好些年沒秋狩了,這次組織秋狩,大家沒啥經驗,都沒帶孩子一道,就五皇子家帶了,而且一帶就是仨。五皇子時常就去與他爹顯擺,三四歲的孩子雖然淘氣,也是最討人喜歡的時候,五皇子家三個孩子各有特色,老大穆木背書最快,但他要跟人聯句一樣的背,譬如,五皇子說一句,“天地玄黃”,他立刻奶聲奶氣的揚著嗓子接一句“宇宙洪荒”,然後,五皇子再接,他就能你一句我一句的往下背。

    五皇子問他皇爹,“我兒子聰明吧?”他也很得意自家兒子會背書這一點啊。

    由于老穆家先前鬧過人荒,穆元帝盡管兒孫不少,仍舊格外喜歡孩子,抱子不抱孫的年代,穆元帝瞧著孫子龍心大悅,竟與五皇子笑言,“我兒子不聰明,孫子倒是聰明。”要了穆木在御輦里,發現小朋友非但千字文會背,簡單的唐詩也會兩首,穆元帝對五皇子道,“這孩子你們教的好。”

    五皇子笑,“我沒空教,主要是王妃在教。”

    他家大郎二郎三郎都會背一些簡單的蒙學教材,五皇子每天早出晚歸,哪里有空教孩子?都是謝莫如叫了在一起教導,五皇子自己也教過,主要是不如媳婦教導的效率高,他也就把孩子的教育放心的交給媳婦了。不過,除了教育,五皇子家的兒子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大郎喜歡背著小手板著小臉充老大,當然,他本就是兄弟中的老大。二郎是個好脾氣的,每日笑眯眯,由于喜歡吃點心,兄弟間他有些小胖。三郎是個話癆,更兼十萬個為什麼,還特會拍馬屁,譬如三郎第二次見穆元帝時就知道帶了支棉花送給穆元帝,還粉兒真誠的說,“皇祖父,這朵棉花送給你,祝願五谷豐登。”把穆元帝逗的哈哈大笑,問,“這是誰教你的?”

    三郎十分自豪,且因為話癆,兄弟間,他口齒最清楚,奶聲奶氣的說,“我自己想的!棉花是母妃送我的!我送您!”

    大郎板著奶團團的小臉兒,一臉端正的瞥三郎一眼,盡管因年紀所限不好形容自己的心情,但大郎已經懂得用眼神表示對這個弟弟的鄙視。二郎正兩只肉窩窩的小手捉著塊奶糕吃的香甜,穆元帝問三郎,“五谷豐登,你知道是哪五谷麼?”

    三郎撓頭想了想,道,“黃米,谷子,大米,小麥,豆子。”

    二郎咽下一口奶糕,他一向是個慢性子,難得這次快語速道,“豆子做豆腐,小麥做涼皮,大米蒸米飯,谷子吃粥,黃米蒸糕。”

    三郎道,“豆子也可以做油,也可以做豆皮。”

    二郎道,“還可以做醬。”

    三郎不甘示弱,“豆芽!”

    二郎想了想,實在想不出豆子還有何功用,他也不急,便又繼續低頭吃自己的奶糕了,三郎得意的揚起頭,大郎敲他一下子,板著小臉兒教訓弟弟,“母妃說做人要謙虛。”

    三郎是個心眼靈活的,而且有敏銳直覺,他不過第二次見穆元帝,就知道去抱穆元帝大腿,揚著大頭對大郎道,“你再欺負我,我就叫皇祖父抽你。”

    大郎道,“回去我要把你屁股打腫。”

    二郎是和事佬,勸他大哥三弟,而且勸的方式很有二郎特色,二郎也不吃奶糕了,一手拉著他大哥一手拉著他三弟,雙下巴對著糕點碟子翹一翹,道,“吃糕吃糕。”

    穆元帝的笑聲自御輦傳得好遠,你說把大皇子恨的呀,大皇子心說,“我怎麼就忘了把二郎帶出來了哪,白叫老五在父皇面前窮顯擺。”

    大皇子這會兒學得聰明了,只與三皇子道,“老五家的佷兒們的確招人喜歡。”淨看老五輪番兒的帶著小崽子們去父皇面前顯擺了。

    三皇子笑,“是啊,老五和謝表妹都會教孩子,把孩子教的懂事。”三皇子把長子貢獻給他娘謝貴妃了,他家二郎倒是與五皇子家的大郎年歲相仿,只是三皇子覺著孩子小,未曾有帶孩子一道的心。不過,老大你這挑撥也太明顯了吧,他與五皇子雖然不及四皇子五皇子之間親密,但謝莫如是他外家表妹,有這一層關系,兩家一向也是不錯的。

    果然,大皇子一听“謝表妹”三字,立刻也就明白自己一時氣憤挑撥錯了地方。再往邊兒上一看悠悠然騎馬的四皇子,問四皇子,“佷兒也未入學,四弟怎麼沒帶弟妹和佷兒們一道過來。”

    四皇子笑,“二郎年歲小,王妃不放心,大郎這小子人小鬼大,非要在家照顧弟弟,就隨他了。”

    三皇子頜首道,“長子就該如大郎這般,以後頂門立戶,也知愛護弟妹。”

    四皇子笑,“我就盼著他能如三哥所言一般才好。”

    一時,五皇子驅馬過來,三皇子笑,“老遠就能听到父皇的笑聲了。”跟五皇子打听教育方法,“我家三郎與你家大郎差不多的年歲,五弟怎麼教孩子念書的,好生伶俐。”小孩子家的聲音也很有穿透力與傳播力,三皇子也听到五皇子家的孩子背千字文與唐詩的聲音,雖然還帶著一股子稚嫩的奶氣,卻著實好听,也招人喜歡。

    五皇子道,“都是王妃教,我一教就著急。”

    四皇子道,“我家大郎也是王妃教。”

    三、四、五說著孩子的教育問題,大皇子更恨了,一口銀牙險些咬碎。

    趙貴妃還同大皇子說呢,“五皇子家的幾個孩子挺有意思,年紀小小,卻著實有趣。”趙貴妃這次能隨駕,還是頗有些意氣風發的。見著五皇子家的三個郎,趙貴妃這做祖母的年紀也喜歡小孩子,只是瞧人家孩子小小年紀這樣有趣,且蒙學都學了一些,就觸動了趙貴妃的一樁心事。去歲皇孫們入宮念書,大皇子家穆桐進宮念書時啥都不懂,一個字不識,一句蒙學也不會。而太子長子穆檀,人家就是在家里教過的,盡管也就學了些蒙學,但孩子就怕比啊,給大皇子家的穆桐一比襯,太子嫡長子穆檀簡直優秀的過分。趙貴妃見著五皇子家的孩子,就覺著怎麼別人家孩子都這麼機伶這麼聰明啊,趙貴妃對兒子道,“孩子還是要教的。”又覺著媳婦小氣,看人家五皇子府,不都是庶子麼,人家謝莫如還教的這麼好。

    大皇子終于忍不住道,“老五就是外憨內刁。”

    趙貴妃道,“誰家有這樣招人喜歡的孩子不帶出來呢,先把孩子教導好!”

    大皇子不說話了,心說,太奸了,老五夫妻,太奸了。

    穆元帝這一路上,空閑時就喜歡把五皇子家的三位小皇孫叫到跟前兒逗一逗,或者教小孩子念兩句詩,說一說路畔是什麼樹,還有遠處的田地、村莊、羊群、牛馬,穆元帝肚子里故事很多,表現為大郎二郎三郎回家都會跟謝莫如說,皇祖父教他們什麼,給他們講什麼故事,孩子們都會同講莫如說,謝莫如一面認真听著,時而還會補充一二,加深孩子們的印象。

    五皇子那叫一個美呀,他做父親的年歲相對于他的兄弟們其實並不算早,但是,五皇子初時實在沒有做父親的自覺,到現在他方漸漸適應了父親的身份,知道孩子不是生出來就完了的。孩子生出來只是一個開始,做父母的要教導孩子,各方面的都要引導他們。他這些兒子們,還不全靠他媳婦教出來的麼。五皇子都覺著,自己上輩子肯定是燒了高香啊。

    哪怕胡太後這死不待見謝莫如,也得說五皇子家的孩子們教的好,主要是老太太途中寂寞,有幾個孩子,童言稚語的,頗能解憂。不過,胡太後的話是,“老五把孩子們教的好。”半句不提謝莫如。趙貴妃自然也不會提謝莫如的。

    謝莫如對胡太後也沒好感,尤其是胡太後給三個孩子講些民間鬼故事,把孩子們嚇得晚上不敢熄燈睡覺,把謝莫如氣壞了,先把孩子們哄睡了,謝莫如沉了臉對五皇子道,“明天你去同陛下說,再這樣,以後不準帶他們去見太後!”

    第二日,五皇子跑去同他皇爹訴苦,“皇祖母,哎,皇祖母……哎,父皇你勸一勸皇祖母,可別再給大郎他們講什麼詐尸還魂的事兒了,嚇得大郎他們晚上都不敢睡覺。”五皇子也知道胡太後沒有他媳婦的文化素養,也沒他媳婦會教孩子,但寧可給孩子講個菩薩神仙的故事,也沒有給孩子講鬼故事的理啊,把孩子們都嚇壞了。

    穆元帝︰……

    穆元帝問,“孩子們還好吧?”沒嚇著孩子們吧?

    “昨天王妃哄了半宿才哄睡了,您可跟皇祖母說一聲吧,咱家這麼些皇孫,都年歲不大呢。”

    穆元帝請他妹妹去勸一勸他娘,文康長公主听這事兒後也頗是無語。倒是大皇子,肚子里興災,這就不帶著你兒子各處刷好感度了。

    只是,大皇子沒興災樂禍半日,就傳出五皇子家的小崽子們要習武的事兒來,穆木是這樣與穆元帝說的,“等孫兒學會武功,就能保護弟弟們了。”

    二郎老實的說,“就不怕鬼了。”

    三郎伶伶俐俐的說二郎,“母妃說了,世上根本沒鬼,咱們的床下也什麼都沒有。”

    二郎想了想,道,“曾祖母說有鬼。”

    三郎立刻說,“曾祖母這是沒文化!”

    總之,孩子們又恢復了以往的活潑,盡管有謝莫如私下對胡太後評價不佳之嫌,穆元帝也睜只眼閉只眼當作沒听到了。

    五皇子慶幸,在他皇爹面前,他向來不吝于夸贊他媳婦的,何況本就是事實,五皇子道,“幸虧王妃會哄孩子們。”

    穆元帝賞了謝莫如幾匹宮緞,在穆元帝看來,謝莫如也是個會教孩子的,尤其有個只會給孩子講民間鬼故事的胡太後比襯著,穆元帝自己都慶幸他與妹妹都不是他娘教的。這些小皇孫們,大些的穆元帝都見過,比較起來,憑心而論,還真是五皇子府的孩子教的出眾些。這種出眾,不只是孩子單人素質的對比,而是幾個孩子有不同的生母,謝莫如卻一視同仁,俱教導的懂事。尤其對比過大皇子家庶長子穆桐入學時那完全空白的學前教育後,對比一下大皇子妃,于穆元帝心里,自然是謝莫如這樣的嫡母更為合格。

    五皇子把賞賜給他媳婦帶回去,道,“父皇都說你把大郎他們教的好。”

    “孩子自然是要教的。”謝莫如看過宮緞,就讓凌霄收起來了。雖說是庶子,謝莫如還真不是面兒上周到就算了的性子,小孩子都是白紙,教導好了,于自身于五皇子于整個皇子府又是什麼壞事呢?

    看吧,不是壞事。

    作者有話要說︰  ps︰晚安~~~~~~~~~~~~~~~~~~(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千山記》,方便以後閱讀千山記第145章 不是壞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千山記第145章 不是壞事並對千山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