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

第141章 庸人自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頭與水 本章︰第141章 庸人自擾

    ,最快更新千山記 !

    太子妃的見識沒什麼出奇之處,甭說謝莫如不知道,便是謝莫如知道,也根本不會放在心上。網會這麼說的人,太子妃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沒幾天五皇子回家就與她說,“四弟問我藏寶圖的事了。”

    謝莫如道,“那該知道的,大約全都知道了。”

    五皇子恨恨地,“不知誰這麼可恨,老婆子嘴,有事兒沒事兒的瞎往外叨叨。你是好意幫父皇的忙,如今倒叫人百般猜疑。倘是真的倒也罷了,如今是白擔了虛名兒,還要受人這等懷疑。”替他媳婦委屈。

    謝莫如一幅淡定樣,還勸五皇子,“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殿下不必理會這些個。對了,剛三公主府來報喜,說是三公主喜得一女。殿下記得,後天咱們去吃洗三酒。”

    五皇子點點頭,坐媳婦身邊道,“你說人咋這麼壞呢。你生辰剛過,他們就傳這樣的謠言,說不得是嫉妒咱們呢。”

    “殿下心里有數就好。”嫉妒是小,謝莫如也不怕人嫉妒,但那些在穆元帝親政過程中得到好處的大臣們想必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五皇子思量道,“你說,是誰往外閑說的?雖說三哥掌管刑部,我倒覺著三哥不是那樣嘴碎的人,再者說,我與三哥是親兄弟,關系一向不錯,你與三哥是表兄妹,刑部還有太丈人在,這事兒不大可能是三哥往外說的。”

    謝莫如笑,“這要想就沒個頭兒了,與我有仇與你有隙的,倘知曉此事,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三殿下與祖父自會嚴禁刑部泄露此事,但刑部的人多了,哪怕秘審,只要經了人,人便有嘴,甲覺著乙的嘴嚴密,悄與乙說,乙又覺著丁是老實人,再與丁說,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也就人人皆知了。不過,倘此事經年方傳出,倒可能是刑部泄密,但此事傳得如此之快,反是洗清了刑部的嫌疑。這事斷不是刑部的疏漏,要我說,倒可能是刺客那方面的人呢。”

    “刺客不是抓起來了麼?”

    “抓完了麼?抓干淨了麼?”謝莫如斜睨著五皇子道,“殿下不會還不知道當年引的是哪條蛇吧?”

    五皇子自己也想過此事,搔搔下巴問他媳婦,“當真與靖江王府有關?”

    “這里頭具體的事我並不知曉,但哪怕有關,靖江王府也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秘倉之事,本就不算機密,只是前人故去,現在知道的人少了,遂成機密。不說別人,世祖皇後二子二女,現今在世的寧榮大長公主、靖江王,肯定都知道一些的。如此良機,他們怎麼會不往外說呢。他們略漏一絲風聲,與咱們有仇有怨的人,哪怕知道不是真的,也樂得扇風點火。”

    五皇子深覺他媳婦說的在理,五皇子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道,“他們扇風點火也是白費力氣,這朝廷還不是他們做主呢。”

    五皇子好奇的要命,“媳婦你是怎麼知道秘倉之事的?”他媳婦也就比他大一歲啊,他就完全不知。

    謝莫如笑,“我家里有一批藏書,書中不知誰做的標注,初時看的不大明白,後來我命人問了陛下,也就明白了。”

    五皇子咋舌,“你叫人問父皇,父皇就與你說了?”

    謝莫如淡淡的似笑非笑。

    五皇子深覺自己問了句廢話,他爹要是沒同他媳婦說明白,倆人怎能設下這等計量。

    外頭神秘兮兮的流言頗多,五皇子是不會干吃這個虧的,第二日進宮就跟他皇爹唧咕了一回這事兒,穆元帝道,“這事朕自清楚,不必你多言。”

    五皇子嘆氣,問他爹,“父皇,你說這世上怎麼小人這麼多?”

    穆元帝道,“既知是小人傳些閑話,何必還為此分心。不必理會,謠言不攻自破。”

    五皇子真心道,“我要有父皇你的境界,也就不必煩惱了。”

    五皇子在他爹面前向來隨意,穆元帝與他說話也便透出些隨意來,一笑,“你是成天閑的沒事兒,才會想東想西。”

    五皇子道,“兒子忙著哩,也就是剛歇一歇,平日里衙門也不得閑。”

    “一會兒忙一會歇的,倒不知听你哪句了。”穆元帝擱了筆,端起茶來吃一口,道,“有個差使給你,前幾天內務府來報,說是御林苑的行宮年久失修,你去瞧瞧,到底如何了?”先時五皇子修繕湯泉宮的差使就辦的很好,這些宮院修繕的事務,穆元帝覺著五兒子辦得不錯,且有經驗。故此,又將這差使給了他。

    五皇子應了,道,“御林苑行宮在林場那邊兒,去歲兒子到林場狩獵倒是掃過一眼,外頭瞧著有些陳舊,到底如何,兒子明兒就去。”

    穆元帝點頭,“下去吧。”

    五皇子進宮得了新差使,回家安媳婦的心,“父皇心里是極明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有殿下在,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謝莫如听他說明日要去御林苑,便道,“內務府那邊兒可選好了人?咱們府里殿下準備帶誰去?”

    “內務府還是上次隨我修湯泉宮的許郎中一道。府里的話,叫小英子跟著我,另外徐忠是常跟我出門的,余者再帶二十個護衛就有了。”

    謝莫如想了想,一面吩咐紫藤去打點行禮,一面道,“御林苑地方不小,查看屋舍怕是一日不夠的。”

    五皇子道,“我琢磨約摸三五日也就能回來了,最遲也誤不了中秋,三皇妹那里,你代我說一聲吧。”

    謝莫如應了,道,“只管放心,三公主一向明理大方,這洗三禮,原就多是女人們的事。殿下要是在帝都,做舅舅的,自當過去。既有差使,我一人去也是一樣的。”又問,“殿下可同母妃說了?”

    “已說過了。衙門也交待清楚了。”

    謝莫如便不再問了。

    第二日,五皇子一大早就帶著內務府的郎中匠人與侍從們出城,直奔御林苑而去。謝莫如送走了他,瞧著時辰差不離,便收拾了去三公主府參加三公主長女的洗三禮。

    謝莫如與三公主無甚交情,不過是面子情罷了,先與三公主說了五皇子不能來的緣故,三公主還在月子中,頭臉收拾的整齊,腰後倚著一個秋香色的夾紗軟枕,笑與諸妯娌姑嫂說話,道,“五哥既有差使,五嫂來是一樣的。”

    謝莫如瞧了瞧在悠車里的小娃娃,笑,“這孩子生得可真好,三妹妹好福氣。”

    四皇子妃胡氏笑,“就知道你喜歡小閨女,我也盼閨女呢,這不早早的過來沾一沾三妹妹的福氣,只盼我這胎是個閨女。”

    三皇子妃褚氏道,“這孩子生得像三妹妹,可真俊。”

    大皇子妃崔氏道,“眉心鼻梁似駙馬。”她娘家與唐駙馬家沾親,崔氏是見過唐駙馬的。

    三公主是公主之尊,又是頭一胎,兒子閨女的都歡喜,見大家都夸她家孩子,自然也是喜悅的,笑道,“就是愛哭,晚上總要哭幾回,聲音響亮的只要掀翻屋頂。”

    崔氏笑,“小孩子家,哪兒有不哭的,聲音亮堂說明孩子壯實。”

    太子妃身份高貴,且住在宮里,故此來得最晚。太子妃一身大紅朱鳳袍,頭戴七尾鳳冠,端的是威風八面,雍容華貴,她一進來,諸人紛紛起身。太子妃是極隨和的,擺擺手不必諸妯娌姑嫂見禮。

    崔氏要讓位給太子妃坐,太子妃笑,“大嫂只管坐。”她直接坐三公主床畔了,三公主也十分客氣,在床間做了個欠身的意思,道,“小孩子家的洗三禮,怎敢勞動娘娘親臨。”

    太子妃在皇室素以爽俐聞名,笑道,“嗨,這話就外道了。三妹妹年歲小,你不知道,以往在宮外的時候,我是最愛熱鬧的。小囡囡的洗三禮,我這做舅媽的怎能不來?太子原也想過來,只是又怕來了這個排場那個排場的,倒是擾得你們不能清靜。我說罷了,我去也是一樣的。”

    听太子妃說的親熱,三公主自也歡喜,笑道,“太子每日要隨父皇理政,可不敢輕擾。不過是洗三禮,娘娘親自過來,我都受寵若驚呢。”

    太子妃又看孩子,狠狠的贊了一回孩子,道,“咱們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氣,閨女好,閨女貼心。”

    長泰公主也說,“是啊,姑媽知道三妹妹生了小閨女也這樣說呢。”她家里也是不愁兒子的。

    太子妃笑,“我正說呢,怎麼沒見姑媽?這樣的日子,姑媽又一向喜歡女孩兒,斷沒有不來的。”

    長泰公主笑,“皇祖母宮里的內侍一大早上就到姑媽府里,想是皇祖母有事,姑媽進宮去了,臨進宮前還叮囑我把洗三禮帶來。”

    既是慈恩宮有召,太子妃便不再多問,反是瞅著謝莫如打趣,“五弟妹可听到什麼新鮮事兒沒?”

    謝莫如笑,“如今帝都城還有新鮮事?我倒不知。”

    太子妃玩笑似地,“都說五弟妹手里有什麼藏寶圖呢。”

    謝莫如坐在四皇子妃的下首,雙手疊放在膝上,听太子妃這話眉毛都沒動一根,笑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太子妃怎麼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了?”

    太子妃臉上的笑一滯,繼而揚眉笑道,“唉喲,叫五弟妹一說,咱們都成庸人了?”

    謝莫如似笑非笑地望向太子妃,“誰信誰就是庸人。”

    太子妃好懸沒叫謝莫如噎著,好在她本就是個會圓場的人,嘻嘻一笑道,“哎,就為了不做庸人,我也不能信的。”便將此事揭過去了。

    永福公主道,“倒不是咱們庸碌,是謝王妃太過英明了。”

    謝莫如笑,“英明不敢當,只是倒還心靜。心靜則少思,少思則沒諸多想頭兒了。咱們不比外頭的人,外頭那些人,想著上進想著功名想著前程,想得多是好事。在咱們皇家,想得少才是福氣呢。”

    長泰公主听這話已是大有深意,忙岔開話道,“唉喲,只顧說話,三妹妹,洗三兒的時辰快到了吧?”

    三皇子妃吳氏也跟著問三公主,“三妹妹,洗三的東西可都預備齊全了?”

    “預備好了。”今兒是她閨女的洗三禮,三公主還真怕謝莫如與太子妃翻臉,三公主問侍女,“什麼時辰了?”

    其實時辰還早,三公主道,“你再去檢查一遍洗三的東西,別落了什麼。”

    大家便說些洗三的事,藏寶圖的什麼的,太子妃自恃身份都得了一噎,她們更不想去踫這個釘子。

    太子妃踫了個釘子,別人還好不過看個熱鬧,大皇子妃崔氏心下卻很有幾分幸災樂禍,這倒不是崔氏心胸狹窄,只是剛剛太子妃說的什麼“咱們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氣,閨女好,閨女貼心。”。太子妃說這話時,崔氏已有幾分不悅了。她如何能與三公主相比,三公主天生貴冑,她生兒生女唐家都只有歡喜的,可崔氏身為皇長子妃,連生兩女,壓力不可謂不大,太子妃還說這樣的話,再加上大皇子與太子早就有些不對付,崔氏听到太子妃這話,再寬厚的人心里也有了氣。

    只是尊卑有別,太子妃到底是太子妃,且太子妃這話說的叫人挑不出半點兒不是,是故,崔氏縱使不悅也只得啞忍了。如今見吳氏在謝莫如這里吃癟,崔氏自然高興。

    待吃過洗三酒下午回府,晚上見了丈夫,崔氏還與丈夫說了一回,崔氏道,“太子妃也是,明知是流言,還問五弟妹真假。這樣的流言,擱誰身上謝不煩惱呢,哎,也難怪五弟妹生氣呢。”

    大皇子先是一樂,問,“老五家的與太子妃掐死來了?”難不成竟有這樣的好戲?

    “看殿下說的,我們是皇子妃,又不是街上潑婦。太子妃身份高貴,也須得給她留些顏面呢。只是我瞧著五弟妹的口氣不大喜歡罷了。”崔氏拍丈夫胳膊一記,“殿下少在這兒偷五殿下與太子相近,可殿下想一想,您與五殿下難道就不是兄弟手足了?人心都是肉長的,您待五殿下好了,情分自然就有了。我看五弟妹為流言之事頗為煩惱,殿下當多寬慰五殿才好。”可別真傻啊!這麼好的機會,太子妃在謝莫如這里吃癟,心下定是不快的。謝莫如也不是好惹的,太後在她面前都討不得好兒去。女人們已是半翻臉狀態了,男人們這里就有了可乘之機。上次大皇子發昏給五皇子府放閑話兒,此番正得緩和一二。

    大皇子雖時有發昏,要說聰明也是有的,他想了想,拍手笑道,“你說的是。婦人之間的事我不好多理,你也多寬慰五弟妹吧。”

    丈夫總算說了句正常話,崔氏松口氣,就听丈夫道,“你說,老五家是不是真的有藏寶圖啥的?”

    崔氏挑眉,“要不殿下去問問五弟妹?”

    大皇子此方不提了,崔氏命人傳晚膳。

    太子妃吃癟之事,當天就在皇室傳遍了,主要是三公主家長女洗三禮上,又是在諸妯娌姑嫂面前,大家親眼看到親耳听到,到底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至于給太子妃幫腔的永福公主,許多人不知出于何等目的,心有靈犀,默契十足的把永福公主給略過去了,便是有未曾略過的也說,“永福公主與太子妃是親姑嫂,難免偏頗一二的。”

    當然,此事中,謝莫如的風評也一般。不過,謝莫如一向風評一般,大家說她,無非就是,“早便是個厲害的。”這些話于謝莫如委實不夠新鮮。

    太子妃先與太子訴苦,“我不過玩笑,五弟妹就當了真呢。”

    太子道,“你也是,說這個做甚。這事父皇心里就比誰都明白,五弟妹的脾氣,咱們皇室誰人不知,她那張嘴,誰能討得好兒去?就是看著五弟的面子,你也不該提,只當不知便罷了。”心里有疑惑歸有疑惑,怎麼就傻到說出來了呢。便是東宮屬官對謝莫如也多有懷疑的,只是大家都放在心里,他媳婦這嘴也忒快了。

    太子妃受了丈夫一通埋怨,只得繼續苦情嘆道,“就隨口打趣她一句,她既這般小性兒,以後我不說就是了。”

    “以後可別這樣了,傷情分。”五皇子與他一向關系不錯,何況近來年,五皇子差使得力,如今又去檢修御前苑,在御前也有臉面,何苦因些個小事生出嫌隙來呢?五皇子又一向是維護謝莫如的,委實得不償失。

    作者有話要說︰  ps︰第一更~~~~~~~~~~~~~~~~(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千山記》,方便以後閱讀千山記第141章 庸人自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千山記第141章 庸人自擾並對千山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