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

第64章 柳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頭與水 本章︰第64章 柳妃

    ,最快更新千山記 !

    送走李家兄弟,甦不語也告辭了。

    謝柏問謝莫如,“跟李樵唧咕什麼這麼久。”

    謝莫如笑,“李先生希望報答我。”

    謝柏笑,“好個李九江,我認識他這麼久,他也沒想著報答一下我啊。”

    謝莫如道,“這說明李先生當二叔是朋友。”李樵不想欠她,方會想著一還一報。

    謝柏素來風趣,“那你就該想個難事讓他好生報答一回。”

    一枝紅杏斜逸而出,滿枝杏花在夕陽的晚風中瑟瑟顫動,謝莫如側頭淺笑,“什麼時候想到,什麼時候再說。”

    謝家叔佷說一回李樵,李樵李宣兄弟也在說謝莫如。

    李宣道,“莫如妹妹待大哥似乎尤為不同。”

    李樵道,“同是天涯淪落人。”

    李宣搔頭,李樵笑,“只是就事論事,宣弟,你莫多心。”

    李宣素來寬厚,卻也不笨,道,“大哥這樣說,我非多心不可。”

    李樵一笑,他那位父親竟教出宣弟這樣的心胸來,真是天下一大罕事,李樵將話一轉,“謝姑娘不是會因為可憐或者同病相憐的原因來幫我的。”

    李宣道,“那是為何?”

    李樵一本正經的說笑話,“大概是看我生得俊。”

    李宣白眼,“甦不語也不差啊。”

    李樵嘆,“所以,謝姑娘待不語也很親近。”

    李宣簡直听不下這等渾話,道,“莫如妹妹才不是這種膚淺人。”原本想著大哥同甦不語除了臉相似,簡直沒有半點兒相似之處,殊不知大哥這腦袋與甦不語也偶有共通之處啊。不過,也說明大哥心情實在是好。

    “是啊,不然謝姑娘不可能仗義出手。”李樵道,“有手腕的人鮮有寬厚,謝姑娘難得手腕出眾且心地寬厚,宣弟,這樣的人,是值得終生為友的。”

    李宣深以為然。

    李樵眼中露出一抹笑意,不管出自什麼原因,他能確定謝莫如並不願看到北嶺先生留在帝都。他剛受謝莫如人情,倘此時謝莫如有所差譴,他再不能有二話。謝莫如卻拒絕了,還會提醒他帝心何在。

    這女孩子在成全他。

    其實,不只是成全他。

    謝莫如出手全他名譽,甦不語李宣都對她心存感激,她不需報償,他亦對她敬重有加。

    成全他人的人,有朝一日,他人亦能成全她。

    此情權且寄下,以待來日吧。

    謝太太得知李家兄弟與甦不語告辭後,對謝莫如的本領大為嘆服。謝莫如出去次數有限,唯有幾次都是跟著謝柏出門,便是這寥寥數次,就能結交到這等人物,實在是謝莫如獨有的手腕了。

    謝太太並未多問謝莫如與之李家兄弟、甦不語相交之事,十五將近,謝太太身為命婦,將要進宮請安。

    雖說熟門熟路,每月兩遭,謝太太亦不敢有半分懈怠。照例先將家中事交付兩個孫女,謝太太在次子的護送下進宮。

    謝柏將要出使西蠻,雖是做為副使,可相對謝柏的年齡與官場經歷,這亦是難得體面。原以為謝柏尚主之後仕途恐為艱難,不預柳暗花明,謝貴妃亦為弟弟高興。母女見面,謝太太行禮,謝貴妃賜座,喝過茶,先敘問候,接著謝貴妃細問謝柏出使之事,笑,“我進宮時阿柏剛剛念書,一轉眼,他都能為國效力了。”

    謝太太笑,“是。”謝柏出使之事,謝家闔府都為之欣喜,哪怕這差使是千里迢迢的苦差使,也是差使啊。

    謝柏剛剛尚主,與宜安公主十分恩愛,又為穆元帝器重,母女二人說起話來亦格外輕松。說了一回謝柏,謝貴妃方提及北嶺先生在國子監講學,謝莫如為李樵讓位之事,謝貴妃笑,“莫如一個女孩子,怎麼還到國子監去?”想她當年在家中比謝莫如受寵百倍,也無這等自由啊。

    對于謝莫如的行為,謝太太如今鮮作評價,倒不是謝太太對謝莫如的舉動有所偏見,實在是謝莫如行事一時之間難辯深意。謝太太自認才能只限于內宅,所以也就不多管了。听貴妃閨女問,謝太太笑,“北嶺先生有大名聲,她想去,阿柏就帶她去了。”

    想去,就帶她去了。

    听到這種回答,謝貴妃都無語了。原來國子監是閨中小姐是想去就能去的。

    好在,謝貴妃今日亦不是要對謝莫如去國子監的事發表看法,她不過略一問,便將柳妃就此事在胡太後耳邊敲邊鼓的事告訴了母親。謝貴妃道,“好在長公主明理,陛下與太後娘娘並未多想。”

    謝太太心下罵柳妃多嘴,不過,這也只能是在肚子里罵一罵就是了。謝太太笑,“娘娘放心,莫如既然敢去,她就有法子應對。”

    謝貴妃點頭,原來娘家對謝莫如有這等自信,怪道給謝莫如這等自由。

    謝太太回府,難免跟丈夫提及此事。

    謝尚書冷笑,難怪依著開國公府的名頭兒,柳妃都是生了皇子才擠進妃位。謝尚書道,“這事無關緊要,跟莫如說一聲吧。”看來柳妃委實野心不小,不過剛晉妃位,就想動一動謝貴妃的位子。有野心不是壞事,野心太大,手段太蠢就要命了。

    謝莫如知道後倒沒說什麼,她更關注李樵一些。

    李樵借北嶺先生嶄露頭角。

    不同于先時的惡名,他得北嶺先生欣賞,很快與北嶺先生成忘年交。有人提醒北嶺先生李樵聲名,北嶺先生寬厚更超人想像,先生一笑道,“將心比心,我在七歲時尚不知唐三彩為何物,倘因此就斷定一人是賢是愚,豈不狹隘?”

    北嶺先生此言顯然是有力度的。

    李樵處境立刻大為改善。

    李宣想趁熱打鐵請父親永安侯帶著兄長出去交際,以加重李樵身份,永安侯淡淡,“再說吧。”

    李宣道,“父親與大哥分離多年,如今有機會正該多親近。不然,生離了父子情分,豈不惋惜。”

    永安侯顯然不欲談及此事,將手一揮,“我累了。”打發李宣出去。

    李宣欲再勸,永安侯已閉上眼楮,眉宇間滿是厭惡。李宣沒敢再說,只得悄聲退下。便是他與李樵非同母所出,此時對這位庶兄也不禁憐惜。

    李樵倒是無所謂,他住在永安侯府最偏僻的冬梅院,其實李宣初時給他安排的是離主院頗近的朗月居,未料剛搬進去,便收到永安侯的命令,吩咐他搬至侯府西北角的冬梅院。李樵沒說一句話立刻搬至冬梅院,對于今日之事亦早有準備,還安慰李宣幾句,“父子也得講究緣法,我不得侯爺眼緣,並非一日。宣弟不必再為此費心,我也不想同侯爺相見。”李樵搬至侯府數日,父子兩人還未見過。此亦為一奇事。

    李宣兩頭勸,千萬叮囑,“大哥,你可別在外頭說這話。”名聲剛剛好轉,此話叫別人听到未免多心。李宣也不單是為李樵,他身為侯府世子,李氏宗族將來的族長,亦不想見庶兄名聲敗壞。何況庶兄並非壞人,既有挽救之地,這是他身為弟弟與未來族長的本分。

    李宣這般,李樵不禁微笑,“我知道。”

    李宣同謝莫如道,“真不知父親與大哥是何緣故?”

    此事,倒不是他刻意要同謝莫如說。主要是,北嶺先生都為李樵說話,李樵畢竟是永安侯府的公子,此時永安侯府更該趁熱打鐵為李樵正名,偏偏永安侯無事人一般,便是有人在他面前提及李樵,永安侯都是一幅淡漠模樣,不要說趁熱打鐵了,不給李樵扯後腿就是客氣說法了。帝都多少人眼明心利,李家父子不睦之事,如今早不是新聞。

    謝莫如道,“這也沒法子。”

    李宣盯著謝莫如瞧,謝莫如摸摸臉,問,“怎麼了?”

    李宣道,“妹妹素來足智多謀,難道沒法子教我?”他過來,主動自陳家事,也是有想同謝莫如問個主意的意思。至于向女孩子請教是不是有些沒面子啥的,李宣還不至于無此心胸。

    謝莫如道,“我又不是神仙。”她爹也不喜歡她。

    謝柏問李宣,“我這就要去西蠻,李九江準備好了沒?”

    李宣點頭,遺憾,“可惜我不能與你同去。”

    謝柏打趣,“私下也不要你啊我的,該叫小姨丈才是。”

    李宣道,“那我給莫如妹妹叫什麼。”皇室就是這樣不好,輩份時常凌亂。

    三人均是一笑,李宣說到一件趣事,“平國公府世子對北嶺先生獻殷勤,特意買了一卷青松明月圖送給北嶺先生,結果北嶺先生一看,竟是假的。”

    謝柏看謝莫如一眼,道,“青松明月圖在先帝時曾被賜大長公主,怎會流落民間?先時我同莫如倒是在文玩鋪子見過,我一見便知不是真品,平國公府與國同長,怎會連此事都不知?倒鬧出這等笑話。”

    李宣道,“平世子是個憨人,不知又是誰在唬他。”

    謝莫如道,“這事定不是外人做的。”

    李宣道,“妹妹不知,平世子憨的厲害,還是個棉花耳朵。”能哄他的人多了去。

    “听說柳妃剛剛生了小皇子,晉為妃位,這個時候,誰肯去得罪平國公府。”謝莫如好奇,“這位柳妃娘娘恐怕與平世子不是一母所出吧?”

    謝柏李宣齊看謝莫如,平世子這一件事兒您怎麼就看出柳妃娘娘庶出來著?謝莫如只作尋常,道,“要是柳妃娘娘同胞兄弟,哪個敢去作弄平世子?”

    李宣做個“噓”聲的手勢,嘿,這可是陛下的小老婆喲,咱們不好私下說閑話的喲。謝莫如不以為意,“這有什麼不敢說的,漢武之母王太後還是再嫁之身,自古英雄不論出身。我就是覺著平國公府都亂到外頭來了,可知府內是何情形。”

    李宣嘆,“公門豪府,自來便少有清靜的。”

    謝莫如笑,“人心思亂,則世道亂。人心不靜,則世道不寧。一府一家,亦同此理。”

    李宣不好再接此話,謝莫如道,“這是李兄曾外祖母的話。”

    曾外祖母……

    那,那不就是,他娘的祖母麼。

    他娘的祖母,那不就是當今的祖母麼。

    當今的祖母,那不就是□□皇帝的親娘麼。

    那位偉大的女性說的話,李宣恨不能站起來恭听。結果,他這剛把他曾外祖母的身份翻譯到官方系統認證,想起身以示恭敬時,謝莫如這話也說完了。李宣道,“莫如妹妹,以後你再有這種話,先給我提個醒兒。”

    謝莫如哈哈一笑。

    李宣嗔怪瞧她一眼。

    謝莫如同李宣打听,“平國公世子品性如何?”

    李宣道,“雖無甚大本領,憑心而論,那不是個壞人。只是柳國公二子太過出眾,就顯著世子有些平庸了。”

    李宣素來厚道,能叫他說出平庸,可見不是一般的平庸。

    謝莫如點點頭,並未多言。

    待李宣告辭,謝柏十分懷疑謝莫如要對平國公府下手。柳妃在胡太後耳邊敲邊鼓的事,謝貴妃已跟謝太太說了。

    關鍵是,既瞞不過謝貴妃,自然也瞞不過趙貴妃。

    于是,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

    沒過兩日,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柳妃在胡太後面前下話兒的事兒了。也不知到底是誰將此事流傳出去的,柳妃知此事泄露後,氣得在宮里摔了只翡翠盞。

    謝貴妃立刻差宮人給柳妃補了一只一模一樣的,柳妃頓時噤若寒蟬。

    謝貴妃對謝莫如沒印象更沒感情,對謝莫如的身份亦有忌諱之處,對謝莫如在帝都的所作所為更是不置可否,但,謝莫如畢竟是姓謝的。她還協理六宮呢,柳妃就敢在胡太後耳邊對謝莫如說七說八,當她死人不成!

    此事,謝太太亦早告知謝莫如,只是謝莫如當時並無動靜,如今打听平國公府之事,謝莫如顯然不是無地放矢。(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千山記》,方便以後閱讀千山記第64章 柳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千山記第64章 柳妃並對千山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