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木沉的好脾氣,這會兒也有些繃不住了。小說
在木沉束手無策之時,錦繡才終于走前,笑著朗聲道︰曹公子墨寶無價,豈能以金銀之物衡量。木沉,還不給公子賠罪。
眾人齊刷刷回頭,見木沉猝地松了口氣,木老爹則是面紅耳赤一副羞愧之狀。
錦繡眼觀鼻鼻觀心地走前,朝曹氏微微頷首,曹氏怔愣了一下反應過來,隨意地給錦繡行了一禮︰福晉吉祥。
其他學生也俱是跟著行禮。
錦繡不由暗自點頭,雖說這曹公子氣憤難耐,卻仍保持著讀書人的氣概,至少在禮儀行為是沒有�@降摹 br />
錦繡便笑著客氣道︰這事的確是花鋪有失,莞兒在這里給曹公子和諸位賠罪。花鋪剛開始經營,還有許多不周到的地方,多謝各位包涵。
一來將態度放的低低的,又說了一大堆賠禮的話,再加她一個女人,眾位學生哪里還好蠻橫追究,有人息了焰火,往後退了退。
曹公子的臉色也好看了些,卻仍是憤慨︰既然是新開張的鋪子,更該謹慎小心。我等都是信得過福晉,才將墨寶字畫留下,誰曉得
錦繡便暗地里給木沉遞眼色,木沉心領神會,趕緊作揖道歉︰公子所言極是,都是小的疏忽,還請公子息怒。
木老爹一听兒子這麼說,頓時前,不住地哈腰︰木沉先前去其他鋪子了,是老兒沒看好東西,是我的錯,我的錯
木老爹瘸著腿,年紀又大了,愧疚的要給曹氏跪下了,曹氏心不免動了惻隱之心,擺了擺手,語氣軟和下來︰我並非有意為難你們,只是那字帖的確是花了足足一月功夫熬夜寫出來的,本想賣給有緣人,哪曉得我倒是不擔心別的,怕東西落到居心叵測的人手
錦繡很理解。國子監的學生但凡不是太出格以後勢必要入朝為官的,混的好的保不定要進內朝。屆時位高權重,若是被人揪住某些把柄,亦或者仿造字跡捏造書,都會釀成大錯
再者說,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氣概,縱然是食不果腹也要有一番氣度。所以在木沉提出用銀子解決的時候,曹氏才會露出那番憤怒的樣子。在讀書人看來,黃金白銀有時候是對他們的侮辱
讀書人的氣節與想法總是與他人不同。
錦繡順著曹氏的話往下說︰曹公子考慮極是,這樣吧,我待會兒讓人去府衙立案,請府衙的人出面幫著查找,即便有人想利用公子的墨寶為非作歹,有府衙震懾想必也要掂量掂量。公子覺得如何
曹氏的臉再松幾分。
有府衙立案,至少能震懾宵小。
又听錦繡聲音柔柔道︰不管怎麼說,曹公子丟了墨寶,七王府作為鋪子的東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公子墨寶千金無價,用金錢之物衡量實在低俗。七王府有一卷嵩縣志的小楷真跡,以此給公子,當做鋪子的賠罪之禮,還望公子不要推脫。
立刻有生員露出嘩然之色︰嵩縣志的真跡,不是早絕跡了嗎
真是嵩縣志那個前朝赫赫有名的楷書大家
眾人七嘴八舌,卻見錦繡面色清和一副淡然,便都猜測一定是嵩縣志的真跡
皇那麼寵愛七王爺,當年大修府邸的時候便搬了宮里三分之一的珍藏書籍相送,別說嵩縣志的字跡了,是更珍貴的指不定都能拿得出
大家感慨起來,嵩縣志的真跡啊,那可是千金難求的曹桂榮這小子撞大運了
曹氏先是詫異,然後震驚,面色微微發紅,死死壓抑著激動。對于酷愛研究字畫的他而言,嵩縣志是極有吸引力的。
他怔愣地站了許久,終于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搖頭,面色鎮定起來,斬釘截鐵道︰多謝福晉美意,桂榮不能要。嵩縣志真跡乃是無價之寶,豈能與我等區區字帖相提並論。
說著作了一揖,道︰福晉能全心全意幫桂榮追回字帖,桂榮已是感激不盡,漫天要價實乃強盜所為,桂榮立世但求無愧無心。
外面圍觀的百姓不由感慨,死讀書死讀書,窮秀才窮秀才,說的是曹氏這樣子的吧。天大的好處不知把握,竟然給推了,呵,什麼讀書人的氣概,真是蠢笨的緊
面對眾人的戲謔審視,曹氏一臉的坦然,在自己說完這番拒絕話語之後更是長長地松了口氣,心情坦然起來。
錦繡看得出,曹桂榮是進行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的,畢竟對于讀書人而言,沒幾個能拒絕嵩縣志真跡。這不禁讓她對曹桂榮另眼相看,這位穿著普通的學生,心性還算端正,至少是個可塑之才。
于是點頭,道︰這樣吧,曹公子若是不肯收,當是七王府借與公子觀閱,等公子看完臨摹好了再送還王府,也算鋪子對公子的彌補,如何
曹氏瞪大眼楮,不敢置信地看錦繡,終于興奮地點頭,深深給錦繡作了一揖,感激道︰桂榮多謝福晉
並保證一月之後一定完璧歸趙,才滿心歡喜地散了。
至此,圍觀人群紛紛散去,那些國子監學生見錦繡做事如此磊落,不由放下心來,再也沒人鬧著要將墨寶拿回去。
等到人群都散了,木沉和木老爹才紅著臉前。
木沉心是感慨的。他絞盡腦汁也沒辦法讓對方滿意,錦繡三言兩語便將人打發了,還令那原本氣憤交加的曹氏帶著十萬分感謝離開的。
他自問,縱然自己手里有嵩縣志的真跡,也不可能像錦繡這般舍得,更不可能想到如此周全的辦法。既讓曹桂榮滿意,也令一眾學生信服,更在諸多圍觀的百姓心替花鋪留下好印象。
錦繡不知道木沉想的這些,說真的,倘若那些珍藏的書畫字跡是她自己個兒的私有財產,她未必舍得這樣子拿出來。只不過東西都是宋煜的,是皇室公有財產,用了也便用了,左右都不會心疼
他們宋家欠她良多,一本字跡算得了什麼
沉了沉,依舊要敲打木沉︰開門做生意,要善于審時度勢,對不同的人要以不同的辦法對之。若是普通的布衣百姓,給一百兩銀子對方當然十分滿意,可是對于曹桂榮這樣的秀才,那真正是侮辱
414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