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鄉

第一七零章初具規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孑與2 本章︰第一七零章初具規模

    第一七零章初具規模

    雲瑯覺得這個世界再跟他開玩笑。

    透過他的窗戶就能看到高大的始皇陵。

    他不相信,在大漢會沒有一個人知曉始皇陵的確切位置,如果大漢皇帝拿出一分尋找冒頓墳墓的精力來尋找始皇陵,應該早就找到了始皇陵。

    可是,大漢皇帝,乃至大漢人似乎對這件事並不熱衷,始皇帝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段遙遠的過去,並不重要,忘記了,也就忘記了,算不得什麼。

    這就奇怪了……

    雲瑯很想知道皇帝心里是怎麼想的!

    來雲氏的人,雲瑯看似不理不睬,實際上,只要有人對那座高大的封土堆產生了興趣,雲瑯就會知曉。

    畢竟,常年生活在驪山里的野人,早就成了他的眼線,只要是這座山里的事情,沒有雲瑯不知道的。

    山坳處的那一群野豬今年下了三十二個小豬仔,半山腰上的豹子夫婦今年一個孩子死掉了,住在樹洞里的熊羆今年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偶整夜大叫,住在後山的白狼群今年接納了兩匹孤狼這樣的事情他全都知道。

    自從野人被阿嬌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後,獵夫這種古老的職業,就在上林苑消失了。

    畢竟,被阿嬌捉到的獵夫,下場很淒慘,他們會在第一時間也變成野人,唯一的活路就是背煤!

    上林苑的野人下山,這對大漢朝是有表率意義的,根據官府推算,全大漢足足有三成的隱匿人口都是野人,只要他們全部下山,對大漢來說意義重大。

    野人只會在環境寬松的條件下下山,一旦朝廷開始橫征暴斂,估計上山的人會更多。

    驪山腳下埋著一個時代巨擘,沒想到白登山下也埋著一位時代巨擘。

    很多時候,雲瑯在事情不算緊急的時候是不會刻意去關注前路的。

    現在看起來,不是那麼會是。

    紅袖看起來比宋喬更加的像雲氏的大婦,除過年齡小了一些之外,氣勢逼人。

    不是說她在家里作威作福,而是她身後永遠跟著四個宮裝打扮的小姑娘,這些小姑娘已經被調教的沒了人的感情。

    如畫的眉眼永遠是冷冰冰的,目光也是呆滯的,就像是四根沒有生氣的木頭。

    宋喬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木頭美人,也很忌諱這些少女進入雲氏內宅,這些女子既不能退回去,也不能不用,所以就一股腦的打發給了紅袖。

    至于小蟲,她堅定地認為,自己脾氣不好,說不定會把這些木頭美人活活打死。

    對于站著都能睡著的小姑娘,雲瑯如何會有什麼興趣,不過啊,兩個年邁的宮女嬤嬤倒是很隨和,沒有什麼高人一等的模樣,就是那張笑臉看的人,笑臉實際上很好看,就是眼楮里冷冰冰的,走路一點動靜都沒有,如同鬼怪。

    皇宮的規矩自然是森嚴的,而雲氏自然是沒有什麼規矩可言的,小蟲走路放屁的樣子,差點沒把這幾個皇宮里來的人嚇死。

    至于偷吃雲瑯食盒里面的吃食,也就小蟲敢干……

    家里養著一頭老虎,遠遠超出了這些宮人的想象,尤其是看大女抱著老虎腦袋咬耳朵的模樣,這些宮人就覺得末日就要來臨了。

    隨著她們在雲氏停留的時間長了,也似乎變得活潑了一些,至少,在沒有吃飽的情況下,知道再去拿點吃食。

    孟大孟二兩個傻子都知道宮里來的這些女人是惹不得的,走路遇見了都繞著走。

    傻子都知道的事情,雲氏其余人如何會不知道宮里來的這些人背負的使命?

    強勢的皇帝並沒有刻意的去掩飾這一點,每隔十天,就會有長門宮來的宦官跟這六個宮女,嬤嬤們交談一次。

    這是一種陽謀,是皇帝堂堂正正的告訴雲瑯,他在監視他,只要這六個女子好好的活在雲氏,就說明雲氏沒有其余的想法。

    四個小宮女還好,來到雲氏之後多少恢復了一點煙火氣,兩個年長的嬤嬤——就很難說了。

    說她們是年邁的嬤嬤,其實也就是二十幾歲的女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漂亮,且身材飽滿。

    只要看鼓騰騰的胸部,就知道皇帝在挑選嬤嬤的時候,完全是按照卓姬的樣子挑選的。

    可能,劉徹以為雲瑯的性癖好與眾不同,喜歡年紀大一點的婦人。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宋喬堅決不許兩個嬤嬤跟雲瑯見面。

    這種事情其實是堵不如疏的……

    雲瑯自付不是色中餓鬼,無奈沒人信,有卓姬這盤珠玉在前,即便是阿嬌也覺得皇帝這樣做非常的正確。

    畢竟,雲瑯每次見到她的時侯都是一副色眯眯的樣子。

    身為男主人,雲瑯能接觸的女子不多,一般就是紅袖跟小蟲,偶爾會見到忙碌不堪的甦稚,至于劉婆,宋喬根本就沒有把她算作女人。

    總之,皇帝賜下的六個女子在雲氏唯一的作用,就是拉高了這個家庭的總體顏值。

    以前在關中生活的時候,關中一年也下不了三場雪,沒想到在大漢時代,這里的雪多的煩人,一場大雪就阻斷了交通,且舊雪未化,又添新雪。

    雲瑯翻看霍去病送來的白登山文書,老虎就靠在雲瑯的背後呼呼大睡。

    文書里記錄的東西很簡單,地圖也沒有什麼參考性,大漢人習慣性簡潔的記錄,讓雲瑯沒有辦法從小處看到大局。

    這個時候,他就非常的佩服劉徹,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從這樣簡潔的文字描述里,看透事情真相的。

    諱莫如深,就是這個時代記錄事件的標準想法。

    怪不得司馬遷的《史記》出來之後,會被後人尊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這也許跟大漢人普遍的低水平文化有關,但凡是能寫一篇通順文字的人,都被人稱之為士人。

    但凡是士人,就不會跑去軍中當兵的。

    而軍中將領的文字水平,只要看看霍去病跟李敢就知道了,這兩個家伙的文化水平,其實就停滯在能寫信,能讀書的程度上,就這,比起公孫敖之類的莽夫,也高明了不下十倍。

    雲瑯只要想想樊噲這樣的殺豬匠,灌夫這樣大字不識一斗的人都能成為將軍,侯爺,就對大漢軍隊的文化水平不報什麼太大的希望。

    騎都尉可能是大漢軍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支軍隊,為了讓軍中人人都識字,雲瑯可是下過一番苦功的。為此不惜與霍去病翻臉,寧願減少騎射的訓練時間,也要保證軍卒們的識字時間。

    就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雲瑯在軍中立刻就有了教書先生的雅稱。

    但是,劉徹卻不這麼看,他也不知道用了什麼古怪的思維,居然猜測到雲瑯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的培訓軍卒,而是在大規模的培訓軍中的低級軍官。

    為此,他專門下了旨意,要求倔強的霍去病不得干擾雲瑯這個軍司馬在非戰時對軍隊的掌控。

    人只要識字了,眼界似乎就開闊起來了,平日里霍去病跟他們講戰術,講配合,需要大棒來恫嚇,自從軍卒們認識了幾百個常用字之後,他發現,這些人似乎腦袋開竅的,不論是在接受軍中常識,還是在遵守軍令,執行軍令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

    進步不僅僅在此,還在軍卒們接受騎都尉新式軍械上,自從投石車這東西在臥虎地發威之後,騎都尉就對這東西進行了不下十次以上的改良,投石車已經從簡單的彈射發射,變成了如今的甩臂丟出去。

    空中的石彈,也不再是雜亂無章的飛行,而是開始有目的的向預定區域彈射。

    不光是投石車,弩車,強弩也是如此,不再以平射為殺敵的主要方式,真正進入了弩箭密集覆蓋的作戰方式。

    有了這個發現,霍去病也就對軍卒識字這事上不再阻撓,開始有意識的給軍卒們教授一些兵法上的學問。(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鄉》,方便以後閱讀漢鄉第一七零章初具規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鄉第一七零章初具規模並對漢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