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支怪異的軍隊沒有加入任何一方,她們摧枯拉朽般地同時殲滅了兩個部落的軍隊,從那場戰斗活著回來的人說,從地底出現的妖魔使用了厲害的巫術,火舌吞噬了戰場上的所有人。
這個消息很快在附近的部落傳開了,剛開始,很多人並不相信那些幸存者的話,直到幾個月後,傳說的軍隊不斷現身,她們每次出現,都有一個部落慘遭屠戮,每個部落的幸存者都反復說著幾個同樣的詞語︰面具、女人、少女、血紅、火焰。
人面漸漸相信這些傳說,由于那支奇怪的軍隊總是在夜間出現,很多都將那個戴面具的少女稱作“黑夜里的魔頭”,夜魔這個稱號,也就由此而來。
很快,夜魔就帶著她的族群奪回了原本屬于她們的土地,但那些曾遭受過她攻擊的其他部落,卻全部化為焦土。
首領對自己的女兒說,他們攻擊別的部落,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奪取他們的土地和人丁,還有牛羊,並囑咐自己的女兒,下次和其他部落交的時候不要下死,要設法讓他們臣服,而不是趕盡殺絕。
對于此,夜魔的回答卻異常簡單,她告訴首領,她之所以打仗,就是為了殺人。
夜魔的回答讓首領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但她還是沒有格外在意,畢竟夜魔是她親生的女兒,她囑咐夜魔,一定要設法多收攏幾個部落,擴大自己的力量。
那時候的夜魔只有十二歲,她的本性沒有完全暴露出來,她最終還是听從了首領的意見,設法去拉攏其他的部落。
但她拉攏的段卻依然是殘忍的屠殺,她的凶名讓很多部落懼怕,這些部落爭相歸附,她的軍隊也因此得到了擴充。
在當時,夜魔曾短暫地統一過岐周西方的部落,可她並沒有就此滿足,在平靜了一段時間之後,心的殺欲又開始躁動起來,而她也將自己的魔爪伸向了西王母國。
歷史上的西王母國是岐周附近一個小國家,和夜魔所在的部落一樣,也延續了母系社會的傳統,由女性全權治理國家,但這個國家卻有一個由精壯男人組成的軍隊。
夜魔和西王母國的交鋒並不順利,西王母國不但明比她們發達,軍隊比她們強大,連國內的幾個祭司,也有些不俗的巫術造詣。
對于夜魔所在的小部落來說,那場延續了幾個月的戰斗算是一場持久戰了,士兵死傷慘重,夜魔也幾乎被西王母國的祭司打敗。
無奈之下,夜魔正能帶兵回到自己的老家,養精蓄銳,等待下一個進攻西王母國的時。
幾年的窮兵黷武讓夜魔的族人也對她產生了怨言,她們漸漸發現,當初夜魔之所以帶著他們殺回地面,不是為了拯救她們,而是為了滿足她自己對鮮血的渴望。
部落的首領也終于意識到了,夜魔和她天天帶在臉上的面具,有可能不是神靈給予她的福音,那個面具,還有她的女兒,可能是妖魔的化身。她試圖罷免夜魔的兵權,可夜魔忠實的追隨者卻提前將首領的計劃告訴了夜魔。
夜魔似乎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她變得更加瘋狂了,她斬斷了自己母親的雙腿,將她關在一個地窖里,又燒死了那些反對她的人。
這完全符合石門上第二幅壁畫的內容。
成為囚徒的首領被關押以後,就用從其他部落那里學來的字記述夜魔的所作所為,那時候她想到了一個人,那個人也許能拯救她的部落。
也就在首領被關押後不久,夜魔在一次祭祀狂性大發,以極其殘忍的方屠戮了自己的部落,除了她最親近的五個跟班和被關押的首領,無人幸免。
後來,其他部落的人將首領救了出來,她看到了族人們已經腐爛的尸體,大多數人都是被某種巨大的力量生生撕裂的,他們的殘肢和內髒灑得到處都是,引來了大量的食腐鳥和野狼。
這些內容,也能和第幅壁畫對應起來。
後來,首領在另外幾個部落的幫助下到了岐周,找到了能救她們的人。
敏度說,書上說,那個人是岐周的祭司,是從渭水之濱來的聖人。
這時候梁厚載打斷了敏度︰“渭水之濱來的聖人,你說的該不會是姜子牙吧?”
敏度眨眨眼,很吃驚地看著梁厚載︰“你是怎麼知道的,我還沒說到那里呢。”
梁厚載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就是當年姜子牙在渭水之濱無餌垂釣,踫上周王的事。而且你多次提到了岐周,千年前的岐周,就是姬昌和姬發統治的小國家。然後你又提到了渭水之濱的聖人,那只能是姜太公了。不過有一點我必須糾正一下,姜太公可不是岐周的祭司,他應該是周王的老師,拜為‘太師’的。”
敏度做出一副恍然的樣子︰“哦,怪不得書上說姜太師、姜太師的,原來太師是這麼來的,我之前從一另外一本書上看到過,太師確實是一個官職……”
我趕緊把他們兩個打斷︰“姜太公的事有會再聊,先說說夜魔後來怎麼樣了。”
敏度這才回歸到正題上來,他說,那個部落首領找到姜太公以後,就將夜魔的事合盤告訴了姜太公,姜太公雖然感覺到事情不妙,但他當時正忙著幫周國備戰,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處理夜魔的事。
可夜魔為了追捕逃走的首領,竟然帶著幾個隨從就來到了岐周,向姜太公要人。
畢竟姜太公是千多年前的人了,雖然關于他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可誰也不知道當年的他是怎樣一個人。敏度說,他看的那本書上提到過姜太公的性格,說姜太公有大智慧,他行事果敢,但脾氣又非常大,屬于殺戈決斷的那種人。
原本姜太公打算等周王得到天下以後再處理夜魔的事,沒想到夜魔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書上沒有記載夜魔和姜太公之間具體發生了什麼,只是說那一次夜魔敗得非常慘,連她帶到岐周的隨從都幾乎死絕。可姜太公竟然沒有要了夜魔的性命,甚至沒有羈押她,而是將她放走,並告誡她要遵守岐周的禮數,如果再敢作亂,她將面對岐周十萬雄師壓境。
夜魔有生以來第一次怕了,她承諾不會再作亂,灰溜溜地離開了岐周。
敏度推測,姜太公這一次能饒過夜魔,可能是因為夜魔的母親為她求情所至。
這一次的失敗沒有讓夜魔收斂,她開始變本加厲地殘害周圍的部落,很多人發現,夜魔殺害的人越多,她的法力就變得越發強大。在那幾年里,面具一直帶在夜魔的臉上,她好像從來不吃東西,從來不摘下面具,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她原本的樣子。而當時的岐周已經和商紂開戰,姜太公也無暇理會夜魔的事。
直到天下初定,姜太公在齊境平亂,順利成為齊王。這時候,又有部落首領千里迢迢趕赴周都,在周天子姬發面前陳述夜魔幾十條罪狀,周天子感到事情不妙,立即召回了遠在齊國的姜太公。
年過百歲的姜太公一路奔波回到了岐周故地,並派出兵士,到棕鹿山一帶傳喚夜魔。
這時候的夜魔已經凶殘成性了,姜太公兩次派人去傳喚,兩個使節都被她殘忍殺害,她還想被殺的信使剁碎,包在羊皮里讓人回贈給姜太公。
誰也不知道姜太公看到這些碎肉的時候是什麼樣的表情,書上只是說他先是讓人從雪山上取來了一塊巨石,並親自將石頭的表面切平,又讓夜魔的母親連夜在石面上畫下了幅壁畫,並告訴夜魔的母親,天以後,她還需要在石面上畫下第四幅壁畫。
敏度說到這的時候,我和梁厚載交換了一個眼色。
其實屋子里人應該都想到了,那塊平整的石頭,後來被改造成了地藏墓的石門。
一切都準備妥當以後,姜太公讓九個力士抬起石板,又帶上夜魔的母親,揮師來到了棕鹿山。
敏度說到這的時候,梁厚載將他打斷︰“棕鹿山不是夜魔的部落當年隱居的地方嗎?”
敏度點頭說是,並說他為了節省時間省略了書里的一些細節,當初夜魔將自己的族人屠戮殆盡之後就回到了棕鹿山,不過沒有回地下,而是大興土木,在棕鹿山上建了一座祭壇,在那里將自己的親信煉制成了五個石人。
石人?听敏度提到了石人,我又想起了地藏墓里那只皮膚如石頭一般堅硬的甲尸,不過我沒有立即發問,只是等著敏度繼續說下去。
敏度說,姜太公來到棕鹿山的時候,夜魔帶著自己的軍隊、石人,和姜太公正面交戰,結果又被姜太公打敗。
姜太公要抓她問罪的時候,突然天空烏雲涌動,一道驚雷從天而降,正好落在了夜魔的面具上,夜魔身上立刻燃起了大伙,道道黑煙從她的頭頂傾瀉而出。
姜太公好像早就料到了會這樣,立即讓夜魔的母親把這一幕畫下來,而這,也正是第四幅壁畫的由來。
夜魔的身子很快被烈火燒成了灰燼,可她戴在臉上的面具卻完全沒有損傷,那些從她頭頂上發散出去的黑氣在天空凝結成了一條黑漆漆的蛇,面具卻依然戴在蛇臉上。
那條蛇朝姜太公發起了攻擊,卻依然被姜太公制服,後來姜太公將蛇的半截身子埋在地下,又讓人將畫著四幅壁畫的巨石壓在蛇身上,並差九個力士日夜看守,直到四十九天之後,才算是徹底鎮住夜魔。
不過姜太公在鎮住夜魔的時候就說,夜魔原本就是天地間的一股精純陰氣所化,就算現在鎮住它,總有一天,它還是會出來作惡。
果然,姜太公離開後不久,棕鹿山附近的幾個小國無緣無故燃起了戰火,這些國家好像是受到了夜魔身上那股殺性的吸引,竟然將戰場選在了棕鹿山,可就在幾支部隊剛開始交鋒的時候,大地震蕩,所有士兵全都陷入了地底。這些內容,和孫先生說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