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防盜章!訂閱不足50%, 4時內無法看見新章內容!
趙主簿剛與趙恆等人聊完,告辭離去。
在春風樓的大門口,竟然看見了唐毅。
他當下心頭一慌。
這殿下不會追人追到這里來了吧?也未免太會糾纏了!
先行禮再說。
唐毅盯著他看了一會兒︰“你是?”
主簿︰“……”
主簿內心悲痛道︰“下官是長安縣衙主簿趙瑞安。”
自己撞sh ng m n來?
唐毅冷哼一聲。
“主簿?”宋問立馬推開唐毅道,“三殿下請先進去,在下有事想找主簿談談。”
宋問抱拳, 笑得一臉殷勤道︰“趙主簿, 久仰久仰!”
唐毅冷冷瞥了趙瑞安一眼,轉身先進去。
二樓趙恆等學子看見他上來,有人認得,也立馬起身行禮。
趙恆問道︰“三殿下一人來品茶?”
唐毅看了眼樓下︰“你們先生帶我來的。”
“先生?”趙恆道,“哪個先生?”
也只有那一位先生了。
趙恆迅速撲到窗台上,果然看見正站在門□□談的宋問與趙瑞安兩人。
幾名學子紛紛跟上。
一學子道︰“他們在說什麼?”
“你听不見,我們自然也听不見了。”
“先生方才給了他什麼東西?”
“銀票啊!”
“這……行賄?還是討好?”
“先生竟是……這樣的人?!”
唐毅默默听著,相當嫌棄的翻了個白眼。跟著跑堂去了隔壁的包廂。
討好?
不。
宋問只會下套。
沒多久,宋問就甩著手樂顛顛的上來。
“喲!”宋問看見他們驚喜道,“這不是我的學生們嗎?看見三殿下了嗎?”
“看見了,他在包廂里。”趙恆攔住她問道,“先生到底是, 如何認識三殿下的?”
宋問回憶道︰“先前, 我得罪了三殿下。”
趙恆問︰“為何?”
宋問說︰“因為一件小事。”
眾生點頭, 等待她細說。
宋問︰“隨後,我又得罪了三殿下。”
眾生︰“……”
宋問︰“但再隨後, 三殿下不計前嫌的幫助了我。”
眾生︰“……”
宋問用折扇點著下巴, 欣慰道︰“這就是緣分吶。”
眾生︰“……”
沒听出哪里是緣分。
只覺得三殿下實在是——
忒倒霉了!
“我去見我的有緣人了。”宋問抱拳道,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期待你們的明日佳作哦。”
趙恆看著她跳脫離去的背影,懵道︰“先生……可能會去hu l 主簿嗎?”
眾學子紛紛搖頭。
“先生引我們插手此事,便已經是得罪了他們。又如何會再去討好他們?”
“先生該不是將銀子給了主簿,讓縣衙代為發放補款,給那些農戶?”
“這倒不無可能!”
學子由衷感慨道︰“先生真是,高風亮節之人吶。”
宋問與唐毅聊了一個下午。
擴建,改造,商鋪位置調整和分配。各種前期與後期的處置。
如果要弄的完整,是需要些時日的。
宋問趁機諫言。
真正主要的是還是小攤販。靈活自由且多變。
至于其他,可以邊開放邊建設。
而最容易吸引客流的,是吃。
接下去的時間里,宋問給唐毅科普了一下,適宜用作街邊小吃的多種食物。
唐毅全程沒插上一句話。
宋問激動道︰“殿下!怎麼樣?殿下,你覺得還有什麼?”
唐毅艱難道︰“不如你……寫下來吧。”
宋問︰“好 !”
唐毅補充︰“我是指,具體安排,而不是吃食種類。”
“自然!”宋問拍著胸脯道,“為人師表,我是那種只想著吃的人嗎?”
唐毅︰“……”
唐毅別過了臉。
這邊交代完畢,宋問又蹭唐毅的車回到了家中。
第二次天明,提著教條去書院。
宋問心情甚好的走進學堂。
眾學子傾刻安靜下來,等她開口。
“交功課交文章。”宋問敲了敲桌面,申明道︰“其實我不看你們的遣詞造句,只看你們的判斷分析。所以也不必百般修改,互相討教。只管寫自己想寫的。”
眾生點頭,依序將文章呈交上來。
宋問前後,只是粗略掃了一眼,並未細看。
如此眨眼間,便將文章都翻閱完了,推到一旁。
眾學子屏息凝神,等她評判。
宋問微一抬頭,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視死如歸的壯烈感。
不禁覺著有些好笑。
和她較勁,何必呢?
“我記得我先前說過,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你們自己覺得,這次怎麼樣?”宋問不動聲色道,“不如都先說說,昨日的感想。”
孟為率先站起來道︰“先生,真是太難了!我等磨了許久,那群門吏才願意同我多說幾句話,還滿是戒備,生怕被我套了什麼。”
其余學生紛紛附和︰“不錯啊先生。那營田使根本不讓我們進去。我們在門外待到了傍晚,好說歹說,才松了口。”
“那農婦說不到兩句話就跟我等跪下了,實在是不忍心。”
趙恆叫苦道︰“同主簿喝了兩壺茶,也未套問出什麼有用的。”
“該!”宋問失笑道,“你,孟為。先前逼迫他們的時候,就穿著這身衣服。還有你們,先前去西王村查案的時候,也穿著這身衣服。”
宋問站出來道︰“你們這是什麼衣服呀?”
孟為不明所以道︰“這是書院的衣服呀!”
“對呀!”宋問道,“全京城還有幾人不知你們在查這事?幾人不知你們是想幫那群農戶的?還穿著這群衣服去,這不是第一面便告訴人家,你是來者不善嗎?想做什麼呢?”
孟為拍腿道︰“真未想道,還有這等講究?”
“哪怕是官家人,出門查探案情,詢問證詞,最好也是身著便服。微服私訪。”宋問道,“否則,拿人的官差莽莽撞撞的就進了人家里去,民風不化的地方,生怕鄰里誤會,也只會想盡快將你們請出去,問不出什麼的。”
眾生恍悟。
“與人為便,方是于己為便。多體貼,多擔待一些。”宋問道,“此番讓你們多長長見識,倒是不錯。現在明白,勿論何事,看著容易,也未必做著容易吧?往後對待他人,多一分諒解。”
眾生受教點頭。
宋問終于說向正題。
她隨手拿了一張道︰“其實,每一份,都寫的不錯。但是,都寫的不對。照我以往來判,零分。”
眾生聞言,搖頭輕嘆。
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泄了口氣,抿唇,又強打起精神。
恭敬道︰“請先生指教。”
宋問︰“先前,你們行事,那都是傾巢而出。錯。朝廷不會給全部的人手,委派一樣的任務。就像煮飯做菜一樣,你們何曾見到後庖里,全部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
“先不說耗時耗力。有時候,人多,反而辦不好事。”宋問道︰“所以後來,我給你們分了組。可你們有想過,我給你們分組的用意何在嗎?”
李洵叫她提點一句,當下了然。慚愧低笑。
孟為急道︰“李洵,你便直說了吧。”
“先生其實已多番提點。這次叫我等去詢問情況,目的,也還是分析朝廷該如何處置。”李洵道,“可我們,只是寫了各自的見聞分析出來,仍不是朝廷的。”
“是啊。”孟為不信邪道,“我怎的總是忘了呢?”
宋問敲著戒尺,笑道︰“不錯,朝廷分六部,分九寺五監,是明確各官職責,方便處理政務。但這並非意味著各自為政。也沒有一樁案件,會只涉及到一個部門,一類官員的。”
宋問道︰“再好比于煮飯做菜一樣。鹽是鹽,糖是糖,魚是魚。可你不能端著一碗調料和一疊生魚就出來了,這是不能吃的。”
“往後你們也要記住。你們知道的,未必別人是知道的。許多誤解,往往便是理所當然所致。切不可,獨斷獨行。”
眾學子頷首,在心中反思己身。
孟為喃喃道︰“怎麼全是吃的?”
宋問道︰“唉,治大國如烹小鮮嘛。”
宋問一指敲著那疊功課上,嘿嘿笑道︰“零分哦。全部哦。”
眾生︰“……”
宋問正色道︰“最後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在書院鐘響之前,寫出一份完整的文章來。”
宋問補充道︰“當然你們本次課業,還會是零分。”
宋問道︰“我如我給你們講講經義吧。現在翻出孟子,梁惠王篇。”
趙恆驚道︰“先生,您還會講經義啊?”
“呸!我就是經義先生好吧?”宋問怒道,“你這是在質疑我的專業素養!”
幾位學生大笑。
馮文述起身道︰“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先生,這些我們都會背,也都明白意思,你不如給我們講講其他的。”
眾學子附議道︰“就是就是!”
“我不信。”宋問道,“孟為你會?”
孟為抬起頭︰“我……”
眾人盯著他。
孟為摸摸後腦,心虛道︰“近日不是沒有教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