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門閥

第一千零六十二節 天山(2)

類別︰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一千零六十二節 天山(2)

    ,最快更新我要做門閥 !

    尉黎,天山以北的小王國。

    人口不過三萬,兵員不過兩千。

    屬于西域典型的袖珍王國,在當年的大宛戰爭中,尉黎王國因和輪台走的近,曾遭遇相同命運,為漢軍所破,其國王遁入天山之後的盆地,才得以幸存。

    漢軍建立輪台後,撤回國內,匈奴人出于監視和掣肘輪台的緣故,從而扶持尉黎王復國。

    但,復國後的尉犁,元氣大傷,從此淪為匈奴的傀儡。

    領土面積更是大大縮小,只剩下了從前的三分之一不到。

    幾乎就是一個城市加周圍幾十里的牧區、耕區。

    此時,匈奴大軍,直入尉黎王都渠犁城。

    李陵親自帶人,登上城樓,登高眺遠,凝視著遠方的蒼茫大地,心情不是太好。

    他率軍在輪台,等了漢軍足足二十天!

    為此,他做足了準備,設計好了好幾套戰略,意圖在輪台地區,吃掉一兩支冒進的漢軍騎兵。

    結果,沒想到的是,李廣利居然一改從前喜歡猛打猛追的性子,變成了一個古板死硬的人。

    漢軍出樓蘭後,就在樓蘭以北停留了足足十天。

    在這過程中,各路漢軍紛紛向這一地區聚攏,然後,組成了一個密集抱團的陣勢,一步步的慢慢向著輪台蹭過來。

    面對漢軍這種打法,匈奴人從上到下都惡心的不行!

    因為,這已經不是戰爭了,而是明擺著要和匈奴拼消耗!

    偏偏,匈奴人是真的耗不起!

    先賢憚的數萬騎兵以及西域僕從國聯軍,加起來差不多十萬人,聚集于輪台一帶,吃喝拉撒,每天都在消耗著匈奴在西域為數不多的積蓄。

    對此,先賢憚的貴族們,簡直和吃了翔一樣難受。

    要不是李陵按著,他們恐怕已經急不可耐的去主動與漢軍開戰了。

    縱然如此,對于匈奴人來說,目前的局勢,也危險的可怕!

    “大王真的要撤離尉黎嗎?”一個戴著西域地區傳統的尖氈帽的男子,畏畏縮縮的走到李陵面前問道。

    這人就是尉黎國國王蟬蟄了。

    蟬蟄是音譯,在焉奢-尉黎文化里的意思是‘矮王’。

    事實也是這樣,蟬蟄的個子可能還不足六尺,再低一點他就可以當殘疾人了。

    “不撤不行啊……”李陵嘆了口氣,道︰“如今的局勢,迫使我們不得不放棄尉黎!”

    沒辦法,匈奴人為了攻陷輪台,動員了整個西域的所有僕從國的力量。

    由之造成了兩個結果。

    第一,龐大的軍隊,每天都需要大量糧草維持。而隨著天氣轉冷,草木枯黃,牲畜的草料供應減少,由之造成了龐大的後勤壓力——沒有足夠草料吃的牲畜,產奶量急速降低,傷病概率則不斷增加。

    再在這一地區停留下去,李陵懷疑,匈奴的牲畜恐怕都得死光!

    其次,則因為戰爭的緣故,導致了匈奴主力抽離,從而在烏孫與匈奴的勢力邊界地區,造成了真空。

    烏孫人雖然不敢明目張膽介入甚至相應漢軍,與漢軍協同。

    但這些家伙,趁著機會,瘋狂佔便宜和挑釁。

    不過兩個月間,烏孫人就蠶食掉了其與焉奢邊界的兩百多里的牧場、甚至控制了整個近海澤,更迫近了危須國的邊界。

    而這些地方,是匈奴人花了四十年,才從烏孫嘴里奪下來的。

    換而言之,烏孫趁著漢匈戰爭,用兩個月時間,毀掉了匈奴四十年的努力!

    尤其是近海澤被奪,使烏孫人從此掌握了進出焉奢、危須,窺伺西域北道、計示水流域的戰略要地。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回來?”蟬蟄傻傻的問道。

    作為鐵桿的親匈奴派,蟬蟄本人的命運與匈奴是捆綁在一起的。

    因為,他清楚,匈奴若敗,那麼這尉黎國王肯定會換人——換成他那個在長安當質子的弟弟!

    李陵搖了搖頭,道︰“吾也不知!”

    漢軍的戰略,不止讓先賢憚摸不著頭腦,李陵也搞不清楚。

    漢軍抱團,主力精銳一字排開,彼此呼應,步步緊逼。

    面對這種打法,別說匈奴了,李陵也無計可施!

    因為,漢軍的戰略,看似簡單、粗暴、無腦,但卻是當前局勢下,對匈奴的絕殺!

    十余萬大軍抱團,別說是先賢憚的部隊了,哪怕是漠北單于庭的主力親臨,也沒有能力正面硬抗,只能不斷撤退,利用廣闊的縱深消耗漢軍的毅力、糧草和耐心。

    然而,在這天山北麓,卻沒有那麼多縱深可供匈奴人利用。

    所以,匈奴的選擇,便只有打和不打。

    打,根本沒有把握打贏!

    甚至可以說,毫無把握!

    漢匈戰爭以來,匈奴人從未在正面的大兵團主力決戰中佔過上風!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又是一場漠北決戰。

    一旦輸掉,就會輸掉整個西域。

    不打,就得夾著尾巴,跑回天山以南,把腦袋縮起來,放棄掉整個尉黎、一小半的焉奢和龜茲。

    這簡直難受的讓人吐血!

    因為,這必然帶來連鎖反應!

    沒有天山北麓的支撐,天山南麓的車師、白龍堆,也將很快為漢庭所控制。

    匈奴人將拱手讓出整個東西域地區的控制。

    加上烏孫、大宛在側,哪怕是李陵也知道,若是這樣,不出數年,匈奴人就得夾著尾巴灰溜溜的滾出西域。

    蟬蟄听著,不可思議的看著李陵,道︰“那小王怎麼辦?”

    尉黎小國,別說與漢匈這等巨無霸相比了,哪怕是在焉奢、龜茲面前,也只是個弟弟。

    匈奴一走,尉黎王國與他就等于被架在火上烤。

    他唯一的出路,只有跟著匈奴人撤入天山以南的盆地。

    但,這樣做的話,若匈奴人不能回來,他去了那邊,恐怕地位還不如一個小卒子,說不定連吃飯都未必吃得飽。

    與之相比,尉黎雖小,但起碼還是一個國王,錦衣玉食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陵卻沒有管蟬蟄的想法,對他來說,尉黎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棋子。

    關鍵,還是漢軍!

    他必須想一個破局之路,將漢軍逼退!

    可是,李廣利的大軍,現在抱成一團,明擺著拿國力與匈奴消耗。

    而他身後是整個漢室,那龐大無比的帝國。

    縱然這個帝國現在,早非當年的全盛時期那麼強大,但也不是匈奴可以比擬的,更何況,如今與其開戰的只是匈奴的西域部分。

    “這個戰略,絕非李廣利的手筆……”李陵喃喃自語著。

    這是他早就明白的事情,李廣利他又不是不認識。

    其人性格急躁,野心甚大,卻缺乏像前輩衛青霍去病那般的眼光、手腕和胸襟,不能容人。

    大宛戰爭,天山會戰、余吾水會戰,都完美的反應了他的性格。

    特別是當年,李陵與李廣利之爭,徹底暴露了這一點。

    李陵至今記得,當初李廣利是怎麼給他穿小鞋,如何限制和打壓他的。

    若不是這樣,李陵不可能被匈奴包圍在浚稽山中。

    可問題是,這個主意是誰出的?李廣利為何會听?

    “河西四郡,沒有人能像這樣讓李廣利听話……”李陵想著︰“這個世界唯一可以壓著李廣利的只有長安那位……”

    李陵腦海中閃現出那位熟悉的端坐于宣室殿上的天子。

    他曾效忠的主君,如今的仇敵。

    也只有那位,才能強按著李廣利的腦袋,讓他乖乖的听命!

    然而,那位的性子,也不是這樣的。

    那位比李廣利還急躁!

    換而言之,有人在給那位出謀劃策,並成功的說服了後者。

    而李陵記憶里,沒有這樣的人。

    上一個能讓那位陛下言听計從的人,還是當初的大司馬!

    “霍驃姚……”

    “張蚩尤……”

    “是了,也只有那位自詡霍驃姚繼承人的張蚩尤了……或許現在該叫張鷹揚……”李陵閉上眼楮思索著。

    雖然從未謀面,但李陵知道,那位的能耐與厲害。

    旁的不說,一部戰爭論,如今長城內外,塞北西域,人盡皆知。

    據說連烏孫、大宛,也有相關的抄本在流傳。

    這一次,先賢憚能如此果斷的動員整個西域的力量,也是受戰爭論的論述影響——戰爭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而戰爭是手段。

    于是,其點起全部力量,全家老小帶上,孤注一擲于輪台,以尋求以輪台來穩固地位,增加聲望。

    事實證明,這非常成功!

    輪台一陷,哪怕先賢憚損失慘重——僅僅是本部便折損了兩千多,作為炮灰的僕從聯軍,更是死傷過萬!

    但,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如今,不止整個西域諸國,都為先賢憚陷輪台而震懾,漠北王庭更是反應劇烈。

    四大氏族,都已經開始派人來聯絡,孿氏內部也出現了大批來表忠心的。

    慕強,是匈奴人的天性!

    可問題是,佔了便宜後,便不得不面對漢匈懸殊的國力對比。

    就像現在這樣,漢人抱團,不給機會。

    明擺著就拿國力欺負人。

    在絕對的優勢面前,一切計謀陰謀,都變得和枯黃的野草一樣脆弱。

    但……

    “也不是沒有機會……”李陵的大腦急速運轉起來︰“是人,皆有缺點!皆有可利用之地!”

    他想著自己過去對李廣利的了解,仿佛抓到了什麼一般,但卻一時半會抓不到重點,于是用力的揉起太陽穴來。

    但蟬蟄卻等不了了,他哭喪著臉哀求著李陵︰“大王,還請大王憐愛小王,莫要將小王帶去危須,那危須王與小王有隙……小王恐其害我……”

    “危須王?”李陵無意識的問了一句。

    蟬蟄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跪下來說道︰“好叫大王知曉,那危須王因當年姑墨王不肯嫁女與其而嫁與小王之故,一直憤恨于此……”

    “哦……”李陵無所謂的答了一句,旋即他反應過來,仿佛抓到了什麼,興奮的握緊了拳頭!

    “是啊……”

    “尉黎這樣的小國國王,尚且會因為舊年之事而怕為人所害……”

    “李廣利能甘心成為一個執行者?能甘願為他人綠葉?”

    在漢家,武將的最高境界,乃是留候那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其次才是斬將奪旗,開疆拓土。

    兩者的逼格,更是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很簡單,就看高帝開國功臣,誰排在第一位吧?

    瓚候蕭何!

    而蕭相國,生平一個兵也沒有帶過,一次大的戰爭都沒有打過。

    他一直做的就是後勤,就是種田。

    其次,便是留候張良。

    這位也沒有具體帶兵打仗過,只是在高帝身邊籌謀劃策。

    這兩位以後,才輪到曹參、周勃、陳平、王陵、張蒼。

    而在這些人里,成就最高、最大,風評最好的,不是屢立戰功的周勃,也非悍勇無雙的王陵。

    而是蕭規曹隨的曹參,是治平天下的張蒼。

    特別是張蒼,其在高帝時代,默默無聞,不過功臣里的小不點。

    但青史之中,迄今為止,其地位都是前列。

    其謚號更是讓無數人妒忌、羨慕的‘文候’。

    換而言之,這一戰,李廣利就算打贏了,別人稱頌和夸贊的也只會是那位獻策之人,而不是執行者。

    李廣利將會被置于獻策者的光環下。

    正如當年,桂陵之戰,具體指揮和打贏的人明明是田忌,但大眾卻常常忽略了田忌,眼中只有孫臏。

    所以……

    “兵法曰︰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李陵咬著嘴唇,長出了一口氣,直接丟下蟬蟄,走下城牆,對左右道︰“去為我取筆墨與羊皮來……”

    “吾要寫信,去告貳師……”他嘴角浮起一絲笑容。

    對李廣利,他太熟悉了。

    李廣利想要證明自己的心,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如同魔怔。

    而如今,他卻被強權按著,恐怕早已不滿,內心更是堆滿了干柴,一點就著。

    現在,李廣利還能忍著,恐怕是理智在主導。

    換而言之,只要李廣利失去理智,他就有機可乘!

    而,對李陵來說,擊敗李廣利,不僅僅是他人生的巔峰,更將是他人生的救贖,同時也是他人生的證明!

    擊敗李廣利,則可以告訴天下,特別是長安那位君王——當年,你們錯的到底有多麼厲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門閥》,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門閥第一千零六十二節 天山(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門閥第一千零六十二節 天山(2)並對我要做門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