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趨勢
階級矛盾強烈加劇,這是一種完全不能挽回的趨勢,只因為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大肆兼並土地,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里,導致底層的民眾漸漸喪失了維持生命的資源和機會。
因此看上去帝國的情況還好,實則暗地里已經出現了漩渦,暗流涌動,已經有更多的人覺得自己活不下去,有人開始暗中想要求生,最終會讓整個帝國出現劇變。
今上作為皇帝自然知道土地兼並的不好之處,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畢竟真正的大地主往往都是他的重臣。
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難道可以阻止臣子們購買土地?想想就知道完全不可能,之前朝代就無法改變,現在也不能改變。
今上很是著急,卻找不到方法制止,甚至還不能和大臣們全部鬧翻,不然絕對會讓自己的日子不好過。
大臣們一個個都標榜自己是忠臣,對朝廷和皇帝是忠心耿耿,其實這種話大部分是說的十分好听,皇帝要是觸及他們的利益,絕對會遭遇大臣們的反擊,在工作中百般算計,讓皇帝覺得活得太過憋屈和無奈。
別說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姜涵記起來自己轉世的世界里就曾經有一位皇帝拿官僚階層開刀,推行了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個政策。
這個政策實施之後官員名下的土地也就需要繳納稅金,這可和之前朝代的政策不一樣,原本有功名的人就可以免除土地稅金。
可以說免除土地稅金這個條件,讓更多的人想要讀書,都想要得到這種大大的好處上。
結果竟然取消這種特權,自然讓享受到特權的人無法接受,因此取消官員名下土地免稅資格,等于是把讀書人的體面被扒下來,有了功名還要納稅?豈不是讓有了功名的讀書人和普通人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地主)沒有了區別?
因為不願意,讀書人們炸了,大都不願意接受這個看上去讓他們的身份變得不怎麼高大上的變革,甚至不少人會因此咒罵皇帝。
雖然該新政並沒有在全國實施過,只在某地試行,但還是引來讀書人的極度反感,顯然新政對讀書人這個群體就沒有太客氣,逼著他們和普羅大眾一樣,讀書人就覺得自己生氣。
書生心里有著怨氣,但多數不敢造反,因為他們作為準官員,可以說得到的好處很多,自然不能造反,沒有軍權怎麼造反?但可以使用別的方法報復。
這也是為什麼抄家皇帝的黑料滿天飛的最大原因,只因為很多讀書人成為抄家皇帝的黑粉,專門黑了很多年。
而皇帝為什麼會冒著大不韙的情況去改革?那是因為抄家皇帝突然間發現朝廷沒有多少的銀子,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就無法救濟災民,因此皇帝才采用新的政策,想要讓國庫增加收入。
對普羅大眾來說這個政策很好,朝廷就有了銀子,自然可以救濟災民,可以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這麼一個勇于改革,甚至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的皇帝,可以說皇帝史上最勤奮的一個皇帝,雖然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但不得不承認這個皇帝的作用。正是有了這位皇帝的勤勉持政,才承前啟後造就出來一個盛世。
可這麼一個好皇帝,卻在很多讀書人眼里不怎麼樣。就因為他的政策得罪了大批讀書人,導致不少讀書人在各個方面詆毀這個抄家皇帝。
在讀書人眼里抄家皇帝真的是太討厭了,根本不願意提皇帝的功勞,提起只會說什麼康乾盛世,直接把最重要的皇帝給排除在外。
就是因為那個抄家皇帝敢想敢做,做了一般皇帝不敢做的事情,讓官員們也要繳納土地稅金,徹底得罪那一批筆桿子,他們就想著怎麼報復在他們眼里十分刻薄的皇帝,其中一個手段就是發發小作文。
抄等皇帝據說是吐血死後,不少人紛紛開始編小作文,都是往香艷方面引導輿論,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里抄家皇帝是某某女俠殺掉的傳聞到處飛,到了後世這個野史也是很有市場。
還有就是一個最惡毒的說法︰抄家皇帝的登基是因為他自己篡改了前任皇帝的聖旨,這種說法也是在後世很有市場。
當然這個說法完全就是胡扯,只因為這個傳位的聖旨是采用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篡改繼承人的情況。
但老百姓不知道啊!因此這種說法一直是流傳在後世,而這種說法有人是不知道,跟著人雲亦雲,有人則故意傳這個小道消息。
抄家皇帝曾經因為某些讀書人的造謠而專門寫書反駁,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越是想要說清楚,越是會被人攻擊,很多時候就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說起來抄家皇帝那一代的皇子都是很有能力,抄家皇帝也算是那一批皇子中出類拔萃的,但不等于和他同期的皇子不好,只是他們的父皇搞了一個奪嫡,結果就是廢了好多皇子,最終抄家皇帝登基為帝。
登基後的抄家皇帝是最勞模的皇帝,從早忙到晚,最終導致他的身體再也無法承受不起高強度的工作,最終在登基十多年就吐血而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就徹底棄用了其父的政策,覺得太過激進,最終就這麼把所有的改革都停止。
這個好大兒屬于好大喜功的主,因為他一心崇拜的是自己的爺爺,而不是處處管著自己的父親。
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傳說,那就是康熙帝無比稀罕弘歷,覺得他就是個好皇帝的苗子,指定讓抄家皇帝立下這個孫子,甚至說之所以傳給抄家皇帝,就是因為有個好皇孫。
這個傳說真實嗎?反正被接進宮被皇帝撫養的孫子,不單單是那個好大喜功的皇帝,還有好幾個皇孫。
呃!另外康熙最愛重的孫子並不是弘歷,而是廢太子的兒子弘�,可惜的是廢太子太不給力,最終康熙臨死之前都叮囑抄家皇帝關照弘�。
事實上康熙之所以選擇抄家皇帝即位,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晚年的仁政,給朝廷帶來很多弊病,絕對不能再讓一個仁君上位,因此選擇了抄家皇帝。沒有抄家皇帝,根本不可能出現所謂的康乾盛世。
好大兒自然也知道父親的情況,而他不願意自己落到那個下場,因此在登基為帝之後就開始不贊同自己父親的政策,事實上到了後期好大兒自己也知道抄家皇帝做的沒有錯。
但抄家皇帝的風評一直不怎麼太好,直到現代社會才有所好轉。由此可見讀書人的力量有多大尤其是文官們),想要改變有多麼的難,作為皇帝也沒有逃脫黑粉的算計。
今上就沒有那個勇氣去做改革的人,明知道土地被大量兼並,會造成統治不便,但還是想不出來怎麼應對。
正是因為知道這種結果,皇帝不敢把整個官僚階層都得罪干淨,因此他只能裝作不知道。
就這麼土地兼並,還是在不停進行中,有些人家因為生病等種種原因,不得不飲鳩止渴,賣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一家如此,兩家也是如此,看上去還不錯的日子只因為出現風波,就變得赤貧起來,不得不賣掉家產,這種風潮最終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無法挽回的頹勢。
今上自然知道怎麼一回事,但又發現自己不可能做什麼,難道皇帝大發慈悲就救助民眾?不可能的!皇帝知道自己完全救不過來,就直接無視,他需要擔心的事情多了去,就抓別的事情準備作妖。
呵!姜涵怎麼知道的?那是因為這段時間常常觀察今上,自然發現皇帝看到稅收變少後罵罵咧咧的,心里很是不爽,就覺得自己事事不怎麼如意。
听到皇帝的嘆息,姜涵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想法,畢竟到了他這個等級能夠洞察人心,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本章完)
喜歡掛了99次之後請大家收藏︰()掛了99次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