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何以安樂

第20章 行刺案13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孺江 本章︰第20章 行刺案13

    如果能用漫畫的心音來表示,包大人此時的內心一定用加粗黑體字寫著︰本府不是萬能的!!!

    冰姬、張宏祖和耶律勿之間的那點破事,若非涉及遼國細作,包拯是一點都不想管的。奈何“父母官”這一稱呼,既是開封府尹職責所在,這種官司他不想管也得管。

    用後世的話來說,開封府衙既是公安機關,又兼職居委會,不是能臣還真的無法勝任。

    若是朝廷能多出幾個能臣就好了……包拯從未像此刻這樣盼望過。面對冰姬三人,即使是斷案如神的包大人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如果秦侍郎真如冰姬所說的那般听太師的話就好了,可惜再懦弱的人也有倔強的時候,尤其是涉及叛國一事——做都做了,何妨再多一個遼國皇親的頭餃,日後即便大宋呆不下去,還能去遼國繼續過富貴風光的日子。

    奈何耶律勿對冰姬的喜愛沒有達到舍生忘死的地步,一旦他自己的利益受損,對待冰姬一事的手段也跟著粗暴起來,甚至不懼與秦侍郎結親不成反結仇,反正怎麼有利怎麼來。利用污蔑冰姬之事達到不與宋皇室結親的目的,還可以順便把冰姬、玲瓏一起收下,雙美在側,豈不樂哉?

    包大人見多識廣,對耶律勿的心態摸得一清二楚,可惜王丞相年老糊涂,不肯听勸,畏懼遼人凶悍,不願與耶律勿交惡,更加助長了遼人的氣焰。

    “冰姬,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你父將你許配何人,本府無權過問,只能以同僚、朋友的身份規勸,卻不能以此立案,望你體諒本府的難處。”包拯思慮再三道。

    “可是包大人,你也知道我爹是鐵了心要把我嫁給耶律勿,難道你就能見死不救嗎!”冰姬抬頭,眼神忿恨。

    “再者,你之前所說的,都是那玲瓏姑娘的一面之詞。事實是否如她所言,你可曾親自去問過秦侍郎與秦夫人?”包拯問。

    冰姬搖頭冷笑,“我若回到秦府,豈不是自投羅網?夫人會把我關起來的,到時候我連公堂都來不了,更妄論擊鼓鳴冤了!大人,玲瓏所說都是事實,您要是不信的話,大可以讓夫人過堂對峙!”

    張雪兒也說︰“是啊,秦姑娘躲在我家,多虧玲瓏姑娘暗中傳遞消息,否則秦姑娘要被封為郡主之事大家都還蒙在鼓里呢!”

    “既然如此,那玲瓏姑娘現在又在何處,可能出來作證?”包拯問道。

    “這……”冰姬與張雪兒互相看了一眼,同時臉上都浮現出心虛的神色,“玲瓏如今在秦府,不方便出來……”

    “她被秦府軟禁了嗎?”包拯皺了皺眉。

    “那……那倒沒有,只是……玲瓏和我吵架了……”冰姬神色難看道。

    “吵架?”

    “玲瓏還是個小姑娘,她很容易听信別人的話,而秦府的人又一直對夫人言听計從,玲瓏她是被夫人蠱惑了……”冰姬說到一半,又自己搖頭否定道,“不,她其實心里是清楚的,只是夫人勢大,她不得不從……”

    包拯一听到這前後矛盾又帶著猶豫的話,就心下了然,“只怕玲瓏對遼國王妃之位頗有想頭吧?”

    “不,玲瓏她絕不可能喜歡上耶律勿的!”冰姬激動道,“耶律勿性情狠戾,詭計多端,玲瓏也很清楚這點的,她絕不可能自願嫁給耶律勿,一定是夫人……是夫人強迫她的!”

    這話不過是冰姬的一廂情願罷了,她自以為了解玲瓏,卻忘記了玲瓏的處境和她不同,她是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女,就算心思玲瓏剔透,看穿了耶律勿的狼子野心,也未必不會跳入明知是火坑的陷阱——只因她與錦衣玉食嬌寵長大的冰姬不同,名義上是小姐,實際上她和府內的大丫鬟待遇差不多,照樣要為老爺夫人端茶送水,在秦府大小姐闖禍時處處為她兜著。她穿的是冰姬的舊衣服,用的是冰姬不用的胭脂水粉,冰姬不喜刺繡,她還要代冰姬做女紅來應付夫人;中秋之夜冰姬偷溜出府,也是玲瓏守在冰姬的房間里整夜擔憂。

    這樣的玲瓏,會不憧憬真正的大小姐的生活嗎?

    這樣的玲瓏,會拒絕對她表現出愛慕之意的遼國皇子嗎?

    ——以上都是潛伏在秦府的小翠打探出來的第一手情報。

    冰姬的案子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包拯正為冰姬大感頭疼時,就收到了龐府送來的消息。由小翠傳出,經公孫先生潤色,最終來到包拯手上時,就成了一曲哀戚的閨怨愁詞。

    包拯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公孫先生,最近日夜不離地守著大理世子,看來自家主簿是憋壞了啊!

    包大人只好當做沒有看懂詞上的隱晦暗示,繼而問起公孫策,“近日倒是少見安樂侯過來了,先生可知侯爺最近在忙什麼?”

    “大人對冰姬一事太過上心,自然忽略了不少事。”公孫策一臉老大不樂意,卻仍耐著性子解釋道,“安樂侯最近正為了出使遼國一事忙得焦頭爛額,已有三日沒來開封府了。”

    “什麼?確有此事?”包拯驚得睜大眼楮,更加凸顯出眼白,看起來猶如一尊黑面凶神,然而長得不像好人的人,未必不是一個好人。“本府在朝上時為何從未听過說一點風聲?”

    “此事尚無定論,我也是听傳信之人透露的幾句話中推測出來的,來人只說了兩句,一是‘遼國陳兵邊境一事未必是假’,第二句則是‘遼國七皇子曾秘密入宮’,兩相結合,學生以為,或許陛下會派人前往薊州,一來探探耶律勿所言是否為實,二來萬一真有戰事,也能有人代為周旋,戰事能阻則阻,便是不能,也可提前支援。”

    “先生所言有理。”包拯摸了摸下巴,道,“陛下必不願看到北地又起戰事,此事派人去薊州一探虛實也是正確的決定,只是,這又與安樂侯何干?”

    “即使打著出使的名義,自然需要身份上的象征,正如耶律七皇子一般。”公孫策道。

    “這……”包拯遲疑了下,如果出使的人是素有賢名的八王爺還好說,但安樂侯……雖說小侯爺是改好了,可他年輕氣盛,難免不會出什麼簍子啊,陛下能放心?龐太師和龐妃能舍得?

    “咳,似乎是小侯爺自己到陛下面前毛遂自薦的。”公孫策一語,無異于平地驚雷。

    包拯愣了一下,才笑眯眯地點點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包青天]何以安樂》,方便以後閱讀[包青天]何以安樂第20章 行刺案1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包青天]何以安樂第20章 行刺案13並對[包青天]何以安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