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域神燈 本章︰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把整個房間簡單查看了一遍,確認沒有危險,張天元才對這房間里的那些東西仔細觀察了起來。

    臥室里面陳列非常簡單,就是床和桌子之類的東西。

    桌子也是古物,只可惜已經嚴重損壞了,就算帶出去,估計也沒什麼用了。

    至于那床則是用石頭和泥漿盤成的炕,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不過張天元在地面上的角落里發現了幾顆散落的珠子。

    這就有點意思了。

    在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中,作為玉器的搭配,珠子總是一直伴隨其左右,故古人也總是喜歡以“珠玉”並稱。

    在《管子•國蓄》中有“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漢,珠起于赤野……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的記載,當時人對于珠玉的看重可見一斑。

    在古籍中真正關于珠子的獨立記載,最著名的莫過于東周時期的隨侯珠了。

    古人甚至將其與和氏璧相提並論。

    《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並且隨侯珠到西漢時依舊存在,而且是當時國之重器“為隨侯(珠)、劍寶、玉寶璧、周康寶鼎立四祠于未央宮中”,這是《漢書•郊祀志》中記載的。

    雖然在典籍中僅只言片語的隨侯珠已令今人飄渺不可尋,今天的收藏圈內面對那些同樣來自古代的珠子依舊興趣正濃。

    張天元仔細將地上的幾個珠子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用東西擦干淨了,然後仔細賞玩起來。

    這幾個珠子之中年份最高的是一枚紅山文化的玉珠。

    玉珠高1.5、寬0.8-1.4厘米,通體鈣化為雞骨白狀態,由于其殼狀態完全類似同時期紅山文化出土的其他雞骨白形態玉器。

    珠子整體上大下小如一喇叭形狀,底部亦有打窪掏膛工藝,造型十分罕見。

    這種器型究竟在當時有何意義,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正是有這種未知的色彩充盈于其間,使小珠子在賞玩之余令人平添了許多探索考證之趣。

    若言體量則當屬另外一枚煤精質地的夏家店文化珠子了,這枚珠子呈扁圓鼓狀,直徑達2.4、厚1.7厘米。

    煤精又稱煤玉,煤精是國際公認的有機寶石之一,在寶石學上將其歸入“珀、珊瑚”類。

    因為其主要出產于中國東北地區,故當地夏家店下層文化中的文物很多都是這種材質,在夏家店文化遺址中發現出土了大量的煤精飾品。

    這枚夏家店文化煤精珠子,四周各有三道線切弦紋作為裝飾,頗顯其獨特之處,珠子整體飽滿,包漿完好,堪稱珠圓玉潤。

    如果平時拿在手上細細欣賞把玩,倒也可以自詡掌上之珠了,不經意間又增加了幾分盤玩之趣。

    還有一枚是東周時期八稜勒子。

    勒子亦屬于古代珠飾中的一種,通常人們將形體較長的稱勒子,形體較短的稱珠子。

    這枚勒子長3、寬1.2厘米,屬于地方玉材質,呈雞骨白狀態。

    張天元清楚記得自己在一次翻閱考古圖錄《輝縣琉璃閣甲乙二墓》一書時曾經也看到過一些關于珠子的資料。

    這枚勒子與其中記錄的一對東周時期“白玉稜管狀飾”極為相似。

    雖然尺寸有所出入,但造型基本一致,看到這珠子與自己記憶中的寶物相呼應的確是件妙極的事情,既是對于物件斷代的參考,也頓時令自己充滿成就感,欣喜之余不由多了幾分怡然自得之趣。

    宋人趙希鵠在其所著《洞天清錄》序文中寫道︰“(收藏)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鐘鼎,如親見商周。端硯涌崖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

    珠子雖小卻可以小見大,堪稱此中有丘壑,令人沉浸其中盡得其趣。

    “看起來這地方的主人,活著的時候倒也是個妙人。”

    張天元笑了笑,然後起身走向了茶室。

    這臥室里的情況,他都已經基本摸了個遍,除了這幾顆珠子之外,再無什麼引人注目的東西了。

    不過那茶室之中的東西,倒是讓人眼前一亮。

    有幾件東西雖然明顯沾滿了灰塵,可是依然保存十分完整。

    這大概還是跟其所用的材質有關吧。

    比如其中一件就是瓷器。

    根據張天元的鑒定,這是一件唐代湘南沙城窯青釉褐斑模印貼花椰棗紋執壺,高23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徑14.5厘米。

    口沿外翻,短直頸,深腹,平底。

    肩部飾對稱的三條形系,前有八稜形短流,後為三條形曲柄,流下模印貼花椰棗紋。

    椰棗紋,葉如椰子樹,果實似葡萄,無樹干。

    模印貼花是先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花紋,然後趁半濕未干之際粘貼在壺上,並在粘貼處加飾褐色塊狀釉裝飾,貼花的出現為原本樸素的器型增添了生氣。

    這東西應該屬于古代沙城窯的杰作。

    沙城窯位于湘南沙城市郊銅官鎮瓦渣坪,所以又叫“銅官窯”、“瓦渣坪窯”。

    沙城窯是在湘陰窯的基礎上開創的,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終于五代。

    為唐、五代時期的南方地區重要的民窯,是燒造青瓷的窯場之一。

    從考古資料顯示,沙城窯產品不僅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國外也有大量出土。

    1998年—1999年間,在印尼爪哇島東北部,打撈出唐代貨船“黑石號”,出水瓷器6萬件,其中沙城窯瓷器就有5.6萬件,可見沙城窯在中國陶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沙城窯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

    器物主要有壺、盆、罐、碗、水盂等。

    沙城窯產品多以手工拉坯制作,燒制時使用的窯具主要有匣缽、墊缽、墊餅、支圈、支墊、泥條。

    碗、碟燒時采用疊燒,器里心有圓形、方形、多邊形露胎,坯上先施化妝土,然後用褐彩繪畫。

    小件裝飾用單模、分模、手捏制成。

    此外還有雕刻、鏤空、堆雕等手法。

    沙城窯以青釉為主,兼燒少量褐釉、醬釉、白釉、綠釉器。

    除光素器外主要有釉下彩繪、模印貼花和雕塑三種圖形裝飾手法。

    貼花的部位多見于壺流、壺系的下方及器物的腹部。

    常見的紋飾有人物、嬰戲、雙鳥、雙魚、蝴蝶、獅、荷花、葵花、椰棗紋、葡萄以及其他圖案。(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鑒寶秘術》,方便以後閱讀鑒寶秘術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鑒寶秘術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並對鑒寶秘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