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域神燈 本章︰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張天元之所以認定了這款澄泥硯非同一般,並非因為它出自名家之手。

    也不是因為它的太白醉酒刻紋。

    而是跟明末的名將史可法有關。

    明末忠臣名將史可法,清軍南下時,堅守楊城,攝政王多爾袞致書誘降,被他拒絕;豫親王多鐸遣人到城下招明歙石蓮葉硯降,他發矢射擊。

    他給母親、妻子、伯叔及兄弟留下遺書,表示“一死以報國家”,決心與揚州共存亡。

    城破,他自刎未死,為清軍所俘。

    多鐸親自審訊並勸降,他說︰“城亡與亡,吾志已決,既劈尸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州百萬生靈,不可殺戮。”

    就義時從容自若。

    揚城人民在城外梅花嶺築衣冠冢,以為紀念。

    史可法死後,留有他用過的一方硯台。

    從硯的形狀和制作的痕跡上考證,這是一方由明代雕刻名工雕作的澄泥硯,呈鱔紋色,形如一塊大芭蕉葉。

    葉上雕刻的,正是太白醉酒,背面有這位民族英雄的字“道麟”,並刻有史可法印章。

    這方英雄的寶硯經過三百余年的輾轉流傳,最終被當代著名書畫家賴少其所收藏。

    賴少其早年在廣省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和李樺等發起新興木刻運動,是魯迅先生十分推崇的青年版畫家。

    這款硯台在特殊運動年代被收繳了,後來不知所蹤,卻不想到了這里。

    張天元心中感念,似這種硯台,別說十萬美金,就算是一百萬美金,他也出的。

    因為這已經不單單是一款硯台,它是國寶,更是某些精神的傳承。

    “張先生還真是財大氣粗啊。”

    西川正雄嫉妒地說了一句。

    能夠像張天元這樣隨便拿出十萬美金去購買一款硯台的,不是沒有,但並不多見啊。

    他這種做法,簡直太過慷慨了。

    如果西川正雄得知這硯台本身所蘊含的意義,只怕就不會這麼說了。

    他雖然人品不怎麼樣,時刻忌憚中國的古董文物,但是對于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還是了解非常透徹的。

    節目繼續進行。

    沒想到的是,那老翁居然沒走,而是從寬大的衣服口袋里面取出了另外一塊硯台。

    他很不好意思地笑道︰“這個硯台有點爛了,所以本來是沒打算拿出來的,不過想了想,既然來了,總得讓專家們看看吧。”

    主持人米特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過她終究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所以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而後笑著說道︰“沒關系,既然拿出來了,就讓專家們看一看吧。”

    老翁高興地笑了笑,急忙把硯台先拿到了張天元的眼前。

    或許是因為張天元剛剛買了他的硯台,給他賬上轉了十萬美金吧,他對張天元的印象,那可是非常之好。

    張天元倒也沒有客氣,拿過那硯台就仔細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要緊,卻是哭笑不得。

    原來這一塊,才是真正的端硯。

    這老翁還真是夠外行的,澄泥硯跟端硯,相差那麼大,居然也能搞錯。

    端硯自唐朝初年開始出產。

    不過,當時的端硯純粹是文人墨客書寫的實用工具,石面上無任何圖案花紋裝飾,顯得粗陋、簡樸。

    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雲︰“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後來到了唐朝中葉,一天一老硯工路經端溪時,看見有兩只仙鶴飛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竇,張網撈捕,但撈起的卻是一塊石頭!

    不過,這塊石頭十分奇異,上有裂縫,不時發出鶴鳴聲響,老硯工順著裂縫把奇石撬開,奇石竟一分為二,化作兩只硯台,硯邊各有一只仙鶴佇立在蒼松之上。

    消息傳開,硯工們紛紛仿制,或各展其藝,在硯台上雕以各種圖案花紋。

    這大概就是端硯從實用品變為實用工藝品之始。

    在唐代初期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就出現了依靠采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

    這里,滾滾東流的西江水,穿峽而過,直奔南海。

    夾岸叢山峻嶺,氣勢磅礡,重岩疊翠。

    端硯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錯落的分布在這風景如畫的環境中。

    生產的端硯慢慢地成了肇慶獨有的工藝美術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並得到達官貴人和帝王將相的賞識。

    宋朝開始把端硯列為“貢品”,蜚聲中外。

    端硯古時已十分名貴,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封坑,硯資源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名貴。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

    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

    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于世。

    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

    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不過,張天元手中的這塊端硯,並不算是什麼上品,而且品相比較差,甚至還有破損的地方。

    它不屬于魚腦凍、蕉葉白之類的上等石品,也沒有七星鴝鵒眼之類的石眼,它只是普通端石制成。

    雖然也是端硯,然而價值並不算高。

    張天元嘆了口氣,翻過端硯,去查看底部。

    這一看,卻是差點雙手一哆嗦,把東西直接掉在地上了。

    本來將東西拿在手中鑒賞就是大忌,張天元也是比較自信,所以就沒太在意。

    但這會兒,還真是把他嚇了一跳,一顆心砰砰直跳。

    “我看完了!”

    幸虧他掩飾得好,所以並未被別人察覺出來。

    老翁拿著端硯又讓其余三位專家看。

    那三位本來就不爽這老翁竟然把張天元看得更高,再加上對于硯台有不是十分了解,只是粗略看了一下,甚至連問題都沒有問,就直接開始打字了。

    片刻之後,四個人的鑒定結果又被放到了大屏幕上。

    只是那一瞬間,台下眾人就驚呼了起來。

    因為包括西川正雄在內的那三位,對這款端硯的評價都很簡單,認為是粗劣的宋代端硯。

    雖然有歷史,但是品相不好,品質更差,所以估價居然都在一百美金以下。(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鑒寶秘術》,方便以後閱讀鑒寶秘術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鑒寶秘術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並對鑒寶秘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