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勤妃傳

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梁夜白 本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彎亦有道

    皇上和陳文心兩個正在乾清宮用御膳,照著從前的老規矩,他們總是把御膳嘗一遍,把自己喜歡的菜留下來。

    然後才是真正的用膳。

    這樣既不破壞老祖宗的規矩,又能滿足口腹之欲。

    不過皇上一個人的時候是不這樣吃的,只有陳文心在乾清宮用膳之時,他才會默許她這樣做。

    二人正要用膳,外頭小李子來報,說大學士王熙求見。

    “皇上,大學士說了,他來的時辰不巧,不敢耽誤皇上用膳。請皇上用過膳後再見他,他就在外頭等著便是。”

    雖如此說,要沒有要緊的事,王熙不會這樣冒冒失失地進宮求見的。

    “皇上,王大人許是有什麼要事,不如你先去看看。”

    陳文心和王熙在南巡的路上熟識了,所以听見這個名字自然會給些面子。

    皇上想著,陳文心都為了王熙可以忍住饞蟲了,那他就去看看吧。

    快去快回,免得把她饞壞了。

    他想著便步出了東間,往乾清宮前殿走去。

    陳文心在他身後,注視著他離去的身影。

    她微微低頭,露出了一個諱莫如深的微笑。

    “何事這樣著急,連朕用膳的時間都不放過?”

    王熙听見皇上的聲音,忙趕上前來告罪,“臣惶恐。只怕皇上旨意一下,一言九鼎,再無回天之力。”

    皇上似乎明白了他的來意,在御座之上坐下,沉默了片刻。

    “王卿是為向明的事情來的?”

    當著一個外臣的面,用這麼不客氣的語氣直呼另一個外臣的名字,可見皇上的憤怒。

    他明知皇上對向明十分憤怒,還要來撞到這刀口上。

    這是件蠢事,可他王熙不做,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也對不起向明口口聲聲,稱他為恩師的情誼。

    “皇上,臣這里有一封清遠的手書。”

    王熙從袖中拿出那封折子,皇上對這個陌生的名字一時想不起來是誰。

    “清遠是何人?”

    王熙拱手道︰“就是向明。臣于他有恩科閱卷師之誼,他又自幼喪父,臣為他改字為清遠。”

    皇上一時之怒,曾言向明這名字大不敬。

    所以王熙著意為他改了字,希望皇上听了能夠寬心一些。

    果然,皇上的面色緩和了不少。

    他對李德全使了個眼色,李德全會意地下來取了王熙手中的折子,拿到皇上的案前攤開。

    這封折子是向明手書,若是按照流程先送到乾清門,交到奏事處,只怕那些翰林們不會替他轉交這折子。

    向明此人是個得罪人的性子,只看他在聖駕面前都絲毫不肯改變自己的想法,便可見一斑。

    就算這折子遞上來,也要費好些天的工夫,那時皇上早就一旨貶官讓他到蠻荒之地去了。

    所以向明求助了自己的恩師王熙,王熙是有直接向皇上上奏的權力的,不需要經過奏事處。

    滿朝文武中只有百人有直接上奏之權,從前向明作為正四品御史,也是有這權力的。

    這封折子里,向明說他十分懊悔,在大殿之上頂撞皇上。

    他說他和皇上政見不同,應該求同存異,再加商討,而非如此直言頂撞雲雲。

    說來說去,他還是堅定應該開放海關。

    “這個向明,冥頑不靈。”

    皇上怎麼也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如此堅持開放海關。

    這樣執拗的一個人,真是讓皇上沒脾氣了。

    王熙替向明請罪道︰“此人幼年喪父,童年寄養于親族之中。有這樣的脾氣,也是情有可原。皇上雖然嫌他過直,但此人之才,就此貶謫未免可惜。”

    皇上不耐煩地擺擺手,“才若不為朕所用,那倒不如沒有。”

    他承認向明此人是有些本事,就是對于海關這事情上,他怎麼也說不通。

    他的確對于此人有所猶豫,否則那一旨詔書下去,早就讓他到嶺南一帶去吃煙瘴了。

    “朕知道你所想了,容朕再考慮考慮罷。”

    皇上都已經這樣說了,王熙若是再爭辯,那也太不知趣了。

    他拱手道︰“臣打擾皇上午膳了,多謝皇上不怪,臣告退。”

    打發走了王熙,皇上趕緊回到後殿。

    陳文心怕是等餓了吧?

    果然見陳文心快步趕上來,見著他忙拉著他的手,“可算好了,我都餓急了。”

    皇上摸摸她的頭,“好了好了,用膳罷。”

    皇上落座之後,她給皇上的碗中舀了一勺醬拌八珍。

    這八珍就是各種蔬菜肉類切成的小丁,其中有玉米、胡蘿卜和雞丁等。

    她喜歡吃玉米豆,所以會把玉米小心地挖出來。有時嫌玉米少了不好挖,就把別的東西挖到皇上碗里。

    皇上當然看得出她的心思,便嗔怪道︰“什麼難事,看你小心翼翼的。下回吩咐御膳房,直接做醬拌玉米不就好了。”

    陳文心苦著臉,“試過了,單拌玉米沒有拌八珍好吃。”

    她就是要拌八珍,然後從八珍里面挑出玉米來吃。

    皇上道︰“就是嘴挑!”

    其實她未必是愛吃玉米,就是喜歡從一堆食物里挑出那麼一種吧?

    只要烹調得當,她幾乎就沒有什麼食物是不愛吃的。

    就好比現在,她把玉米挑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挑雞丁了。

    皇上微微皺眉,不解道︰“你到底是喜歡吃玉米還是喜歡吃雞丁,要是雞丁也喜歡吃,為何方才挑玉米的時候就不要雞丁呢?”

    陳文心道︰“我剛才喜歡吃玉米,然後玄燁嫌棄我嘴挑。我現在就多喜歡一個咯。”

    “朕一說你就改了,那還是喜歡嗎?”

    “所以我只是多吃了一種,我還是最喜歡吃玉米呀。”

    陳文心認真地看著他,一副我已經妥協了你還想怎麼樣的表情。

    她又道︰“難道我明明喜歡吃玉米,還假裝不是,玄燁就開心了嗎?”

    皇上微微一怔,覺得她這話有些含沙射影。

    “難道朕說話太大聲了,你在這後頭都听見了?”

    果然陳文心撇了撇嘴,沒有否認。

    既然她都听見了,所以她話中的意思,是偏向向明的。

    向明向皇上承認了頂撞之罪,但是開放海關這個提議,是他真心所想,不能改變。

    如果他現在改口承認自己的錯誤,那便是三心二意的虛偽之人了。

    這樣的人,皇上也不屑留他在身邊。

    政見不同的確不是罪,這治理國家天下,原本就需要多種思想融合互補。

    從錯中見對,從你中補我,才能得到最適合國家百姓的政策。

    就好比大秦用商鞅,行法家的嚴刑重法,促進了大秦的發展。

    而到了漢初,這法家思想就不好用了,最後采用的是黃老之學,讓百姓休養生息。

    再到漢中,就是儒家思想佔據了主流。

    隨著時代的變化,政見沒有一成不變的。

    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當朝當代。

    向明能承認自己當庭頂撞之罪,想必他日後不會再這樣冒失浮躁了。

    何況王熙和陳文心都為他說情,皇上再重罪于他,也不太好。

    “這向清遠日後再敢如此膽大,朕絕對不放過他。此次王熙和念念說情,那便只罰俸一月好了。”

    陳文心連忙撇清關系,“我才不是為他求情,我是就事論事。”

    皇上微微一笑,“好了,快用膳吧。”

    幸而現在是初夏,要是寒冬臘月的,這麼一折騰飯菜肯定都涼了。

    皇上吃下碗中的一片蘆筍,卻沒有踫那些醬拌八珍。

    他還是有些狐疑,向明的性子怎麼突然就轉變了,肯俯首認錯了?

    陳文心口口聲聲說她並非為向明求情,他還是有些疑心。

    那片蘆筍在他口中,被牙齒斷成兩截,發出了清脆的聲響。

    “ 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後宮︰勤妃傳》,方便以後閱讀後宮︰勤妃傳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後宮︰勤妃傳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並對後宮︰勤妃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