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雞兔同籠
從慈寧宮出來,她便吩咐白露速速往家中傳信。
她想讓陳希亥,派人去蒙古打听打听這位玉答應的事情。
她總覺著,玉答應被選入宮中,其中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只不過,這事怕是不好查的。
如果能隨意查出的話,皇上早就查到了吧?
還是要讓小桌子命人好好監視這個玉答應,防著她生出什麼事端。
她很聰明,在自己和太皇太後面前說話半真半假,沒有露出確鑿的把柄讓人抓。
她在宮中不交好嬪妃,也不敵對疏遠哪一個,只是依靠著太皇太後來自保。
看起來是自保,焉知不是在觀望,在伺機而動。
像佟貴妃這樣的人,她們的目的是明顯的,這並不可怕。
玉答應這種,你不了解她的目的和手段的人,反而可怕。
就好像她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春節時在乾清宮拾到的那個狼牙腳鏈,到底是不是玉答應的。
“主子。”
小桌子似乎在慈寧宮外等很久了,見著陳文心出來忙迎上前道︰“皇上請您到乾清宮去呢。”
她也懶得再回翊坤宮,索性就直接去吧。
她從後殿進的乾清宮,就听到皇上的聲音在前頭東間響起。
“算出來了沒有,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子?”
什麼雞啊兔子啊的,皇上在干什麼?
李德全從里頭迎出來,忙道︰“娘娘您可算來了。”
“皇上這是在做什麼?”
“皇上突然把阿哥們都召集了來,讓他們做算術題。阿哥們做不好,皇上可不高興了。”
每次皇上不高興了就找自己來,這個李德全,拿她當什麼?
滅火器嗎?
“可是諸位阿哥都在,本宮進去,不太好罷?”
李德全忙躬身道︰“皇上吩咐了,娘娘來了就叫進去呢。”
那她就進去看看好了,到底什麼雞啊兔子啊的。
進了東間並沒看到什麼雞和兔子,倒是看見從大阿哥到四阿哥,四個阿哥像斗敗的公雞一樣垂著頭立在底下。
皇上看見她,放下了手中的幾張紙,招手叫她,“你來瞧瞧。”
她走到皇上跟前,先給皇上福身行禮道︰“臣妾請皇上聖安。”
當著阿哥們的面,她的禮數還是要做全的。
等她行過禮,四位阿哥一齊向她行禮,“兒臣給勤額娘請安。”
諸位阿哥叫的是勤額娘,只有四阿哥認識她早,叫的還是陳額娘。
陳文心笑著給諸位阿哥回了半禮。
“你何必這樣客氣,他們小孩子家的,你回禮做什麼?”
阿哥們若是長大了,有親王的待遇了,嬪妃是理應給阿哥們還禮的。
現在他們還陳文心是嬪位,又得聖寵,確實可以不還禮。
她笑道︰“俗話說禮多人不怪,臣妾見眾位阿哥謙和有禮,一時就忘了。”
她可以不還禮,但顯然她還了禮,諸位阿哥看她的神色就更和善了。
他們原以為這勤額娘深受皇阿瑪的寵愛,會在他們面前作威作福地拿大呢。
沒想到她不但不拿大,還這麼謙虛有禮。
皇上笑著給她遞了一本案上的書,她接過來一看。
“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
我的天哪,這不是現代小學生奧數中,最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嗎?
陳文心哭笑不得,“皇上剛才在給阿哥們做這道題嗎?”
“正是。二阿哥和四阿哥掰著指頭數了半日,三阿哥連雞幾足都不知。”
他看向底下四人中最高的大阿哥,“也就大阿哥算出來了,就是用了一炷香的時辰。”
大阿哥已經十一歲了,是小學快畢業的年紀。
“只有大阿哥算出來了啊,大阿哥真厲害。”
陳文心笑眯眯地看向大阿哥,大阿哥有些臉紅,不好意思地垂下頭去。
她又勸皇上道︰“其他三位阿哥還小呢,尤其是三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還沒正經進學,哪里知道這些?”
“是朕心急了,那些西洋人竟敢瞧不起大清的算學,朕如何能容?”
皇上今兒也是一時興起,他听聞西洋人竟敢說大清朝算學沒落,一時氣憤不過。
把幾個阿哥抓過來一看,這算學
還真是很差。
皇上始終是帶著天朝上國的眼光來看待大清,覺得大清比西洋國家都要強大。
他怎麼能容許他們說大清有哪一點比不上西洋的?
她想,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索性告訴皇上應該開放海禁、多溝通世界各國的話?
也罷,他現在正氣惱著,又當著眾位阿哥的面,說這些他不樂意听的話做什麼。
陳文心想想便道︰“皇上,您難道要把幾位小阿哥,拉出去和洋人比比不成?”
皇上冷哼一聲,道︰“朕讓王公大臣們出面,豈不是太給他們臉面?”
他不想讓那些飽學的大學士出面,怕人家說是以強欺弱,所以打算讓自己這些小阿哥和洋人比試。
小阿哥們,也實在太小了。
她把那書合上,放在皇上面前,“臣妾一個後宮婦人都能算出來,也不算墮了大清的威風罷?”
皇上一挑眉,“朕怎麼從未听說,你還學過算學?”
女子無才便是德,滿洲女子並沒有習字的傳統,漢人女子中能識字念書的已經算是有才了。
女子多半學的是詩詞,陳文心是官宦之家出身,怎會學算學呢?
她笑道︰“在清華園那次,臣妾替李公公算出了一處錯賬,皇上忘了?”
那是僅有的一次,她在後宮之中根本用不著算術,自然無法展現才能。
皇上忽然想了起來,確實有這麼件事。
那是翊坤宮還在整修之時,佟貴妃的鳳印被收了,宮里修造宮殿的折子都往清華園送。
他大喜過望,“好,好。那你給幾位阿哥講講,這題是怎麼算的?”
李德全說著便要拿紙筆上來伺候,陳文心對著他擺擺手,“不用紙筆了,這題很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
“你確定光說就能清楚嗎?”
皇上自己也是在稿紙上算了一會兒,才能得出答案的。
她道︰“皇上一听便知。”
“首先,假如籠中都是雞,雞一只一對足,那麼三十六只雞五十對足,就多了十四對足。”
“兔一只兩對足,所以把這多出來的十四對足安在十四只雞身上,這十四只雞,就成了兔。”
“所以,兔十四只,三十六去掉十四,雞有二十二只。”
皇上把自己計算的稿紙拿來一看,的確是雞二十二只,兔十四只。
只是她剛才所說,未免太過荒誕了些。
把一對足安在雞身上,就成了兔?
他哭笑不得,“乍一听是有些怪異,不過細想還是有味的。”
在算學之中,管它是多了一對足的雞,還是兩對足的兔。
只要是四條腿,那就是這道題的本質所在。
她把皇上的計算稿紙拿來,上頭寫的類似于一個二元一次方程。
先將二元一次化為一元一次,而後再進行計算,自然復雜了許多。
“皇上這算法很好,條條有理。臣妾所說的,確實太天馬行空了。”
她難得面對一個這麼簡單的算術題,根本就不想用復雜的方法來解。
皇上道︰“只要能在最快的時間里算對,那就是好算法。”
他又對眾位阿哥道︰“勤額娘方才所說,你們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
眾位阿哥異口同聲。
勤額娘說的比皇阿瑪說的可簡單多了,還比皇阿瑪算得快。
皇上︰“”
剛才他給他們幾個解釋了一遍,怎麼就沒有這麼清楚明白呢?
他把那本書拿來,又給阿哥們出了一題。
“群娃聚坐分果,一人六顆則多六顆,一人七顆則少七顆,那麼共是幾人,幾果?”
這題對于阿哥們來說就更難了,也不知幾人,也不知幾果,還要兩個都算出來。
這題咋看比剛才的題目復雜,實際上和剛才的雞兔同籠題是一樣的。
陳文心和皇上同時開始計算,幾乎是同時落筆。
兩人把手中的稿紙放到一處比看,答案一模一樣。
不僅答案一樣,計算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他們的方法是一樣的。
底下幾個阿哥還在抓耳撓腮,只有二阿哥大喊道︰“皇阿瑪,我知道了!”
大阿哥還在計算的筆停了下來,他的面色有些凝重。
方才明明只有他算出來的,這次,二弟怎麼能這麼快?
幾個弟弟里,他最忌憚害怕的就是二弟胤 。
他是先皇後的兒子,是皇阿瑪唯一的嫡子。
就連他的養母也是後宮中現在地位最高的,佟貴妃。
論出身,他比不過胤 。
所以他一直努力學習,在阿哥所里每每得到先生的夸贊,才能找回自己做哥哥的尊嚴。
這回,這回二弟怎麼就超過他了呢?
“哦?你說說看。”
皇上也很驚訝,莫非二阿哥悟性這樣好,方才說了一題他就掌握其中關鍵了?
二阿哥笑得滿是得意,“有十三個娃娃,八十四個果子。”
“好,好啊!”
皇上的眼中爆發出一陣華彩,很快又暗沉了下去。
因為他看到,二阿哥面前的稿紙空空如也,根本就什麼都沒寫。
他看向李德全,李德全的目光示意了一下書案上,他和陳文心所寫的答案。
原來二阿哥根本不是自己算出來的,而是偷看了他們的答案。
怪不得,他能算得這樣快。
皇上和陳文心在說話,自然沒注意到二阿哥的動作,李德全可是看得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