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花
皇上今兒一下朝就回了翊坤宮,不知怎麼的,心里癢癢的就想見著陳文心。
她看見李德全懷里抱的胖賊,不滿地瞪了它一眼。
皇上詫異地問富貴兒︰“這是胖賊惹你們主子生氣了?”
胖賊叫主子不高興,富貴兒作為胖賊的飼養員,連忙跪下來稟報皇上。
“回皇上,胖賊貪吃,方才顧著吃肉干,見了主子也理會。結果”
富貴兒打住了話頭,他總不能說,因為胖賊放下肉干沖出去見皇上,所以自家主子嫉妒了吧?
皇上猜著了,故作嚴肅道︰“既然這小畜生惹著你們主子了,還不丟出去打死?”
“皇上不要!”
陳文心信以為真,連忙上去從李德全手里搶過胖賊。
一抬頭,皇上正笑盈盈地看著她。
她又被耍了!
她無奈地把胖賊放在地上,上前拉著皇上的手。
“皇上今兒個不批折子啦?這麼早就回後宮了。”
當著眾人的面,皇上怎麼好意思說是急著想見她了?
只好岔開話題,“你裹著披風,這是要去哪?怎麼也不叫白露她們跟著?”
皇上伸手摸摸她披風上的絨毛,柔軟的觸感,和昨夜她纏繞在自己指尖的發那麼相似。
他吹了一口氣,那絨毛偏到陳文心的脖頸上,撓得她脖頸發癢。
白露在里頭,收拾他們昨晚留下的一榻凌亂呢。
陳文心不自覺地有些臉紅,不知是想到了白露她們看見榻上情形,還是叫這絨毛撓得發癢。
“我就去後院的秋千上坐坐,不去哪里。”
“朕今兒閑暇,帶你去御花園里頭賞菊。波斯菊鮮艷,摘些回來給你插瓶。”
皇上知道陳文心喜歡擺弄些花兒朵兒的,俗話說的好,美人愛花,英雄愛劍。
陳文心歡喜道︰“好啊,我要去摘五柳菊。”
這五柳菊出自魏晉名士陶淵明,他有一句流傳千古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又號五柳先生,所以他所栽種的這種菊花,又叫五柳菊。
皇上到了御花園一看,什麼五柳菊,不就是最普通的大黃菊花嗎?
雖是秋寒時節,百花凋敝,御花園里卻沒有這樣的情形。
宮中有專門的花匠培養花卉,寒冷節氣也可以利用炭爐的熱氣燻出春花來。
只是費力費時些,數量也有限罷了。
這麼些奇花異卉,她為什麼獨獨喜歡這種最普通的?
皇上聯想到了陶淵明的典故,霍然開朗。
陶淵明這樣放曠不羈,豁達處世,想必陳文心是心有崇敬,所以對這種菊花十分喜愛吧?
陳文心一邊挑選著開得最明艷的花朵,一邊問皇上,“這種菊花入膳最好啦,皇上是喜歡蜂蜜菊花糕,還是喜歡五仁菊花粥?”
皇上︰“”
沒一會兒,陳文心就采了一小筐的菊花。她叫小太監提著花籃跟著,自己和皇上連枝采了許多波斯菊。
這才是用來插瓶的。
皇上道︰“皇祖母最喜歡波斯菊了,說此花開得嬌美恬淡,又不過分紅艷。”
陳文心很少听到皇上提起太皇太後,便道︰“那咱們采一些送去給太皇太後好不好?”
太皇太後安居于慈寧宮,不喜與後妃接觸。
據說先皇後赫舍里氏在的時候,她還常常去侍奉太後。那時太後還替皇上操持政務,年紀不甚老,心思也沒有那麼枯朽。
她又補充道︰“叫奴才送去慈寧宮,咱們不去,這樣就不會打擾太皇太後的清淨。皇上你說好不好?”
陳文心想的這樣周到,皇上欣慰地摸摸她的頭,“自然好。”
周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知道皇上的萬壽節是一定能見到太皇太後的。
萬壽節眼看著就到了,宮里早就已經籌備了起來。原本重陽節就是要大肆慶祝的,因為挨著萬壽節太近,所以皇上免了這一節的慶典。
萬壽,就是皇上的生日。
皇上二十九歲的生日,她是不是該準備點什麼呢?
她這里正想著,皇上摘了一朵粉白的波斯菊,簪在她鬢邊。
皇上對著她的鬢角細看,“美人如新花,搖艷東風年。”
這詩是說蘭花的。
滿人崇尚白色,白色的花卉在他們眼中,是純淨高潔的象征。皇上也最喜歡色淡的花卉,不喜濃艷。
“皇上既然喜歡,萬壽節的時候不如多擺上一些到乾清宮去。”
每年的萬壽節,皇上照例是要到乾清宮受百官朝賀的,這是他難得的不用上朝的一天。
陳文心卻沒有經過,這是她到宮里來過的第一個萬壽節。
皇上搖了搖頭,“乾清宮只能擺你的五柳菊。”
五柳菊黃得端正明亮,這才配得上皇上的天子儀杖,明黃的色調。
顯得光華萬丈,榮耀萬千。
“那千秋節是不是擺紅牡丹花呢?”
皇上的壽辰叫做萬壽節,皇後的壽辰叫做千秋節。只不過皇上多年不立皇後,千秋節已經許久不辦了。
皇上笑道︰“這些事兒你倒聰明。只不過,千秋節暫時不會再辦了。”
皇上話中之意,就是他還沒有立後的打算。
“皇上不立皇後也好,後宮里規矩還能少些。單說個晨昏定省什麼的,我就頭疼死了。”
佟貴妃壽辰那日,眾妃到承乾宮拜見請安。她拘束得很,又怕宜嬪這樣的有心人出言挑事。
如果宮里有了皇後,這樣的請安就要每天重復。
那她豈不是要煩死?
太皇太後真是仁慈啊,不搞什麼晨昏定省那一套。
皇上瞟了她一眼,“那你說,朕是為什麼不立皇後?”
皇上讓她猜這個,這不太好吧?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不封後是為了制衡權力。他不想讓佟貴妃和佟佳氏一族坐大,也不會讓別的豪門大族坐大來影響他的統治。
她曾經想過,皇上為什麼連自己的皇後都忌憚?
細細想來也不算奇怪,中國的封建歷史在清朝達到鼎盛。
皇上不立皇後算什麼?按歷史上的記載,雍正皇帝還不給皇後住坤寧宮呢,直把皇後逼到了和後妃一樣的地位。
皇上八歲登基,經歷過太皇太後輔政,鰲拜濫權,三藩作亂。他是被這些事情弄得心有陰影,所以更想牢牢抓住權力吧。
陳文心寧可相信這一種說法,也不願相信另一種。
後宮中有一種說法,說皇上遲遲不立後,是因為先皇後赫舍里氏。
皇上與赫舍里氏是少年夫妻,他們大婚的時候,皇上年僅十二,赫舍里氏十三。
據說皇上對她念念不忘,深愛在心,所以不肯再立皇後。
她揣摩著皇上的臉色,不知道該說哪一種。
她有點不太敢說啊
後宮中每一個嬪妃她都可以和皇上輕松地談起,唯獨這個赫舍里氏先皇後,她不願談及。
也許,那真的是皇上的一生摯愛。
那她作為一個後來者,不知道在皇上心中,她們孰輕孰重呢?
那應該是先皇後重吧?
陳文心有些喪氣,皇上是很在意地位尊卑的一個人,這也是他為什麼非要給自己越級晉封的原因。
他覺得寵愛她,就要給她尊貴的位分。
赫舍里氏的位分是皇後,皇上唯一的嫡妻。她不過是嬪位,是皇上眾多妾侍之一。
高下立見。
她帶著一種不甘,試探道︰“皇上是因為怕後族勢力坐大,危害國政,所以遲遲不立後嗎?”
皇上點點頭,又搖頭︰“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看來,真的有赫舍里氏的原因。
皇上見她不說話,覺得這事說來也有些忌諱,還是不說為好。
時日久了,她不就知道了麼?
“采夠了就回宮吧,朕今日陪你用午膳。御膳房新進的粵地蟹黃湯包,朕吃著倒好,你定會喜歡。”
皇上轉移了話題,想必是不想再談。
也罷,她一個小小嬪妃,過好現在的生活就是了,何必妄想那麼多。
妄想著皇上只深愛她一個?
那就是她愚蠢了。
她打起精神來,笑著對皇上道︰“蟹黃包呀!”
那可是她前世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