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

類別︰ 作者︰西風緊 本章︰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

    土夯磚包的城牆包裹著雲南府城,就像一壇酸菜似的。甚麼東西都放進來了,它悄然酵著,究竟會腐|敗臭掉、還是會變成滋味恰到好處的佳肴?有些東西朱高煦可以掌握,有些他卻無力控制,只能忐忑地感受著一切的蛻變。

    “媒人”薛岩帶著聖旨到來之前,朱高煦又見了陳大錘一面。陳大錘回王府的第一天,忘了呈送一件東西;他回家想起了,次日前來漢王府拜見。陳大錘接著上次的話,又談了一些似乎沒那麼要緊的消息。

    雲南府城的時節,很難通過身上的衣裳多寡來感受。陰雨天就好像秋冬;剛晴了幾天,雖然不是很炎熱,卻也能穿單衣了,走到太陽底下就跟到了春夏之交一般。

    右長史李默到王府外面迎接薛岩、至前殿東側的書房內。朱高煦已坐在椅子上等著他了。

    書房里還站著漢王府的文武數人,薛岩見禮罷,先拿出了聖旨。朱高煦也不說是偽詔,他四平八穩地坐在椅子上,屁|股連動也沒動一下,說道︰“拿過來瞧瞧。”

    在站的幾個人相互看了幾眼,都沒有吭聲。薛岩的神色卻有點難看起來。

    宦官王貴從薛岩手里接過聖旨,送到了書案上。朱高煦看了一番,說道︰“確是我長兄的筆跡,可見薛寺卿是奉了我長兄的意思、來當說客的。”

    朱高煦又拿聖旨遞給王貴,讓書房里的其他人也傳視一遍。

    薛岩道︰“漢王,可否借一步說話?”他說罷回顧左右那些人。

    朱高煦便輕輕揮了一下手,王斌等幾個人知趣地作禮告退,走出書房去了。

    薛岩轉頭看了一眼門口,這才作揖道︰“下官當年與武定侯有舊,又曾有幸為漢王說媒;而今如漢王所言,要為朝廷做說客,下官是真的不想來。”

    朱高煦道︰“薛寺卿當年能投我父皇,今日不如投了本王何如?”

    薛岩愕然抬頭,與朱高煦對視了一眼。朱高煦懷著誠意,又帶著些許戲謔的微笑。

    “聖上與漢王是親兄弟,正是一家人;皇室、漢王府與武定侯府有聯姻,下官與武定侯府是世交,君臣藩王各家都是親朋好友。下官實在不願意再投靠誰,只望兩邊能化解誤會。萬一開了戰端,死傷無算,何苦來哉?”

    薛岩嘆了一口氣道,“漢王的護衛一百余眾,聖上已下旨放了,不日將回到雲南。聖上願兄弟和解之誠,您也看到了。”

    朱高煦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點了點頭。

    但片刻之後,朱高煦忽然說道︰“談談條件罷。”

    “啊?”薛岩剛剛似乎看到了某種希望,這時一下子愣了片刻。

    朱高煦沒說第二遍,只是以目光觀察著薛岩的神色。

    薛岩終于開口道︰“聖上許諾,漢王及子孫世代為親王,您的藩國暫且仍在雲南府,護衛、軍政之權一樣不動,朝廷另有賞賜。將來漢王若想改變藩地,天下諸城任君挑揀;太後和聖上記得漢王的大功,必不吝富庶之地。”

    乍听起來,條件挺好的。而且薛岩適時搬出了母後,讓朱高煦不太好斷然拒絕。

    不過朱高煦想起來,當年先帝還叫他努力立功、要讓他做皇儲哩!好像還許諾過寧王,大明江山一人一半……看來許諾,也總是有時效性的。

    朱高煦開口道︰“長兄開出的條件不錯,那我應該如何回報?”

    薛岩道︰“聖上無所別求,只要漢王認聖上為長兄,上表認聖上是名正言順的大明天子,奉詔即可。大明皇室諸兄弟便重修舊好,共享太平。”

    朱高煦沉吟片刻,馬上冷冷問道︰“那我父皇駕崩得不明不白,這事兒就糊里糊涂過去了?”

    薛岩道︰“先帝因奸人讒言,庸醫束手無策,相關等人都已治罪。皇太後親筆懿旨,證實此事,何來糊里糊涂之說?”

    朱高煦看了薛岩一眼,說道︰“你果然已選好了位置。我長兄給了你甚麼好處……免去在安南國失節之罪?加官進爵?用薛家家眷要挾?還是你覺得本王勝算太小,已然作出了選擇?薛寺卿,你在安南國芹站那次能活命,不是也報了我的名頭!”

    薛岩的臉有點紅了,忙道︰“漢王的恩典,下官沒齒難忘。不過下官望您與長兄修好,亦無歹意。”

    朱高煦的肩膀忽然抽了幾下,笑了起來。他伸出手指、指著薛岩,停止笑意,接著“哎”地嘆道︰“你啊,談著貌似有道理的文章,可有半點誠心?”

    薛岩低聲道︰“請漢王三思。今上乃先帝嫡長子、皇太子,太後和群臣都曾勸進登基,現在今上已是大明天子,諸省上表奉詔!朝廷造冊軍戶、控弦二百余萬,漢王只有護衛兩萬人,如何以一敵百?如若起兵,勝算幾何,無須下官多言罷!

    漢王如若奉詔,至少可據守雲南,享尊榮富貴。雲南地處偏僻、道路難行,離京數千里之遙,顯然難用大軍攻取此地;況當今聖上一向仁厚,志在守成。漢王必可一世尊貴。

    待漢王千歲之後,當年兄弟猜忌之事早已不復存在。漢王子孫皆大明宗室,朝廷也無益削除了。如此豈不是兩善其美之事?”

    朱高煦听罷,心里不得不承認,薛岩挺會用利弊來勸說別人的。朱高煦只要還心存一絲幻想,肯定覺得很有道理。

    當年建文朝廷用薛岩北渡大江議和,不料薛岩回去後反而投靠了燕王,那建文朝廷用人、不能不說沒有問題……但同樣一個人,到了高熾那幫人手里,才干便完全不同了。

    朱高煦等薛岩說完了,方開口道︰“我長兄談的條件,我明白了。本王再提一種條件,可否?”

    薛岩拜道︰“下官願聞其詳。”

    朱高煦道︰“本王直說,目前宮中對我父皇駕崩的說辭,我是不信的;便是懿旨,也不知母後是否自願。要我奉詔,必得先查明真相!

    以三司法諸官,加上我的人、以及三弟的人,共同參與此案查實審訊,把真相弄個水落石出。叫咱們兄弟和其他皇叔親王都心服口服了,我豈有不重兄弟情義,不奉詔書之理?

    而在此之前,本王希望看到京師的誠意。如果京師忙著調兵遣將,四面布兵,而不是追查先帝之事,那麼叫大伙兒如何看待京師諸位的意圖?”

    薛岩沉吟了許久,說道︰“漢王此議,對消解聖上與您的猜疑,恐怕沒有半點益處!您也不急于今日答復,下官厚顏在此住幾日,三天後漢王再接見下官一次如何?”

    朱高煦微微點頭,不過他的意思是很贊許薛岩的談判才干。薛岩這個人,思維好像很快,很短時間內就能讀懂對方的真實意圖……顯然朱高煦提出的法子,有緩兵之計之嫌,對長遠和平的前景沒有絲毫幫助。

    薛岩見朱高煦點頭,便抱拳道︰“下官不多叨擾,請告辭。三日之後,再來拜見漢王殿下。”

    朱高煦喊道︰“送客!”

    ……高熾一黨,明顯比建文君臣更難對付。

    當年燕王起兵,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的,北平三司直接調走燕王府護衛大部,又在周圍布設重兵、北平城內三司逼迫燕王府,刀子已經駕到脖子上了!燕王府不存在反不反的猶豫,只有等死和反抗的選擇。

    而現在的高熾,完全沒有逼迫朱高煦,他們是在溫水煮青蛙,用軟刀子殺人!

    平靜的漢王府、乃至昆明城,沒有多少劍拔弩張的氣氛。只有前後兩撥使節,帶著不同的企圖來到這里。

    在晴朗明媚的藍天白雲下,朱高煦感受不到死亡直觀的威|脅。對生的渴望,對自己親近關心之人的祝願,悄然不覺地侵蝕著他的決意。

    何況朱高煦從一開始、便沒有太想當皇帝的野望。親王帶來的東西,錦衣玉食、嬌妻美妾、社會地位,他已經足夠滿意了。

    朱高煦在書房里獨自坐了很久,終于拿出了陳大錘帶回來的東西,再次反復閱讀起來。紙上,如行雲流水般漂亮的行草,出自名士高賢寧之手。

    寫了兩份東西,一份是太後曾經下過的懿旨,解釋了先帝為何不能臨朝、下旨太子監國等事。

    另一份是東宮官員楊榮念過的故事,高賢寧憑記憶,把內容大致重寫了一遍。

    朱高煦好像真是在讀一個與己無關的故事。里面那個“漢王”與自己的所作所為也相差太遠了!甚麼當著父皇的面討要太子位、討要美人道士,簡直有種說不出的滑稽之感。父皇生前,朱高煦表現得有多听話,恐怕不止他自己知道罷?

    還寫了“漢王”早就與宮中宦官交好勾結……父皇朱棣有那麼好糊弄?

    朱高煦在字里行間讀出了滿滿的惡意!甚麼“太子不能彈壓諸臣”,暗示著漢王就能彈壓諸臣?東宮上下對漢王的忌憚之心,不惜妖|魔化的編造,簡直連塊遮羞布也不用心了。

    朱高煦不得不開始猜疑,隨著時間過去,高熾有名分,雙方只會此消彼長!等他們佔據絕對優勢時,能放過自己嗎?

    如果按照大哥給他安排的路走,朱高煦或許還能享受好一陣子。可是妻妾兒子、手下、好友等一家一家的人怎麼辦呢?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春色》,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春色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春色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並對大明春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