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

    ,最快更新漢中王傳 !

    前將軍馬超調兵西域,後將軍徐晃則出兵上郡。相比于馬超,徐晃的速度明顯要更快一些。自關中北出上郡,雖然其間山巒層疊,溝壑縱橫,但卻有道路可尋!這便是秦

    直道。秦直道又名馳道,是秦朝時期修建的軍事工程,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由將軍蒙恬主持修築,歷時兩年半才完成。直道起自關中雲陽,向北直抵陰山南麓的九原,全長

    一千四百多里!兵馬錢糧皆可直達邊郡,是中原王朝對塞外戎狄的重要軍事路線。雖然歷經了數百年滄桑,其間多有失修,但直道並沒有荒廢,至今可行。徐晃便是帶著兵馬走的這條捷徑,由此北上出擊,路程可以省卻半數。當馬超還在向涿邪山開進

    之時,徐晃的部隊已經達到了西河郡南單于庭曾經的駐地。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南單于,這里曾經是大漢安置內附南匈奴的地方,而現在這里已經沒有了一個匈奴人。

    西河往北便是流經漠南的黃河,這一大片地區又叫做河套,昔年大將軍衛青從匈奴手中奪回,此後便一直都是漢朝屬地,更是漢朝進擊匈奴人的跳板。

    行至南單于庭後,徐晃沒有停下腳步,再向北行進了百里,直至原度遼將軍駐扎地曼柏,方才停下了腳步。

    曼柏縣,這已經是五原郡了!截殺了漢使袁徽的匈奴日逐王劭提現在正領兵盤踞在五原郡,與曼柏幾乎是隔河相望!

    單論劭提的兵力,肯定是不足以與徐晃相抗的,但劭提有黃河天險,更有雲中、定襄等地的匈奴兵馬呼應,因此根本就沒有擔心徐晃會殺過河來。“將軍!此地距河只有不到二十里,而匈奴人就在河對岸,在此安營是否太過冒險?”承襲了黃忠爵位的新野侯南中郎將黃襲看到眼前的地勢,不免略有些擔心的問徐晃道

    。

    徐晃目光如炬,直視前方,仿佛遠處的一切全都被早已被他看穿一般。

    “中郎將以為,本將軍該駐軍何處為好?”徐晃沒有回答黃襲的疑問,反而是問黃襲道。

    黃襲不知徐晃言外之意,思索了一番後,認真回話道︰“看眼下匈奴人排兵布陣,末將以為,朔方或許是我軍更好的選擇。”河對岸的匈奴兵馬,從五原、雲中,一直排到了定襄、雁門,如一條長蛇一般盤踞在並州北部,日逐王劭提在五原,谷蠡王劉靖在雁門,分據兩端。曼柏距離四部匈奴兵馬距離都差不多,如同在蛇之腹,這並不是最好的攻擊位置,而且很容易被對方首尾夾擊。按照正常邏輯來說,要麼打頭,要麼打尾!蛇頭在雁門,那里靠近曹操的地盤

    ,顯然是不會是第一攻擊選擇,剩下來最好的攻擊對象,自然就是盤踞在五原的日逐王劭提了!

    因此黃襲認為取道朔方,避開其余幾部匈奴,從朔方渡河,向東進軍,才是最好的選擇。

    徐晃並沒有直接否定黃襲的想法,只是面如寒鐵,字字如刀道︰“如此清楚的事實,你能看到,難道匈奴人就看不到嗎?”黃襲頓時有些錯愕,才明白自己的想法太過簡單。正如徐晃所預料的一樣,劉靖雖然將劭提安排在了五原,但同時也安排了精銳在定襄,只要徐晃渠道朔方渡河攻擊五原,定襄的匈奴人就會南渡黃河,直插徐晃的後方,切斷他的補給路線,河套地區是漢軍攻擊匈奴的跳板,也是漢軍的本陣所在。一旦河套被匈奴攻擊,那麼漢軍這邊就只

    有再次增兵,而這不是劉征所希望的,畢竟此時的關中正在籌備對曹作戰,不可能大舉揮軍北上。

    “是末將考慮不周。”黃襲抱拳,面有慚色。

    “如此,將軍打算從何處渡河,何時渡河?”副將徐商問道,其余眾將也都等著徐晃明示,以便早些做好準備。

    不料徐晃卻是淡淡說道︰“不急!現在此處休整幾日,傳令下去,密切關注匈奴動向便是!”

    眼看著敵人就在眼前,徐晃卻說不急,還要休整幾日,一眾部將一時都疑惑不已,正待追問,徐晃抬手止住眾將道︰“諸位不必多問,徐某自有打算!”

    所謂軍令如山,眾將見徐晃不肯多言,于是只好領命,隨即便安排各營人馬,就在曼柏安營扎寨,等待徐晃進一步的命令。其實出兵之初,徐晃計劃是以閃電之勢,橫掃並北,然而大軍開拔才不到兩日,便接到了長安送來的詔命,劉征與賈詡議定了兵分兩路,先奇襲龍城,然後包圍劉靖之計

    ,因此徐晃這一路的兵馬就不得不減慢行動速度。

    徐晃得知了詳情,這才按捺住沖鋒陷陣的興奮之情,將兵馬帶到了這曼柏。只要徐晃的大軍駐扎在曼柏,並北的匈奴就只能保持現在的陣勢,不敢輕易調動。

    劭提在五原,眼看著徐晃已經距離自己不過一水之隔,然而前方卻又傳來了徐晃在對岸大舉安營扎寨的探報,這令劭提很是不解。

    “漢軍一路疾行,卻為何要在曼柏安營扎寨?為何不趁勢搶渡?”

    看到漢軍的舉動,劭提很是困惑。

    “漢軍領兵將軍是哪一個?”劭提不禁問道。

    手下哨騎回話道︰“好像是漢軍後將軍徐晃!”

    “徐晃?”

    對于劭提來說,徐晃這個名字並不算太陌生,當年還是大將軍的劉征率軍橫掃鮮卑時,徐晃便是其中一將。手下報出漢軍領兵將軍名字,劭提臉上不由得一陣抽搐,這抽搐並非因為恐懼,而是憤怒和恨意。至于劭提為何會對徐晃這個名字這麼敏感,那就牽扯到了十幾年前的一

    樁舊事了!

    當年身為大將軍的劉征領兵征討董氏余孽牛輔,恰逢鮮卑肆虐大漠南北,南匈奴人不得不舉族內遷,被劉征收為己用,作為策應,一起攻擊牛輔。在並州冷泉關一戰,南匈奴右賢王去卑所部與劉征里應外合,去卑卻被當時為牛輔部將的張繡殺死,其子劉猛一時惱怒至極,不顧劉征不殺降卒的命令,竟對已經放棄了抵抗的冷泉關降兵大開殺戒,正好被趕來的徐晃、高順撞見。徐晃出言喝止劉猛,劉猛竟然失去理智攻擊徐晃!其部下人馬見此情形,也都紛紛跟著劉猛攻向了徐晃。徐晃被迫應戰,一番沖突之下,徐晃將劉猛斬殺當場,為決後患,在高順的建議下,徐晃與高順聯手,就勢滅了匈奴右賢王部亂兵!右賢王去卑次子劉訓兜雖然無過,但見

    父兄皆死,最後拔刀自刎而亡。

    由此,南匈奴右賢王部兵幾乎全部戰死,只有只剩下一些孤兒寡母,而現在的日逐王劭提便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劭提還只是個孩子,他並未親眼見到冷泉關一幕,但他知道右賢王部的全軍覆沒,與徐晃這個人脫不了干系,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右賢王去卑長子劉猛是死在了徐晃的斧下!這大概也是劭提一心支持劉靖對抗劉征勢力的原因之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