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余暉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余暉

    諸葛亮萬分悲痛,忽然自責道︰“是我害了先生!是我害了先生呀!”

    “先生此話怎講?”馬良將諸葛亮扶到座,不禁問道。

    諸葛亮掩面而泣,搖頭不止,良久,方才緩緩說道︰“先生定死于曹賊之手!若無南湖之事,先生本可無恙!是我害了先生……”

    諸葛亮的話,馬良並沒有參透,見諸葛亮只是喃喃自語,自責不斷,馬良也不及多問,趕緊便命人將諸葛亮扶入了營,好生照料!

    第二日,諸葛亮方才平復了下來,劉備突然遣人來請。

    諸葛亮于是來至軍帳,方才入帳,便見劉備神情凝重,略有悲傷,手還拿著一分消息奏報,以一種不忍的眼神,看著走進來的諸葛亮。

    諸葛亮同樣滿臉哀傷,看著劉備,緩緩的說道︰“主公拿的是可是襄陽探報?”

    劉備默默的點了點頭,諸葛亮心頭一涼,已知昨夜星象得到了印證!

    “司馬德操先生……仙去了!”

    劉備說出這話,心不無沉痛。當此若無司馬徽指點,劉備也不可能得到諸葛亮,因此劉備對司馬徽是心懷感激的。

    當第一眼看到司馬徽逝去的消息時,劉備也不願意相信,再三詢問,最終確認無疑,劉備也不禁雙眼通紅。

    劉備深知諸葛亮與司馬徽之間的交情,因此見到諸葛亮時,才猶豫不知如何開口。

    “先生是如何故去的?”諸葛亮強忍著悲痛,又問道。

    劉備嘆息不已,回話道︰“據報是曹操麾下武衛將軍許褚醉酒行凶。”

    “胡說!曹賊伎倆豈能瞞得過天下人!堵得住悠悠眾口!”諸葛亮一向不曾動怒,如今卻也對此怒斥道。

    “他不需要瞞住天下人,更不懼悠悠眾口!曹賊行此惡事,卻令許褚負罪,不過是用來安住荊襄百姓而已!”陳宮怒氣沖沖,雙目含恨的說道。

    劉備看著諸葛亮和陳宮的反應,其實心是暗喜的。二人越加對曹操憎恨,便越能安心為劉備所用!于是劉備也出來說道︰“曹賊暴虐成性!前有邊禮,後有孔舉,今又有司馬德操!此賊不滅,國將不國!我大漢斷難復興!公台兄,孔明啊!眼下正是我輩戮力同心之時!當高舉義旗,除賊扶漢!以報

    我大漢枉死的諸賢!”

    二人深吸了一口氣,齊拜道︰“主公放心!我等必竭心盡力,與主公一道,討伐曹賊!誓破強敵!”

    “傳令!立司馬德操靈位,三軍著白,邀祭先生!”

    劉備最會做好人,見司馬徽之死如此觸動諸葛亮和陳宮,當即便頒下軍令!劉備軍,大部分是荊襄將士,更有許多原本是從劉表手得來,軍官如蒯良、蒯越、蒯祺、陳震、伊籍、韓冉、殷觀、楊儀等等,皆為荊襄士人,多有受教于司馬徽者。劉備將司馬徽之死大操大

    辦,無疑也激起了荊襄將士的斗志。由是,南湖之戰留下的傷痛已然散去,接替的便是對曹操的滔天恨意!

    江東這邊,與司馬徽一事有關系的倒是不多。

    龐統隨呂蒙駐軍合肥,聞听司馬徽死訊,當時一言未發,只有眼露出的一道凶光!隨後便一心輔助呂蒙,應對曹操東路大軍的來襲!

    曹操自己這邊,雖然有許褚頂罪,但還是難免有人私下非議,司馬徽畢竟大半生都在原,與原士人多有交情,因此司馬徽的死對原士人也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許都司馬防聞听老友亡于襄陽,更是灰心喪氣,與楊彪對弈都沒了心情。

    司馬懿在鄴城,被荀攸召見。

    荀攸問道︰“听聞仲達之字便是司馬德操所取,而今司馬德操故去,仲達作何觀想?”

    荀攸知道司馬懿曾經奉漢王之命去見過司馬徽,而且兩家司馬昔年也曾有交情,因此故意召其來詢問,目的是看司馬懿作何表現!

    司馬懿略微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拱手道︰“許褚醉酒犯禁,行凶殺人!此事已有定論!”

    荀攸盯著司馬懿,看了良久,最後說道︰“司馬徽與你父昔日曾有深交,算起來,也是你的叔伯之輩,仲達難道沒有一絲悲哀嗎?”

    “家事是小,國事為大!眼下丞相正率大軍南征,懿之顧念,全在公事!”司馬懿拱手拜道。

    荀攸略微笑了笑,點頭道︰“今日並無他事,仲達一心為公,可敬可嘆!不過,凡人皆有七情六欲,仲達心若只有公事,恐怕未免有些虛假啊!”

    司馬懿聞言一愣,卻見荀攸還是微笑的看著自己,當即也並未再說什麼,只是拜辭而去。

    辭去之後,司馬懿便于府設下司馬徽靈位,邀來崔琰等人一同祭拜。荀攸听聞之後,便放下心來。

    遠在成都的劉征,身邊也有異能之人,侍周群觀得天象,前來奏報。

    劉征問道︰“此星應在何人?”

    周群卻無法斷定,只是稟道︰“不出五日,荊襄當有喪報!”

    果然,還沒到第五日,劉征便接到了司馬徽死在襄陽的消息!

    劉征從來沒有與司馬徽見過面,但司馬徽的影響力,劉征卻是深知!

    “傳本王令!追贈司馬徽為光祿大夫,于城東龍泉山設虛冢,供人憑吊!”劉征這樣做,一者是出于對司馬徽的尊重,其二則是司馬徽對西川儒士頗有影響。這還得說到廣漢太守李仁,郡丞尹默。早年川蜀之地多崇尚今經學,是李仁、尹默遠游至荊襄,從司馬徽、宋忠處學習

    了古經學,並將其帶入蜀,由此,古經學才在蜀儒生間流行起來,因此司馬徽也算是蜀儒生之儒宗。

    此外軍師徐庶、秭歸太守向朗與司馬徽交情頗深,劉征自然也要顧慮,因此拔高一個自己從未謀面的人,也在情理之。

    不過劉征沒有想到的是,此舉還有意外效。那是石廣元、孟建、司馬芝等人,此時已經進入了他的地界。

    聞听漢王在龍泉山為司馬徽豎冢,又追贈光祿大夫,三人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盡展才學,為漢王效力!多做好事總是沒錯的,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意外收獲呢?(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余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余暉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