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

    馬秦一臉狠厲之色,黃權知道,眼前此人肯定能夠干出這樣的事情來,只好下令止兵,全軍後撤數里,不得不暫時停止了攻城計劃。

    城上賊眾見黃權不敢來攻,一時猖狂,盡皆訕笑,丑惡之態盜賊本性畢露。

    回到營中,黃權召集諸將,共商事宜。

    王平上前道︰“黃公豈能受賊要挾?現在退軍,是令賊眾猖狂,更得喘息之機。”

    王平是軍人,黃權要考慮的卻遠比王平要多,一時陷入焦慮之中。

    彭出來說道︰“如今盜賊果然狗急跳牆,黃公也是投鼠忌器啊!王軍侯莫要錯怪了黃公。”

    王平只道︰“戰場廝殺,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不須片刻,某便可殺進城中!擒來馬秦、高勝!縱馬秦、高勝挾持人質,死傷不過千百,戰事至此,我軍折損業已不下千數,何吝于此?”

    王平不同意黃權如此行事,在王平看來,死人總是在所難免的,這幾仗下來,死的士兵早已不少,如果半途而廢,那這些人就白死了!

    而如果一鼓作氣,攻殺進去,根本不需要多少時間,只要城門一破,城中賊眾只顧逃命,哪里還有機會屠戮百姓?就算是有所損傷,也不過千八百人,這並非不可承受。

    王平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但黃權自有考慮。

    “子均之言,兵子之語也!取其城而不得其人,取之何用?賊寇易除,民心難求!如我黃權不顧城中百姓死活,執意取城,豈不敗壞了漢王名聲?”黃權要考慮的東西多了,心中不忍。王平意甚不平,頗為幽怨的對黃權說道︰“今三蜀作亂,遽然風起,心附反賊者不可勝數!足見民心之惰。且那費原、李寬起事于雒,擁眾萬數,盡皆雒民也!既違心漢王仁德,何須愍之?若不加以兵威,

    是助不臣!今後若有不軌之徒,效今日之事,恐非長久之福!萬不可開此惡端!”王平主張施加兵威,並非沒有道理。這雒城百姓雖然多有無辜者,但其中也不乏助紂為虐之徒。如果城中百姓真的都附心漢王,那費原、李寬也就不能成事了,現在的局面足以說明城中並非都是無辜之人

    ,這是其一。

    而更大的麻煩是,如果今天開了這個端口,以後再有亂賊反叛,只要據城堅守,用城中百姓性命做要挾,那便安然無恙了?若真是如此,這天下還如何安定?

    王平言語之外,其實還暗含另外一眾意思,那就是城中百姓明知賊眾據城,卻無一人挺身而出,實在說不過去!

    王平的話不無道理,不過黃權終歸不是武將出身,心中沒有王平這樣的殺伐決斷。

    “子均所言雖不無道理,但黃權出身蜀地,焉能如此行事,今雖暫罷兵戈,並非懼賊,但徐圖之耳!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沖動。”黃權安撫王平道。

    王平眼見著雒城立可攻取,卻出來這麼檔子事兒,實在是憋悶。但黃權主意已定,王平也不可能獨立攻下雒城,只好隱忍不語。

    這是又是彭出來獻策道︰“黃公可還記得那張肅是如何逃出雒城?”

    彭這話,一下子令眾人都回想起來。尹默附聲道︰“那張肅自言乃是從城中密道脫身!可惜不知這密道出口何在。”

    黃權猛然醒悟,當即分派兵馬四散雒城之外草野之間,欲尋雒城密道。若找到這密道,或許可以找到破敵辦法!

    再說這雒城密道的來由。

    當年雒城還是益州治所,劉焉入蜀之時,便是在這雒城治事。

    前文早就說過了,劉焉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當年益州紛亂,然而劉焉卻自請入蜀,原因正是听聞益州有天子之氣,可見劉焉早已心存不臣之意。劉焉入蜀之後,就在這雒城暗中造作乘遇車具千乘,又備冕服冠帶諸物。當時荊州劉表還曾上書參劾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指其圖謀不軌)”,不過當時主政的董卓並沒有听信劉表,或者董

    卓根本就不想再樹劉焉這個大敵,因此劉焉更加肆無忌憚。

    劉焉本來打算將雒城當成自己的未來的帝都,因此在造作輿服的同時,也暗中令人在城中挖掘了密道。古代但凡都城所在,往往不乏密道,這都是皇家隱秘事,為的就是有突發緊急狀況時可以逃生。當年洛陽之亂,劉辯、劉協便是從宮中密道潛出,再遇上了劉征,才得以生還,否則不定就死在洛陽皇宮了

    。劉焉的願望終究是落空,後來雒城一場大火,將劉焉準備用來稱帝的鑾輿車駕一應諸物都燒了個精光,劉焉認為這是天意不詳,因此便按下了據川蜀稱帝的野心,又將治所遷到了成都,至此雒城密道便廢

    棄了。

    沒人想到,這條密道竟然成為了張肅的不歸路!

    黃權這邊搜尋許久,始終不得其徑,眾人心中喪氣,就在此事,忽然營門外有人求見,自言雒城之民。

    眾人立時驚醒,黃權急忙令將來人引進帳中。

    來人是一老叟,但穿著很考究,不像是個普通百姓。

    黃權第一句話便問道︰“老丈自言乃雒城之民,如今雒城四門緊閉,你竟是如何脫身?”

    老叟昂首立于黃權面前,並沒有跪拜,只是稍稍拱手示意了一下,眾人皆大感意外。

    老叟傲然言道︰“若非城中賊人逼迫愈急,老夫決計不肯來此!”

    “此是何言?老丈究竟何人?”彭上前問道。

    老叟輕輕哼笑了一聲道︰“莫管我是何人!且問黃公衡還想不想入城除賊?”

    “當然想!老丈若有良策,還請示下!”黃權听出了老叟話外之音,急忙上前躬身行禮道。

    老叟見黃權恭敬,臉上露出了些許自滿之意,這才對黃權說道︰“想必黃公衡已然見過張太守了吧?太守今何在焉?”

    “這……實不相瞞,某已將其軍前正法!”黃權如實說道。

    老叟一听,臉上立現驚訝之色,俄而又感嘆道︰“老夫欲生之,足下卻殺之!哎!天意難測啊!也罷!今老夫既已至此,前事且不論,雒城存有密道,想必足下已經知曉!老朽今日正是來獻密徑!”這老叟何人?其實便是當年跟隨劉焉入蜀時的家僕,密道正是由他督掘,張肅曾有功于劉璋,因此老叟才給了張肅一條活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