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

    ,最快更新漢中王傳最新章節!

    第六百四十九章道遇綸巾

    馬車上四人疾馳而來,似奔逃狀,正好遇上了對面而來的劉備。

    道路並不寬敞,劉備一行人已經佔據了其中,那年輕後生眼看著就要沖撞上劉備隊伍,趕緊想要勒住馬韁,可這已經飛奔起來的馬車如何還能拉的住?

    眼看著就要沖過來,陳到心下一凜,護主心切,當即一夾馬肚,便飛馬迎上,車上四人都差點兒驚呼起來。

    只見陳到馳上兩馬交會一剎那,一個翻身,便從自己的坐騎上跳躍到了對面的馬車之上!並一把從後生手中奪過韁繩,一聲暴喝,死命勒住馬韁!

    那狂奔的馬匹被陳到一勒,終于減下速來,最終在劉備面前一丈遠停下,可算是有驚無險!

    劉備面對這樣的場面一臉淡然,並不為所動,即便眼看著馬車就要沖撞上自己,劉備連眼都沒有眨一下,更沒有絲毫後退,淡定非常。

    馬車上婦人僕童已經是嚇的差點兒掉了魂,而那頭戴綸巾的青年男子卻目光炯炯的盯著馬車前騎著高頭大馬的劉備。兩人四目交匯,各自心里震顫,生發出一種不解之意。

    這種情形下,只有這兩個人氣定神閑,其余人皆是驚嘆不已,當然還有一個忙碌的陳到。

    勒住了馬車,陳到翻身下來,對趕車的後生怒色道︰“哪有你這等馭車之人!若非遇上我,豈不傷及道中無辜?”

    那後生也覺慚愧,當即拱手賠禮。

    “叔至不可唐突!這位先生想必是有急事,方才如此,既是無心之過,且放其過路!”劉備對這突然而來的一幕並沒有生氣,只是止住陳到對年輕後生的斥責道。

    車上四人對于劉備的寬容都報以感激的目光,見劉備讓開了道路,便要馳走。

    劉備忽然又想到了什麼,于是拱手問道︰“請問小先生,此處離臥龍崗諸葛孔明先生家還有多遠?”

    此言一出,車上四人立時一驚,皆作如臨大敵狀!慌忙想要後撤,卻又止住。

    還是那個頭戴綸巾的男子出來對劉備拱手問道︰“敢問足下高姓大名,為何要去尋那臥龍崗諸葛孔明?”

    劉備真正看清了此人樣貌,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氣宇軒昂,一眼看去便覺心曠神怡!看其年紀,當不過二十出頭,然而應對之間,卻是綽然。

    劉備見此人行禮,也不疾不徐的拱手回話道︰“在下劉備,表字玄德,聞听此間有臥龍諸葛孔明,特來求訪!先生若知其神蹤,還望相告!”

    此言一出,馬車上幾人又是一驚,不過這一番吃驚已經不似之前那種慌張了。

    本來還形色匆匆的青年男子,此刻反倒是氣定神閑下來,對劉備問道︰“原來是當今左將軍豫州刺史劉使君!敢問劉使君為何要尋那諸葛孔明?”

    劉備見眼前此人儀表非凡,此處又近于隆中,心想此人或是與諸葛亮交好,于是便坦然回話道︰“人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此等大才,劉備豈能錯過?此番誠心前來,乃是欲求臥龍出山相助!先生神駿之貌,想來必是此間高士!若與臥龍相識,還望先生為劉備指明道路!”

    綸巾男子聞听劉備之言,不禁笑道︰“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眼前此人剛才還行色匆匆似奔命狀,現在卻又氣定神閑的跟自己對起話來,劉備心甚異之,更加肯定此人必是認得諸葛亮,當下也不敢怠慢,便道︰“先生有話但說無妨!備洗耳恭听!”

    綸巾男子于是收起笑容道︰“劉使君起于漢王軍中,當年華陰作為,可謂是名動四方!今漢王據有川蜀、關隴,曹操坐擁天下七州,而使君不過區區四郡之地。使君欲求諸葛孔明,且不說其才能幾何,孔明又豈能為使君所動?”

    劉備嘆了一口氣,他知道無論他走到哪里,跟什麼人說話,最終都難免會提到當年之事,這已經是他身上洗不掉的污點。

    “先生所言,實乃備之深痛。當年之事,是備輕薄,為奸人所讒,至今悔恨!這九年來,備無時不刻在遭受懲罰,先是寄居南陽,又為劉表所驅,後為朝廷效力,亦不為曹操所容。然當今之世,天子束于曹賊之手,備身為漢皇後裔,尚欲報效國家,未敢輕易而死。自思還當有為,故斂眾起事,連郡據州,欲圖成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備雖非君子,亦不敢棄身于世!勢雖孤弱,亦有數萬之卒!漢室陵遲,群雄奮起,所謀者迥異。未審諸雄必是有扶君之心,抑或效董、曹故事耶?”

    劉備大方的承認了自己並不輝煌的過去,同時也強調了自己尚未冷卻的雄心,最關鍵的是他並不認為天下有誰一定是奔著扶君立漢而去,即便是漢王,恐怕也未必就是一心扶持天子,扶持漢室。

    這種事情誰能夠說的清楚呢,都不過還沒有發生的罷了。孫權據有江東,漢王雄起西州,眼下是打著為國除賊的旗號,可事實上到底是怎麼一個想法,天下又有誰能夠確切知曉呢?

    世道亂了,人心已經很難分辨,這就是劉備的想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劉備為自己開脫的理由。

    作為旁觀者,似乎當下漢王劉征是最名正言順的。但是在曹營那邊呢?他們看漢王,或許就相當于昔日的吳王劉濞也未可知!

    昔日的劉濞坐擁吳地,鑄錢、煮鹽,輕徭薄賦,也是招賢納士,甚有賢名。後來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最後身死名裂,蓋棺定論為“叛亂”。可如果劉濞成功了呢?那又該是怎樣一番定論?

    今日的漢王,在劉備看來與當年的吳王劉濞,未必就沒有相通之處。既然如此,自己也便有了理由繼續在這世道爭取作為。

    綸巾男子笑了笑道︰“劉使君好氣魄!亂世爭雄,或欲有為,或欲擅權,世人孰能知之?使君所言倒也合乎時情!只是眾人並無高下,那諸葛孔明何不尋一高處棲枝?”

    劉備也笑了笑道︰“時也?命也?備未得識天數,但盡人事,以誠而已!至于臥龍歸往何處,那便不是劉備所能強求的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