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

    第三百七十章留宿莊中

    司馬懿高論了大半天,龐統、徐庶二人似乎已經被司馬懿的話折服,然而諸葛亮一句話卻將司馬懿掃退千里之外!

    就算是你司馬懿說的再好,甚至就算是司馬懿說的再是事實,如果他諸葛亮心中無此意願,那終究還是白費力氣。

    其實諸葛亮對于司馬懿的話,心底里還是同意的,但是諸葛亮是個多麼恃才傲物的人!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諸葛亮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將自己與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相提並論,可見其自視甚高!就算是旁人不理解,不贊許,諸葛亮也絲毫不在意。像這樣一個人,又怎麼會被司馬懿輕易打動呢?

    從小便顛沛流離,遠徙荊州,要知道諸葛亮幾乎可以算是從十二歲開始便已經當家作主了!這樣的經歷使得諸葛亮早早便自然而然的具有了一種領導欲,或者說是控制欲。任何一件事情,諸葛亮都必須要讓自己處于主動地位。現在也不例外。

    其實這就是一種“管家婆”心態的外化。

    事事皆要操心,事事皆要親力親為,事事都必須要處于自己可掌控的範圍,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是從小便顛沛流離,從小便當家作主的諸葛亮養成的天性。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諸葛亮潛意識里極度需要一種安全感。諸葛亮的這種心理當然也可以用另外一個詞語來表達,那便是完美主義者。事實上,完美主義者、強迫癥也是一種安全感缺乏的表現。

    萬物皆有其理,萬事皆有其因,諸葛亮雖然比龐統、司馬懿年紀輕,但是卻顯得比二人更加深沉,大概就是身世使然。

    司馬懿以為自己漸漸掌握了主動,沒想到看似與對面三人越走越近,而諸葛亮卻突然“轉身離去”,這令司馬懿措手不及!

    你到是想給,可我想不想要還不一定呢!

    這跟買東西討價還價恐怕原理也差不多了!而諸葛亮現在就是這個差點被司馬懿說服的買家。

    可惜的是現在買家準備撤了,司馬懿有些不知所錯。

    諸葛亮這句話無疑將信心漸漲的司馬懿打回了原形,看來這件事情還得從長計議!

    還在這還是初次見面,既是一時沒有說動,也不代表就沒有了機會!司馬懿覺得自己還需要再好好思考思考。

    氣氛一時遇冷,徐庶于是趕緊岔開話題,端起了酒杯號召眾人一齊敬壽星司馬徽,于是這論時局、論明主、論英才之事,便被眾人擱置一旁。

    司馬徽自然也是不動聲色,只口不再提及,聰明人說話還是有一點好處就是不會有很尷尬的場面出現,即便是有什麼事情談不攏,眾人也很容易心照不宣的轉移話題,而且轉移話題之後,依舊還能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為司馬徽祝完壽,徐庶、諸葛亮、龐統並未在水鏡莊久留。徐庶遠游歸來,正欲與諸葛亮等人長談,于是便辭別了司馬徽而隨著諸葛亮往隆中而去。

    司馬懿留在了最後,眾人散去,司馬徽也已經微醺,這一場提前的祝壽筵席令司馬徽很是高興。徐庶、諸葛亮、龐統三人都沒有忘了自己這個老頭子,還能如此恭敬,這令司馬徽很是享受。

    而最令司馬徽高興的則是自己這個佷子司馬懿的到來,不僅送來了豐厚的壽禮,而且令司馬徽大為感嘆的是,自己的佷兒竟然也是個如此杰出的青年才俊!

    司馬徽年且六十,素來便是以知人聞名于世!他的眼光老辣犀利,品評人物極少出錯,今天當然也不會看走眼,佷兒司馬懿必定將成為當世大才,也必定能夠名著于世!

    司馬懿見眾人已經離去,而司馬徽也已經微醺,于是便起身行禮道︰“天色不早,佷兒還得趕回襄陽客棧,今日就此拜別伯父,過兩日再來叨擾!”

    “仲達且慢!既然是遠道而來,你我數載不見,何不就留在我水鏡莊中住下?如此也好陪我敘敘話。”司馬徽當即挽留司馬懿道。

    司馬懿以為司馬徽只是客套客套,于是便回話道︰“伯父明日大壽,必有諸多荊州顯貴前來,佷兒若留在此處,恐多有不便。”

    “此事無妨!我水鏡莊後宅足可留賢佷長宿,明日你就在後宅便是,並無不便,我還正有許多話要跟你說呢!”

    也許是司馬懿的到來勾起了司馬徽的思鄉之情,很多老友,包括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等,都已經與司馬徽多年未見。諸多司馬氏的故人都已經斷了音訊,潁川、河內、洛陽,這些地方對于司馬徽來說已經漸漸陌生,這次正好要留下司馬懿好好寥寥。

    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司馬徽來到荊州的真正原因,有人以為這是因為劉表廣求名士的結果,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因為如果司馬徽是因為劉表求賢而來到荊州,那他為什麼不在荊州任職?以司馬徽的名氣,作為劉表的別駕恐怕也是綽綽有余的。

    而司馬徽來到了荊州,卻對劉表對官場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是有原因的,原因便在當年兗州名士邊讓之禍,司馬徽正是其中之一。

    司馬徽若不是因為逃到了荊州,恐怕已經被隨著邊讓被曹操所殺。

    經此一難,司馬徽是再也回不到故土,也讓司馬徽不願再出仕為官!只在這荊襄之地,做一介風流名士,逍遙自在。

    司馬懿看著司馬徽帶著醉意的臉上隱隱約約的透露出一種期盼,這是對故土的思念,對故人的思念。

    也罷!不如就在此暫住,也可以跟司馬徽加深感情,順便多了解了解荊襄的情況。

    于是司馬懿便留宿在了司馬徽水鏡莊中,司馬徽又遣人陪著司馬懿的手下,去往了襄陽城,將司馬懿的行禮全部取來,其意自然是希望司馬懿多在這里住些時日,至少司馬懿在荊州辦事這些日子可以留在水鏡莊中。

    其實此事司馬徽還有另外一種考量。司馬懿畢竟是漢王派遣,而劉表和漢王早已結仇,萬一發現司馬懿身在襄陽,那司馬懿便處在了很危險的境地。而住在水鏡莊中,有司馬徽的照顧,這荊州還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對司馬懿怎樣,即便是劉表也會賣他幾分面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