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

    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

    陳將天下寒門讀書人的苦悶,一股腦的倒了出來,劉征听了心中很有感觸。

    于是對陳說道︰“本王有一策,不知可行與否,申伯可為我斷之!”

    周群等人倒是見怪不怪了,這一路來,劉征的新策層出不窮。凡見一事一物,自有新意而出。

    陳卻沒有想到漢王頃刻之間便有策出,于是恭敬的向劉征行了一禮。

    劉征將自己心中的構想稍稍醞釀了一下,然後說道︰“我意于漢中設置‘試才院’,以代替察舉之法!”

    何為試才院?”陳不禁問道。

    試才者,考校天下之才也!不避出身,不分貴賤,以才定士。”劉征說道。

    那又如何做到不避出身,不分貴賤?”陳疑問道。

    劉征想了想說道︰“試才院當設朝、州、郡三等,每歲固定時日張榜州、郡、縣、鄉,凡在籍、附籍者,上至公卿之子,下至黎庶奴人,皆可自行報名參試。如何可否?”

    若真能做到如此,乃天下之幸!”陳稱贊道。

    試才院又當分設文武二科,武以勇力、兵法謀略為試,文以才學為試!武分勇、謀二目,文分明經、明法、明政、明農、明工、明商賈六目!”劉征接著說道。

    陳听了劉征分科、目之論,不禁面帶疑惑之色,于是問道︰“敢問漢王!何為明農、明工、明商賈?”

    劉征于是為陳解說道︰“國之大寶,士、農、工、商。明經、明法、明政乃取士之道。而農為天下本,豈手足不勤、五谷不分者可以任之?故當擇善農之人以典農桑,善工之人以任工事,善商賈行貨之人以校平準均輸!此為任其所長而避其所短!天下全才屈指可數,故當任專人以專事,不可行牝雞司晨之謬事!”

    陳兩眼放光,激動的問道︰“漢王之意,此取才之法竟連農人、匠人、商賈皆得而仕?”

    國既有農工商之分,為何不得取農工商之才?量飽學窮經之人,可上陣殺敵乎?既其有別,何農工商之事不以專才而任?本王有意破此窠臼!申伯以為如何?”

    陳大喜贊道︰“若行此舉,定可野無遺賢!”

    周群則問道︰“此舉雖好,但州郡縣鄉之吏,皆已有任,長此以往,試才院取得之士又如何得以任職?”

    劉征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于是對周群說道︰“吏員臃腫,則沙汰之!凡州各設刺政密使,以五為計,每歲各汰去一人!五縣汰一,五郡汰一,以此為制。凡有所缺,即以補任。除此之外,于州、郡各設‘奉賢堂’,凡得選錄而暫無所任者,具入奉賢堂,發給衣食俸祿,等候任用。”

    除此之外,試才院每歲核錄人數也當有所限制,各州郡長官當以州郡吏員缺口為準,校訂試才院錄用人數。如此則可免除冗員之憂,也可催促試才之人勤修所業,不使荒廢!州試才院,只錄郡奉賢堂錄選之才,而朝廷則從各州奉賢堂召以公車。”

    陳又疑問道︰“若有賢才恥于應試,如何可得而任之?”

    這倒肯定會有這種現象,確實有很多名士未必願意同別人一樣,擠破頭去參加選錄。尤其是那些出身名門望族的,更加不會願意。

    周群也建言道︰“試才之舉雖好,但也不可操之過急,若陡然斷了望族士子晉身之道,恐有變故。”

    兩漢以來,世家大族漸成,這些大族逐漸壟斷了普通人的進仕之途,由此這些大族地位越發的重要起來,很多時候,一個大族便可算是一方勢力,若陡然間取消了這些人的特權,倒真可能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來。

    劉征再三想了想,于是說道︰“舉事凡有三法!一曰不破不立,二曰先破後立,三曰先立後破。既不可操之過急,那便先立後破。設置試才院,但可保留征闢之法。若試才之道風行天下,則再破征闢不遲。潰癰雖痛,甚于養毒!數百年來寒門士子愈無出路,使天下賢才遺露于野!今可破之!”

    陳贊同道︰“桓、靈二朝以來,賢才不得入廟堂,以至尸居其位者不可勝數,致有黃巾、董卓之禍!而州郡鄉里大才爭相競事各路梟雄,致使天下紛亂!若朝廷用賢不用親,天下能人賢士會于廟堂,安得令州郡坐大?”

    陳這句話雖然並沒有說出這亂世的根由,但是卻也並不無道理!

    為何桓、靈二朝叫得上名號的真正大才屈指可數,而現在卻層出不窮?這便是朝廷的選官任能制度有問題!

    如果真正能夠使天下大才都匯集到朝廷之中,那麼以這些人才的智慧,怎麼也不至于造成現在這樣的亂世。

    反而是現在,這些被朝廷冷落的有才之士,紛紛自薦求事于各鎮諸侯梟雄,幫助這些人分割大漢天下,以至天子之令不行,梟雄們成尾大不掉之勢。

    假使現在各方勢力手下的人才都是大漢朝廷的人,那天下又怎麼會生亂呢?

    如果不給這些人才以出路,那麼他們站起來對抗朝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見但凡大才,若不為朝廷所用,則不免為狼心之徒所用。

    劉征可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延續下去,試才院可選天下賢才,而養賢堂則可將其收在手中!

    為君者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不為我用,必為我患!

    劉征突然明白了後世科舉制度為什麼會發展的越來越強大,而歷朝皇帝也越發重視科舉,甚至到明清二朝,科舉達到頂峰狀態。

    與其說科舉制度為朝廷選取了可用之才,倒不如說科舉制度是這些君王用來將天下讀書人,將天下聰明人關起來的最好辦法!

    與其讓這些人無所事事,整天胡思亂想,倒不如給他們一個人生追求!讓這些人去皓首窮經,如此君王們才可以高枕安坐。

    不過劉征倒並不是這個意思,至少目前是絲毫沒有這個意思的!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劉征確實希望借此舉收羅人才,也是希望將來能夠借此舉瓦解世家大族的影響力。

    至于試才院會不會發展成為後世科舉,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劉征也不知道自己重振漢室的目標到底能不能夠實現。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