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第六十二章 果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鯊魚禪師 本章︰第六十二章 果實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暖男好心辦壞事既然已經發生了,那麼作為被牽扯的一干人等,張德和曹憲都有官身,只好先寫個條子給長安的同僚。

    老張是直接和段綸段老大匯報工作,曹憲就簡單了︰老夫對此事一無所知!

    有種。

    不過李世民還真不敢拿他怎麼樣,和那些鄉間人瑞不同,這位九十五歲的半步人瑞是真有本事,是真牛逼不解釋。

    《音訓初本》眼下還只是試行版,是要在荊楚先試試看成色如何。總體來說,沒有違背朝廷官方的意思,名義上來說,這是民間自發形成的一股學習熱潮。朝廷也不能打擊老學究做農村代課老師的滿腔熱情吧?

    所以這事兒得有人背黑鍋,不出意外肯定是李承乾。

    可馬周腦子轉得快,他心說眼下李泰都成了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了,東宮的衛隊卻到現在都沒有正式建立,皇帝壓根就沒安好心啊。

    于是馬賓王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對李承乾再三強調︰“殿下,今時木已成舟,當盡快上奏陛下,動之以情。”

    暖男眨眨眼︰啥意思?

    要不是你是儲君,老子一巴掌抽死你!

    馬周于是給李承乾分析了眼下的情況,推廣教材的工作,那必須是欽定,如果不是欽定,那你就是在搞事,準備蠱惑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所以,不管這本教材多麼的好,針對的又不是成年人,但必須是偉大光明正確的皇帝陛下英明指導。

    名聲,咱不要了。

    李承乾眼楮又眨了眨,說︰好噠。

    馬周怕事情又出問題,作為東宮幕僚智力第一,他又叮囑了太子左庶子杜正倫︰“明理兄,倘使陛下過問此事,當一如往昔,切不可言語維護太子。”

    作為隋朝的秀才,杜正倫含金量也是相當高的,他拍著胸脯沖馬周道︰“賓王兄放心,此事醒的。”

    那必須的,東宮幕僚要是一開口就是“太子是冤枉的啊”,“太子其實不是想要搞事啊”,“太子是被小人蒙蔽啊”……這些都是扯淡,冤枉不冤枉,誰說了都不算,只有李董才能定調子。

    至于小人蒙蔽……如果太子被小人蒙蔽,那要你們東宮幕僚何用?統統下崗算了。

    東宮急的不行,老張卻很淡定,心說這特麼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李董還沒說什麼呢,東宮就開始激動的不行。

    再說了,當太子有啥好的?還不如不當。

    李承乾的個人意願也不是當太子,而是沒辦法,攤上了長子嫡孫的位子不是?就算現在李承乾說我不當太子,我想有生之年旅旅游,去一趟大一點的城市比如鐵嶺,但這也得有人信啊。

    倘使讓李泰李恪李治或者李誰誰上台,能眼睜睜地看著李世民的嫡長子還好好地活在那里嗎?

    就算李承乾在草原裸奔,就這年頭,草原人也不全是傻逼,他們難道不知道逮著李承乾打出“天可汗三世”的旗號?

    雖然是個暖男,可李承乾的智力還沒有下降到吐蕃獒犬的地步,他也是有基本常識的。可以對儲君這個位子不上心,但不能說不當。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暖男自己也覺得糟心啊。

    事情還在發酵,作為“萬民之主”,民主李皇帝對《音訓初本》也算是上了心,手頭也有一本印刷精美的高端版。只是《曹夫子下山圖》的封面更加辣眼楮,李董找來了大舅哥︰“輔機,你怎麼看?”

    “陛下是問淮南開蒙韻書一事還是指韻書本身?”

    “曹夫子這本書,你怎麼看?”

    “依臣之意,再等等看。”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有些疑惑,老陰貨慢條斯理地解釋道︰“楚音多變,有類吳越之地。雖十里而音不同,如沔鄂兩地,一江之隔而互不能識,須年長能道二者鄉音之人,方能勾連。曹學士此書,若有成效,半年之內必有分曉。”

    “嗯。”

    李世民點點頭,明白長孫無忌說的是道理。按照切韻雅言來學習,就算是靠近洛陽的河南道土人或者河北道之民,也許要一年多,算不上能迅速掌握,只能說這能夠讓人有一個系統的學習方法罷了。

    這個方法好不好有沒有用,士族和泥腿子的回答,也不必去多想。馬周這樣的人才,要不是來京能投入常何門下混飯,基本上洛下音也別想那麼快學會。

    “不過,臣听說……”正當李世民還說要等等看的時候,長孫無忌眉頭都沒有抬一下,又開口話說一半,然後拿起手邊的茶杯,吹了吹茶末,品味了一口之後,才繼續慢條斯理道,“曹學士于漢陽興辦漢陽學社,《音訓初本》已頗見成效。”

    “嗯?”

    李世民一愣,他手頭的《音訓初本》是立夏之後才到手的。而張德印刷的第一批教材其實是在立春,前後差了幾個月時間,但兩三個月對智力正常的兒童來說,背下字母表完全不成問題。

    只要能背下字母表,其中智力拔群之輩,就已經能夠掌握發音。

    長孫無忌是希望妹夫的家底更豐厚一些的,雖然在李承乾淮南道推廣教材一事上他不發表看法,但因人廢事是非常腦殘的事情,作為一個下崗待業的天王,長孫無忌覺得曹憲的這套《音訓初本》是長久生意。

    “這是漢陽學社七歲以下童子名錄。”

    到長孫無忌手上的這個名錄,是段綸給的,當然,段綸是從張德那里拿到的。老張又不是傻逼,這事兒肯定要冒出來,那肯定是自己爆出來比別人懟出來強啊。

    騙人的最高境界是九真一假,老張這分名錄是絕對沒有作假的,但這是曹憲為招牌的漢陽學社,和臨漳山分社沒有一根卵毛的關系。

    臨漳山才是老張的命根子,漢陽城里的土豪關他鳥事。

    “這是童子數月學習所成?”

    “嗯。”長孫無忌點點頭,“荊楚鄉音,京中多有揶揄者謂之‘鳥語’,可見其鄉音濃厚。然則有《音訓初本》,學得洛下音者共計四十有九。漢陽學社有七歲以下童子一百又二人,數月之學,半數有所成。固有童子天縱其才,世上焉有天才聚于一地?”

    什麼都會騙人,但數學是最誠實的。李世民腦子里過一遍,就知道《音訓初本》的好處是多麼的深遠,對南北交流是多麼的重要。

    切韻,切個卵。

    曹憲的試運行可以說相當成功,對普通人家的子弟而言,哪怕只是出去打工,你能開口就是洛下音,那就成功了一半。因為別人至少听得懂你是要來打工,而不是來打劫。

    一想到這里,李董頓時心癢癢,連忙道︰“召太子左庶子前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工科生》,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工科生第六十二章 果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工科生第六十二章 果實並對唐朝工科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